发表人
内容
来源: PIX11
MTA宣布,今年夏季将在G线继续进行信号现代化升级工程,因此在7月14日(周一)至8月18日(周一)期间,G线Court Square与Bedford-Nostrand Avs之间的服务将在部分工作日夜间和周末暂停。
pix11新闻截图
这项工程是耗资3.68亿美元的G线升级项目的一部分,旨在用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取代近百年历史的旧信号系统。CBTC将显著提升G线约每日16万人次乘客的运行可靠性。项目完成后,G线将成为全系统中第三条全面采用CBTC技术的线路(7号线和L线已经使用了更先进的信号系统)。
以下是G线今年夏天的具体停运时间表:
工作日晚间停运(9:45 p.m. - 次日5:00 a.m.)
7月14日-18日
7月24日-25日
8月4日-8日
8月11日-15日
周末停运(周五晚9:45 - 周一早5:00)
7月25日-28日
8月1日-4日
8月8日-11日
8月15日-18日
在停运期间,将提供免费接驳巴士服务:
工作日晚间每3-4分钟一班;
周末每5-10分钟一班;
巴士将停靠所有受影响车站。与此同时,G线仍将正常运营Church Av至Bedford-Nostrand Avs段。
G线现代化改造预计将持续至2027年第三季度。乘客可通过MTA官网、MTA App、TrainTime App或拨打511热线获取实时服务更新。
来源:CNN
据7月18日报道,一位曾阻止总统川普终止出生公民权政策的联邦法官,周五花了一个多小时思考一个关键问题:在最高法院限制法官发布全国性禁令的权限后,他先前发布的全国性禁令是否仍然有效。
图源:CNN报道截图
波士顿联邦地区法院法官利奥·索罗金(Leo Sorokin)在一个听证会上明确表示,他打算保留此前对川普签署的出生公民权行政命令作出的部分裁决。该命令是在川普重新上任第一天发布的。
索罗金在听证会中向川普政府的律师以及来自十多个州、哥伦比亚特区和多个城市的民主党籍州总检察长提出质询,围绕其全国性禁令在最高法院要求下级法院重新审视此类裁决以确保其不过于宽泛之后是否依然成立的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川普于1月20日签署了题为“保护美国公民身份的意义与价值”的行政命令。该命令规定,联邦政府将不会“签发承认美国国籍的文件”给在美国出生、其父母非法入境或合法但为短期停留者的儿童。
最高法院于6月27日裁定,该命令在30天内不得执行,但允许政府开始制定政策实施指南。
司法部敦促前总统奥巴马任命的索罗金发布一项替代性禁令,即不全面禁止该政策实施,而是允许受影响的儿童仍可参与由各州管理的联邦福利项目。
根据这一提案,司法部律师埃里克·汉密尔顿(Eric Hamilton)解释称,尽管这些儿童在技术上不被视为公民,不符合领取福利的资格,但联邦政府将像以往一样,按惯例向各州报销相关福利支出。
“我们认为,法院应当修改或中止初步禁令,并且最多应将禁令范围限定在原告所主张的损害范围内,这些损害主要是财政方面的。”汉密尔顿律师表示。
索罗金尤其感兴趣的是联邦政府如何才能让这样一个系统发挥作用的具体细节,他似乎对其可行性表示怀疑。“毫无疑问,可行性是一个考量因素。”法官在听证会中说道。
随后,索罗金直接就此问题质询汉密尔顿:“我怎么知道这在实际操作上是可行的?能实现吗?切实可行吗?”
“我们会遵守法院的命令。”汉密尔顿回应称,如果川普政府在执行过程中“有任何合规方面的顾虑”,将向法院提出。
“我怎么知道你们真能遵守?”法官反问道。“根据我目前掌握的案卷记录来看,这看起来相当复杂。”
代表新泽西州出庭的一名律师则在整个庭审过程中明确表示,他不认为任何替代性禁令能够为新泽西州及其他挑战该政策的州提供足够广泛的保护,以满足他们对该行政命令提出的法律质疑。
新泽西州律师尚卡尔·杜拉斯瓦米(Shankar Duraiswamy)指出,若法院不完全禁止川普的行政令实施,各州将不得不重构多个系统,以重新审查儿童是否有资格获得福利,从而带来沉重的行政负担。
他还警告称,如果法院的裁决仅在提出诉讼的州和城市有效,而未涵盖那些由共和党主导、未参与诉讼的州,可能导致原告州人口激增,从而使这些州承担更高的社会服务成本和更大的公共资源压力。
“在阻止一项公然违宪的行政命令时,采取半途而废的措施是不可取的。”杜拉斯瓦米主张道。
来源:瑞迪 | 法广网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17日先后通过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削减近90亿美元联邦预算的方案。目前只待总统最迟18日晚间公布。这意味着美国政府正式取消此前这笔已经放行的主要用于国际援助的资金。如果说这笔资金主要涉及的是特朗普政府宣布关闭联邦政府承担民间国际援助机构——国际开发署的相关资金的话,这还只是特朗普政府削减公共开支措施的第一步。而特朗普政府上任以来裁减对外援助资金的种种措施已经令政局动荡又天灾人祸不断地当今世界的人道援助活动困难重重。
17日,众议院以216票赞成,213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这项裁减预算方案。但投票结果相差之微弱,显示特朗普政府坚持推动的这项方案在国会引发了不少争议。特朗普连日来不断致电那些还在犹豫的共和党议员,但最终还是有两名共和党人投了反对票。众议院投票之前,参议院也只是以微弱多数通过了这项方案。共和党虽然在参议院100个议席中拥有53席,但最终投票结果却是51席赞成,48票反对。
这项方案获得通过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存在60多年的美国国际开发署的使命就此终结。该机构已经于7月1日正式关门。这90亿美元基本上都是在特朗普的前任拜登政府在卸任前不久推动国会批准的,应当经由该机构发放的项目资金。但特朗普上任初期负责政府效率部的伊隆马斯克将该机构视为“无用”,该机构经手的资金也被看作是“浪费”。几个月来,该机构83%的对外援助资金已经被取消。刚刚通过的90亿美元方案则是要求国会撤回此前已经批准拨给该机构的资金。这笔资金涉及包括难民救助以及支持民主的众多项目。仅是联合国框架下的多个援助基金,比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发展计划署、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等机构都将面对巨大的资金缺口。
这90亿美元中,有大约11亿美元涉及联邦政府对两家公共媒体: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 和公共广播电视公司 PBS 的拨款。
不过,原定计划取消的用于抗击艾滋病的4亿美元资金得以保留。几名温和派共和党参议员在讨论构成中,得以将这部分内容从政府的方案中撤出。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几天前曾警告说,倘若美国停止援助,全球防止艾滋病的努力将会倒退20年。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也显示,美国国际援助资金大幅削减可能意味着未来五年,全球最脆弱人群中超过一千四百万人死亡,其中三分之一是儿童。一个专注人道援助的组织向法新社表示,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挫折,而是在世界最需要的时候将国际援助体系解体。
特朗普政府一系列缩减拨款的作为在国际人道援助组织中引发极大不安。要知道,国际援助款项虽然只占美国联邦预算的1%,但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国际援助捐助者。参议院共和党议员团负责人努力淡化削减金额的规模,指出,这些裁减措施只涉及这1%的联邦预算的十分之一。即使有这些削减措施,美国仍然是全球人道援助的最大出资国。他表示,美国国债已达36万亿美元,政府必须对此有所作为。
特朗普政府的裁减预算措施直接导致了两天前不得不下令烧毁尚未分发的部分人道援助粮食物资。理由是这些高能量饼干已经过期。根据美国媒体报道,这批积压在迪拜的粮食救援物资是拜登政府后期以大约80万美元购买所得,准备向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严重营养不足的儿童提供紧急援助。自今年三月起,就有官员提醒政府,这些物资若不分发就将过期。结果是美国政府不得不拨款13万美元将这些7月到期的食品焚烧了之。此举引发美国在野党的批评。
特朗普政府大幅削减国际援助发展资金令本已经捉襟见肘的国际人道援助工作雪上加霜。但美国并不是唯一缩减对外援助资金的国家。德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近年都明显缩减了相关拨款。而援助资金减少尤其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造成严重影响。《柳叶刀》杂志几天前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2025年全球用于公共卫生的国际援助款项可能跌至15年来最低水平,不足400亿美元,也就是说还不足2021年全球投入公共卫生领域的国际资源的一半。
来源:斯洋 | 美国之音
美国农业部表示,在进行国家安全审查后,该部已解雇了70名外国合同研究人员。这项安全审查旨在确保美国粮食供应免受中国、俄罗斯、朝鲜和伊朗等对手的威胁。
多家媒体援引农业部一位发言人的话说:“美国农业部已对获准与该部门签订合同的人员进行了全面审查,并确定了约70名来自令人担忧国家的人员。”“来自受关注国家的合同相关人员将不再能够参与美国农业部的项目。”该发言人说。
华盛顿特区美国农业部杰米·L·惠腾大楼。(2025年5月14日)
这位发言人还跟媒体证实,被解雇的大多数是签订了两年合同的中国博士后研究员。
路透社援引美国政府雇员联合会代表加州阿尔巴尼(Albany)农业部员工的1657分会主席托马斯·亨德森(Thomas Henderson)的话说,这些合同人员曾在美国农业部内部研究机构农业研究局(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Brooke Rollins)7月8日在罗林斯在宣布特朗普政府的“国家农场安全行动计划”的记者会上说,她当天就决定将来自“令人关注国家”70人从农业部的关联机构移除。她当时还表示,美国农业部已经取消了与相关外国签订的七项有效协议。
根据美国农业部,“国家农场安全行动计划” 的目的是“将美国农业提升为我们的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着手应对来自外国对手的紧迫威胁并加强我们国家的粮食和农业体系的韧性。” 罗林斯说,这个计划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包括禁止这四个国家的公民购买美国农田。 在7月8日的一份备忘录中,罗林斯还禁止美国农业部工作人员在未经机构批准的情况下发表与来自四个“关注国家”的外国人合作的研究成果,也禁止他们参加“外国对手”组织的活动。
来源:ETtoday
洛杉矶县警局的训练设施于19日早晨发生爆炸,导致至少3人死亡,事件目前仍在调查中。
美国司法部长邦迪(Pam Bondi)表示,爆炸发生在当地时间上午7点30分左右,地点为位于蒙特利公园的比斯卡鲁兹训练中心。 该中心距离洛杉矶市中心约6英里,主要用于警局的特殊执法单位与炸弹小组训练。
邦迪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表示,这是一场可怕的事故,夺走了至少3名警局人员的性命。 我们的联邦探员已抵达现场,正在努力了解更多细节,请为罹难者的家属祈祷。”
据《CNN》报道,目前初步判定这起爆炸为意外,但具体原因尚未明朗。 根据一位熟悉情况的高级执法消息人士透露,事故发生时是否涉及训练过程或处理证物仍不清楚。
联邦调查局(FBI)洛杉矶分局已派遣人员前往现场协助调查,同时,酒精、烟草、枪械与爆炸物管理局(ATF)的探员也已加入行动。 洛杉矶市消防局的纵火调查员和警局炸弹小组也在现场协助,并确保训练中心内的其他爆炸物品不会引发进一步危险。
洛杉矶市长凯伦(Karen Ruth Bass)在X上表示,“这起悲剧让人心碎,炸弹小组的工作十分艰难,必须确保现场安全,避免更多爆炸威胁。”
洛杉矶警局训练中心19日发生爆炸。 (图/路透)
爆炸后已确认3人罹难,详细死伤及事故原因仍待厘清。 (图/路透)
来源:法广网
曾处理恶名昭彰的性犯罪富豪艾普斯坦案的美国联邦检察官,突然遭到解职。她也是前联邦调查局局长的女儿。
美国前联邦调查局(FBI)局长柯米(James Comey)的女儿莫琳(Maurene Comey)16日被解除曼哈顿助理联邦检察官职务。司法部拒绝向法新社证实莫琳是否遭解职,并表示「不会针对人事问题发表评论」。
美国政治新闻机构Politico刊登莫琳寄送给前同事的讯息,当中提到自己无故遭司法部「立即解职」。她鼓励他们不要成为「恐惧」的牺牲品。莫琳在检察官办公室已任职10年。
莫琳说:「倘若一名职业检察官可以无故遭解职,恐惧就可能渗透到留下来的人的决定中。不要让这种情况发生。恐惧是暴君的工具。」
在莫琳遭解职的前一周,司法部证实已对她的父亲柯米、川普的长期批评者,展开未指明的刑事调查。
而川普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公布针对艾普斯坦(Jeffrey Epstein)的调查资料。艾普斯坦被控性贩运,2019年在纽约狱中自杀。
莫琳是处理艾普斯坦案件的检察官之一,因为艾普斯坦已死,这个案件从未进入审判程序。
莫琳还起诉了麦克斯威尔(Ghislaine Maxwell),她是唯一因艾普斯坦案遭刑事起诉的前同伙。
来源:中时新闻网
日本20日将举行参议院选举,而近期民调显示,由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自公联盟)很可能丢失参院多数席次,加剧政治不稳定风险。 若石破茂首相因此遭党内外逼宫下台,将让日对美关税谈判更难以推进。
日本参院共有248席,此次改选一半,包括到期改选的124席和1个补选议席。 目前自公联盟在非改选议席中拥有75席,而石破茂将在参院维持过半视为胜负线,自公联盟此次需至少赢得50席。 但《读卖新闻》预测,自民党最终可能仅获30多席,加上公明党的席次也难过半。
《时事通信社》最新民调显示,石破内阁支持率较上月减少6.2个百分点,降至20.8%,创去年10月上台以来新低。 政党支持率方面,自民党较上月减少2.5个百分点,为16.4%。 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为5.5%。 新兴政党参政党增2.2个百分点,为4.7%,跃居第3名。
参政党是小型右翼民粹政党,主张“日本人优先”,该党在此次参院选举异军突起,今后有可能成为政坛“关键少数”,让日本政治进一步保守化和右倾化。 《朝日新闻》预测,参政党有望拿下7个选区议席和8个比例代表议席,让总席次达到15席。 参政党主席神谷宗币18日更夸口,其目标是夺得20席。
参政党主打排外主义政策,反对接纳行为过当的外国人,并要求严格审查外国人购地等。 不过,参政党对台湾友好,党主席神谷宗币去年520曾随日本国会议员庆贺团访台,今年8月又带领28位地方议员来台,并拜访台北市长蒋万安。
自公联盟一旦无法在参院维持多数,石破茂的首相地位将岌岌可危。 自民党内势必出现追究石破责任的论调,他的党总裁宝座将再遭遇挑战。 假若石破保住总裁大位,执政联盟也必须扩大,邀请在野小党加入,否则在野党会不断要求政权更迭,石破少数执政将难以为继。
另外,美国总统川普宣布于8月1日起对日本输美商品加征25%关税。 从选举结束到美方启动加税,谈判时间仅约10天,极其有限。 野村证券首席市场经济学家冈崎康平指出,若石破因参院选举失利遭逼宫下台,对美关税谈判将更难推进,甚至可能被迫中断,或导致日本失利。
日本20日将举行参议院选举,而执政联盟很可能丢失参院多数席次,若石破茂首相因此遭党内外逼宫下台,将让日对美关税谈判更难以推进。 (路透)
来源:DW
斯洛伐克在最后一刻解除了数周来就欧盟对俄新一轮制裁方案的否决权,欧盟成员国本周五(7月18日)达成一致:将对俄实施新一轮制裁,以削弱克里姆林宫战争预算,涉及北溪管道,动态石油价格上限和“影子船队”黑名单等。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Kaja Kallas)表示,这是迄今为止针对俄罗斯的最强硬的制裁计划之一。“我们将继续施压,直到结束侵略成为莫斯科唯一的选项。”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对新制裁方案的通过表示欢迎,她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我们正击中俄罗斯战争机器的核心。”
禁止 “北溪1号”管道恢复运行
这份制裁方案旨在进一步削弱俄罗斯通过向第三国出口石油获取收入,同时打击俄罗斯金融体系。此外,制裁措施还将禁止重启“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和使用“北溪2号”管道。
2022年9月的一场袭击中,从俄罗斯通往德国的四条输气管线中已有三条被摧毁,但如果日后进行修复,这些穿越波罗的海的管道仍可能为俄罗斯通过出售天然气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石油价格上限将动态调整
马耳他、希腊和塞浦路斯曾对旨在减少俄罗斯向第三国出口原油收入的措施表示担忧。这三个国家担心若“油价上限”降幅过大,本国航运业将面临不公平的损失。
作为妥协方案,欧盟决定将油价上限设定为不低于市场平均价格的15%。第一步是将目前的上限从每桶60美元下调至47.60美元(每桶159升)。
