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人 |
内容 |
|
来源: 上报
越南今年以来已纪录约3.9万例麻疹疑似病例,其中近3500人确诊、5人死亡。 越南卫生官员表示,麻疹病例还会继续增加,目前多地未购买疫苗,需仰赖国际帮助才能确保疫苗够打。
越南快讯(VnExpress)报道,越南卫生部卫生防疫局局长黄明德(Hoang Minh Duc)15日下午在《全国麻疹预防线上会议》作上述表示。 越南卫生部预测,越南的麻疹病例还会增加,山区、疫苗接种率低以及医疗服务可近性不足的地方更须留意。
越南去年1整年记录到逾4.5万例麻疹疑似病例,其中近8000人确诊、18人死亡。 今年迄今,越南全国63省市已记录到将近3.9万例疑似病例,其中近3500例已确诊,确诊病例分布在61个省市,并有5人死亡。
越南南部地区的麻疹疫情最为严峻,确诊病例数约占总病例数的57%。 统计分析显示,9个月至15岁以下确诊病例数所占比率最高、达73%。 确诊病例中,未接种麻疹疫苗者占91%。
越南卫生部已开始在全国推行麻疹疫苗接种计划。 然而,黄明德坦言,目前防疫工作遭遇许多困难,尤其是疫苗的供应方面,越南许多地方还没买疫苗及编列采购经费,需仰赖国际的帮助才能确保疫苗够用。
越南今年以来已纪录约3.9万例麻疹疑似病例,其中近3500人确诊、5人死亡。
越南卫生部部长陶红兰(Dao Hong Lan)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24年起,全球麻疹病例迅速增加。 她说,越南的接种率未达要求,加上进入5年1次的爆发周期,使得情况更为严峻,气候变迁也让疫情变得复杂难料。
越南卫生部表示,麻疹疫苗接种率至少要触及95%才能达到群体免疫,但报道仅引述陶红兰的话指出,越南的接种率未达要求,未具体提及越南目前的接种率。
|
 |
|
来源:zoe | 哥谭派
纽约市卫生部门于周五表示,两只分别生活在纽约市不同家庭的家猫被检测出感染禽流感病毒,该病毒目前在全美多地持续爆发。
官员尚未公布猫只的具体情况,并仍在调查其感染途径。卫生部门提醒纽约市民不要给宠物喂食生肉或生奶,并避免让宠物在户外游荡,以防接触野鸟或其他动物。
卫生部门表示,禽流感对纽约市民的风险仍然较低。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禽流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极为罕见,在2022年爆发以来的疫情中,美国尚未出现人际传播的案例。
不过,人类仍有可能因接触受感染动物的器官、血液或其他体液(包括奶类)而感染禽流感。CDC数据显示,自2022年以来,美国已有70人感染禽流感,其中1人死亡。
此次疫情期间,纽约州已在48个禽类群体中检测到禽流感。仅今年3月,布鲁克林、布朗克斯、皇后区和史丹顿岛的7家活禽市场便报告了禽流感病例,这一数据由纽约州农业与市场部提供。
在此之前,纽约州州长凯西·霍楚(Kathy Hochul)已于上月下令暂时关闭纽约市部分活禽市场,以遏制疫情传播。
此外,美国农业部指出,自2022年以来,纽约州上州多种动物也已被检测出感染禽流感病毒,其中包括野狗、野猫、臭鼬和负鼠等。
|
 |
|
来源:TVBS
美国麻疹疫情不断扩散,现在已经在15个州蔓延,确诊人数超过250人。 由于MMR疫苗覆盖率,在新冠时期大幅下降,欧洲去年麻疹案例就突破12万,专家警告,如果疫苗接种率不提高,很难阻止麻疹疫情扩散。
飞机飞越头顶,美国洛杉矶出现,首例麻疹确诊案例,而这名确诊居民,竟然是从台湾桃园机场,搭乘华航班机返美,又在LA到处趴趴走,洛杉矶卫生官员警告,麻疹的传染性极强,已经通知同班机上的乘客。
CNN记者Michael Yoshida:“致命的麻疹疫情爆发,横跨3州已经有258例确诊,根据当地卫生数据,截至3月11号,德州通报223例,新墨西哥州33例,俄克拉荷马州2例。”
从今年1月底开始,美国爆发30年来最严重的麻疹疫情,从德州开始蔓延,现在至少15个州都出现确诊案例,才进入20253个多月,确诊数已经超过250人,几乎快逼近去年整年的285例。
记者Toni Waterman:“两人已经病逝,包含一名6岁孩童,当局说他没有潜在健康状况,这是美国10年来,首例因麻疹的死亡案例。”
德州居民:“我的太太警告我,她在脸书上看到,这里有一名男童近期因麻疹病逝,似乎引发恐慌,我们才决定是时候打疫苗了。”
根据CNN报道,这名死亡案例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但专家呼吁关键就在于MMR疫苗,根据统计所有患者中,9成以上都没施打或者接种史不明。
耶鲁大学公共卫生系副教授F.Perry Wilson:“这是传染力最强的人类病毒,传染力比新冠强比HIV还要强,唯一能阻止麻疹爆发的方式,就是防止传染。”
德州儿童医院疫苗研发中心主任Peter Hotez:“该疫苗是我们拥有的,最安全最有效的疫苗之一,而且一剂的保护力有90%,两剂有97%的保护力,通常能够终身免疫有时会稍微减弱。”
然而向来是疫苗怀疑者的,美国最高阶卫生官员,卫生部长小劳勃肯尼迪,持续扯后腿干预麻疹防疫。
美国卫生部长小肯尼迪:“疫苗会产生不良反应,它确实每年都会造成死亡,它引起麻疹本身,引起的所有疾病脑炎和失明等。”
美国卫生部长小肯尼迪:“得过麻疹就终身免疫疫苗不会。”
小肯尼迪的言论立即遭到抨击。
布朗大学公共卫生系教授:“这个国家的卫生领导层,说好听一点是混淆基本事实,说难听一点就是公然撒谎。”
根据美国疾管中心CDC的数据发现,2023到2024学年度,全美幼儿园孩童的,麻疹、腮腺炎和德国麻疹,MMR疫苗接种率下降92.7%,这令许多专家十分担忧。
费城儿童医院疫苗教育主任Paul Offit:“我确实担心,如果接种率持续下降的话,孩童将再次受苦。”
除了美国之外,邻国加拿大安大略省,也出现麻疹疫情至少277人确诊,欧洲则是在去年达到疫情高峰,确诊数是前年的两倍,更创下1997年来最高纪录。
WHO麻疹和德国麻疹顾问Natasha Crowcroft:“
在新冠疫情期间,有大量孩童未接种(麻疹)疫苗,因此全体免疫出现大破口,2023年大约2200万孩童,完全没有施打麻疹疫苗,因此导致全球爆发麻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最新报告,全欧洲在去年麻疹确诊数,达到12万7352例,占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一,而且当中40%都是5岁以下孩童,更惨的是全欧洲疫苗覆盖率,远远低于全体免疫所需的95%水平。
|
 |
|
来源:医学微视
面部肌肤问题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色斑。面部色素斑就是面部皮肤除了正常肤色之外发生的各种各样的颜色变化,最多见的就是各种黑色的斑。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三种常见的面部黑色色斑。
黄褐斑
黄褐斑主要发生在两侧面颧部,为褐色,呈蝴蝶状。
黄褐斑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黄褐斑多数在怀孕时长出,所以又叫妊娠斑。有些人口服避孕药或情绪不佳时,黄褐斑也会加重。
第二,阳光照射。有研究表明,强烈日晒能使色素颜色加深,夏季黄褐斑更为明显。所以,防晒很重要。
第三,心理抑郁。黄褐斑又称暗斑,一方面是指这种斑呈暗黑色,不好看;另一方面是指黄褐斑与心情压抑、抑郁有关系。
第四,服用抗结核药。肝炎、结核、肾脏病等疾病本身,或治疗这些疾病的很多药物会引发黄褐斑。尤其是抗结核药,可以激活色素细胞,引起光敏感。所以服用抗结核药之后,太阳一晒就容易长黄褐斑。
第五,其他因素。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像灰菜、马齿苋、蒲公英等野菜会增加光敏感,食用这些野菜之后晒太阳会引发或加重黄褐斑。
综上所述,引起黄褐斑的原因多样,日晒虽然不是唯一因素,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防晒很重要,大家一定要重视。
物理性遮挡是最好的防晒方法,比如遮阳伞、宽檐的太阳帽、口罩等。实验证明,薄薄的一次性口罩就能起到很好的遮挡作用。
黄褐斑首选药物治疗,但需要医生或药师指导下使用。
一级治疗:口服维生素C、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氨甲环酸等。如果心情不好导致黄褐斑,可服用加味逍遥丸来改善。
二级治疗:每晚涂抹一次0.1%的维甲酸、1%-2%的氢醌等等。
如果口服和外用药物的效果不好,可采取果酸换肤的方法来治疗,利用高浓度的果酸去除皮肤表面带有色素的角质层。
在做好防晒的前提下,使用以上方法综合治疗2-3个月,多数人疗效很好,甚至将近50%的人能够治愈,而且不易反弹。
还有一部分人通过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怎么办呢?
三级治疗:声光电的治疗。声光电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每种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比如强脉冲光,即光子嫩肤,用小剂量的治疗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另外还有调Q激光,还有现在最流行的皮秒激光等等。这种声光电的治疗方法,虽然可以打掉色素颗粒,短期效果非常好,但是也会激活色素细胞,所以复发率是非常高的。
因此,治疗黄褐斑首选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再采取激光治疗。即使采取激光治疗,也要配合药物治疗,并且要做好复发后再治疗的心理准备。
雀斑
雀斑年轻人最多见,儿童也很常见。主要长在鼻背部,还有两侧面颧部,就是眼睛下面的地方,小米粒到大米粒那种褐色的斑斑点点,老百姓也把它叫做锹子。
雀斑发生的原因,相当一部分人群是本身存在先天因素,在后天中被日光激发出来的。就是本身有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决定了可能要长斑,在很小的时候不长,到三四岁、五六岁接触阳光照射比较多,开始脸上长斑了。
雀斑主要是遗传因素和太阳照射引起的,在预防或治疗过程中特别记住要防晒。做不好防晒,因为本身有这个基因,今年治好了,明年夏天一晒又长起来了。
儿童包括成年人雀斑的治疗,首选光子嫩肤,就是强脉冲光治疗。如果这种颜色很小的雀斑,用光子嫩肤或强脉冲光治疗效果不好,再用激光。雀斑很浅的用532nm激光,调Q激光治疗;雀斑比较深一点,可以用755nm激光治疗,或者用皮秒激光治疗都可以,效果很好。
当然不要指望脸上的雀斑,打完激光以后跟一张白纸一样,细看可能还会有斑点,所以不要有过分苛刻的要求。要求太高,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预后,自己心情也不好,只要觉得比原来好就可以了。
雀斑打掉以后只要做好防晒一般就不会再长了,要不然到了夏天出去晒了以后,可能晒个三五天、一两天,雀斑就会长出来。所以如果想让皮肤变得白皙,让雀斑不复发,防晒就要做好。
老年斑
老年斑是皮肤老化的一种表现,也叫脂溢性角化。
老年斑也是长期日光照射引起的损伤,在室内工作的人员这种斑就会少一些,在户外工作,就容易长老年斑。但无论怎么样,到了八九十岁这个年龄每个人都会长,谁都逃不了。
一般到四五十岁以后,大部分人慢慢就开始长老年斑了。如果防护、防晒做得好,可能会长得晚、长得少。如果防护做得不好,可能30多岁就会长。当然它还有一个基础,就是遗传因素。
老年斑早期主要也是长在两侧颊部,还有手背这些暴露部位,淡褐色的小斑点,小的可能比小米粒儿大一点,之后慢慢长大、长厚,可以到指甲盖甚至硬币那么大,有的甚至上面结一层痂皮,油腻腻的一层痂,很多人都以为是不是长癌了。老年斑是一种脂溢性角化,要与皮肤肿瘤等进行鉴别,必须到专业医院,找皮肤科医生进行鉴别。
老年斑激光治疗的效果非常好。早期四五十岁,轻微的斑点用强脉冲光、光子嫩肤打打就好了。如果颜色比较深,用调Q激光治疗效果很好。如果长的很厚、很硬,就得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了。
药物对老年斑的治疗效果其实并不是太好,而且也挺费事的,现在激光已经发展成比较成熟的技术了,用激光治疗效果挺好。当然做好防晒,能延缓复发或再长多。
|
 |
|
来源:煎蛋网
研究发现,西兰花和芹菜中的木犀草素能有效抑制黑发变白,涂抹或口服都管用,或将催生新护发产品。
你有没有想过,盘子里的西兰花和芹菜可能藏着让头发保持乌黑的秘密?名古屋大学医学研究生院的Machiko Iida和她的团队最近通过小鼠实验发现,一种名为木犀草素的天然化合物真有这本事。这位特聘助理教授兴奋地说,这种在植物中常见的类黄酮能减缓黑发变白的趋势。
他们的研究成果12月17日登上了国际期刊《抗氧化剂》的在线版。团队给黑毛小鼠背上涂抹木犀草素,持续16周,结果令人惊喜:这些小鼠的毛发比没涂的同伴更少变灰。不仅如此,口服木犀草素也能达到相似效果。Machiko Iida解释说,这可能是因为木犀草素帮毛囊里的活性物质“内皮素”保持稳定,还增强了黑色素干细胞的功能,让黑发更持久。
木犀草素可不只藏在西兰花和芹菜里,洋甘菊等草本植物也有它的身影。之前,科学家就知道它能通过抗氧化和抗衰老的机制养护皮肤,但这次是头一回证实它还能对抗头发变白。名古屋大学医学教授Masashi Kato在一份声明中乐观预测,这项发现有望催生一种涂抹剂或口服膳食补充剂,为不想告别黑发的人带来新选择。不过,他也提醒,下一步得在人体上试试,看看效果和安全性如何。
想想看,市场上那些号称防白的洗发水、护发素,真正管用的有多少?团队成员坦言,能得到科学认可的产品屈指可数。木犀草素的出现,或许能改变这一现状。想象一下,一边嚼着芹菜,一边期待头发乌黑发亮,这画面是不是挺有趣?当然,具体效果还得等人体实验揭晓,但至少现在,我们知道盘子里的绿菜不只是好吃那么简单。
|
 |
|
来源: 健康中国
在肿瘤患者治疗与康复的过程中,饮食管理往往是患者和家属非常关注的话题。常常有患者向医生询问该如何饮食,是否要忌口,能不能吃“发物”?对于肿瘤患者的饮食管理,科学饮食、均衡搭配很关键。一日三餐,肿瘤患者应做到“食之有道、忌之有理”。
“忌之有理”该忌什么?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致癌物清单。根据这份清单,肿瘤患者需要忌口的食物应该是以下可能加快疾病进展,以及有致癌风险的食物。
酒精:酒精属于Ⅰ类致癌物,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可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对于肿瘤患者而言,饮酒有加速疾病进展的可能,因此应尽量避免饮用。
加工肉类:加工肉类属于Ⅰ类致癌物,如香肠、火腿、熏肉等。这些食物中含有的亚硝酸盐和多环芳烃有致癌作用,会加重肿瘤患者的病情,应尽量避免食用或减少食用。
高盐食物:高盐食物属于Ⅰ类致癌物,亚硝酸盐和钠的含量普遍超标,长期食用会增加患癌风险。肿瘤患者应避免食用。
油炸食品:油炸食品属于Ⅱa类致癌物。食物经过高温油炸,其营养会大打折扣,而且会含有苯并芘等致癌物,对肿瘤患者无益,建议限制摄入。
肿瘤患者能吃“发物”吗?
《中医饮食营养学》提出,“发物”是指能引起“旧疾复发、新病加重”的食物,包括腥膻、辛辣食物和一些特殊的食物。其中,腥膻食物如虾、蟹、羊肉等;辛辣食物如辣椒等。在中医理论中,“发物”具有温、热、辛、甘等阳性属性。慢性疾病患者因体内可能潜伏着“伏邪”,食用“发物”后会导致疾病复发。
对于肿瘤患者,上述许多“发物”,如虾、蟹、羊肉等,富含优质蛋白,适量摄入对于改善营养状况有益。肿瘤是一种消耗性疾病,患者如果过分限制饮食,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患者的体力和疾病治疗效果。因此,肿瘤患者是否忌口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疾病具体情况等来决定。
“饿死肿瘤”能实现吗?
“饿死肿瘤”这个说法听起来很吸引人,但实际上并不科学。肿瘤细胞的生长与患者的食物摄入量并无直接关系。肿瘤细胞会通过掠夺正常细胞的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长,即便患者减少食物摄入,癌细胞还是会从体内获取所需营养。因此,通过控制饮食来“饿死肿瘤”不仅不现实,反而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进而影响疾病治疗效果。正确的做法是科学合理饮食,保证获得足够的营养,以支持身体对抗肿瘤。
在肿瘤学界,确实有“饥饿疗法”,但这里的“饥饿”指的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来阻断肿瘤的营养通道。例如,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抑制血管新生及生长,阻断肿瘤生长通道,进而起到抑制癌细胞增殖的目的。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保证足够的营养,而不是盲目减少食物摄入。
“食之有道”该怎么吃?
营养均衡:《黄帝内经》有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即强调全面、均衡的饮食。肿瘤患者在饮食的选择上应当均衡搭配,这对维持机体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因人而异:肿瘤患者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疾病种类来选择食物。例如,气虚者常表现为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宜多食用健脾益气的食物,如茯苓(饼)、薏米(粥)等。肺癌患者,宜常吃白色入肺食物,如麦冬、百合等。
少食多餐:饮食适量和有规律很重要。例如,胃癌术后患者消化功能明显下降,常出现身体消瘦、体力下降等问题,部分患者尝试通过增加进食或过度进补来改善症状,反而加重了胃肠负担。对于这类患者,建议采取少食多餐的饮食模式,选择的食物应富含营养且易于消化。
食药搭配:肿瘤患者可根据病情和体质,在日常饮食中搭配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以更好地促进身体恢复。例如,放/化疗患者常出现骨髓抑制,可在日常饮食中加入阿胶、红枣等,既能补血,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造血功能恢复。
总之,营养是肿瘤患者康复之路上的基石。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肿瘤患者尽快康复,为抗击肿瘤“保驾护航”。
|
 |
|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张阿姨和刘阿姨在公园里晨运,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和运动的乐趣。然而,她们的谈话却因一个日常习惯的问题而产生了小小的争执。
张阿姨一边做着太极,一边对刘阿姨说:“我习惯每天早上起床后洗头,感觉这样一整天都精神焕发,头发也蓬松不油腻。”刘阿姨听后,却摇了摇头,表示她更倾向于晚上洗头:“我觉得晚上洗头更好,可以洗去一天的灰尘和疲惫,还能帮助放松,有助于睡眠。”
两位阿姨各执一词,都坚信自己的习惯对身体更有益。她们的争执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大家也纷纷加入了讨论,分享起自己的洗头习惯来。
01
早上洗头和晚上洗头,
到底哪个危害更大?