最初的计划是将俄罗斯石油的出口价格上限永久定为每桶45美元。该上限适用于向印度、中国或土耳其等第三国出售的俄罗斯原油,最初在2022年由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和英国共同引入。
为执行该规定,凡是在超过限价运输俄罗斯石油的企业都将面临制裁,不仅包括航运公司,有包括提供保险、技术支持、融资和中介服务的公司。
虽然欧盟曾希望七国集团(G7)广泛参与油价上限机制,以扩大影响力,但因中东局势导致油价上涨,以及川普政府未支持该计划,导致难以推进。
石油收入是俄罗斯经济的支柱,使普京得以在不加剧通货膨胀或货币崩溃的情况下继续为军队提供资金。
欧盟通过对俄第18轮制裁方案,据欧盟称这是最严厉的制裁行动之一
一长串新制裁措施
据德新社报道,除上述措施外,欧盟对以下制裁措施达成一致:
禁止进口用俄罗斯原油加工而成的精炼产品,例如车用燃料、航空燃油以及取暖油。此举旨在堵上之前允许通过第三国进行间接出口的法律漏洞。俄罗斯在印度的炼油厂也在制裁目标之列。
禁止与那些协助规避油类制裁的第三国企业进行金融交易。
100多艘属于“俄罗斯影子船队”的船只被加入制裁名单。这些船只将被禁止进入欧盟港口,也不得获得欧洲公司提供的保险、融资或设备支持。也就意味着,受制裁的“影子船队”总数达到了约450艘。
新增22家银行被踢出SWIFT国际结算系统,新措施制裁范围扩大至完全禁止其进行金融交易。
首次对两家中国金融机构实施交易禁令,理由是其参与规避对俄制裁。此外,还对多家直接支持俄罗斯战争的中国企业实施制裁。
进一步扩大出口限制,涉及可能用于军工领域的机床等产品。
被制裁的个人、企业和组织的名单新增了50多个条目,因此这份名单将总计超过2500个条目。
制裁方案此前因斯洛伐克威胁动用否决权而被推迟
该制裁方案原本应在6月底欧盟峰会后达成一致,但斯洛伐克总理菲佐以威胁动用否决权阻止了这一进程。
如今,该协议得以达成,这要归功于各方做出的让步。斯洛伐克获得了保证:即使未来欧盟进一步推动全面禁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也不会对其本国经济和财政造成严重影响。由于这一禁令可通过多数票决定,不需一致通过,因此菲佐无法阻止。
自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欧盟已对超过2400个个人和实体实施了资产冻结和旅行禁令。然而,随着制裁对欧盟成员国经济带来的冲击,每一轮制裁谈判都变得越来越难达成一致。
来源:BBC
据报道,超过100名英国官员的身份,包括特种部队(SAS)和军情六处(MI6)成员,在一起资料外泄事件中被泄露,这起事件同时也使数千名阿富汗人面临报复风险。
这起资料外泄的最新发展原本受到禁令保护,直到周四高等法院法官部分解除禁令后,媒体才得以报道。这使媒体能够揭露资料库中的详细个案纪录包含特种部队与间谍的机密个人资料。
政府已于周二承认,近19,000名曾在阿富汗20年战争期间与英国合作并申请移居英国的阿富汗人,其资料被意外泄露。许多人被认为面临严重伤害甚至死亡的风险,因为塔利班正寻求对与英国政府合作者进行报复。
这也是该资讯受到所谓“超级禁令”保护的原因之一——这是一种禁止报道禁令本身存在的封口令。
资料外泄发生于2022年2月,但政府直到2023年8月才发现,当时一名在阿富汗取得资料的人在Facebook上发布了部分内容,并暗示他可以公开其余资料。
BBC于周三揭露,英国国防部(MoD)在此人发布资料后,曾提出加快审查其申请并将其带到英国。政府消息人士表示,这一连串事件“本质上是勒索”。
英国国防部拒绝对此人的行为发表评论,但表示“任何透过阿富汗安置计划来英的人”都必须通过“严格的安全审查”才能入境。
2023年资料外泄被发现后,政府秘密设立了“阿富汗应对通道(ARR)”——一项针对受影响者的安置计划,但并未告知当事人资料已被泄露,尽管他们的安全已受威胁。
该计划已协助4,500名阿富汗人及其家属移居英国,预计还有2,400人将加入,估计总成本为8.5亿英镑。
这次意外泄漏是因为一名在伦敦英国特种部队总部工作的员工,误将超过30,000份安置申请电邮发给一名政府外部人士,原本他以为只是在传送150人的资料。
在周二超级禁令解除后,另一道禁令仍禁止揭露特种部队与安全部门人员身份被泄的消息。但该禁令也于周四解除,因为国防部与媒体代表律师达成妥协,使记者得以报道更多细节。
国防大臣约翰·希利(John Healey)周二在议会表示,这起事件是“部门的严重错误”,并承认这只是与阿富汗安置计划相关的“众多资料外泄事件之一”。
影子国防大臣詹姆斯·卡特利奇(James Cartlidge)代表当时执政的保守党政府道歉,该政府在资料外泄被发现时仍在位。
英国国防部拒绝透露有多少阿富汗人可能因此事件受到伤害。塔利班政府周四表示,并未逮捕或监控受影响的阿富汗人。
但一些被点名的阿富汗人的亲属告诉BBC,他们担心仍在当地的家人,其中一人表示,塔利班在资料外泄后加强了对其亲属的追查行动。
英国国防部发言人表示:“历届政府的一贯政策是不对特种部队发表评论。我们非常重视人员的安全,尤其是那些处于敏感职位的人,并始终采取适当措施保护他们的安全。”
阿富汗资料外泄对英国军情六处和特种空勤团的影响有多大?
BBC安全事务特派记者法兰克·加德纳(Frank Gardner)
从表面上看,这起阿富汗资料外泄事件确实非常严重。
可以说,这是自1999年前军情六处(MI6)官员理查·汤姆林森(Richard Tomlinson)叛变并在网上公布数十名MI6官员名单以来,英国政府机密人员名单最严重的一次泄漏。
对于军情六处的行动官员来说,姓名与个人资料被公开,可能会直接终结其职业生涯。
话虽如此,姓名是可以更改、伪造或掩饰的。
但无法更改的是生物辨识资料——这类资料在反间谍行动中越来越常被用来识破与逮捕间谍——目前尚无迹象显示英国官员的这类资料也遭到泄漏。
对于现役与退役的特种空勤团(SAS)与特种舟艇部队(SBS)成员来说,像这样的资料外泄事件理论上可能使他们面临生命威胁的风险,因为他们曾参与过一些致命且秘密的行动,这些行动可能涉及击毙或俘虏特定目标。
然而,根据评估,这次资料外泄对于那些名字出现在外泄资料集中的英国特种部队成员所造成的实际人身风险被认为是最小的。
真正面临最大风险的,是仍留在阿富汗的阿富汗人。
除了数千名可能处于弱势的阿富汗人姓名与个资被泄露之外,现在又揭露有超过100名英国特工的资料也在其中,这无疑令人震惊。
但这起“未经授权的资料外泄”事件,其实早在2023年8月就已被发现——虽然发现得相当晚。
这也意味着,英国情报与特种部队社群已有近两年的时间来设法缓解这场灾难,并为资料外泄名单上的阿富汗人与英国人采取各种保护措施。
在最坏的情况下,军情六处(MI6)特别需要考虑的一点是,俄罗斯、中国、伊朗,甚至朝鲜现在可能也已掌握这些外泄的名单。
合理的推测是,塔利班的情报系统对那些早已离开阿富汗的英国士兵与间谍的姓名可能兴趣不大。但他们足够精明,能判断出谁会对这些资料感兴趣:那就是英国的全球对手。
目前,最需要担心的,是仍滞留在阿富汗的600名前阿富汗政府士兵及其约1,800名亲属。
任何原本为他们规划的逃离路线,如今都可能已被破坏,而这起事件所引发的媒体关注,势必会重新激起塔利班中某些极端分子的行动欲望,他们可能会追捕名单上的人,并对他们施以报复,视其为在塔利班失势的20年间背叛者所应得的“正义惩罚”。
来源:BBC
一名警察局长告诉BBC:“有些婴儿甚至在子宫里就被预订好了。”
印尼警方破获了一个国际婴儿贩卖集团,据称该集团自2023年以来已向新加坡买家出售至少25名婴儿。
本周,印尼警方在坤甸(Pontianak)和丹格朗(Tangerang,唐格朗)两市逮捕了13名与该集团相关的嫌疑人,并解救了6名即将被贩卖的婴儿,这些婴儿年龄都在一岁左右。
“这些婴儿最初被安置在坤甸,并在被送往新加坡之前办理了移民文件。”西爪哇省警察局刑事调查总局局长苏拉万(Surawan)告诉BBC印尼语新闻。
BBC新闻已联系新加坡警方和新加坡内政部征求意见,但尚未收到回应。
据警方称,该犯罪集团的作案手法是针对那些据称不愿抚养孩子的父母或孕妇——一般来说,这些父母或孕妇们会先透过脸书主动联系,然后再转向WhatsApp等更私密的渠道。
“有些婴儿甚至在子宫里就被预订好了,”苏拉万说。 “婴儿出生后,他们会支付分娩费用,然后给他们赔偿金,最后把婴儿带走。”
警方表示,该集团的成员包括负责追踪待贩卖婴儿的招募人员、照顾者和收留婴儿的人,以及其他准备伪造民事文件(例如家庭卡和护照)的人。
警方表示,婴儿被从母亲身边带走后,会被交给照顾者照顾两到三个月,然后被送往雅加达,再到坤甸,在那里办理出生证明、护照和其他相关文件。
他们补充说,这些婴儿的售价在每名1,100万印尼盾(673美元;502英镑)到1,600万印尼盾之间。
据部分被捕人员称,该集团在国内外至少贩卖了12名男婴和13名女婴,其中大多数来自印尼西爪哇省的各个县市。
印尼警方周四表示,他们的“当务之急”是找到新加坡的领养人。
“我们将与已离开的婴儿进行数据核对,以便确切了解哪些婴儿离开了新加坡,谁陪同他们,他们何时离开,以及领养人是谁,”苏拉万告诉记者。
他补充说,警方收集到的大部分资讯表明,这些婴儿的国籍已经改变,并指出当局仍在寻找他们的护照。
西爪哇地区警方表示,他们的“当务之急”是在新加坡找到收养者。
苏拉万先前告诉BBC印尼语,这些婴儿是透过人口贩子与父母之间的协议获得的,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生过绑架事件。他表示,那些举报孩子遭绑架的父母是因为中间人没有支付报酬才这么做的。
据怀疑,至少有一些父母可能是因为经济困难才同意出售孩子。苏拉万说,他们也可能被指控犯下刑事罪行。
“如果证明父母与犯罪者之间存在协议,他们可能会被指控犯有儿童保护罪和人口贩运罪,”他解释说。
印尼警方已请求国际刑警组织和新加坡警方协助逮捕仍在国外的犯罪集团成员以及买家。
“我们将把犯罪者列为通缉犯,”苏拉万解释。 “此外,我们将发布红色通缉令或请求这些国家的执法部门逮捕他们。”
印尼儿童保护委员会(KPAI)专员艾·拉赫马扬蒂(Ai Rahmayanti)表示,贩卖儿童集团通常将陷入绝境的女性作为目标。
“例如,她们可能因性暴力、丈夫遗弃或因临时关系而意外怀孕,”她告诉BBC印尼语。
在印度尼西亚,除非包括医疗紧急情况和强奸致孕的特殊情况,一般来说,堕胎是非法的。
艾·拉赫马扬蒂表示,贩卖婴儿或儿童的集团经常伪装成妇产诊所、孤儿院或社会庇护所,表面上是在照顾弱势妇女和儿童。
“这些诊所或庇护所乍看之下会说些充满同情的语言,例如‘你可以生下孩子,然后把孩子带回家’。但实际上,他们会提供金钱,并非法转移婴儿的监护权,”她解释道。
虽然印尼没有关于被贩卖婴儿数量的官方数据,但印尼儿童保护委员会主导的人口贩卖犯罪调研数据表明,这种趋势持续存在且日益严重。
2020年,该委员会记录了11起儿童被非法收养的案件,而2023年,该机构记录了59起以非法收养为幌子绑架和贩卖儿童的案件。
印尼儿童保护委员会最近一次举报的案件发生在2024年,当时在德波、西爪哇和巴厘岛等地发现了正遭贩卖的婴儿。
她说,这些婴儿的售价各不相同。
“在爪哇,婴儿的价格在1,100万至1,500万印尼盾之间,而在巴厘岛,价格则高达2,000万至2,600万印尼盾,”她解释。 “价格还取决于几个指标,其中之一就是婴儿的外观。”
来源:中央社
为缓解与川普政府间因贸易逆差引发的紧张关系,亚洲多国正研议以采购更多美国液化天然气作为交换条件,避免更高的关税。 然而分析师警告,此举恐削弱这些国家的长期气候目标与能源安全。
根据美联社报道,面对川普政府对外国商品全面加征关税,不少亚洲国家将购买美国液化天然气列为谈判让步清单首位。 美国虽在川普上任前就已大力向亚洲推销液化天然气,但在川普强力推动在贸易谈判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加速了相关发展。
亚太能源顾问公司(APAC Energy Consultancy)的戴斯(Tim Daiss)指出,“川普对许多亚洲的贸易伙伴施压,要求他们采购更多的美国液化天然气”。 他也指出,日本即使已经燃料过剩,甚至被迫取消项目与合约,将多余的天然气转售给亚洲新兴经济体,仍向美国购买液化天然气。
他说:“这对东南亚的永续目标而言并非好事。”
专家指出,液化天然气的采购合约可能会减缓亚洲再生能源发展的速度。
挪威国际事务研究院能源研究中心(Center forEnergy Research at the Norwegi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Affairs)主任欧佛兰(Indra Overland)指出,受限于长期合约可能导致这些国家困于过时的能源基础设施,无法跟上朝向太阳能或风能等更洁净能源的世界趋势,以更快速、 经济的方式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专家指出,尽管亚洲国家表态愿意进口更多的美国液化天然气,但实际的进口额恐不足以对美国的贸易逆差带来实质的影响。
图为德州的油页岩天然气油井。 路透
来源:Newtalk
针对美国威胁向巴西征收 50% 关税,巴西总统卢拉于巴西电视与广播媒体在 17 日晚间播出的预录发言影片中表示“这是让人无法接受的讹诈”,并强调巴西不会听命于“外国佬”。
卢拉表示,巴方早在5月已向美方提交关税谈判方桉,却收到“充满威胁与虚假信息的勒索”。美方信函中威胁将自 8 月 1 日起对所有从巴西进口的商品征收 50% 关税,甚至同时要求巴西政府停止对前总统博索纳罗的司法调查,称其遭受“政治迫害”,引发巴西外交部抗议“内容失实且具冒犯姓”并退回信函。
当天,卢拉身穿红色衬衫在巴西中部戈亚斯州一场活动上直言,巴西不会听命于“外国佬”,并表示 :“巴西只有一个主人:巴西人民。”根据路透社指出,他使用的词语“外国佬”是拉美地区对外国人常用的带有贬义的称呼,不过在巴西这个词并不具贬义。卢拉当天也表态将持续对美国科技巨头课税与加强监管,维护国家主权。
在卢拉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 ) 采访时他表示,第一次收到这份信函时他的反应是诧异,以为是“假新闻”。卢拉接着说:“无论是关税税率还是川普宣布此消息的方式,都让他感到惊讶。两个国家之间最好事先进行谈判,再达成可能的协议。我们有两百年的良好关系,但这让他(川普)打破了两个国家元首间的礼仪,这让人非常不愉快。”
卢拉最后向《CNN》说,巴西会在适当的时候对川普的信给予“正确的回复”。
巴西总统卢拉针对川普征收50%关税一事声明,巴西绝不会听命于“外国佬”。
来源:Newtalk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逐渐停滞,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开始寻找推动 GDP 成长的方法,各种花招也令网友们叹为观止。 近期有消息称,广东省广州市一座由国有资产建设的重点园区在花费80天建成7栋大楼后,又花了10多天全数拆除,相关话题也引发大量网友关注与讨论。 虽然官方宣称拆除的原因与违建有关,但许多网友仍质疑相关事件可能与当地政府推动GDP成长的计划有关。
推主李老师不是你老师在 X 上分享影片指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陈田花园附近、被列为白云区重点工程的国有资金科技创新园区建造计划的“湾区智荟园”在历经约 80 天的“抢工建造”后,完成园区内 7 栋重要大楼的建设。 然而,当地政府却以涉嫌违建为由下令拆除建筑,仅花10余日就将原先建好的7栋大楼完全拆光,相关事件引发大量网友热议。
一位参与湾区智荟园建造工程的工作人员表示,该园区的建造手续尚未完成,当地政府依法执行拆除作业。 但该位工作人员却拒绝回答园区何时开始建造,以及为何在尚未完成建造手续前就开始动工等其他问题。
根据公开消息指出,湾区智荟园是白云区政府与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协议,于 2024 年 10 月 14 日启动的合作项目,原先预计将该园区做为“科技创新中心”或“人才基地”使用。 针对湾区智荟园建筑盖了又拆一事,白云区政府多个部门相互踢皮球,仅有白云区黄石街道办公室发表回应,强调建筑手续并未完成办理。
有部分中国网友质疑,抢工建成“湾区智荟园” 7 栋大楼随后立即拆除的行为,可能有“浪费纳税人金钱”的嫌疑,呼吁白云区政府、广州市政府甚至广东省政府针对此事发表公开回应,进一步对相关事件进行说明。
但也有网友指出,此事可能不只“浪费纳税人金钱”那么简单,“仅花 80 天建成的 7 栋大楼,品质肯定差的令人难以想像,恐怕早在建设之初就已经准备好要『立刻拆掉』了”。 另外也有网友表示,这样“一盖一炸”不但成功实现了资金“左手倒右手”的目标,也同时为当地GDP注入水分,“这可是双倍的GDP,是不是浪费纳税人的血汗钱根本不重要”。
也有网友讽刺地表示,虽然当地政府这样“盖完就拆”的行为看似非常浪费资源,“但却能在捞油水的同时,养肥自己的产业链,名正言顺”。 另一位网友则认为,如果广州市政府想用这种方式增加GDP成长,“这块地可以在一年之内折腾好几次”,并同时提供大量工作机会、消耗自身过剩产能,“简直一箭多雕”。
广东市白云区的国资建造项目湾区智荟园近期因只花80天建成7栋大楼,并因涉嫌违建遭当地政府拆除引发大量网友讨论,许多网友质疑当地政府试图以盖了又拆的方式加强GDP成长。 图:撷取自 @whyyoutouzhele X 分享影片
来源:金融界
7月17日消息,宗庆后离世后,娃哈哈家族内部围绕企业权益“争夺战”不断升级。此前娃哈哈称家族事务与公司运营无关,不会回应。
工商信息显示,娃哈哈集团大股东为杭州市上城区财政局下属企业。
近日,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馥莉因遗产纠纷被起诉,三名原告是其“同父异母弟妹”,要求冻结约18亿美元资产,并追索约150亿元信托权益。部分电商平台上,娃哈哈销量出现下滑。
针对此事,杭州市上城区财政局工作人员表示,前期接到很多相关电话和投诉,已有专班介入处理,希望尽快解决,不过对于专班是否由财政局牵头,不便进一步答复。
来源:惊奇早报
是继续搏斗,还是调转船头,京东必须做出选择。
01淘宝闪购大战美团,京东不想再卷了?
两次“疯狂星期六”后,外卖大战已经彻底上升到新的level了。
淘宝和美团越战越勇,下血本般狂发优惠券,甚至大搞免单。消费者直呼自己喝奶茶快喝出糖尿病,商家和骑手也累麻了。
而平台烧钱补贴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场狂欢过后,美团率先发布战报。表示截至7月12日23时36分,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已经突破1.5亿,再创新高。
淘宝闪购这边则稳住了8000万的日订单量,且不包含自提和0元购。同时,淘宝闪购的日活跃用户数在突破2亿的基础上,再次环比净增15%。
相比之下,最先挑起这场战火的京东,反而显得低调多了。
日前,还有网友发现,京东外卖把“超时20分钟免单”取消了。
小编在亲身体验后,也发现很多店铺的超时免单功能确实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准时保”服务。
该功能同样为平台免费赠送,当订单延误时会进行自动赔付。骑手送达延误10分钟,赔偿2元券;延误20分钟,赔偿4元券。
在询问京东客服之后,对方表示:7月11日左右,平台就开始逐渐将“超时20分钟免单”升级为“准时保”服务,将体验赔付的门槛降低到了10分钟。
目前来看,大部分商家都已经换掉了“超时20分钟免单”服务,只有一些店铺仍旧保留。对此,消费者可以根据订单页面的标识来判断。
京东客服还表示,后续平台会将“准时保”普及到更多商家,并正式推出升级服务。
说到京东的这个功能,还要追溯到4月21日,京东宣布:此后所有超时20分钟以上的外卖订单,京东全部免单。
体验过这一功能的消费者也反馈,当外卖订单超时后,系统会自动识别并帮用户申请,售后退款十分丝滑。
可以说,这是京东外卖保障用户体验的一个重要功能。
特别是在外卖大战期间,商家骑手经常爆单,容易导致外卖不能准时送达。在这一背景下,京东外卖的“超时20分钟免单”为它拉了不少好感。
现在京东取消了这个功能,还在淘宝、美团疯狂激战时“默默旁观”,一些网友就忍不住质疑了:京东外卖这是要“偃旗息鼓”,玩不起了?
其实,面对友商们的激烈动作,京东外卖也并非无动于衷。
在淘宝闪购和美团第一次掀起“周六补贴大战”之后,京东也展现了想要做好品质外卖的决心。
7月8日,京东外卖重磅宣布:正式启动“双百计划”,投入超百亿元真金白银,扶持更多品类标杆品牌销量破百万。
具体而言,平台将通过流量扶持、营销补贴、爆品运营、优质配送和专属售后的5A级商家服务体系,帮助更多品质餐饮商家实现线上生意的可持续增长,并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在文中强调:“好生意,不靠‘烧’出来,更不靠‘刷’出来!可持续,才是真增长!”
还表示要“反内卷,无套路”,认真做好品质外卖。
7月11日,京东又宣布:每晚将推出10万份售价为16.18元的品质小龙虾。并表示要带给商家真增长,反内卷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也许是因为,这些发言听起来有些微妙。一些网友认为,京东这是在内涵友商。
还有人表示,一开始就是京东先出来烧钱、发补贴、搞舆论战的,现在烧不过对手,就只会打打嘴仗了。
但也有人认为,京东说得没问题,过于烧钱的打法就是不可持续的,平台要追求长久健康的发展。所以,京东不想再内卷也很正常,无可厚非。
02烧钱并非长久之计,外卖大战何去何从
2014年,美团创始人王兴在接受专访时曾经表示:“O2O永无宁日。”
如今来看,这句话依旧适用。
十年前,美团、饿了么和百度外卖就围绕着外卖,烧掉过数以亿计的资源。
而十年后,外卖行业再次开启“撒钱”大战。
美团宣布在餐饮行业三年投入1000亿,综合覆盖消费者补贴、商家助力金、优质商家奖励金、食安基建费等多个方向。
淘宝闪购则表示要在未来12个月内,用500亿直补消费者和商家。
战争如此激烈,和巨头们的处境和需要有关。
对于淘宝和京东来说,他们需要外卖这个高频的入口来撬动流量,提高用户的访问和留存,带动电商销量的进一步提升。
同时,只要养成了用户习惯,那么也有利于他们未来在即时零售领域的深入布局。
而对美团来说,外卖是它的立身之本,也是带动其他高利润业务的关键诱饵,是它必须捍卫的核心腹地。
当然,巨头们不惜砸入上千亿资源,肯定不只是为了剑指外卖行业。这场大战的本质,其实是对即时零售的终极争夺。
毕竟,无论是传统电商还是外卖市场,高速增长的红利期已经结束。
而在这个存量时代,即时零售就是那个宝贵而明确的增量市场。
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对即时满足的追求正在逐渐遍布方方面面。
而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追求更便捷、更轻松的体验,是人之常情。
相比于延时满足,即时满足显然能提供更直接和明显的反馈,让大脑中的多巴胺神经递质得以迅速释放,让人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满足与愉悦感。
而且,在某些特殊场景下,用户必须在短时间内得到产品。在这种时候,即时零售就能大展身手了。
事实上,对很多人来说,“即时零售”这个模式,用一次就再也戒不掉了。
如果即时零售的同款产品价格与传统电商平台相差不远,那么大部分用户恐怕都会选择即时零售。
意识到这点,我们就会明白,这场外卖大战为何会打得如此激烈。
那么,这场外卖大战何时才会停止呢?
从目前来看,三家平台都已经押上了重量级的砝码,激烈的斗争甚至已经近似于有名的“胆小鬼博弈”。
该博弈论模型源于一种危险的赛车游戏:两名车手相对驱车而行,谁最先让开,谁就会被耻笑为“胆小鬼”,输掉游戏。如果两人都不转向导致相撞,那么双方就会同归于尽。
其博弈的核心在于,能否在权衡风险与收益后,通过强硬的姿态逼迫对方让步。而难点则在于,如何判断对手的边界,又如何让对手无法判断自己的临界点。
外卖大战打到这份上,各大巨头都很清楚,持续的低价补贴势必会压缩平台利润,甚至影响到平台生态。
但正如上文所说,在外卖领域,这已经可以称作是“既分高下,也决生死”的一战。
平台们在激烈的斗争中,或许依旧渴望通过激进的动作吓退对手,抢占市场份额。
也正因如此,在主编看来,即使目前这场竞争已逐渐走向白热化,但这三大巨头的厮杀,恐怕还远没有到停止的时候。
接下来,淘宝和美团是否还会有更多的动作,京东又将打出什么样的牌来翻盘,我们将持续观察。
来源:纽约时报
《竹林女儿——从中国到美国,关于绑架、收养和失散双胞胎的真实故事》,芭芭拉·德米克 著(DAUGHTERS OF THE BAMBOO GROVE: From China to America, a True Story of Abduction, Adoption, and Separated Twins, by Barbara Demick)
前来抢走孩子的男人来自一个名为“计生办”的机构。
在那个晚春的早晨,当闯入者涌进家门的时候,孩子的姑姑独自在家带孩子。村子坐落在中国湖南,四周是稻田和柚树林,这里本来与世隔绝,如今却遭到了来自外部世界的威胁。
其中几哥人按住了女人的手脚,其他人把21个月大的孩子紧抓着她衬衫下摆的小手掰开。这群男子随后抱着孩子钻进一辆等候的汽车,扬长而去。
这名被掳走的孩子小时候叫芳芳,长大后叫做艾丝特,芭芭拉·德米克这本引人入胜又令人不安的新书《竹林女儿》讲述的就是她的故事。书中记录了她从中国孤儿院开始的离奇经历——她被人口贩子带进孤儿院,之后被美国得州一个福音派基督徒家庭收养。更为戏剧性的是,她后来发现自己在中国还有一个同卵双胞胎妹妹,由亲生父母抚养长大。
曾任《洛杉矶时报》驻外记者的德米克是一位杰出的东亚纪实作家,著有多部作品,包括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关于朝鲜脱北者的《我们最幸福》(Nothing to Envy)。她斟酌出一个又一个坚实有力的句子,直到整部作品如同宏伟建筑般清晰显现。
她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许多故事都是多年深度采访的成果,能带来罕见的情感冲击。比如,在她的《我们最幸福》中,那对期盼着停电以便能在黑暗中独处的年轻恋人让人难以忘怀。
而这本新书也必然会激起强烈的情感。故事的背景是中国为了控制人口增长而推行的雄心勃勃却误入歧途的尝试,即所谓的“独生子女政策”,但这个说法在某种程度上是有误导性的。
从1979年开始的36年里,中国当局对最私密的行为——生育——采取管控措施,有时手段极其野蛮,包括强制绝育、注射甲醛进行晚期引产、破坏违规者的财产,甚至绑架。那些追踪女性月经周期的监督员被嘲讽为“月经警察”。据一项估计,到20世纪90年代,约有8300万中国人以某种身份为计划生育部门工作过。
人权组织对此发出了警告。美国的福音派基督徒尤为关注,他们从美国国内的堕胎政治视角审视中国的计划生育。反对者也批评中国传统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因为儿子被视为赡养父母的保障。(很说明问题的一点是,在中国,“要弟”是一个常见的女孩名字。)
在1983年的一桩广为流传的事件中,一名中国父亲因渴望生儿子,将女儿扔进井里,当时女孩还尖叫着“爸爸!”。这一事件激怒了美国人,促使一些活动人士——包括抚养芳芳的父母在内——通过收养中国儿童来进行“拯救”。巨型教会牧师华理克(Rick Warren)宣称:“上帝在精神上如何造就我们,他就期望我们在肉体上如何对待孤儿——重生并收养。”
中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过程中确有诸多令人震惊之处。但这些恐怖故事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冷战式的东方主义。这种“拯救叙事”——文明的西方、落后的东方——严重扭曲了事实。学者葛苏珊(Susan Greenhalgh)已指出,中国的政策本身植根于西方科学与经济学:它由中国的“火箭科学家”们构想,旨在减少人口、提高GDP,从而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增强国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这些政策是共产主义的产物,但同样也是资本主义的产物。
在婴儿市场方面,情况无疑正是如此。1992年,中国向国际收养开放大门,最终催生了贩卖儿童的黑市。作为当时在中国工作的记者,德米克较早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她在2009年撰写了一篇题为《被拐中国婴儿满足收养需求》的报道,随后沿着一条又一条线索追踪,最终锁定了住在得克萨斯州的芳芳的收养家庭。
德米克本人也是这一事件的核心参与者。起初,在发现这个女孩的身份后,她不得不隐瞒消息。收养家庭担心可能引发的动荡,不愿谈及此事,德米克艰难地决定向女孩的原生家庭隐瞒她的确切下落。然而,多年后,收养家庭的一名成员给德米克发了一条诱人的Facebook消息:他们准备好谈论这件事了。
这对双胞胎最终重新取得联系,先是通过视频通话,后来在中国见面。但这些会面始终弥漫着一丝紧张。有一次,女孩的亲生父亲问收养家庭:“你们花了多少钱买她?”