关于早上洗头好还是晚上洗头好的问题,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这取决于个人的体质、生活习惯以及头发和头皮的健康状况。
从中医角度来看, 早上洗头可能并不适宜所有人。早上人体机能尚未完全进入工作状态, 血液循环较慢,抵抗力较弱。此时洗头,尤其是用冷水,可能会导致头皮血管急剧收缩,影响血液循环,进而引发头痛等不适症状。
此外, 早上毛孔处于松弛状态,洗发水容易堵塞毛孔,不利于头发健康。
然而, 对于油性发质或早晨爱出汗的人来说,早上洗头能够清洁头发和头皮,去除油脂和汗液,让人感觉更加清爽。
晚上洗头则有助于放松身心,洗去一天的疲惫和灰尘。但需要注意的是, 晚上洗头后应彻底吹干再入睡,否则湿漉漉的头发容易引发感冒和头痛。
此外,晚上洗头后头皮温度下降,毛孔扩张,寒气更容易入侵,可能加重体虚或引发关节酸痛。
因此,选择早上洗头还是晚上洗头,应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油性发质或早晨易出汗的人可以选择早上洗头,但需注意水温和吹干头发; 而晚上洗头则更适合大多数人,但务必确保头发干透再入睡。无论选择何时洗头,保持头皮和头发的清洁与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根据季节变化和个人体质调整洗头时间和频率,也是维护头皮健康的关键。
02
“人洗三头,命不长久”?
3时间段不建议洗头
古语云:“人洗三头,命不长久”,这一说法虽然带有夸张成分,但它确实提醒我们在某些特定时间段洗头可能对健康不利。以下是三个不宜洗头的时间段,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1.深夜时段(晚上10点至凌晨2点)
此时 人体新陈代谢处于低谷,洗头容易让寒气侵入体内,引起头痛、头晕等症状。
若头发未完全吹干就睡觉,冷水刺激头皮会导致头皮血管收缩,减少大脑血流量,进一步加重不适感。
2.清晨时段(早上6点至8点)
清晨气温偏低,人体阳气生发,此时洗头 可能使头部受凉,影响阳气的正常运行, 容易感冒。
起床后身体仍处于半睡半醒状态,血液流动较慢,洗头可能刺激头皮,导致血液循环快速增加,使人感到头部不适。
3.出门前半小时
洗头后若没来得及吹干就外出, 头皮容易受凉,可能引起感冒等问题。
出门前洗头还会导致头发湿润,易受寒气侵袭,使头发变得脆弱,容易出现分叉和断裂。
为了避免这些健康风险,建议在上述时间段外洗头,并确保头发完全干燥后再进行其他活动。此外,洗头时还应 注意水温适宜、选用温和的洗发水、轻柔按摩头皮等细节,以维护头皮和头发的健康。
03
先洗澡好还是先洗头好?
从健康角度来看, 先洗澡后洗头可能是一个更为合理的选择。
在洗澡的过程中,身体的温度会逐渐上升,毛孔也会逐渐张开,这有助于身体排汗和排毒。如果先洗头,头部的毛孔受到热水的刺激而张开,随后再洗澡时,身上的污垢和汗液可能会顺着张开的毛孔进入头皮,增加头皮清洁的难度,甚至可能引发头皮问题,如毛囊炎等。
此外, 先洗澡可以让人体逐渐适应水温,避免突然的高温对头皮造成刺激。在洗完澡后,头皮的血液循环会更加顺畅,此时再洗头,洗发水中的营养成分能更好地被头皮吸收,有助于头发的健康生长。
当然,个人的洗澡习惯也会受到文化、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总的来说,从健康角度出发,先洗澡后洗头可能是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的选择。不过,无论选择哪种方式,保持身体的清洁和舒适都是非常重要的。
|
 |
|
来源:中国家庭医生
现如今,吃饭过快的人越来越多了!
有些人是个人习惯,常常三口并作两口地干掉一顿饭;
有些人是工作忙、时间紧张,于是吃起饭来风卷残云般;
还有一些大胃王、吃播博主,快速吃饭如同干饭机器是用来谋生……
这些小编都能理解,但考虑到大家的健康,小编还是想说:快速进食是一种极其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给身体带来诸多麻烦!
去年8月,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的研究团队在Nutrition & Diabetes 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
先说结论:研究发现吃饭速度快,或增加脂肪肝风险,尤其是每周快速进食≥2次(进餐时间少于5分钟),患脂肪肝的风险增加81%!
该研究共纳入来自中国多个省份的1965名参与者,平均年龄为54岁。
研究人员将快速进食(吃饭太快)定义为进餐时间少于5分钟,根据快速进食频率将参与者分为3类:每月吃饭太快≤1次、每周吃饭太快≤1次、每周吃饭太快≥2次,分析快速进食与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病(MASLD)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每组参与者中脂肪肝患者比例依次为46.2%、50.5%和59.3%。
在进一步调整性别、年龄、人口统计学特征、吸烟饮酒状态、BMI以及临床代谢参数等因素后发现,快速进食依然与MASLD风险独立相关,特别是每周快速进食≥2次的人群,患MASLD的风险增加了81%!
此外,团队还结合之前和当前研究的数据,进行了荟萃分析,进一步证实了经常快速进食与MASLD风险增加之间的关联。
其实,不止脂肪肝,吃饭太快对身体危害极大,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吃饭太快,从头伤到脚
1.噎食
吃饭太快,很容易一不小心被噎着,尤其是小孩和老人风险更高。
而一旦食物堵在咽喉或卡在食道,可能会引起食道等损伤。如果食物误入气管,严重时甚至会窒息。
2.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快速进食时,人会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血液大量涌向心脏、大脑和四肢,这不但会影响肠胃功能,对于本身心脑血管有问题的人来说,还会加重心脑负担,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3.发胖
吃饭太快的人,饱腹感得不到及时反馈,容易因吃多而发胖。特别是随着年龄增长,基础代谢率下降,吃饭太快的人会越发容易发胖。
日本冈山大学曾以大学生为对象,做过一项为期3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在食物总热量几乎相同的情况下,相比正常食速的人,食速快的人发胖风险高了4.4倍,且对男性影响更大。
相反,吃饭慢一些意味着更多的咀嚼、更长的进食时间,这能使饱腹感及时得到反馈,更容易达成医生提倡的七分饱。
此外,吃得慢、细嚼慢咽,还能减少总食量,减少热量摄入,进而避免因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脂肪肝、糖尿病、代谢异常、心脑血管病等。
4.影响消化液分泌,引发胃肠疾病
进食时,食物的色、香、味对人体的感官起着强烈的刺激作用。
具体而言,食物通过视觉、味觉等刺激兴奋大脑神经中枢,一方面能直接刺激胃肠中的腺体分泌胃酸、胃蛋白酶原和黏液;另一方面能通过相关胃肠激素的分泌增加,间接促进消化液分泌。
这种由于人的关注而引起的消化液分泌,占进餐时消化液分泌量的20%~30%,对食物的消化至关重要。
如果吃饭太快,这种对食物色香味的关注必定会减少,日复一日会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此外,吃饭太快、狼吞虎咽,食物容易得不到充分咀嚼就进入胃,无疑会增加胃的消化负担,久而久之,还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胃炎、胃溃疡、营养不良,甚至便秘和消化道出血。
5.增加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发病风险
吃饭过快,会加大血糖的波动幅度,引起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从而增加患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如高血压、高胆固醇)的风险。
6.诱发食管癌
吃得过快,常常意味着吃得过烫。而与食物直接接触的食管管壁黏膜上皮层既薄又软,特别娇嫩脆弱,能耐受的最高温只在50℃~60℃,超过65℃便会被烫伤,出现破损、溃烂、出血等。
如果只是偶尔被烫伤,受伤的黏膜尚可自行修复。但如果经常吃烫食喝烫饮,黏膜在反复“刺激—损伤—修复”的过程中,会产生越来越多不正常的“异型性”细胞,久而久之很可能会恶变成癌细胞,引发食管癌。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早就发布过警告:“饮用65摄氏度以上热饮有致癌风险。”
总之,吃饭过快对身体有害而无一利,建议大家吃饭时要放慢速度,细嚼慢咽,等食物稍凉一些再吃。
|
 |
|
来源: 星视频
散步,这项看似简单的运动,实际上蕴含着许多细节,尤其是在老年人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衰退,散步的方式和频率需要更加谨慎。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我在医院接诊时,常常遇到一些因为散步不当而导致健康问题的老年患者。这些案例提醒我们,散步并非无足轻重,尤其是在60岁之后,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以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
散步速度太快,反而可能加重心脑负担
我曾接诊过一位60多岁的患者,她是一位非常热衷于散步的老年人。每天,她都会坚持走3公里,而且总是走得很快,有时甚至会加速到“快走”的状态,仿佛是在参加某种竞走比赛。她每次散步回来,总感觉很有成就感,认为自己比其他同龄人更健康。然而,几个月后,她开始出现头晕、耳鸣和胸口闷痛等症状。经过详细检查,发现她的健康问题正是因为散步时过于快速,忽略了心脏和大脑的负担。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和血管的弹性逐渐下降,血液流动的速度和效率也不如年轻时。如果过度加速散步的速度,血液流动可能会受到影响,增加脑血栓的风险。在我的经验中,老年人散步的理想速度应该是舒适、适中的,稍微有些气喘但不会感到力不从心。过快的步伐和高强度的运动容易使身体承受过大的压力,尤其是对于已经存在心血管疾病或者血液循环不良的老年人来说,散步时的速度应该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