从经济角度描述事件——包括描述她自己——的德米克会展现出最冷静的分析能力。散文家琼·狄迪恩曾被问及,在报道中遇到一个服用LSD后产生幻觉的五岁儿童是什么感受。“这么跟你说吧,”狄迪恩冷冷地答道,“就是挖到宝了。”读这本书时,能感觉到德米克知道自己挖到了宝。这是一个非凡的故事,是记者们梦寐以求的素材。
但记者也受制于创作与传播的需求。“我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德米克在某个时刻承认,她在盘算自己出面让这对女孩团聚需要多少费用。她说服编辑承担部分费用;当然,代价是她要将姐妹重逢的私密细节公之于众。
芳芳(右)被美国养父母改名为艾丝特,她从小就不知道自己曾被贩卖,还与双胞胎姊妹失散。 via Barbara Demick
这本出色的书若说有什么瑕疵,那就是单个家庭的故事——即便(或许尤其是)像这样如此戏剧性的故事——并非理解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整体的理想途径。这些政策推行了35年,内容繁杂,且因地区和时间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难以通过这样一个轰动的个案来全面理解。
幸运的是,德米克没有强行给出一个圆满的结局。她让我们始终无法确定,两姐妹究竟谁过上了更好的生活——是在中国长大的女孩,还是在得克萨斯州长大的女孩。这种源于对完美圆满怀着不切实际向往的不安感,是德米克作品的一大特点。
我们渴望成为家庭、国家和教会的一员——成为比自身更宏大的事物的一部分。但无论美国人还是中国人,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由市场驱动、高度个人主义的世界里。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流亡的孤儿。
来源:南方娱乐网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究竟有多少个孩子?
有说宗庆后有4个孩子,有说宗庆后有7个孩子,针对这些爆料,宗庆后的亲弟弟宗泽后发声了,他证实宗庆后除了宗馥莉外,只与杜建英有3个孩子,并非知情者爆料的有7个。
“财经无忌”媒体采访到宗馥莉亲叔叔宗泽后,也公开了宗泽后发的聊天记录,证实,宗庆后与杜建英育有3个儿女的事实,而宗家其他兄弟姐妹也都知道。
宗泽后还公开了宗氏家谱,家谱上显示宗庆后娶绍兴施幼珍为妻,生有一女馥莉。
家族系图谱中,宗庆后这一支也只有宗馥莉的名字,长子宗继昌、次女宗婕莉、二儿子宗继盛均未出现在族谱中。
宗泽后与侄女宗馥莉的关系并不好,宗泽后认为宗馥莉从小就很自私,六亲不认,胸怀不够大。
还说,宗庆后去世后,宗馥莉买了很多水军为她爸造势,什么布鞋首富,一妻一女都出自她手,没想到她塑造的美好人设最终毁在她自己手里。
在宗泽后的心中,杜建英贡献比宗馥莉大,还说在杭州很多人都知道娃哈哈是靠他起家的,但他从来没拿过娃哈哈的钱,也没在娃哈哈分过一间房,更不要说股份了。
更令人没想到的是,宗泽后说宗馥莉和宗家人都不来往,宗馥莉的小叔曾经是给娃哈哈印刷瓶标的,后来宗馥莉自己搞了一个印刷业务截胡了,宗泽后的姐姐做香精的,也卖给娃哈哈,宗馥莉就自己搞了个香精厂,把这个业务也抢走了。
宗泽后之所以爆料这些,也只是想出面说句公道话,没想到变成他要和宗馥莉争权夺利,不难看出,宗泽后对宗馥莉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
按理说,宗泽后是宗庆后的亲弟弟,宗馥莉又是宗庆后和原配施幼珍唯一孩子,宗泽后应该站在宗馥莉这边,可从他的发声中,宗泽后身为长辈,不仅不帮宗馥莉,反而认可杜建英对娃哈哈的贡献,话里话外都向着杜建英,这又是为何呢?
还是说,宗泽后和宗家人早已认可杜建英所生的儿子?还是说,因为宗馥莉抢了其他业务才和宗家人闹翻?感觉这里面还有很多隐情,对于宗泽后的发声,大家也应理智看待。
其实,不管宗庆后遗产如何分配,在这场争夺战中,似乎没有真正的赢家,对娃哈哈的品牌影响更大。
而宗馥莉一人面对宗家这么大的家庭,她的遭遇也令人蛮心疼的,能否守住父亲留下的家业,也是网友比较关心的。
来源: 哥谭派
纽约市警察局正扩大其新成立的“生活质量部门”,从周一开始,将专注于打击社区日常扰民行为的所谓“Q-Team”警员部署到曼哈顿的每个辖区。
哥谭派标题截图
据报道,“Q-Team”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纽约警员组成,负责处理轻微违规问题,例如非法摆摊、鲁莽驾驶电动车以及堵塞人行道等。
市长埃里克·亚当斯(Eric Adams)和警察局长杰西卡·蒂施(Jessica Tisch)表示,这项举措旨在让居民在社区中感到更安全。此前当局已在6个辖区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试点,官员称,试点期间开出了6100多张传票,逮捕357人,且311热线(非紧急服务热线)的响应时间平均缩短了16分钟。
蒂施说:“仅用两个月,生活质量部门就完全实现了我们的初衷:快速响应、聚焦问题、解决纽约市民反映的各类事项。现在,我们要将这一成果推广到全市。从非法烟店到废弃车辆,再到鲁莽驾驶的电动摩托车,这些都是人们日常能看到、并期待得到处理的问题。”
该计划将在未来六周内推广到其他行政区,预计劳动节前完成全面部署。据蒂施介绍,布朗克斯区将于7月21日跟进,布鲁克林为7月28日,皇后区为8月11日,史丹顿岛为8月18日,纽约市住房管理局(NYCHA)全市的公共住房片区则为8月25日。
官员称,该部门将使用一个名为“Q-Stat”的新系统来追踪311投诉并指导行动,该系统以警局的CompStat系统为蓝本。
而批评人士担心,这项举措会导致资源匮乏社区的过度执法——自今年早些时候该部门首次宣布成立以来,这种担忧就一直存在。
纽约公民自由联盟(NYCLU)的政策副主任Michael Sisitzky称这属于“破窗”式执法,即通过打击轻微犯罪来预防更严重的罪行。
Michael说:“警方此次对所谓‘生活质量’违规行为的最新打击,再次表明本届政府不愿跳出(前市长)朱利安尼的政策手册去思考,这会导致更多时间和资源被用于处理轻微逮捕和传票案件,而这些资源本可以更好地用于那些真正能改善纽约市民生活的服务投入。”
来源:叶子 | FOX
旧金山湾区近日遭遇前所未有的垃圾处理危机。由于垃圾处理行业工人持续罢工,多个城市的垃圾收集服务中断,大量生活垃圾堆积在街头巷尾,居民面临恶臭、害虫和环境卫生隐患的多重困扰。
随着罢工进入第八天,湾区多个城市的垃圾问题持续恶化。联合城市(Union City)居民Shad Jones表示,自上周末起,垃圾在小区内迅速堆积,他担心大量垃圾将引发鼠患和其他健康问题。
图片来源:FOX 报道 视频截图
这场罢工以共和服务公司(Republic Services)为主导,作为湾区主要的垃圾处理公司之一,该公司表示目前仅优先为医院、养老院、公寓大楼等关键设施提供最低限度的服务。普通居民区的垃圾、回收物和绿色垃圾收集服务大多处于暂停状态。
共和服务公司建议居民仍将垃圾桶放置在原定位置,便于收集人员有限度作业。康特拉科斯塔(Contra Costa)官员John Gioia表示,他正与公司取得联系,希望居民获得适当的费用减免,并建议大家继续配合垃圾收运安排。
图片来源:FOX 报道 视频截图
为应对短期堆积问题,联合城市曾临时开放BART车站停车场作为垃圾投放点,但由于部分居民倾倒冰箱、床垫、割草机等非生活垃圾,已被政府紧急关闭。目前共和服务公司与工会仍在谈判,尚不清楚罢工何时能够结束。市政部门呼吁居民保持耐心,关注官方发布的后续信息。
来源:叶子 | 美联社
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HUD)近日提出了重大政策变动,这些政策计划对联邦住房援助实施两年期限限制,大幅削减对低收入家庭的长期住房支持。专家警告,这一变化可能导致数百万家庭,特别是有儿童的家庭,面临无家可归的风险。
图片来源:美联社
根据公开文件,HUD计划对接受联邦租金补贴的家庭设定两年期限,期满后将不再续发补贴。HUD官方表示,此举旨在防止滥用、鼓励受助者“自给自足”。
但这项提议迅速引发争议。研究机构指出,约有140万户家庭可能因限期政策而失去住房援助,直接影响到上千万美国人,尤其是儿童与单亲家庭。
华州一名单亲妈妈Havalah Hopkins育有一名患有自闭症的儿子,她依靠政府补贴维持基本生活。她表示:“如果没有这笔住房补助,我们就得睡车里了。”许多类似家庭即便获得补贴,也难以负担不断上涨的市场租金。一旦政策生效,这些家庭可能很快陷入住房危机。
在全美范围内,少数地区曾尝试推行住房补贴的时间限制政策,但实施结果各异。加州湾区San Mateo房产局坚持执行五年限期制度。住房官员Shawnté Spears表示,他们将时间限制与教育培训项目结合,帮助居民实现职业或收入目标,从而逐步摆脱依赖。“这不仅激励了参与者,也让更多有需要的家庭能获得住房券。”她强调,该模式兼顾效率与社会责任,为其他地区提供了一种可行路径。
新罕布什尔州Keene也早在2001年就设立了五年限期,但在政策真正生效前便叫停。住房局执行主任Josh Meehan表示,为避免将仍面临“租金负担”甚至可能无家可归的家庭逐出,该市选择终止政策实施。
纽约大学的研究指出,稳定住房对儿童的健康、学业和未来就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一旦失去补贴,可能导致贫困家庭流动频繁、子女辍学率上升,形成新一代“贫困循环”。
对于该项政策的支持方认为,时间限制能激励有劳动能力的家庭工作,减少政府长期支出。反对方则指出,绝大多数受助者并非不愿工作,而是因健康、育儿或经济结构性问题,无法摆脱贫困。更重要的是,早期在地方试点的类似政策最终都因“不可持续”被放弃。HUD的转向被批评为“未经实证支持的激进改革”。
目前,该政策仍处于提议阶段,具体实施方案尚未披露。例如:何时开始计时?哪些人可以申请豁免?政府如何确保过渡支持?
同时,房东也对政策前景表达担忧,担心合同稳定性下降、市场不确定性上升,进一步打击本就紧张的租房市场。
截至目前,国会在2026财年预算中尚未明确是否支持该政策提议。民主党普遍反对,认为此举“不近人情”;共和党则认为需对补助系统进行“改革”。舆论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美国人支持继续为弱势群体提供住房援助。HUD的这一提案不仅关系到住房问题,对低收入群体而言,这可能意味着未来更加不确定的生活。
来源:ETtoday
美国国土安全部长诺姆(KristiNoem)7月才宣布机场安检脱鞋检查规定全面取消,如今下一步开放松绑的限制规定,很有可能是旅客随身可携带的液体量。
美联社报导,依据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TSA)现行指导方针,旅客可携带每件不超过100毫升的液体容器,这些液体容器要装入约1.4公升的可重复密封塑胶袋之中,较大容量的液体容器必须托运,只有药品、婴儿配方奶除外。
诺姆16日在一场会议谈及正在审视TSA推行的措施,并提到调整旅客随身行李携带液体量的可能性,“关于液体相关规定,我正在重新评估。下一个重大公告或许就是关于液体容量的多寡”。
诺姆指出,现阶段已在TSA实施多层机制,可在同样维持安全的状态下,针对安检做出部分调整。但诺姆并未透露相关具体内容,也没有说明旅客要何时才能看到这些变化。她也透露,“希望未来的机场是这样的,也就是你带着随身行李走进大门,通过扫描器后就能直接上飞机,全程只需要一分钟”。
报导指出,机场关于液体限制的措施源自2006年,当时相关单位破获一起嫌犯把液体炸药藏在随身行李,企图在登机之后炸毁飞机。自从液体限制的规定实施以来,经常可在安检站看到不少旅客喝水、丢弃不符合规定的液体容器。
来源:RFI
消息指,一位从事贸易融资业务的美国富国银行(Wells Fargo)银行家近期前往中国后,被禁止出境。
据报导称,富国银行董事总经理毛晨月(ChenyueMao、音译)出生于上海,现居亚特兰大,最近几周进入中国后被禁止出境。据报道,在毛晨月被禁止出境后,这家美国银行巨头已暂停所有前往中国的旅行。
富国银行在通过电邮发给路透社的一份声明中说:“我们正在密切跟踪这一情况,并通过适当渠道开展工作,以便我们的员工能够尽快返回美国”。毛晨月前往中国的原因尚不清楚。
根据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于今年6月发布的一份新闻稿显示,毛晨月出生于上海,目前在亚特兰大工作,并被确认为FCI主席一职。
新闻稿指,毛晨月在富国银行负责领导该银的国际保理业务,并为跨国客户提供跨境营运资本战略咨询。在21年的保理职业生涯中,她曾十多年领导富国银行的全球业务,使年度进口保理业务流量增长至26亿欧元,同时推动了赊账解决方案的创新。
在FCI,毛晨月曾担任副主席、区域导师和委员会负责人,致力于推进治理现代化,并通过与市场影响力人士的合作提升FCI品牌。据了解,FCI成立于1968年,总部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是目前国际上最大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保理组织。
根据毛晨月在领英上的个人资料,她已在富国银行工作了十多年,目前担任富国银行的董事总经理,负责国际保理业务,并为跨国客户提供跨境营运资本战略咨询。
来源:自由时报
斯洛文尼亚17日宣布,禁止2名以色列极右翼部长入境,称此为欧洲联盟(EU)成员国首例。
斯洛文尼亚政府在声明中指出,以国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的重要联盟伙伴、财政部长史莫特里奇(Bezalel Smotrich),以及国家安全部长班吉维尔(Itamar Ben Gvir),将被列为“不受欢迎人物”; 斯洛文尼亚还指控这两人以其“种族灭绝言论”,煽动“极端暴力以及严重侵犯巴勒斯坦人的人权”。
斯洛文尼亚宣称此举为欧盟成员国首例,即斯洛文尼亚是第一个对史、班二人下达旅行禁令的欧盟成员国。
英国外交部上月曾发布声明宣布,史莫特里奇、班吉维尔2人将禁止入境英国,且其在英国的所有资产将被冻结。 但英国早已退出欧盟,目前并非欧盟成员国。
斯洛文尼亚是前苏联附庸国,2004年加入欧盟,也是美国第一夫人梅兰妮亚. 川普的母国。
美国第一夫人梅兰妮亚. 川普的母国斯洛文尼亚17日下令禁止2名以色列极右翼部长入境。 图为梅拉尼娅11日随川普到德州勘灾时发表谈话。 (美联社)
来源:中央社
“华尔街日报”今天报道,美国国务卿卢比奥今天发出内部指引,要求国务院人员除了在清楚符合外交利益情况下,停止公开评论他国选举。过去数十年,美国官方常态性评论或恭贺他国选举结果,这项备忘录将改变国务院的长期方向。
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报道,美国国务卿卢比奥(Marco Rubio)发出署名备忘录要求国务院人员,除了有明确且具说服力,符合美国外交政策利益的理据之外,即时停止公开评论其他国家选举。