散步时不注意姿势,容易引发颈椎问题
另一个常见的误区是,许多老年人在散步时不注意正确的姿势。他们往往低头、弯腰走路,或者肩膀紧绷,导致肩颈部肌肉紧张,甚至引发颈椎病。颈椎病不仅让人感到疼痛,还可能影响脑部供血,导致头晕、脑供血不足,甚至有可能间接引发脑血栓。
我曾接诊过一位年逾古稀的患者,他长期有低头散步的习惯,走路时肩膀还紧绷着,整个人看起来处于一种受压的状态。起初他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不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出现了持续的头晕和右侧手臂麻木的症状。经过检查,他的颈椎已经发生了退行性改变,导致颈动脉受压,影响了大脑的血液供应。最终,这种长期不良的散步姿势,不仅让他患上了颈椎病,还间接增加了脑血栓的风险。
从这个例子来看,老年人在散步时应该保持自然舒展的姿势,眼睛平视,肩膀放松,双臂自然摆动,避免低头走路或是用力过度。如此,既可规避对颈椎与背部的过度压迫,亦有助于改良全身血液循环,削减血栓形成的风险。
散步时间过长,反而不利于血液循环
有些老年人认为,散步的时间越长,身体受益越多,于是每天不分早晚,坚持走很长时间。实际上,过度散步可能导致问题的发生,尤其是在气温较高或是身体条件较差的情况下,长时间的散步可能会导致身体过度疲劳,甚至引发血液循环不良。
曾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年患者告诉我,他每日清晨都会坚持散步一小时之久,甚至在烈日下暴晒。起初,他认为这对健康非常有益,但渐渐地,他开始感到体力下降,出现了腿部浮肿、疲劳感和头晕的症状。最后检查发现,他因为长时间的散步,导致了下肢静脉血流回流不畅,形成了静脉曲张,而且长时间走路也加重了他原本就有的心脏负担。
在我的临床经验中,散步时长不宜过久,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人,每次散步最好控制在30到45分钟。要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与暴晒。散步本应是一项轻松的活动,而非高强度的锻炼。倘若天气过于炎热,建议在早晨或傍晚较为凉爽之时进行散步。
忽视身体的信号,勉强散步
许多老年人在散步时,常常忽视了身体的警告信号。比如,在感到稍微疲劳或不适时,仍然坚持继续散步。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我曾有一位60多岁的女性患者,长期散步,但在某次散步中突然感到双腿无力,呼吸急促,但她并没有立刻停下来,而是继续坚持走完剩下的路程。回到家后,她感觉头晕目眩,四肢麻木。随后被紧急送往医院,经检查发现她因过度劳累导致了脑供血不足,甚至形成了小范围的血栓。幸好及时治疗,最终未造成严重后果。
这种情况提醒我们,散步时如果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停下来休息,切勿强行坚持。尤其是老年人,身体的代谢和恢复能力已经大大下降,出现疲劳、头晕、呼吸急促等症状时,最好停止活动,休息片刻,等待身体恢复。如果不加注意,勉强散步可能会加重心脑负担,导致严重后果。
散步时忽视穿着和鞋子的选择
散步虽然是一项低冲击力的运动,但如果穿着不合适的鞋子,或是在不适当的环境下走路,也可能带来隐患。我曾经遇到一位60多岁的男性患者,他在散步时总是穿着一双硬底、没有支撑力的旧鞋。刚开始,他并没有意识到鞋子的不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感到脚踝不适、膝盖疼痛,并且每天的散步后,他都觉得全身酸痛。经过检查后,发现他不仅有骨关节问题,散步时穿的不合适的鞋子,也让他在步态上出现了问题,增加了膝盖和脊柱的负担,间接导致了血液循环不畅。
最终,他被建议换上一双舒适、支撑性强的运动鞋,调整了散步的姿势,并减少了运动强度。几周后,他的症状明显改善。在散步时选择合适的鞋子非常重要,运动鞋是最好的选择,它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和缓冲,减少走路时的冲击力,保护关节和脊柱。而且,散步时的衣物应该选择透气性好的轻便衣物,避免因为过度捂汗或是穿着不透气的衣服,造成体温过高或不适感。
以上便是一些常见的错误做法,它们不仅影响散步的效果,甚至可能对老年人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60岁以后,散步是一项非常有益的活动,但同时也需要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和身体反应,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注意。通过合理安排散步的时间、速度、姿势以及穿着,我们不仅能更好地享受散步带来的健康益处,还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健康问题。
|
 |
|
来源: NBC
美国正在经历七年来的第一个“高度严重”的流感季节。
自十月份以来,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表示,已有至少3700万人感染、48万人住院治疗和2.1万人死亡。根据疾控中心的数据,截至上周,有98名儿童死于流感。在一些州,流感暴发严重到导致学校和整个学区不得不关闭。
美国还出现了15年来流感类似疾病的医生就诊率最高的情况-其中包括流感、Covid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尽管近几周流感活动有所减缓,但专家们警告称,流感季节尚未结束。
“我们可能还有几个月的疾病和疾苦在等待我们,”纽约长岛大学医学中心医疗部的感染病医生兼医疗流行病学主任苏珊·多内兰博士表示。
虽然专家们不确定为什么今年流感看起来如此严重,但他们表示可能有几个因素可以解释。
循环的毒株更加严重
根据疾控中心的数据,今年的流感季节主要由两种甲型流感病毒—H1N1和H3N2—主导。一些专家,包括多内兰博士在内,表示这些毒株往往传播更快,引起更严重的疾病,这可能解释了迄今为止这个季节的强度。
特别是H3N2,以更频繁变异而闻名于其他流感毒株,这可能“使我们的身体更难识别特定的病毒,即使我们之前接触过它或接种过疫苗,”佛罗里达州中央大学基因组学副教授、流行病学学家塔吉·阿扎里安表示。“结果,我们更容易患病。”
这些变异也可能使流感疫苗—通常在所针对的季节开始前几个月制备—效果较差,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全球健康副教授兼流行病学家罗伯特·贝德纳奇克表示。
然而,疾控中心周四发布的数据表明,今年的疫苗效果与以往年份相当。
本季度的初步估计数据显示,已接种疫苗后感染流感的儿童和青少年住院的可能性降低了63%-78%;接种了疫苗的成年人因感染流感住院的可能性降低了41%-55%,据疾控中心的报道。
蒙大菲耶尔健康系统的传染病医生伊涅莎·根德丽娜表示,今年的疫苗“总体上非常匹配”,因为它可以预防所有三种正在流行的毒株。
流感疫苗接种率持续下降
流感疫苗可以降低严重疾病、住院和死亡的概率—然而,根据疾控中心的数据,自Covid大流行以来,疫苗接种率已经下降,这一令人担忧的趋势,专家表示,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今年的流感季节如此严重。
阿扎里安表示,成人接种率与去年同期相似—大约为45%—但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儿童之间的差异“尤为显著”。
截至2月15日,约有46%的儿童接种了流感疫苗;去年同期大约有51%的儿童接种了。总体而言,从2019-2020年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下降了约8个百分点,从63%下降到了55%。
阿扎里安表示,“这是一个相当显著的降幅”。
多年来我们可能失去了一些对流感的免疫力
为了预防Covid感染所采取的措施,比如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可能削弱了我们对流感的免疫力—这也是流感今年如此严重的另一个潜在原因,根德丽娜表示。
“过去五年我们一直在戴口罩,阻止了流感的传播。所以我们对流感的免疫记忆从一年到另一年的转变没有过去那么多了,”她说。“没有那样的记忆在我们这方面不利于我们对这个流感季节的结果如何。”
根德丽娜表示,现在更少的人戴口罩,呼吸道病毒如流感就有更多的传播机会。
现在接种流感疫苗仍为时不晚
虽然流感活动在减少,但专家表示无法预测今年的流感季节何时结束,或者是否会出现病例的另一波潮流。这意味着如果您还没有接种流感疫苗,那么有足够的时间去接种,多内兰博士说。
实际上,根据WastewaterSCAN的科学项目经理阿曼达·比德维尔的说法,全国污水样本显示了流感B浓度的“稳定增加”。她还补充说,还为时尚早判断这一毒株是否达到峰值。
根德丽娜表示,新一波疫情的威胁足以成为还没有接种疫苗的动机。
即使今年已经患过流感,如果您还没有接种疫苗,多内兰博士表示还是个不错的主意。因为目前有三种流感病毒在传播,您仍然可能感染另外两种。
多内兰博士表示,人们应该和他们的医生谈谈他们患严重感染的个人风险。她说,在一些情况下,人们可能事先获得抗病毒药物达菌素的处方,这样在感染病毒后就会有药物可取。(达菌素必须在感觉不适两天内服用。)在此期间,阿扎里安说,患病时请呆在家里,频繁洗手,如果想保护自己和他人,当在拥挤或通风不良的室内空间时戴口罩。
|
 |
|
来源:劳动报
你的睡眠质量好吗?
很多人半夜醒来
总会习惯性地看下时间
喝一口水
但是你知道吗?
这样其实对睡眠有很大影响
这是为啥?
一起来看↓↓
为啥半夜醒来不要看时间?
医生表示,半夜醒来不要看时间,主要有几个原因↓↓
■ 首先,可能会影响再度入睡。半夜醒来看时间,会在大脑留下时间印象,计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睡眠,导致焦虑心理难以再入睡。
■ 此外,半夜起来看时间,可能还会影响睡眠质量或神经系统。
半夜起床如果不去看时间,直接闭眼放空,更容易再入睡。
为啥半夜醒来不要喝水?
确切说,应该是“半夜醒来不要喝太多水”,主要有几个原因↓↓
■ 首先,喝水会让我们的头脑变得更加清醒。
■ 其次,如果半夜喝太多水,会导致尿液在短时间内增多,频繁的起床和活动会影响我们的睡眠,最终导致失眠。
可以在床头放一个装有温水的保温杯,如果半夜出现口渴的情况,喝一小口水,降低对睡眠的影响。
那么,有网友询问
半夜忽然醒来应该怎么做?