过去数十年来,美国官方为促进各国举行公平选举,常公开检视与批评他国选举过程与结果,卢比欧的新指引与美国过去作法大相径庭。
卢比奥发出的内部指引强调“美国政府重视国家主权”,显然引用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美国近几十年来错误涉入他国事务”的观点。
指引写道,对他国选举释出的资讯应聚焦恭贺胜选者,避免就选举过程的公平正义,适法性或他国民主价值问题发表意见。
国务院回应报道指出,美国将坚守美国民主价值,当他国选择相同路径,也会庆祝那些价值。总统川普清楚表明,美国会推动与符合国家战略利益的国家建立伙伴关系。
白宫与国务院过去对他国选举结果常态性发出祝贺声明或评论,旨在推动各国自由公平投票,让世界更民主,孤立操控选举的极权国家,但国务院有时也会避免公开批评选举不公的盟邦。
现任与前任美国外交官指出,美国审视他国选举的做法,特别对小国与发展中国家有明显冲击,这些国家内部的反对阵营与人权团体,视美国声明为向他国政府施压的工具。
美国国务院评估他国是否进行公平自由选举,也影响针对干预选举过程或安全势力拟定的制裁方案。
美国国务卿卢比欧。 美联社
非政府组织“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华盛顿办公室副主任韦德席姆(Nicole Widdersheim)批评,限制美国使领馆层级监察与寻找真相的运作,只会让美国政府无法看清这些国家的领导者。
来源:中央社
英国“金融时报”今天报道,欧洲联盟执行委员会寻求与美国完成贸易谈判期间,已暂缓对富豪马斯克(Elon Musk)旗下社交媒体X违反数位透明度规定的调查。
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引述3名知情官员的说法报道,欧盟执委会(European Commission)原本预计在夏季休会前完成对X的调查,如今将无法如期完成。
报道并称,欧盟可能会在欧美贸易谈判情况明朗后再做出决定。
欧盟科技监管单位去年表示,X违反欧盟“数位服务法”(Digital Services Act)的线上内容规定。任何公司若经发现违反此法,将面临高达全球营业额6%的罚款,累犯者可能被彻底禁止在欧洲营运。
一名欧盟发言人表示,针对X平台的相关程序还在进行中。
发言人在发给路透社的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我们的执法行动是独立于现行谈判之外。”
X未立刻回覆路透社的置评要求。
来源:RFI
周四(7月1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了重大政府改组,任命尤利娅·斯维里登科(Ioulia Svyrydenko)为乌克兰总理。泽连斯基表示,政府改组旨在为这个与俄罗斯交战三年多的国家注入新的活力。他的政府力求与盟友美国保持和谐。
随着俄罗斯加大攻势,乌克兰终于迎来了政府改组。自2020年3月起担任总理的什米哈尔(Denys Shmyhal)将权力移交给斯维里登科。据乌克兰问题专家安妮·道本顿(Annie Daubenton)认为,这一战略性变化是向莫斯科发出的信号。
“这是回应俄罗斯的一种非常民主的方式:在被占领期间,我们不会改变选举日程,即使是部分选举;然而,民主生活仍在继续,并且会以规范的方式进行。在这次改组中,我们也看到了加强行动的愿望。部长人数从22人减少到17人,每个人的职责更加明确。我们看到了这种提高效率,甚至可能更具管理性的愿望”,她向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的阿尔巴内·勒普兰斯(Albane Leprince)解释道。
斯维里登科在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以 262 票的优势被任命为总理,乌克兰政府进行了重大改组。泽连斯基总统对这一任命表示支持,希望内阁以放松管制和经济合作为重点。斯维里琴科女士曾任经济部长,拥有国际谈判经验,包括与美国谈判的经验。尽管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向她表示了祝贺,但一些反对党议员对乌新政府持怀疑态度,认为它依赖于泽连斯基。
这位乌克兰新任总理17日当天在社交媒体发文说,新政府在未来半年的首要任务是为军队提供高质量保障、增加本土武器生产、提升军队技术能力。她说,乌克兰正朝着军事、经济和社会自给自足的方向迈进,新政府将全力支持乌企业,采取迅速而切实的举措,包括全面放松管制、加快大规模私有化等。此外,乌政府机构的重组工作已经开始,对政府支出的全面审计也正在推进。
新任驻美大使奥尔加·斯特凡尼奇娜
此外,泽连斯基已任命即将离任的乌克兰部长斯特凡尼奇娜(Olga Stefanichyna)为新任驻美大使,但她的提名仍需得到华盛顿的批准。她将接替马尔卡罗娃。后者在乌克兰入侵伊始就参与组织了美国援助的启动,并与拜登政府保持了良好的关系。
但随着川普重返白宫,马尔卡罗娃与民主党领导人的亲密关系却成了负担。川普还曾严厉批评其前任向基辅提供的数百亿美元援助。但这位现任美国总统几天前改变了立场,宣布将通过与北约达成协议对乌克兰进行大规模重新武装,并给予俄罗斯50天时间达成和平协议,否则将面临制裁。
据本台法语部报道指出,泽连斯基表示,同样参与矿产协议谈判的斯特凡尼奇娜必须“保持与美国的良好势头”。她的任命有些出人意料,因为乌克兰总统最初暗示该职位将由即将离任的国防部长鲁斯泰姆·乌梅罗夫担任。总统并未解释这一改变的原因,也未透露鲁斯泰姆·乌梅罗夫是否会担任其他职务。
泽连斯基还说,18日将启动安全部门重组工作,21日则计划完成外交机构的人事更新,为后续相关领域改革做准备。
来源:自由时报
日本首相石破茂的内阁支持度跌落谷底,7月最新民调仅达20.8%,为去年10月上任以来最低点。 日媒报道,石破未能发挥领导力,对中国态度软弱,不但无力挽救自民党低迷的参院选情,甚至被视为票房毒药,本月初在奈良市举办一场造势演讲会,竟然没有半个候选人参加,党部动员桩脚出席,有上百人拒绝。
日本时事通信今天发布7月民调,石破内阁支持仅达20.8%,较上月调查减少6.2个百分点,为去年10月上任以来最低点,不支持率增6.6个百分点为55%,也是上任以来新高。 由于时事通信的民调是采用面对面方式实施,所以调查结果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石破内阁今年5月支持率也降到20.9%,6月因为起用小泉进次郎担任农林水产相,解决米价高涨问题,支持率爬升回27%,但进入7月再次下跌。 受访民众不支持的理由,前3项为“不抱期待”、“没有领导力”和“政策一塌糊涂”。
石破内阁的低人气,也影响到执政党的支持率,同项调查显示,自民党支持率较前月减少2.5个百分点、降到16.4%,立宪民主党增加1.1个百分点、来到5.5%,而在这次参院选举中喊出“日本人优先”异军突起的参政党,支持率增加2.2个百分点、为4.7%,挤进了第三名。 国民民主党和公明党均为3.1%。
石破从去年10月上任以来,带领自民党在同月的众院大选中惨败,今年6月举行的东京都议员选举,自民党也吃了史上最惨烈败绩,东京都议员选举被视为参院选举的前哨战,石破上台后已连吞两败,似乎早已预告这次参院选举可能更糟,日本各媒体本周公布的民调均显示,自民公明执政联盟的参院席次可能无法过半。
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本月8日前首相安倍晋三过世3周年当天,石破特别选在奈良市举办演讲,并到安倍遇刺的地点附近献花。 当天奈良县党部动员支持者参加,却遭到上百位支持者拒绝,明明是为助选举办的演讲会,竟然没有候选人到场。
报道还指出,16日在大阪举办的街头造势活动,虽然有党籍候选人同台,但有出席人士表示,到场的民众不到安倍担任首相时期的3分之1。 担任自民党大阪府党部会长的参议员青山繁晴,更公开反对石破到大阪助选,担心保守层的支持者反弹,他本人也未出席这场街头活动。 青山曾在去年众院大选后,要求石破为败选负责。
日本首相石破茂内阁支持度跌落谷底,7月最新民调仅达20.8%,为去年10月上任以来最低点。 日媒报道,石破未能发挥领导力,对中国态度软弱,不但无力挽救自民党低迷的参院选情,甚至被视为票房毒药。 (法新社文件照)
石破本月4日在石川县街头演讲中,首次点名中国在乌俄战中协助俄罗斯,试图展现对中的强硬态度,但4天后,中国战略轰炸机于东海上空逼近日本自卫队的电子测定机,石破内阁的外相岩屋毅却在马来西亚与中国外相王毅开心合影,而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则在大阪喜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到访,让石破的努力化为泡影,加深他给人“对中国态度软弱”的观感。
来源:RFI华语
密歇根大学正受到美国联邦政府的审查,此前两名与该校有关的中国科学家分别被控向美国走私生物材料。
美国教育部周二对该校的外国资助展开调查,理由是这两起案件于6月份相隔数日宣布。美国教育部表示,这些“令人极为不安的刑事指控”引发了人们对密歇根大学易受中国国家安全威胁的担忧。
美国教育部首席调查顾问摩尔(Paul Moore)表示:“尽管密歇根大学一直以来都淡化其易受外国恶意影响的脆弱性,但最近的报告显示,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实验室仍然容易受到破坏”。
川普总统已将提高外国向美国大学,尤其是与中国相关的大学提供的赠礼和合同的透明度作为优先事项。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已展开类似调查。
这与美国国会共和党人的努力相呼应,他们敦促各大学切断与中国的研究联系,称中方利用这些关系窃取技术。密歇根大学在美国众议院共和党人的压力下,于今年1月终止了与上海一所大学的合作关系,称其构成安全风险。
这项新的调查要求密歇根大学提供财务记录,以及与美国境外机构合作研究的信息。美国教育部指责密歇根大学在公开披露外国资金方面“不完整、不准确且不及时”。
密歇根大学发言人马斯托尼(Colleen Mastony)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校将与联邦调查人员合作,并“极其严肃地”履行遵守法律的责任。马斯托尼写道:“我们强烈谴责任何试图造成伤害、威胁国家安全或破坏大学关键公共使命的行为”。
今年6月,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表示已阻止一名中国科学家及其女友将一种有毒真菌带入美国,随后联邦当局对这名在密歇根大学实验室工作的中国科学家及其女友提起诉讼。
几天后,当局逮捕了一名刚刚抵达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其被指控将生物材料运送到密歇根大学的一个实验室。6月当月,密歇根大学宣布将对与研究安全相关的规程进行审查。
然而,美国教育部在致密歇根大学的一封信中表示,一些校方官员淡化了与中国机构开展研究合作的脆弱性。信中特别提到了密歇根大学罗睿驰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林安之(Ann Chih Lin),她曾公开表示,中国窃取技术的威胁被夸大了。
美国教育部官员写道:“林安之对密歇根大学年度研究经费的最大单一资金来源——美国纳税人——的国家安全担忧的漠视尤其令人不安”。联邦法律要求大学报告所有来自外国的总额达25万美元或以上的赠款和合同。
这项法律在川普第一个总统任期之前基本未得到执行,当时美国教育部对被控少报外国资金的大学展开了十几项调查。拜登政府结案了大部分案件,但最近又重启了调查。
许多美国大学承认有必要加强研究安全,但警告不要以敌意和怀疑的态度对待中国学者,指只有少数学者参与了间谍活动。去年,美国众议院中共问题特设委员会和众议院教育与劳动力委员会的共和党人发布了一份报告,并指数亿美元的联邦资金用于最终推动中国在人工智能、半导体技术和核武器领域进步的研究。
中国是美国第二大外国学生来源国,仅次于印度。2023至24学年,超过27万名国际学生来自中国,约占美国外国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
来源:中央社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引述现任和前任美国官员说法报道,美国新评估发现,在6月空袭伊朗3处核设施行动中,仅一处大部分摧毁,但另两处则受损没那么严重。
这3处遭受美军攻击的伊朗核设施包括福尔多(Fordow)、纳坦兹(Natanz)及伊斯法罕(Isfahan)。
据NBC报道,两名现任官员表示,美国官方相信,对福尔多核设施的袭击,已成功让当地铀浓缩能力推迟达两年。
报道又说,另两处被攻击的核设施,则受损没那么严重,铀浓缩能力只降一点儿,若伊朗想再做,可在未来几个月内恢复。
路透社无法立即核实NBC的报道。
白宫发言人凯利(Anna Kelly)在电邮声明中告诉路透社说:“正如总统所说,专家也证实了这一点,『午夜重锤行动』(Operation Midnight Hammer)已彻底摧毁伊朗的核能力。”
来源:红星新闻
7月16日,一则 “博时基金数据库疑似泄露,员工工资曝光”的消息刷屏。
从曝光内容来看,涉及从固收、权益到财务、信息等部门数十名员工的工号、姓名、职级、月薪等情况,其中月薪最高为13.5万元。还有一张网传图片列出了固一部多名员工的年终奖明细,奖金最高的为610万元,最低为49万元。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这可能是公募基金行业的一次信息安全事故。
7月16日,记者就此事向博时基金了解情况,相关人士表示,该数据不实,不符合实际情况且涉及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公司已第一时间报警,还需要等待进一步的调查结论。
记者查阅中基协网站公布的从业人员信息发现,网传图片中的一名固收基金经理在2023年9月就已从博时基金离职,目前在另一家大型公募任职;还有一名权益基金经理是2021年初从另一家公募跳槽至博时基金。
资深IT行业分析师梁振鹏向记者分析称,员工工资信息属于公司高度敏感的机密资料,需要明确是外部黑客攻击还是内部人员操作失误或恶意行为所导致。
公开信息显示,博时基金成立于1998年7月,是最早成立的公募基金管理人之一,也是“老五家”公司之一。
来源:无冕财经
按照房价下跌最少幅度30%计算,这轮熊市,中国住房总市值至少蒸发掉135万亿,相当于全国每户家庭都亏损24万。
始于2021年的这轮房地产大调整,中国各地房价平均下跌30%-40%,有些城市的跌幅甚至达到50%-60%,房价普遍跌回到了2016年-2017年。
在2018年到2022年这5年间买房的家庭,基本都被深度套牢。
那么总共有多少家庭被深套呢?