如何提升自己的睡眠质量呢?
半夜醒来记住3点
2招提升睡眠质量
平常我们睡眠过程中醒来个一两次属于正常的现象,大家不用过度担心,慢慢调整健康作息就好。如果我们半夜突然醒过来,应怎么正确处理呢↓↓
■ 不要起床。我们就安安静静的躺在床上,有意识放松我们身上所有的肌肉。
■ 深呼吸。平躺在床上,保持挺直的姿势全身放松,有规律深呼吸,直到感到身体和思绪放松,不要刻意集中精力。
■ 想舒缓类事情。如果你发现自己开始不自觉地专注一个话题,或某一件事时,就尽量想一些舒缓的事情,让我们的思绪进入和平状态。
除此之外,这样做可以提升睡眠质量↓↓
■ 适当运动。可以在睡前做一些轻松的运动,比如在晚饭后进行半小时的散步,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既能锻炼身体,又利于睡眠。
■ 用木梳梳头。在晚上睡觉前,从前额头开始依次往下疏通头发,然后再用手指指腹对头皮进行反复按摩。从耳朵附近到颈部发根处,再到前额发根处,慢慢向头顶上靠拢,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缓解或消除大脑疲劳。
尽可能保持放松状态
获得更好的睡眠体验
才能更加元气满满地迎接每一天
|
 |
|
来源:网路温度计
你是“废物”吗?虽然很多人会拿这个词来自嘲,但没有人真心想当。不过这次你要赖也赖不掉了,因为根据《TVBS》报道,美国哈佛大学曾有研究列出“成为废物”的9大特质,血淋淋结果叫许多网友痛哭到天明,哀嚎全中招!究竟哪些残酷特征你也有?一起来看看!
#自我设限
自我设限说白一点就是杀死自己潜能,导致一生成就平庸无奇。所以想成功,永远别给自己设“高度”,即便它能帮你阻挡挫败感,但是却会剥夺你“再往上一步”的机会。
#拒绝学习
自我成长就是不断和自己战斗,所以一但你内心松懈,抱持“好想舒舒服服躺在沙发玩手机、看电影”的心态,早晚会被别人比下去。
#恐惧犯错
恐惧,会让一个人停留在原地瞻前顾后,深怕一个错误招来他人批评和异样眼光,凡事都小心翼翼。可坦白说,心智弱小的人才会害怕这些挫折。
#害怕被拒绝
人要有被讨厌的勇气,否则老是把自尊放第一位、在意他人看法,结果只会裹足不前,导致成果不如预期,甚至达不成目标。
#选择逃避现实
常做白日梦;喜欢随心所欲;沉迷游戏或科幻小说;觉得现实世界残酷;无法脱离生活圈或面对不确定环境,都是逃避现实的心态。
#老是选择障碍
英国哲学家怀海德(Whitehead)曾说“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可见个性摇摆不定、有选择障碍的人,无论其他能力多强,人生竞赛中总会被坚定的人挤到一头。
#拖延症
著名思想家罗曼罗兰曾表示:“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让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
由此可见,一天到晚找借口能拖就拖、能懒就懒、一昧想著“我太忙”、“隔一天在弄也没关系”的人,只会掉入消极逃避问题,结果“懊悔过去”和“幻想未来”的陷阱中。
#热度永远3分钟
坊间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世界上有80%的失败都源于半途而废”,也就是说,再雄心勃勃的计划,只要你3分钟热度,终究只能心灰意冷的放弃,收获不到甜美果实。
#爱找借口
找借口很容易,也是掩饰自己无知最简单的方法,但你注意到了吗?这些爱替自己辩护的人有一个共通点,即没有野心、没有追求成功的欲望、没有人生目标。
对此,不少网民看完表示:
“全中可以到哪边领奖?”
“看来我通过废物测验了”
“真好,我是哈佛认证的废物”
“看来我是废物中的废物”
“太棒了 我全部都有了 我要当废物王”
“学者是不是以我为研究对象啊”
|
 |
|
来源: PIX11
麻疹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医生警告称,其可能导致失明、失聪、脑部肿胀,甚至死亡。
pix11新闻截图
本周,德克萨斯州爆发的麻疹疫情已导致一名儿童死亡,这使得新泽西州卫生部门的防控工作更具紧迫性。目前,新泽西州已确认三例麻疹病例。 其中一名感染者在具有传染性的情况下,曾进入三家不同的医疗机构。北新泽西地区及全州官员正敦促公众咨询医疗专家,并检查自身疫苗接种情况。 此次疫情发生在Bergen County,当地居民对预防措施展开讨论。 护士兼三名孩子的母亲Viola Perez在接孩子放学时表示:“疫苗接种对于预防麻疹等疾病至关重要,因为它在空气中传播,非常容易感染。”
许多家长也讨论了麻疹、腮腺炎和风疹(MMR)疫苗的重要性,并解释了他们为何让孩子接种。 家长Donnell Collier说道:“我们必须保护自己,以防外部的疾病威胁到我们。” 新泽西州卫生部门表示,此次北新泽西地区的疫情由一名未接种疫苗的患者引发。该患者曾前往美国境外旅行,回国后感染了麻疹。随后,另外两名未接种疫苗者被其传染。 据州政府称,该患者于2月8日前往新泽西州Fort Lee的PromptMD急诊护理中心,可能已暴露其他人于感染风险。 对此,儿科医生Dr. Dyan Hes解释道,麻疹初期症状与普通病毒相似,这可能导致感染者未能及时察觉病情。 她表示:“麻疹在早期表现为流鼻涕和咳嗽,皮疹通常在感染四天后才会出现,因此家长很难立即发现孩子感染了麻疹。” PromptMD急诊护理中心的负责人Dr. Javed Islam表示,他和团队已与州政府积极合作进行接触者追踪,并强调该病例是个别事件。 该患者还在2月9日前往了Englewood Hospital急诊室,并于同日稍晚前往Hackensack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Englewood Hospital表示,将所有关于此次麻疹病例的评论权交由新泽西州卫生部门。该部门也呼吁,2月8日或9日曾到访上述三家医疗机构的人士联系其医疗服务提供者。 Hackensack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在声明中表示,该院正与州政府保持全面合作。 尽管麻疹疫情引发担忧,Dyan医生仍表示,暴露于病毒后仍有补救措施。 她说:“如果你接触过麻疹患者,可以在72小时内接种MMR疫苗,这有助于预防感染。” 她还指出,美国曾于2000年宣布消灭本土麻疹,但近年来,由于越来越多家长选择不让孩子接种疫苗,该病毒重新传播。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数据,2023年约90%的适龄儿童接种了MMR疫苗,低于2019年的95%。 此次新泽西州的麻疹病例发生之际,德克萨斯州也在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中爆发疫情,主要影响儿童。本周,德州疫情已导致一名儿童死亡。
|
 |
|
来源:自由时报
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西北部近期爆发2桩不明疾病集体感染,累积至今已有431起个案通报,酿成53死。当地医生与世界卫生组织(WHO)25日证实,多数患者从出现症状到死亡仅短短48小时。而追溯最早发病的3名5岁以下儿童,发现死亡前48小时,都有“吃过蝙蝠”。
据《华盛顿邮报》 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刚果发生的这2桩集体病例视为“重大公共卫生威胁”。其中较严重的疫病是在13日赤道省巴桑库苏(Basankusu)卫生区博马特村(Bomate)通报,到目前为止,通报的419例中已有45人死亡。症状包含发烧、疼痛、呕吐、和腹泻,且多数患者从出现症状到死亡仅短短不到48小时。
另一起发生在博隆巴(Bolomba)卫生区的博洛科村(Boloko),共有10起病例、7 例死亡,附近的丹达村(Danda)则发生2例病例、1例死亡。据了解,世卫在调查后发现,博洛科村中最早发病的3名5岁以下儿童,在死亡前48小时曾吃过蝙蝠尸体,不排除死亡原因与蝙蝠有关,而这3名儿童在死前也出现了流鼻血和吐血症状。
世卫说,调查人员已将病例样本送往位于刚果首都金沙萨的国家生物医学研究所检验。目前的报告也指出,所有样本的检测结果均未发现伊波拉和马尔堡等常见出血热疾病,真正的病因仍有待厘清。
世卫进一步指出,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刚果的这2桩集体病例并没有关联,因为两起疫情爆发地距离遥远。但专家仍提醒,刚果目前的医疗基础设备非常薄弱,大幅增加了疫情蔓延的风险,需要更快速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疫情持续扩散。
|
 |
|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高血压是引发心脏病、中风、慢性肾病和痴呆症的重要风险因素。近日福建中医药大学牵头发表的一项 Meta分析表明,夜间睡眠不足7小时,特别是在女性和60岁以下人群中,高血压发病风险明显增加。
研究者对23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涉及17万余名18 岁及以上成年人,研究期间有41528人患高血压。
每天夜间睡眠时间分为< 6小时、6~7小时、≤7小时和≥8小时,以7~8小时睡眠时长为对照组,分析不同睡眠时长与高血压风险的关系。
结果显示,睡眠时长超过8小时与高血压风险无显著关联;而睡眠时长不足7小时与高血压风险增加相关,其中睡眠时长6~7小时的人,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4%;睡眠时长不足6小时的人,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17%。
进一步的亚组分析发现,性别和年龄对睡眠时长与高血压风险的关系存在显著影响。
在男性群体中,各种睡眠时长与高血压发病风险无显著关联;但在女性中,睡眠时长6~7小时和不足6小时,高血压发病风险分别增加7%和12%。
另外,在60岁以下人群中,睡眠时长6~7小时和不足6小时,高血压风险增加5%和24%;而60岁及以上人群中,这种关联并不明显。
综合年龄和性别因素,60岁以下的女性若睡眠时长不足6小时,高血压风险增加13%。
研究人员分析认为,睡眠不足会干扰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进而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负反馈调节,导致应激激素如皮质醇分泌增加,引发高血压。此外,女性睡眠不足时,心理和生理上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这也增加了女性的高血压发病风险。
对于60岁及以上人群的睡眠时长与高血压关联不明显,研究者分析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
 |
|
来源:健康小小讲堂
这几年关于食用油的讨论越来越多,不少调查都指出,食用油的选择与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
尤其是有研究指出,如果我们在日常饮食中改变使用的食用油,癌症死亡率或许能减少一半,那么,食用油真的有这么大的影响吗?
很多人都在问,我平时用的是常见的植物油,怎么突然就说它会增加癌症风险呢?这到底是真是假呢?
作为医生,我每天都在医院遇到不同的病人,很多人都有这种疑惑,他们觉得油脂不就是加到菜肴中让它更美味,难道它竟然能与癌症死亡风险挂钩?
改变食用油
我曾接诊过一位病人,四十多岁,身为公司高管,其工作忙碌,饮食习惯亦颇为不规律。
每次回家,她都会选择一些常见的植物油煎炒食物,认为这样做健康,毕竟植物油嘛,大家都知道是“健康的油脂”。
然而,她在体检时,检查出有早期的肠道问题,虽然没有完全诊断为癌症,但建议却让她吓了一跳:她的肠道在长期的高温油炸下,早已积累了过多的有害物质。
她对这种说法感到很困惑,毕竟大家都说植物油比动物油要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事实上,食用油的选择与癌症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复杂得多。
其实,植物油的种类也并不统一,一些低质量、高度加工的植物油,如大豆油、玉米油等,经过高温加热后,会分解出一些致癌的物质,这些物质会长期积累在体内,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
葵花籽油
葵花籽油并不像橄榄油那样看起来高大上,但它在抗氧化、耐高温方面表现得远超橄榄油,特别是对于我们日常的高温炒菜和炸食物来说,它是一款理想的选择。
你可能会觉得,这么普通的油,真能有效降低癌症风险吗?
我曾遇到过一位长期从事高温油炸食品的餐饮业老板,他的身体健康一直不好,体检时经常被提醒血脂过高,也一度怀疑他患有早期的肝病。
通过询问饮食习惯,他才意识到,自己每天都大量使用植物油来炸东西,尤其是对葵花籽油的使用非常频繁。
经常吃油炸食物,加上用油不当,他的身体堆积了过多的有害物质,通过合理调整油的种类,减少食用反复加热的油,他的血脂和肝功能明显改善,健康指标逐步恢复正常。
它在高温下相对稳定,不容易发生氧化变质,所以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相对较少,经过研究表明,减少摄入氧化脂肪和炎症因子,能够显著降低癌症的发生概率。
橄榄油+葵花籽油
葵花籽油适合高温烹饪,但这不代表它是唯一的好选择,如果你能合理搭配使用多种食用油,效果会更好。
我的建议是:日常炒菜、炸食物时用葵花籽油,而在凉拌、低温烹调或者是调味时,用橄榄油,这样的搭配可以充分发挥这两种油的优势。
有一位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女性患者,她一直关注健康,平时就喜欢做一些低脂高营养的菜肴,她每天都会吃橄榄油拌沙拉,偶尔炒些蔬菜,油量控制得很得当。
可是,她的体重却一直没能减下来,反而时常感到疲惫,晚上也容易失眠。
她来找我咨询,经过一番详细的饮食分析,我发现她在做一些高温炒菜时也会用橄榄油,而这种做法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她体内的脂肪堆积。
她换用了葵花籽油来炒菜,再加上适量减少了食用油的总量,过了两个月,她的体重和睡眠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每种油都有它最合适的用途,例如,橄榄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坏胆固醇,对于心血管健康有益,而葵花籽油富含Omega-6脂肪酸,它的抗氧化能力很强,适合高温烹饪时使用。
所以,合理搭配使用这两种油,可以充分利用它们的独特优势,既能保持心血管的健康,又能避免食物烹调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
油的反复加热危害大
我接待过一位餐饮业老板,他每天早晨都会用大量食用油炒菜,尤其是做早点时,他习惯使用植物油,因为觉得油比较健康,特别是那种菜籽油。
然而,这位老板并未意识到,他总是反复使用同一批油来炒菜和炸物,或许你会想,“只要是植物油,应该无碍吧?”
这位餐饮业老板曾经在我面前展示他所用的油,他说:“我每天炒菜都用这点油,感觉没啥问题。”可是,经过对他食物的分析,他体内的自由基水平已经明显升高,肝脏和肾脏的负担也加重了。
后来,我们建议他彻底更换油脂,并减少油的反复加热次数,在改变了烹饪习惯后,他的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体内的自由基水平也有所下降。
油的存储方法
大家在购买食用油后,常常会将油直接放在厨房的一角或者柜子里,可是,你可能不知道,油的存储方式对健康也有极大影响。
如果你把油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或者放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油脂的氧化速度会加快,产生的有害物质也会增多。
我曾接诊过一位中年男性患者,他是办公室工作,每天几乎不做运动,体重也逐渐增加,经过一段时间的饮食调查,我们发现他的体重增加与他每天食用的大量油脂有关。
更严重的是,他长期购买油后不注意存储,经常把油放在窗台旁边,油瓶暴露在强烈阳光下。
经过血液检测,我们发现他体内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非常高,而这些数值的升高,正与油的氧化变质相关,改变了存储方法,油放在阴凉、干燥处,并且更换了新鲜油后,他的健康状况有所改善。
如果油已经开启,最好在三个月内用完,因为油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其质量就会受到影响,油的存储细节,大家千万不要忽视。
这些看似简单的油脂使用细节,恰恰是很多人忽视的地方,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根据这些建议,更科学地选择和使用食用油,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
 |
|
来源:39健康
刘阿姨今年54岁后,退休后十分钟情于养生,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说生姜可以抗衰老。于是买了一堆姜回家,每天都要吃上一堆。
可没过多久,她身上就出现了腹泻、腹痛以及脸色发黄的症状。去医院一查,被查出罹患胃溃疡。
医生告知她不能再这么吃姜,否则病情会越来越严重,这让刘阿姨觉得很奇怪,不是说吃姜可以养生吗?自己怎么还吃出问题来了?
一、为什么中西医都推荐你吃点“姜”?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的中医科主任于景献指出,生姜味道辛辣,能通达脾、胃、肺经,具有温暖中焦、止嗝、驱散体表寒气及消除体内寒邪的功效。
从营养层面分析,生姜富含挥发油、姜辣素、酮类等一百多种化学成分,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中国使用生姜的历史悠久,古籍如《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均有记载。生姜既可生吃发散,熟食又能调和脾胃,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对身体益处多多。
生姜立大功?浙大研究发现:生姜可在36小时清除70%老化细胞?
① 增强免疫功能
德国期刊《分子营养与食品研究》上的一项研究指出,摄入少量刺激性的生姜成分,可让白细胞一直处于高度警觉的状态下,对增强免疫力有一定好处。
② 增进食欲
生姜内的姜辣素可刺激舌头上的味觉神经以及胃粘膜上的感受器,可促进胃肠道蠕动、消化液分泌,对提高食欲有好处。
③ 抗炎止痛
《替代与补充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称,姜可起到缓解经痛、偏头痛、肌肉痛以及骨骼疼痛等作用,是辅助治疗关节炎的常用抗炎药物。
④ 促进血液循环
生姜内的多种矿物质在进入体内后可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在寒冷的冬季可以让肢体末端得到充足供血保持温暖。
二、生姜成了“回春药”?2天清除50%老化细胞
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发表在《Plos One》的上的研究指出,生姜提取物姜烯酮A和6-姜烯酚拥有“逆龄”的作用,可在2年内清除掉体内一半的老化细胞。
研究人员分别进行了2组对比实验,一组使用姜烯酮A和6-姜烯酚抗老化细胞,另外一组使用传统的槲皮素+达沙替尼对照。
结果发现,第一组的姜烯酮A可以在短短两天内清除高达50%的体内老化细胞,还能让细胞活性增强,而6-姜烯酚约可以清除40%的老化细胞。相较于传统组,还不会给细胞带来毒性。
此外,浙江大学的研究团队也进行了生姜与老化细胞关系的探索,研究发现生姜中的一种活性成分“6-姜酚”具有促进老化细胞凋亡的作用。具体来看,在36小时内,生姜提取物可以清除70%的老化细胞。
但还是不推荐大家在日常使用生姜抗衰老,生姜抗衰老目前还没有直接证据。研究仅表明了生姜内的一些成分有助于延缓衰老,但这与直接吃生姜是完全不同的,不能将二者画上等号。
另外,人体衰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基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我们很难通过人为手段去干预衰老的到来,更别提只依靠某一种食物,这显然是行不通的。
三、这些常见的吃姜流言你听过吗?
关于生姜的传言有非常多,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到底这些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1、晚姜似砒霜?
这个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该说法是源于生姜内的姜辣素成分可对心脏和血管起到一定刺激作用,可能会导致心跳加速、血管扩张。如若睡前大量摄入的话,的确可能会影响睡眠。但生姜在日常一般是作为调味品存在,那么点的量不至于会影响健康。
2、生姜防脱发?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被脱发问题困扰,一些人为了防脱甚至直接把生姜往头上涂,但目前没有任何研究支持生姜可预防脱发。不可否认,有研究发现生姜内的成分有消炎、抗菌等作用。可引起脱发的因素有很多,想要通过涂抹生姜来缓解,显然是行不通的,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去看医生。
3、烂姜不烂味?