根据统计局数据,2018-2022年,中国新建商品房共销售83.3亿平米,按照100平米一套计算,就是8300万套。
2018-2022年,全国二手房共成交2500万套。
也就是说,在2018-2022年这5年时间里,中国新房和二手房共卖掉1.08亿套。
而截至2024年末,中国共有家庭户4.94亿户。
也就是说,这轮房地产大调整,中国有22%的家庭共1亿户被深度套牢。
2021年时,中国住房总市值约为450万亿元,按照房价下跌最少幅度30%计算,这轮熊市,中国住房总市值至少蒸发掉135万亿,相当于中国每户家庭都亏损24万。
而2024年中国全年GDP才134.9万亿。相当于蒸发掉一整年的GDP。
来源:新浪财经/X
2025年7月14日16时26分,一则由工商银行(7.800, 0.00, 0.00%)惠州分支机构高管黄某某发布的实名举报信息,在社交平台引发剧烈震荡。这位44岁的中共党员以近乎决绝的口吻,公开指控妻子梁某某婚内出轨健身教练,并恳请纪委对身为工行员工的妻子作出开除职务与党籍的处理。这场牵涉金融从业者家庭隐私与职业操守的风波,随着聊天记录与视频的传播,迅速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
黄某某在发布于2025年7月14日16时26分13秒的文字中,首先亮明身份:中共党员,工商银行惠城南新支行负责人。这份带有强烈个人情绪的声明,开篇即透露出无奈:“很遗憾以这样的形式跟大家打招呼”。他明确指向“本人妻子,工行中共党员”梁某某,称其与SOFIT健身教练存在不正当关系,并以“实名举报”的方式,正式向纪检部门提出处理请求。
文字中穿插着对婚姻历程的回溯:“十年相守,六载婚姻,从校服到婚纱”,这段从校园延续至职场的感情,最终以“如此不堪的方式收场”。黄某某在声明中表达了对父母的愧疚——“他们要我保护你的隐私,我真的做不到”,字里行间显露出家庭内部的矛盾与挣扎。声明结尾,他向同事发出感慨:“工作再忙,家庭、家人永远是最重要的。见笑了,也当给各位一个警醒”,既像是自我剖白,又暗含对同业者的劝诫。
紧随文字内容发布的,还有一段时长33秒的视频(发布于16时26分14秒),以及多张聊天记录截图(发布于16时26分16秒至21秒)。尽管具体内容未完全公开,但这些附加材料被举报者作为佐证,强化了事件的真实性。
根据黄某某的公开信息及后续媒体核实,涉事双方均为工商银行惠州地区分支机构的工作人员。举报者本人担任惠城南新支行负责人,该职务在银保监系统有高管备案,属于业内认可的金融机构高管范畴。被举报者梁某某则任职于工商银行惠州分行公司部,担任区域经理一职,同样具备中共党员身份。
这对夫妻在同一金融系统内的职业关联,使得事件超出普通家庭纠纷的范畴。按照中国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管理规定,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问题可能影响职业信誉。黄某某在举报中特别强调双方的党员身份,显然意在将个人家庭矛盾与党纪党规、职业操守挂钩。
值得注意的是,SOFIT健身机构作为第三方涉事主体,其涉事教练的具体信息尚未公开。网络上已有网友好奇“那个教练啥样啊”,但截至7月15日,该健身机构未就此事作出任何回应,涉事教练的身份及相关情况仍处于模糊状态。
7月15日,即举报信息发布次日,“金融万万”“终南山2号观察手”等公众号率先转发此事,引发媒体连锁反应。社交平台上,关于“工行高管实名举报妻子”的话题迅速升温,讨论聚焦于几个核心点:金融从业者的家庭与工作平衡、党员干部的作风要求、隐私保护与公开举报的边界等。
部分网友对“高管”身份提出疑问,有评论指出“这也不高啊”,随后有业内人士解释:“支行负责人在银保监有高管备案就是高管”,厘清了金融行业对“高管”的定义标准。更多讨论则围绕“十年感情为何破裂”“公开举报是否恰当”等角度展开,呈现出公众对家庭伦理与个人选择的多元看法。
截至7月15日晚,工商银行惠州分行尚未就此事发布官方声明,纪检部门是否已受理举报请求、是否启动调查程序,仍无明确信息。涉事的SOFIT健身机构也保持沉默,事件相关方的正式回应成为舆论关注的下一个焦点。
这场由实名举报引发的风波,折射出多重社会议题。作为金融行业从业者,黄某某与梁某某的职业身份自带“公众属性”,尤其是党员干部的身份,使得其私人生活作风受到更严格的审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明确将生活作风问题纳入监督范畴,若举报内容属实,梁某某可能面临纪律处分,这也是黄某某在举报中特别提及“开除党籍”的制度依据。
从家庭关系角度看,“从校服到婚纱”的感情叙事,与“婚内出轨”的指控形成强烈反差,引发公众对长期婚姻维系的思考。黄邮前在声明中提到“爸妈要我保护你的隐私”,却最终选择公开举报,这种矛盾背后可能隐藏着沟通失效、情感破裂等复杂因素,而工作压力是否影响家庭关系——正如他提醒同事“工作再忙,家庭永远最重要”——也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
此外,事件中“实名举报”这一行为本身也引发争议。在中国法律框架下,公民享有举报权,但公开举报他人隐私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若举报内容失实,黄邮前可能涉嫌诽谤;若内容属实,这种公开方式是否侵犯个人隐私,仍需法律层面的界定。
目前,事件仍处于信息披露的初期阶段,涉事各方尚未作出全面回应。随着纪检部门可能介入调查,更多细节或将逐步浮出水面。这场始于家庭内部的纠纷,已然演变为牵动金融行业声誉、党纪党规执行与社会伦理讨论的公共事件,其后续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近日,16岁女孩飞机上分娩一事,引发社会关注。
据报道,7月12日,海口美兰机场一即将出发的航班上,一名16岁女孩登机后,腹痛临近分娩,在机组及急救人员协助下,诞下一名女婴,随后被送往海口市妇幼保健院。
警方回应媒体称,该女孩及其男友均已满16周岁,此事不涉及刑事案件。
7月16日,海口市妇联工作人员回应中国新闻周刊,已关注此事,正在进一步了解,将根据当事人需求提供帮助。据其从医院方面了解到,婴儿出生时仅1公斤,随后被送往新生儿科。产妇系从外地来海南旅游,7月15日,在父母陪同下,已出院回老家,家属没有报警。
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产妇年满16周岁,监护人也在场,因超过14周岁,医院不会强制报告。当地卫健委已与女孩及其父母沟通,卫健委要求医院出具完整报告,具体情况由卫健委相关负责人统一回复。
随后,海口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7月14日下午,卫健委接到医院报告,该新生儿属于超低体重,只有两斤多,卫健委要求医院先救治。该负责人强调,有些网传信息对该产妇伤害很大,且依法不得转播,希望保持理性。
来源:微信公众号“不正确”
宗庆后三个美籍私生子突然就窜了出来,吓大家一跳。这老爷子生前撒谎真不打草稿啊。你被骗了没?
今天又有新料爆出。
香港媒体“香港01”的最新调查,揭开了宗庆后之女宗馥莉的身份迷局:2009年她以“Kelly Fuli Zong”之名用美国护照签下1110万港元豪宅买卖合约。
仅一个月后,却又以“Zong Fuli”之名持中国护照签署转易契,文件明确标注两个姓名为同一人。
这种双重身份的操作,发生在《中国国籍法》明令禁止双重国籍的背景下,让公众对这位民族企业继承人的身份认同产生强烈质疑。
宗庆后一家子都是演员啊。
1
宗氏家族的国籍问题,正如同剥洋葱般层层揭开。
2008年,宗庆后本人在人民网承认曾为商务便利持有美国绿卡,但坚称仍持中国护照。
2013年他公开宣称“全家无外国籍、无绿卡”。
如今子女身份曝光,使这一声明沦为“爱国表演”。
他最近爆出的三位私生子女更令人吃惊。
诉讼文件证实,宗继昌(Jacky)、宗婕莉(Jessie)、宗继盛(Jerry)均持美国国籍,他们正通过香港法院与宗馥莉争夺21亿美元信托资产。
还有宗庆后的影子夫人杜建英。作为三位私生子女的生母、娃哈哈元老,她的国籍虽未明确,但长期在美国活动并与宗庆后存在疑似事实婚姻关系。
有美国籍不要紧,别撒谎立人设啊。
更没品的是,还拿国籍问题攻击友商。
2
这是最戏剧性的一幕,当农夫山泉钟睒睒之子美国籍曝光时,网民曾发动“抵制农夫山泉,支持国民品牌”运动,将宗庆后捧为“喝水只喝娃哈哈”的民族企业家典范。
宗馥莉本人曾主导过哇哈哈公关部。
如今,宗氏家族的多重国籍真相浮出水面,曾经激昂的爱国口号在事实面前显得苍白而讽刺。
完美人设彻底崩塌了。
宗庆后生前精心经营着年消费不超5万元、与原配相守终身的朴素形象,私底下却与杜建英生育三名子女。
当他在镜头前宣称“不移民、不做外国人”时,其血脉早已融入美利坚——这种割裂如同精心编排的剧本,而消费者成了台下被愚弄的观众。
你如何看待“布鞋首富”的双面人生?
3
资本与国籍的魔术,在娃哈哈权力交接中达到高潮。
宗馥莉一边在2025年青工团拜会上身着红衣派红包,复刻父亲“家文化”仪式,一边被曝通过离岸公司控股多家娃哈哈关联企业。
她提交法庭的2020年宗庆后遗嘱强调“境外资产由独女继承”,却对自身境外资产来源语焉不详。
这群会表演的企业家,将国籍变为游走于法律缝隙的工具,民族品牌成为他们的最佳伪装。
好在三个私生子跳出来撕碎了伪装。
这场牵涉18亿美元信托、200亿股权的争产案,让宗氏家族精心缝制的民族企业华服,爬满了虱子。
娃哈哈有46%国有股权呢,境外那些资金是怎么出去的?
演员永不退场,因为舞台上的民族情绪,永远在等待下一场演出。
你看,韭菜们现在意淫的是嫡女反杀野孩的正能量剧本。
来源: PIX11
周二上午,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特工突袭了新泽西州爱迪生市(Edison)的Alba Wine & Spirits仓库,使原本寻常的工作日以恐惧和混乱告终。
(来源:PIX11报道截图)
据工人和维权组织称,ICE特工于上午9点左右抵达并包围了该仓库。仓库员工Juan描述:“他们9点左右到来,包围了整个建筑,要求出示身份证件或证明工作许可的文件。”
为移民工人提供帮助的组织“新劳工”(New Labor)在现场进行了响应,该组织称,联邦特工持一份员工名单进入仓库,逐一核查移民身份。据报道至少有20名工人被拘留,但ICE未确认具体人数。
来源: 美联社
美国近年出生率持续走低,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尽管包括川普政府在内的一些政界人士和保守派团体鼓吹“多子有益”,希望通过政策奖励生育来扭转趋势,但最新民调指出,真正阻碍生育意愿的核心问题并非“不想生”,而是“养不起”。
据美联社与NORC公共事务研究中心联合调查显示,超过四分之三的美国成年人将“托育费用”列为主要问题。无论是民主党女性还是共和党男性,普遍都认为托儿费用高得令人望而却步,生孩子“不是不愿意,而是不现实”。
有趣的是,只有约三成受访者认为出生率下滑构成美国社会的“重大问题”,支持政府将“鼓励生育”列为优先政策的比例更是低至12%。这显示,即便重生育主义(pronatalism)在科技圈或保守派中日益流行,例如特斯拉创办人马斯克、副总统范斯等人都在呼吁“多生才是对社会负责”,但基层民意对此似乎并不买单。
在印第安纳州,一位50岁的川普支持者米丝蒂·康克林就直言:“我们已经在为基本生活努力,更别提抚养孩子的沉重成本了。”她提到,自己正在照顾一位有残疾的孙女,深知社会服务的支持有多么关键,“政府不该只看生育率的数字,更该从根本上减轻家庭负担。”
民调中显示,多数受访者更支持政府把资源投入在“提高孕妇医疗保障”、“扩大带薪家庭假”、“推动低价或免费的幼儿照护”等方面。其中,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赞成推广带薪家庭假,超过半数期待政策聚焦妇女健康服务。
从数据看出,民众对“生孩子”并不抗拒,而是希望有更强的社会支持系统,让“养得起”成为现实,而不是口号。
来源:美国之音
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表示,美国已从以色列和叙利亚政府那里获得就旨在未来数小时内结束叙利亚局势升级的“具体步骤”达成的协议。
卢比奥星期三在他个人的X账号上的一则帖文中写道:“我们已与叙利亚冲突各方进行了接触。我们已就具体措施达成一致,这些措施将在今晚结束这一令人不安且可怕的局势。这需要各方履行其已作出的承诺,我们也完全期待他们做到这一点。”
当天早些时候,以色列战机袭击了位于大马士革的叙利亚国防部,以报复叙利亚政府军袭击被以色列视为盟友的德鲁兹少数族裔社区。
2025年7月16日,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在国务院主持了与巴林外交大臣阿卜杜拉蒂夫·本·拉希德·阿勒扎亚尼博士的核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仪式。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Tammy Bruce)在星期三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华盛顿呼吁大马士革从叙利亚南部地区撤军,这些军队最近几天在那里袭击了德鲁兹人。她表示,美国也希望以色列“撤回”其攻击行动,这些攻击主要是针对大马士革及叙利亚南部的叙利亚军队发动的空袭。
“我们确实理解,以色列部队是为了保护德鲁兹人而出手干预的,”布鲁斯说。
几个小时前,以色列战机在白天的一次空袭中袭击并损坏了叙利亚国防部总部,并击中了叙利亚首都总统府附近的另一个目标。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在X平台上发布的一段视频中表示,以色列军队正在努力“拯救我们的德鲁兹兄弟,并消灭(叙利亚)政权里的帮派”。
叙利亚总统艾哈迈德·沙拉(Ahmed al-Sharaa)的军队星期一部署到南部德鲁兹地区的苏韦达,当时当地的逊尼派贝都因部落与德鲁兹民兵正在交战。沙拉曾是一名逊尼派圣战分子,去年12月从长期执政的阿拉维派独裁者巴沙尔·阿萨德手中夺取了政权。自那时起,逊尼派政府军一直在攻击德鲁兹人。德鲁兹人是一个少数派伊斯兰宗教派别,与以色列的德鲁兹人社区有家族联系。
最近几天,以色列对苏韦达的叙利亚政府军发动了袭击,试图迫使他们撤出该地区并保护它的德鲁兹族人。
沙拉总统办公室星期三在X社交平台上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它“谴责针对我们在苏韦达的人的暴力行为,并承诺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美国叙利亚问题特使汤姆·巴拉克(Tom Barrack)大使在X上回应叙利亚总统府的声明说:“强有力的声明。必须采取行动,制止暴力,确保问责,并保护所有叙利亚人民。”
巴拉克在早些时候的一篇帖子中还表示,美国“毫不含糊的谴责在苏韦达针对平民的暴力行为。仅此而已。各方必须退一步,进行有意义的对话,以实现持久停火。”
来源:美国之音
星期三(7月16日),美国国会众议院的一个委员会继续就加密货币立法进行听证,重点讨论 21 世纪的数字资产税收政策框架。这是国会“加密货币周”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介入,帮助结束“加密货币周”的立法障碍。
众议院共和党人将本周称为“加密货币周”,意在推进多项立法,明确数字资产行业的界限,并赋予该行业长期寻求的合法性。
加密货币示意图。
美国众议院筹款监督小组委员会星期三举行听证会,主题就是“让美国成为世界加密之都,确保制定面向21世纪的数字资产政策”。
监督小组主席戴维‧施韦克特(David Schweikert在开场白中说:“针对数字资产的附加规则非常少,这导致许多利益相关者在面对复杂的税收问题时常常感到困惑。这正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议员们将在“加密货币周”期间讨论三项关键立法:
《指导和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GENIUS法案,Guiding and Establishing National Innovation for U.S. Stablecoins Act),主要为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提供监管框架,包括全额储备支持、每月审计和反洗钱合规等。《GENIUS法案》6月已经在参议院获得通过。若众议院顺利表决,最快将于这个星期送交总统特朗普签署。
《数字资产市场透明法案》(The Clarity 法案,Digital Asset Market Structure Clarity Act )将明确谁来监管加密货币的问题,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反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法案》(Anti-CBDC 法案,Anti-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将禁止美联储发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星期二,这些得到特朗普总统支持的加密监管法案在众议院未能通过关键的程序性投票。其中,13名保守派共和党议员投下了反对票。