很多人觉得姜烂了但是味道没变,可以去掉烂掉的部位继续食用。这个想法非常错误,姜烂了之后会产生有毒物质黄樟素,该物质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伤,还可能诱发癌症发生。
4、吃姜需去皮?
姜皮的性质温和,具有止呕解毒以及健胃的作用;而姜皮的性质则为凉性,具有行水、消肿的作用。一般做菜的时候不用去皮,有水肿、便秘、口臭问题的人也建议不去皮吃,但如果是做凉性菜品或是遇到风寒感冒时,则建议去皮吃姜。
生姜是个很好的药食同源的食物,但在日常也不建议盲目大量吃姜来防治疾病,发生疾病后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就医,否则容易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参考资料:
[1] 《生姜立大功!科学家发现姜中藏有“青春因子”,2天清除50%老化细胞》. 名医在线大讲堂 2024年09月23日
[2] 《为什么中西医都推荐你吃点“姜”》. 生命时报 2024年06月20日
[3] 《晚上吃姜胜似砒霜?生姜能防脱发?多年的疑问终于解开了…》. 科普中国 2019年12月14日
|
 |
|
来源:丁香医生
过年吃饱喝足后的你,是不是也这样:
坐着唠嗑、坐着打牌、坐着看电视、坐着玩手机……
一旦坐下就再也起不来了,顶多是二郎腿换个边。
就连站起来走走,都需要凑齐至少“水杯空了”和“有尿意了”两个需求,才愿意起身顺路一次性解决。
⚠️“每逢佳节胖三斤”警告!
明知道久坐不仅容易发胖,还会腰疼腿疼肩颈不适增加患癌风险增加慢性疾病风险甚至增加死亡风险,但屁股还是很难离开椅子,因为真的……
懒 得 动 啊
没关系,大过年的,该休息休息。贴心的丁香医生准备了一个简单的小动作,帮你坐着降低坐着带来的伤害(真是考验语文水平的一句话。
这个动作就是——
踮 脚
如果你现在正好坐着,可以立刻试试(站着其实也可以试):脚掌不动,脚后跟抬起,体会小腿肚用力的感觉。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平平无奇,轻松到不敢相信这个动作会有什么神奇的效果?
哎,它还真有。
踮脚,真能减肥
美国休斯敦大学的学者在 Cell 子刊 iScience 上发布的研究显示:
坐着踮脚这个简单的小动作,确实可以帮你消耗能量、改善全身脂质和血糖平衡、提高代谢。
这,不就是妥妥的“坐着减肥”吗?
根据这项研究:坐着踮脚 270 分钟,可以让人的能量消耗提高 120%(比起纯坐着)。
你可能会问:踮脚那么久难道不会累吗?
好消息,实验的参与者们还真没出现疲劳或其他不良反应,比如抽筋、关节疼痛或肌肉酸痛什么的。
要知道,这些参与者们并不是什么运动达人。为了让我们可以代入增强实验普适性,研究者特意选了 25 名日常久坐的参与者,且有氧心肺功能一般。
他们都可以,你肯定也行!
踮脚之所以能达到这种效果,主要是因为激活了小腿上的比目鱼肌👇🏻
虽只占体重的 1%,但比目鱼肌是让人类可以直立行走的主要功臣之一。相比其他肌肉,它较少依赖糖原,更多靠脂肪和糖来提供能量。只要正确锻炼,在促进代谢方面潜力无穷。
这项实验也证实了:除了“能量消耗”之外,刺激比目鱼肌还进一步提高了参与者全身的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氧化。也就是说,踮脚还可以改善身体代谢,让你瘦得更容易~
这还不算完……
踮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有一种病,叫做“经济舱综合征”。
指的是长时间乘坐飞机(尤其是经济舱)的人,在狭窄的空间内不能活动,下肢静脉回流减慢、血流淤滞,从而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经济舱综合征不只发生在经济舱里。
所有久坐的人,都有风险。
研究表明,只要持续坐 2 个小时,就会提升血栓形成的可能性。而血栓的危险,不仅是限制腿部静脉血液流动,它们还会脱落后进入心脏、大脑等部位,造成生命危险。
而踮脚时,脚后跟上抬带动腿部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抵御久坐带来的风险。
美国生理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两条腿一静一动时,活动的那条腿的下肢腘动脉血流量、剪切速率(简单来说就是血流速度),会显著增加。
就这么轻轻把脚一踮,脚后跟离地了,血栓的道路关闭了,聪明的智商又占领高地了!
对咱懒人来说,运动真的是需要做足心理准备的事情。
没时间
没状态
没力气……
哪个都能成为运动路上的一座大山,更何况现在是春节!躺平回血的好日子!
但是,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
怒跑 10 公里、怒爬一座山也许不现实,但哪怕是最最最最轻量级的运动,也是有用的!
多项研究都说明同一个道理:
运动这件事,重点在“动”。只要动了,怎么都是好的。
时间短,是可以的。单次运动哪怕只有几分钟,也可以降低心血管风险等疾病风险。
积少成多,是可以的。每天短时间的运动就算不连续,同样可以产生有益的效果。
强度低一点,也是可以的。任何强度的身体活动积累和较少的久坐时间,都与早逝风险降低有关。
这几条加起来,不就是在说“踮脚”吗?
像踮脚这样不像运动的运动,最适合没有运动习惯的人用来循序渐进地找到“运动感觉”了!
咱懒人有自己的“燃脂运动”,谁说小火慢炖不算燃烧呢?
最后,踮脚还有一个大好处——
非 常 低 调
你就像一只悠闲的鸭子,脚下再怎么扑腾,表面看起来也是一动不动。
坐着踮脚这件事,天不知地知,我不知你知。
哪怕你踮脚踮到把地板凿出一个坑,在周围人眼中也依然无事发生;
哪怕是在家庭聚会这样的公共场合下,也不用怕突然开始运动太尴尬。
|
 |
|
来源:煎蛋网
长期以来,痛风总是与酗酒和不良饮食挂钩,但一项重磅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痛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比我们之前认为的更加重要的角色。
这项由国际科学家团队进行的研究,分析了来自 13 个不同 DNA 数据组的 260 万人的基因数据,其中包括 120,295 名患有痛风的人。
通过比较痛风患者和非痛风患者的基因密码,研究小组发现了 377 个特定的 DNA 区域,这些区域存在与痛风相关的变异,其中 149 个区域以前从未与痛风联系起来。
虽然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肯定仍然存在影响,但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在决定一个人是否患上痛风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人员认为,可能还有更多未被发现的遗传联系。
“痛风是一种具有遗传基础的慢性疾病,患者不应为此感到自责,关于痛风是由生活方式或饮食引起的说法需要被打破,”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流行病学家 Tony Merriman 在去年研究发表时说道。
颠覆认知:导致痛风的是基因,而非不良生活习惯
当血液中尿酸水平过高时,就会形成尖锐的晶体针状物并沉积在关节中,从而引发痛风。当身体的免疫系统开始攻击这些晶体时,就会导致剧烈的疼痛和不适。
研究人员认为,基因在这一过程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特别是,它会影响身体免疫系统攻击晶体的可能性,以及尿酸在体内运输的方式。
痛风可能会反复发作,但也有可用的治疗方法,研究作者认为,人们对痛风的误解可能会让他们放弃治疗。随着痛风病例的不断增加,这是一个真正的问题。
“这种广泛的误解会让痛风患者感到羞耻,导致一些人更可能默默忍受痛苦,而不是去看医生,接受可以降低血液中尿酸盐水平的预防性药物,从而阻止疼痛发作,”Merriman 说。
除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痛风的病因外,这项研究还为科学家们在治疗方面提供了更多的探索选择,尤其是在控制身体对尿酸积聚的免疫反应方面。事实上,现有的药物可能会被重新用于这项工作。
这项研究有一些局限性:大部分数据来自欧洲血统的人,一些记录依赖于自我报告的痛风,而不是临床诊断。尽管如此,它让我们对困扰人类几个世纪的健康问题有了更好的认识。
“我们希望,随着我们确定的新靶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好、更易获得的治疗方法将会出现,”Merriman 说。“痛风应该在卫生系统获得更多的卫生支出资源和更高的优先级。”
示意图
|
 |
|
来源:搜狐健康
每天仅限在8或10小时内吃饭,其他时间不吃,“间歇性禁食”被证明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减肥和预防心脏病; 然而,《细胞报告》近期一项研究警示,它可能对青少年人群胰岛功能有害。
课题组将小鼠分为青春期、成年和老年三组,按照一天饿着、两天进食的方式喂养。
十周后成年和老年小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调节改善;然而,青春期小鼠出现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胰岛素分泌下降,这是糖尿病发病的隐患。
细胞层面检查发现,青春期小鼠β细胞未能正常成熟,造成胰岛素分泌异常,成年期β细胞已经成熟不受影响。那么,1型糖尿病同样是β细胞受损引起的疾病,间歇性禁食或许带来相似的结果。
专家指出,本研究证明间歇性禁食对成人有益,但对胰岛细胞发育不完全的儿童青少年存在风险;另一方面,研究发现了一条β细胞受损的病理学机制,将其反推或许能找到恢复胰岛功能的途径,从而开发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
 |
|
来源: 加西网
酸奶、纯素肉类替代品和蛋白质棒( protein bars )都是我们超市货架上的常见产品,许多人认为这些产品总体上是健康的。