不过,在特朗普介入后,这些立法又看到了新的希望。当天晚些时候,特朗普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正在椭圆形办公室与通过该法案所需的12名国会议员中的11人会面。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表示:“经过简短讨论,他们都同意明天上午投票支持该规则。” 不过,他没有提供细节。
特朗普曾强烈敦促共和党人投票支持推进加密法案。
特朗普星期二在社交媒体“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发帖说:“《GENIUS法案》将使我们伟大的国家遥遥领先于中国、欧洲和所有其他国家,这些国家一直在努力追赶,但根本无法做到。数字资产代表着未来,我们遥遥领先!今天下午就完成第一次投票吧(所有共和党人都应该投赞成票!)。”
特朗普今年早些时候推出了自己的加密货币表情币,最近表示他是“加密货币的粉丝”,并称其为“一个非常强大的行业”,美国在这个行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我是总统。我所做的是建立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特朗普上个月说,“如果我们没有它,中国就会有。”
来源:中央社
法国总理白胡(FrancoisBayrou)今天提出438亿欧元(约新台币1兆5220亿元)预算紧缩计划,削减赤字的方案包括取消两个国定假日以及冻结大部分公共支出。
路透社报导,白胡的计划涉及将2026年的福利支出与税收级距冻结在2025年水准,甚至不根据通货膨胀进行调整,此举立即引起左翼与极右翼政治人物抨击。然而,国防支出将增加。
法国去年预算赤字高达国内生产毛额(GDP)的5.8%,几乎是欧洲联盟(EU)制定的3%上限的两倍。这是因为政治危机导致连4届政府瘫痪,无力解决连2年税收意外下滑与支出激增带来的挑战。
白胡在与记者、国会议员与部长举行的两小时记者会上表示,“每一个人都必须为此尽一份心力”,并警告公共债务对法国而言是“致命的危险”,必须正面解决。
冻结福利支出、取消两个国定假日的政策,可能不会受到许多选民欢迎,这两个国定假日可能是复活节星期一(EasterMonday),与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胜利纪念日。
白胡表示5月国定假日太多,法国人必须回去工作。他又说,这将为国家带来数十亿欧元的额外收入,因为每个人工作量多了,生产力就高了。
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National Rally)党魁玛琳.雷朋(Marine LePen)在社群平台X上表示:“这任政府宁愿攻击法国人、劳工与退休人士,而不是杜绝浪费。”
“如果白胡没有修正他的计划,我们将表决对他提出不信任动议。”
左翼政党同样发声谴责。社会党(Socialists)党魁弗和(OlivierFaure)说:“这不是复苏计划,这是法国(社会)模式的摧毁计划。”社会党曾协助白胡通过2025年预算案。
白胡是资深的中间派政治人物,他必须说服国会内分裂的反对派至少接受他的削减开支计划,否则可能面临不信任投票。前一任总理巴尼耶(MichelBarnier)就是因为用特殊宪法权力,在未经国会最终表决下强行通过不得民心的部分预算,而于2024年12月一项历史性的不信任投票中垮台。
来源:夏榕 | 法广
欧洲委员会周三(7月16日)公布了2028年至2034年的预算提案,预算金额为2万亿欧元,其中包括增加用于竞争力和国防的资金,而关于共同农业政策未来的紧张拉锯战也随之开始。
法新社援引欧洲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这是“欧盟有史以来提出的最雄心勃勃的预算”。
欧盟委员会明确将竞争力和创新作为优先事项,拨款4510亿欧元,这确认了欧盟在与特朗普领导的美国贸易紧张局势中转向亲企业政策。
在乌克兰战争爆发三年后,布鲁塞尔还强调了其对国防的支持(1310亿欧元被纳入竞争力资金包),并承诺在2028年至2034年期间向基辅提供1000亿欧元的额外支持。
负责预算的欧洲委员皮奥特·塞拉芬表示,这是对乌克兰“重建”的“长期承诺”。
这引起了匈牙利总理维克托·欧尔班的强烈不满。这位亲莫斯科的民族主义领导人谴责道:“乌克兰将获得大笔财政援助,而欧洲农民将成为输家。”
共同农业政策(CAP)的转型将成为未来两年欧盟27国之间即将展开的漫长预算之战的核心。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提案,3000亿欧元将用于“农民收入”,而2021年至2027年的CAP预算为3870亿欧元,其中2700亿欧元是直接用于农场的补贴。
布鲁塞尔解释称,预算差异是由于新的预算架构——将CAP纳入一个大型的“国家和地区伙伴关系”基金,并将部分资金转移到凝聚力政策中,这引起了农业界的警惕。
欧洲农民游说组织Copa-Cogeca周三发起了一场抗议游行,数百名示威者在欧盟委员会前游行,但没有使用拖拉机。
法国国家农业工会联合会(FNSEA)主席阿诺·鲁索警告说:“这个提案是一种挑衅”,“没有人有兴趣挑战欧洲农民,如果这个信息没有被听到,我们将会回来。”
尽管在2024年经历了农业愤怒运动,欧盟委员会仍试图让人们放心。欧盟委员会表示,CAP将继续以其自身的规则和专项资金运作。
欧盟委员会的整体提案引起了不同的反应。
法国欧洲事务部长代表本杰明·哈达德称其“雄心勃勃”。
而荷兰财政部长伊尔科·海宁则表示,“提议的预算太高了”,荷兰是要求欧盟节省开支的“节俭”国家之一。
在欧洲议会,两位报告员西格弗里德·穆雷桑(欧洲人民党,右翼)和卡拉·塔瓦雷斯(社会民主党,左翼)认为,预算的增加“远远不够”,因为部分增加是由于偿还欧盟在新冠疫情期间借的债务以及通货膨胀。
他们批评道:“这个提案反映出令人惊讶的缺乏雄心。”
2021年至2027年的上一份预算为1.2万亿欧元,但在新冠危机期间通过了8000亿欧元的复苏计划进行了补充。由于欧盟的预算方程复杂,不得不做出选择。
已经捉襟见肘的成员国不愿向共同基金投入更多资金,例如法国,法国周三确认,2026年将向欧盟支付的金额将低于预期。然而,欧盟的支出清单却在不断增加。
因此,欧盟委员会正在寻找新的资金来源。他们提议对烟草征收额外税收,由大型企业提供贡献,或对未回收的电子垃圾征收新税。
然而,绿党担心预算限制会导致牺牲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
两年后将会有什么结果?一位欧盟官员预测:“像往常一样,一切都将在27国峰会上通过五天的谈判解决。”
在欧盟内部,预算上最“节俭”的成员国与法国等主张新的欧盟共同借贷的成员国之间的分歧依然存在。
来源:法广
美国总统川普今天表示,他目前未打算撤换联邦准备理事会(Fed)主席鲍尔(Jerome Powell),但川普也指出,他未排除任何可能性。
法新社报导,美国媒体今天报导,川普(Donald Trump)在开除鲍尔这件事已获得政治上的支持,他告诉一群共和党议员,他打算撤换鲍尔。
一名白宫官员告诉美国财经媒体CNBC:「他们(共和党议员们)赞同将他(鲍尔)解职。总统暗示他很快就会这么做。」
川普被媒体问及他会否撤换鲍尔时回应说:「他做得很糟糕,但不会的,我现在没在谈这件事。」他还说:「我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但我想这非常不可能。」
川普提及,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能在鲍尔明年任期届满时,撤换联准会主席。
来源:肖曼 | 法广
经济萎靡却依旧猖獗的电诈犯罪在AI等尖端技术的“加持”下,损失如雪球般越滚越大。
韩国朝鲜日报报道:电诈犯罪过去是面向非特定的大多数随机拨打电话实施诈骗,而现在通过网络获取个人信息后实施“定制化诈骗”的情况不断增加。
犯罪团伙先利用社交媒体等获取照片、视频,再以此为基础伪造影像和声音的Deepfake、Deepvoice技术的出现,使得犯罪手段进化到可以轻易骗过受害人家人的水平。
7月15日,韩国警察厅称,今年上半年(1至6月)电信诈骗造成的损失达642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3.3亿元)。以上半年为基准创历史新高。另有预测称,今年全年电诈损失将首次突破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1.9亿元)。
韩国朝鲜日报说:过去的普遍认识是,电诈受害者通常是无力抵抗金融、技术犯罪的部分50~79岁中老年人。社会舆论也认为,对非法手机、非法账户严加管制就能够遏制这类犯罪。但随着犯罪组织规模扩大,犯罪手段升级,电诈犯罪已经进化到不论年龄任何人都可能上当的水平。
据警方人士称:“最近电诈组织多以柬埔寨等海外为窝点,不仅抓不到人,他们躲避打击的方法也在不断进化,遏制犯罪难度巨大。”
韩国警察厅国家调查本部成立了专门负责包括电诈在内的集体受骗案件的特别工作组(TF)。警方计划制定相关对策,例如在TF中设立专门负责电诈的调查组,并加强国际合作,以提高破案率。 2024年8月,窝藏于中国杭州,多年来针对韩国国民实施电信诈骗的4名犯罪组织成员被遣送回韩国。他们涉嫌自2017年起运营电诈组织,诈骗1900余名韩国国民,骗取151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8亿元)而被起诉并受审。他们谎称是检察官,出示以假乱真的“假公务员证”欺骗受害者。其中一名医生受害者先后12次被骗走4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127万元)。另有部分被骗走全部身家的受害者因此走上了绝路。
该组织共有96名成员,截至目前已有74人在国内外被抓,正在接受警方调查或起诉审判。但其余22人仍处在国际刑警组织的红色通缉之中。
来源:夏榕 | 法广
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在访华的最后一天7月16日与未婚妻海登(Jodie Haydon)登上长城,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否认澳洲基本已对中国企业关上大门的质疑声,指政府审查外国投资并不针对特定国家。
路透社报道称,澳洲总理、工党党魁阿尔巴尼斯登上长城时,回顾1973年首位登上长城的澳洲工党总理惠特拉姆(Gough Whitlam)促成澳中建交的历史,期间接受媒体采访。
澳洲政府近期加强中国投资审查,已阻止一些中国企业对关键矿产的投资。路透社引述企业高管透露,堪培拉对可再生能源和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审查也已加强。
中国总理李强15日晚上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阿尔巴尼斯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李强会上表示,希望澳洲公平对待赴澳中国企业,妥善解决企业在市场准入、投资审查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阿尔巴尼斯周三在长城上否认澳洲基本已对中国企业关上大门的质疑声。他说:“不,当涉及外国投资时,我们采取的是个案处理。这不是基于任何一个国家,而是基于对国家利益的客观评估。”
报道续指,周二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阿尔巴尼斯,是两人时隔一年半以后再会。阿尔巴尼斯当天下午也与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会见,并与李强举行第10轮中澳总理年度会晤。
周三16日,阿尔巴尼斯表示,他与习近平举行会晤并共进午餐,度过了两个多小时;他与李强也举行了超过两个小时的会谈。 他说:“我昨天(15日)开了大约八个小时的会。这是非常长的会议,但它也体现了双方的尊重。习近平主席不仅举行了会谈,还邀请了乔迪(阿尔巴尼斯的未婚妻)参加午餐会,这表明了对澳洲、对我们国家的尊重。”
阿尔巴尼斯指出,互动与正式会议同样重要,“有机会坐下来共进晚餐,讨论个人问题,讨论那些不一定与政治密切相关的事情,这非常重要,是外交的一部分”。
他还说,澳工党政府不通过扩音器大声喊叫,“我们进行外交活动。这符合澳洲的利益。”
阿尔巴尼斯并强调,出与中国的积极关系符合澳洲国家利益,“对于存在分歧的地方,我们应坦诚讨论,但不应由分歧定义我们的关系,这对于未来至关重要”。
来源:中时新闻网
叙利亚军队週二进入了该国南部德鲁兹人(Druze)聚居地,这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新政府是打压少数族裔的担忧。而且,以色列以保护德鲁兹人的名义,再次派出战机打击大马士革派遣的部队。为何以色列如此重视德鲁兹人,甚至不惜与叙利亚新政府兵戎相见?
CNN报道,週末,叙利亚南部城市苏韦达(Suweida)爆发冲突贝都因人(Bedouin,游牧民族、逊尼派穆斯林)与德鲁兹人的武装冲突,造成30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其中德鲁兹人的伤亡较惨重。这起暴力事件促使叙利亚政府出手平乱,却又导致18名士兵在冲突中丧生。
与叙利亚政府结盟的伊斯兰势力,本週也加入战斗,这加剧了德鲁兹人的担忧,而誓言保护叙利亚的德鲁兹人的以色列,立即对叙利亚政府军发动了新一轮打击,直接要求叙利亚政府军退回大马士革。
叙利亚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谴责以色列的袭击,是“公然侵犯了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的主权”,“是持续侵略和外国干涉主权国家内政”
以色列军方的声明则表示,他们有义务保护叙利亚德鲁兹人,这个原则不会动摇。
德鲁兹是谁?
德鲁兹人在血统上与阿拉伯人无异,因信仰的分化才成为种族,他们约有一百万人,主要居住在叙利亚、黎巴嫩和以色列。在叙利亚南部的苏韦达省,是该国德鲁兹人佔多数地方。叙利亚十年内战期间,德鲁兹派曾经夹在前阿萨德政权和极端组织的势力之间。
该教派起源于 11 世纪的埃及法蒂玛王朝,由第6任哈里发哈基姆(al-Hakim bi-Amr Allah)所发明的教义,是伊斯兰教什叶的一个特殊分支。在哈基姆失踪后,该教派成了逊尼派打压的目标。
叙利亚和以色列的德鲁兹人,在以色列控制的戈兰高地的以叙边境抗议。(图/美联社)
之后德鲁兹派决定不轻易向外传教,也就是将信仰给神秘化,教义仅向“有知者”揭示,一般人无法深入了解,也不允许异族通婚。
在叙利亚,德鲁兹人社区集中在该国南部,靠近以色列佔领的戈兰高地。高地上居住著2 万多名德鲁兹人,在1967 年六日战争期间,以色列夺取了这一块战略高原,当地德鲁兹人多数拒绝接受以色列国籍,保留叙利亚身分,但同时与以色列社会维持和平共处。
叙利亚军队为何与德鲁兹人发生冲突?
在推翻长期独裁者巴沙尔‧阿萨德(Bashar al-Assad)之后,叙利亚新总统艾哈迈德‧萨拉(Ahmed al-Sharaa)承诺,包容并誓言保护叙利亚所有不同的社区,但效忠于他的逊尼派极端势力,继续对宗教少数派採取暴力打击。
今年3月,在西部城市拉塔基亚(Latakia)对阿拉维派(Alawite sect,阿萨德所属的派别)的镇压中,数百人丧生;4月,亲政府武装部队与德鲁兹民兵之间的冲突,又造成至少100人死亡。
新总统萨拉试图将各武装派系整合到统一的军队之下,但是德鲁兹派不同意,坚决的保留其武器和独立民兵。
简单的说,是德鲁兹派不信任叙利亚领导者,不管是过去的巴沙尔‧阿萨德,或者是现在的艾哈迈德‧萨拉。一个现象令他们担忧,那就是新政府中代表人数中,只有一名德鲁兹派部长。
以色列为何介入?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表示,以色列“积极防止叙利亚的德鲁兹人受到伤害,因为我们以色列的德鲁兹公民,与他们有著深厚的兄弟同盟关係,他们与叙利亚的德鲁兹人也有家族和历史的联繫。”
约有13万名以色列德鲁兹人,居住在以色列北部的卡梅尔(Carmel)与加利利地区(Galilee)。与以色列境内其他少数族裔不入伍不同,自1957年以来,18岁以上的德鲁兹男性就被徵召入伍,并经常晋升至高级军职,许多德鲁兹人也积极加入警察和安全部队。
据以色列总理办公室称,以色列政府还单方面宣布在叙利亚设立非军事区,“禁止军队和武器进入叙利亚南部”。
叙利亚政府否决以色列所提议的设立非军事区,并与国际社会呼吁,以色列停止侵害主权的军事行动。
德鲁兹教长哈吉里(Sheikh Hikmat al-Hajri)呼吁“所有国家”提供国际保护,以“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对抗政府和盟军的“野蛮行径”。他的视频声明表示:“我们正面临一场彻底的灭绝战争。”
然而,其他德鲁兹派领导人则是倾向支持叙利亚政府,对叙利亚政府派兵进入苏韦达表示支持,并呼吁国民有义务维护政府权威。声明也呼吁苏韦达的德鲁兹民兵应该解散交出武器,与大马士革展开对话。
以色列能与它不断轰炸的国家达成协议吗?
很困难,以色列虽然在前阵子与叙利亚新政府进行代表对话,但是领土的反覆袭击,以及在叙利亚的军事活动,使得一切协议都变得困难。
来源:中时新闻网
VIDEO
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16日遭遇空袭,电视台女主播吓到冲下主播檯。
中东情势又见震盪。叙利亚首都、第一大城大马士革(Damascus)市中心周三(16日)遭遇猛烈空袭,叙利亚国防部成了轰炸目标。
近日以色列誓言要摧毁叙利亚政府军针对叙南德鲁士人(Druze)居住的斯威达市发动攻击,并要求叙利亚政府军撤出当地。
叙利亚国营媒体称这场空袭出自以色列之手,至少1死18伤,以军还攻击了叙国西南部德拉市(Deraa)。以色列则证实以军空袭叙利亚军事总部大楼。
路透社记者在当地时间周三下午于大马士革的记者听见一连串大规模空袭的声响,战机低空掠过市区,国防部大楼冒出浓烟,垄罩全城;另一名目击者称,位于大马士革的总统府旁边也遭遇以色列空袭。此前有两名叙利亚国防部内部安全部门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国防部至少遭遇2架无人机攻击,建物遇袭,官员在地下室避难。叙利亚国营媒体称有两名平民受伤。
阿拉伯电视台报道,叙利亚一家电视台镜头捕捉到军事总部爆炸瞬间,女主播吓到当场冲下播报檯。
半岛电视台记者直击叙利亚国防部遭遇无人机攻击,一次发生在大楼入口,另一次在大楼后方不远处,无人机在大楼上空持续盘旋,火炮声则显然是叙军防御阵地攻击无人机的声音,这显示局势紧张更升级,以色列攻击已深入大马士革心脏地带。
以色列发出“明确信息”
综合路透社、半岛电视台周三报道,以色列军方稍早宣称要轰炸叙利亚军事总部大门。在当地时间周三下午大马士革遭遇空袭之前不久,以色列国防部长卡兹(Israel Katz)表示,“痛苦的打击就要来临了”,卡兹威胁叙利亚政府军撤出叙南斯威达市(Sweida)几小时之后,大马士革就遭受攻击。卡兹周三称,以军“袭击叙利亚政权在大马士革军事总部大楼正门入口”,藉此发出“明确信息”,不让叙国持续“屠杀”德鲁士人。卡兹说,以军继续攻击叙南“叙利亚政权”标的,包括坦克、装载机关枪前去斯威达的卡车;以军另也攻击叙国总统府附近军事标的。
学者:暂且表演一场
伦敦国王学院国际安全讲师平佛(Rob Geist Pinfold)认为,以色列近期攻击似乎是“暂时的表演性质升级”,“他们故意袭击叙利亚国防学院附近或内部空地,而非试图摧毁建物造成重大伤亡”,这次行动与以军在斯威达的攻击不同,以军在斯威达最初也是“表演性质”,后来升级为针对叙利亚政府军阵地执行惩罚性质的打击,造成“前所未见”的伤亡。平佛指出,周三攻击大马士革的行动“极其接近”以色列对叙利亚发动“更持久、更直接、更危险、更具破坏力行动”的边缘,非常关键。
叙利亚政府周二宣布的停火协议迅速破裂,叙南大城斯威达市周三就再度爆发激烈战斗,周边区域本周已好几十人因暴力攻击丧命。德鲁士人武装份子与叙利亚政府安全部队还有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的贝都因族(Bedouin)成员发生冲突;以色列当局则以保护德鲁士人为由警告叙利亚政府不得干涉,并多次发动袭击。
“设法不让孩子发出声音”
以色列军队加强对叙利亚南部空袭的同时,16日也轰炸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
斯威达市一名居民接受电话采访时说:“我们受到了包围,武装份子高声喊叫清晰可闻,我们非常害怕。”通话过程可听见枪声、轰鸣声交织。这名害怕遭到报复而以匿名身分受访的男子说:“我们尽力让孩子们保持安静,这样就不会有人听见我们的声息。”
德鲁士人全球仅100万
斯威达市居民以德鲁士人为主,这是阿拉伯世界的少数民族,全球人数约100万人,主要生活在叙利亚与黎巴嫩、以色列,他们并非穆斯林,自称“一神论者”,信仰创始人源自伊斯兰什叶派分支,教义受基督教影响。居住于以色列的德鲁士人持续呼吁以色列军队保护叙利亚境内的同胞。叙利亚与美国的关係近日好转,但这波攻击凸显了临时总统夏拉(Ahmed al-Sharaa)眼前的巨大挑战。夏拉力图让叙利亚重新团结,却面临反对伊斯兰统治的团体发出强烈质疑。
叙利亚周一派政府军赴斯威达,以平息德鲁士、贝都因两造武装份子的冲突,最后却与德鲁士人武装份子打了起来。德鲁士人一名精神领袖周二表示,族群正受政府军暴力攻击。叙利亚政府称,非法集团要为暴力攻击负责。叙利亚人权团体称本周暴力攻击已酿169死,安全部门消息人士称300死。
来源:Newtalk
自从新冠疫情爆发后,北韩立即封锁边境,并取消了所有出入境许可,运载俄罗斯、中国游客的列车与航班也陆续宣布暂停营运。虽然北韩已于今年初重新开放俄罗斯游客入境观光,但至今仍尚未恢复对中国游客的观光许可,外界推测中朝关系可能早已出现裂痕。近期有南韩媒体发现,北韩国家观光总局的旅游网站重新公布了开往中国的列车、航班时刻表,中朝关系是否回温也因此成为网友们的讨论焦点。
根据南韩《韩联社》报导,北韩国家观光总局营运的旅游网站“朝鲜观光”于当地时间 16 日,公布了北韩跨境列车的路线与时刻表以及北韩飞往其他国家的国际航线时刻表,推测北韩已经做好重新迎接外国游客的准备。其中,开往北京的客运列车以及飞往上海的班机,成为了网友们关注的焦点。
报导称,目前北韩的“国际列车时刻表”中,仅有 3 条开往外国的路线,都是从首都平壤发车,终点则分别为中国的北京、辽宁省丹东市以及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该报导指出,虽然平壤开往莫斯科的列车以于当地时间 6 月 17 日恢复运行,但开往北京与丹东的列车目前仍尚未重启,仅在官方网站上公布来回列车的时刻表。
“朝鲜观光”公布的列车时刻表显示,从平壤开往北京的列车会在每周一、三、四、六当地时间上午 10 点 25 分发车,预估途经丹东、沈阳等城市,并于次日上午 8 点 31 分抵达北京。北京的返程列车则是在每周一、三、四、六当地时间下午 5 点 27 分发车,预计于次日下午 6 点 45 分抵达平壤。
另外,该网站的“国际航线时刻表”则表明,航班号“JS 157”的客机固定在每周日与周四的晚间 10 点 10 分从平壤起飞、同日晚间 11 点 30 分抵达上海;“JS 158”的班机则固定于每周一、周五清晨 0 点 30 分从上海起飞、 3 点 50 分抵达平壤。
该报导指出,虽然北韩早在 2023 年就已经恢复平壤与北京的来回航班,但平壤飞上海的航班至今仍尚未正式重启,仅有部分不定期的班次。该报导强调,如果北韩成功与中国合作实践该份时刻表,平壤直飞上海的定期航班将有望回归,并可能推动两国关系回暖。
来源:FX168财经
中国6月份房价下跌速度加快,新房价格跌幅创八个月来最大。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7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不含保障性住房)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27%,为八个月来最大降幅。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61%,为去年9月份以来最大降幅。
彭博社15日报导,大华继显(UOB Kay Hian)分析师Jieqi Liu和Damon Shen在一份报告中写道,6月份的初步数据显示“市场明显疲软”,“我们预计7月份政治局会议宣布政策支持措施的可能性更高。”
所有四个一线城市的二手房价格均较上月下降至少0.5%。随着小城市的市场情绪正在恶化,市场观察人士一直将复苏的希望寄托在一线城市。
据彭博社根据其他数据计算,6月份住宅销售额同比重挫12.6%,为今年以来的最大降幅。上半年房地产投资下降11.2%,创下疫情爆发以来的新低。
投资者正密切关注政策支持的进一步迹象。彭博行业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衡量中国开发商股票的指标上周晚些时候出现上涨,原因是市场猜测更多刺激措施正在酝酿中。
15日上午,万科集团宣布其上半年亏损可能高达人民币120亿元(约合17亿美元),其股价一度下跌3.6%。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上个月的国务院会议上承诺要结束房地产市场的下滑势头。去年9月,中国高层领导人提出这一政策目标后,一系列刺激计划随之出台,但目前来看几乎没有什么效果。
一些经济学家预计,北京方面暂时不会采取重大支持措施,以防8月中旬临时协议到期后中美紧张局势再度浮现。
(资料照片)
来源:冰川思想库 侯虹斌
这两天的热搜是“出轨Zeus女生被学校开除”,看起来是一位普通女大学生的私事,万万没想到会发酵得如此猛烈。
2024年12月,一名乌克兰电竞选手Zeus(可以译为“宙斯”)来中国参赛,大连工业大学的一名李姓女粉,与之相识之后,两人发生了关系。之后,乌克兰人Zeus在粉丝群擅自发布自己和这名女生的视频。当时,网上就掀起了一轮对这个李姓女生的网暴。
这位女生是事件当中的受害者;但事过半年,该女生居然被她所读的大学开除了,始作俑者安然无恙;而且,多家官媒大标题,完整地写出了她的名字,毫不客气地网络游街。
而且,大连工业大学开除这名女生的理由是:与外国人有不正当关系,有损国格。
01
如果说李姓女生的行为有点轻率,对自己不负责任,那也仅是她自己的私事;在公众领域,她没有对这个社会有什么危害,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
这件事里,应该谴责的人非常多。
首先是乌克兰人Zeus。事实上,他散布女性的私密视频,不仅道德败坏,也已侵犯了他人的隐私;而那些广泛传播的八卦者们,更在推波助澜。但是,他身处国外,不仅不用承担法律责任,也几乎没有多少人讨论他。
然后是网暴者。对首恶者,无人在意;对受害者,穷追猛打。由于这个受害者是个女性,而且是个他们想象中“淫荡的女人”,可以释放他们汹涌的恶意。
接着是李姓女生所在的高校,绝情地开除了她。自己的学生被霸凌,家长不去保护,反而第一时间把她关在门外,与她断绝关系,并且构陷出一个莫名其妙的罪状,让她没法正常生活。说得轻是没担当,说得重,便是与恶同流合污。
而把这种恶意推到巅峰的,则是各种媒体。部分官媒缺乏职业素养,坏,脏,把一个受害者的名字全须全尾地写在大标题,一再强调她如何不耻。
请问,这么多男罪犯,他们享有过这些“荣誉”吗?被人在媒体上进行过这种网络游街吗?没有。
比如,就在同一天,香港大学法律系一学生用AI生成700张色情照片,受害女性包含20多位老师及同学,一些媒体贴心地隐去了这名同学的姓名,甚至不知道他姓什么。
又如,前几天网上火爆的“红大爷”,假扮女人,与数百上千位男性发生性关系,把他们的视频发到网上,最后以刑事犯罪被捕,可是有人知道他的全名吗?不是保护得非常好吗?如果按这位李姓女生相似的待遇,那数百上千名男嫖客们,有女友、有妻子孩子的不在少数,是不是应该扒出他们的“事迹”、然后开除他们,并且全网播报名字?
还有,同样是在大连的高校,2022年,吕某远在校内公厕内偷拍女生,被抓住后只是留校察看,并未被开除,也不公布姓名。
事实上,各种杀妻的、杀女友的新闻下面,我们很少看到过凶手的全名,照片也大多数被打码,甚至放的都是受害女性照片,坏人的隐私都保护得非常好。去年轰动一时的珠海撞人事件,35人死亡、43人受伤,凶手,只被媒体称为樊某,谁记得他的名字是“樊维秋”?
海量的媒体报道,让我们认识到这种“规律”:只要有不好的事情,重点都放在女性身上,恶男隐身。
女性,就是一个引流工具,媒体或自媒体利用了人们对女性的恶意,哪怕她是一个弱者、一个受害人,也要满足大众的情绪渲泻,变成一种艳尸文学。而男性,无论做过什么,都是有尊严的,哪怕是伤天害理、杀人如麻,也要保护他的名誉,士可杀不可辱,不可公布姓名。
不是有个经典故事吗?有个女子要被施予石刑,有人说:你们谁认为自己无罪的,才有权朝她扔石头。——如果发生在中国,恐怕大家都会搬出最大的石头来砸这个女人。管他呢,先爽了再说。
02
这件事里可笑的点在于,高校给出开除该女生的原因是,“与外国人发生不正当关系,有失国格。”
但是,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中国男性要是能与外国女人发生关系,社交平台下面的评论里,可是清一色歌颂为“为国争光”的哦。甚至郁达夫在《沉沦》里,他也一直在呐喊,希望能睡到日本妓女,以此来证明祖国强大了。
什么时候国家荣誉可以通过一个普通人的性关系来体现了?如果“国格”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证明,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开发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机器人,为什么要发明航天飞机、水下蛟龙,为什么要发展经济,为什么要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还有人说,那个乌克兰人对外说中国女孩是“easy girl”,所以,要怪这个女孩拉低了中国人的固有印象。——把“国格”与一个普通女大学生跟谁发生关系联系起来,非常荒诞不经。什么时候,一个道德败坏、涉嫌违法的外国人的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中国人的名誉了?中国人自卑到这种程度了吗?
一个泱泱大国的“国格”被侮辱,就是这么easy?
如果真要讨论谁更easy,那也可以。从男女的角度来说,“红大爷”轻易就征服了数百上千个直男,那些直男,无畏“红大爷”的老和丑,甚至忽略性别,比女人easy一百倍都不止。
大连这所高校,自己的学生遭受网络霸凌,它却有意无意地推导向了一种挑动民族情绪的表演。这种“性民族主义”是极度的又卑又亢。一方面,把“洋人”当作上宾,侍奉得无微不至,觉得他们高人一等;另一方面,又把与这些“洋人”有关系的女性当作背叛了中国。
对付不了“洋人”,对付你还不行吗?
鲁迅说,“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但向来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到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
那是古代社会。只是鲁迅没想到,今天的中国人,技术上与世界共通,用着最先进的AI眼镜、分享着grok4、讨论着脑机接口了;但思维却退化到,连民间普通女子的裤裆,都能跟国家兴亡联系起来了。可能,他们眼中的爱国,就是把女人赛博石刑、网络游街、电子浸猪笼,才能维护男人的尊严。
这些举起讨伐大旗的人,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有点自尊,有点出息,平等对待中国人和外国人,平等对待男人和女人?
来源:科技日报
7月15日,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发布通报:
2025年7月8日,我区监测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市区各级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专业力量,全力开展防控工作。经主动病例搜索和检测,截至7月15日,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78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该病与登革热相似,主要由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可通过清理孳生地、杀灭蚊虫等措施阻断传播途径。
当前正值高温多雨季节,蚊虫活动频繁,已进入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发期。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增强防控意识,定期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清除杂物,从源头上消除蚊虫孳生环境;加强个人和居家防蚊措施,避免蚊虫叮咬;若出现上述类似症状,请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应对蚊媒传染病挑战,守护健康家园。
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
2025年7月15日
来源:大河报
最近的河南有多热?郑州今天最高温44.2℃,有居民家中的玻璃“热炸”,新乡一养殖户的鹅在水塘里被热死5只。
郑州居民家玻璃裂成“蜘蛛网”7月15日17时,郑州市气象局发布:今天郑州市出现入夏以来最大范围高温天气,94个气象站最高气温突破40℃,2站最高气温超44℃,明天最高气温仍将达37℃以上。
今天,郑州市95%以上气象站最高气温超37℃。94站最高气温超 40℃,2站最高气温超44℃。全市最高气温位列前三的站点为:巩义的凤凰岭44.2℃,荥阳的张庄44.1℃,上街的荥阳北43.4℃。国家站最高气温位列前三的为:荥阳41.9℃,巩义41.2℃,郑州39.4℃。
“天太热,玻璃都裂了。”7月15日上午10点左右,郑州的田先生发现,卫生间窗户的内层玻璃裂成了蜘蛛网状。田先生告诉记者,当时室内空调开到27℃左右,但卫生间窗户朝东,晒着太阳。“也没有听见什么声音,又是从内层裂的,应该不是外部击打,估计就是天气太热。”
7月15日上午郑州田先生家的玻璃裂开了(图据受访者)
田先生说,当时他手机显示今天温度将达43℃,“上午已联系更换玻璃,因为比较热,他们比较忙,说明天过来修。”
就在13日下午,三门峡的李女士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当天下班回家时,她发现家中面向西南的一扇玻璃裂开“热炸了”。
活久见!
5只大鹅被热死在水塘
7月14日,河南新乡,庄园主张先生告诉记者,因为最近持续高温,意外发现养的鹅在水塘里热死5只,农庄的温湿度计,表针也热弯了。他养鹅十多年,头一次经历这样的极端高温天气。鹅本身是耐热耐寒的动物,但居然能在水里活活热死。他现在每天就只能靠井水喷淋来给鹅降温。当天,新乡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最高气温达40℃以上。
河南未来三天天气
明天白天,西部、南部、东部多云,有分散性阵雨、雷阵雨,局部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其他县市晴天间多云。全省大部最高气温37到39℃,中东部、南部部分县市40℃以上,局部42℃左右。
明天夜里到17日白天,西部、南部多云,有阵雨、雷阵雨,其中南部部分县市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其他县市晴天间多云。
17日夜里,南部多云,有阵雨、雷阵雨;其他县市晴天间多云。
18日,西部多云,有分散性阵雨、雷阵雨;其他县市晴天间多云。
17到18日,北中部、东南部大部最高气温37到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