但专家警告,购物者被欺骗了——其中许多商品都和严重的健康风险有关。
土耳其医生、维拉诊所的高级撰稿人纳希德·阿里博士表示,此类食物会导致慢性炎症和肠道问题,增加患心脏病或某些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长期以来的研究表明,饮食是癌症的一个危险因素——大约十分之四的癌症病例被认为是由不良饮食和缺乏锻炼等生活方式因素引起的。
阿里博士建议购物者考虑他们选择的食物“从长远来看”如何影响他们的身体。
基本有五种所谓的“健康”产品实际上一点也不健康,阿里博士在超市购物时选择避开它们。
首先是调味酸奶和加工蛋白棒(protein bars )——它们通常含有添加糖和破坏肠道细菌的人工添加剂。
他说:“尽管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但不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群与较高的炎症和肠癌风险有关。”
他还告诉《太阳报》,蛋白质棒通常富含人造甜味剂、糖醇和加工过的蛋白质,可能会导致腹胀和消化问题。
顶级营养学家此前曾警告称,用于延长产品保质期的常见添加剂乳化剂(emulsifiers)与肠癌之间存在令人担忧的联系。
与此同时,虽然有些油对健康意识有无穷的好处,例如促进心脏和大脑健康,但英国人应该对菜籽油等流行植物油保持谨慎。
阿里博士表示,油菜籽或大豆含有较高含量的 omega-6 脂肪酸。
尽管它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但一些专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它可能会导致炎症,而炎症与“癌症的发展”有关。
阿里博士说:“问题不在于 omega-6 脂肪本身——我们的身体需要它们——而是现代饮食中 omega-6 和 omega-3 脂肪之间的不平衡,”。
同样,无可否认,对“人造肉”的需求席卷了全世界。
超市货架上现在摆满了纯素香肠、培根和汉堡,试图满足那些开始以植物为基础的生活方式的人们的需求。
但是,阿里博士指,肉类替代品本质上是经过高度加工的,含有与癌症有关的乳化剂混合物,以及稳定剂、增味剂和人工色素。
它们还含有较高含量的盐、糖和脂肪——所有英国人都被建议减少摄入。
去年,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植物性肉制品对心脏健康没有“明显的好处”。
更令人担忧的是,选择假香肠、汉堡和肉末的人似乎也比吃肉的人血压更差。
同样,阿里博士表示,他清单上的第五种产品是预包装的冰沙和果汁,因为它们也含有高含量的糖、防腐剂和人工香料,以增强味道。
他补充道:“即使他们说‘纯天然’或‘不添加糖’,它们通常都不含纤维,并且比苏打水含有更多的糖。这意味着血糖飙升、崩溃和不必要的卡路里。”
过多的卡路里是体重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这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与某些癌症的风险增加有关。
在英国,肥胖或超重估计每年导致大约二十分之一的癌症,相当于大约 18.000 例癌症。
事实上,超重和肥胖是英国第二大癌症原因,与 13 种不同类型的癌症有关,包括胰腺癌、乳腺癌、肠癌和卵巢癌。
|
 |
|
来源:ETtoday
每天吃多少蛋才算健康一直是许多民众关心的问题,国外一名男网红便亲身实验,挑战在1个月内狂吃1千颗蛋,平均每天吃了30颗蛋,结果让身体产生惊人变化,影片曝光后爆红。
在YouTube上拥有230多万订阅者的男网红埃维雷特(Joseph Everett)是一名健身爱好者,之前他曾在网络上发起1个月内要吃掉900颗蛋的挑战,以验证健身名人吉隆达(Vince Gironda)所说,“每天吃36颗蛋的增肌效果,和注射类固醇一样好”的言论是否属实。
居住在日本的埃维雷特为了挑战改变饮食习惯,每天吃掉大约30颗蛋,并搭配米饭、牛肉、优格、水果、蜂蜜和蛋白质棒等食物来补充营养,他在实验开始前特别测量了自己在杠铃(Barbell)、硬举、深蹲和卧推推举等4项运动的表现,与相关体检检查以便日后比对。
埃维雷特挑战1个月后惊讶发现,他增加了约13磅(近6公斤)的肌肉,血液中对人体有害的危险脂肪三酸甘油酯明显下降,而“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增加,坏胆固醇几乎没有变化,健身体能方面,他可以比挑战开始时多举起44磅(近20公斤)的重量。
埃维雷特表示,挑战第20天时他一度身体出现异状,因为严重腹痛和便秘被困在厕所中长达1个小时,后来他发现原因可能与生鸡蛋中胰蛋白酶抑制剂 (Trypsin inhibitor)过高有关,煮熟后再吃就不再有肠胃问题。
挑战结束后埃维雷特表示,他不确定吃鸡蛋的效果是否真的和类固醇一样好,但如果未来他需要增加肌肉的话,会再考虑这种做法。
|
 |
|
来源:医学原创故事会
医生,你是不是弄错了?为什么我每天喝很少的酒,可还是得了冠心病呢?不是说少量喝酒能保护心血管吗?56岁的宋先生特别不能理解,早在两个月前,他就开始频繁出现活动后胸痛,到医院做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很快明确为冠心病。
医生告诉宋先生,他之所以会罹患冠心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长期饮酒,很多人都有这样错误的观念,觉得小酌怡情,少量饮酒无伤大雅,还能扩张血管,保护血管,殊不知,这其实是大错特错的。
即便你每天只是少量饮酒,酒精也会对身体带来伤害。
就拿血管来说,长期饮酒,很容易干扰脂肪的代谢,为什么很多饮酒的人,事实上也没吃太多大鱼大肉,人也不是特别胖,但还是出现了高血脂,原因就在于酒精干扰了脂肪的代谢,长期的高血脂会损伤血管,容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
喝酒的人,还很容易罹患高血压,喝酒对血管的作用有双相作用,一开始的确是扩张血管,但很快,又会变成收缩血管,而且收缩血管持续的时间更长,所以患者的血压容易升高。
大家都知道,高血压会损伤血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冠心病的全称恰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很多人认为,我实在每天喝的酒不多啊,但问题是,喝酒对身体的伤害呈现累积效应,即便你每天喝的酒很少,但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呢,想想看,你又喝了多少呢?你的身体能不出问题吗?
《欧洲心脏病学杂志》刊登韩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在心脏健康方面,经常规律性少量饮酒其实比酗酒危害还大,更易增加房颤风险。
该研究由韩国大学医学院崔钟一博士(音)及韩国首尔大学安南医院研究团队共同完成,对涉及978万人的相关信息进行了梳理分析。2009年体检数据显示,所有参试者都未患房颤。此后,研究人员结合参试者的饮酒习惯,对他们的房颤发病情况进行追踪随访,直至2017年。结果发现,在确诊房颤的患者中,每周饮酒次数是最大的风险因素。
与偶尔“喝多酒”的参试者相比,每天饮酒的人房颤风险更大,每周饮酒≤1次的参试者风险最小。同时,饮酒量对房颤发作也有一定作用。1周饮酒量每增加1毫升,房颤风险可增加2%。
除了会导致高血压和冠心病以外,长期饮酒,还很容易增加酒精性心肌病的发病风险,大家都知道酒精的中间代谢产物是乙醛,乙醛会直接损伤心肌细胞膜。心肌细胞膜受到侵袭后,其通透性会受到影响,钾、镁离子等丢失,心肌能源的供应会减少,直接影响到心肌的收缩功能,最终会形成酒精性的心脏病。
鉴于长期饮酒对心脏带来的伤害,要想保护心脏,必须滴酒不沾。
不过,喝酒容易,戒酒却很难,原因就是长期饮酒的人,会形成酒瘾,即便你只是少量饮酒,但也会形成酒瘾,一旦形成酒瘾,戒酒后会出现身体和心理上的严重不适,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戒酒成功。
作为医生,要提醒大家的是,长期喝酒的人,要注意身体发出的报警信号,若出现这些信号,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第一,长期饮酒,若出现腹胀,腹部膨隆,下肢浮肿,要重视
酒精对肝脏的伤害很大,因为酒精的代谢要经过肝脏,长期饮酒,轻者会导致酒精性脂肪肝,严重的会导致酒精性肝硬化甚至是肝癌,而酒精性肝硬化则会导致腹胀,腹部膨隆,下肢浮肿
第二,长期饮酒,若出现腹痛,黑便,呕吐,要重视
喝酒对胃粘膜有一定的损伤,可以导致急性胃粘膜病变,也容易导致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甚至是胃癌。
第三,长期饮酒,若出现消瘦,要重视
喝酒是导致一系列癌症的元凶,当癌症来临的时候,往往会引起体重的下降,所以出现消瘦,务必要重视
第四,长期饮酒,若出现黄疸,要重视
饮酒的人,容易出现慢性肝衰竭、肝硬化、肝癌、胰腺癌等,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黄疸的出现,表现为皮肤巩膜发黄,尿液颜色加深,皮肤瘙痒。
|
 |
|
来源:大温家长会
还记得那个加拿大5岁华人小男孩吗?因患流感在急诊室等到病危,器官衰竭,最终医生宣告放弃治疗。
小编无意中获悉,这个可怜的孩子已经离世,最终确诊感染甲流。
孩子发烧后及时送医,却只能在急诊眼睁睁看着孩子病危,在医生宣布放弃的情况下靠着呼吸机等待最终的衰竭……
曾经,这名华人爸爸含泪分享自己儿子的经历无疑给更多的家长敲响了警钟,让人质疑加拿大的急诊机制是否合理。更多的人想知道,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如何自救。
根据加拿大公共卫生局(PHAC)的数据,近几周流感病例有所增加。截至2月1日,流感检测的阳性率达到21.2%,较前一周的16.91%有所上升。
在加拿大,流感季节通常从 11 月持续到次年 4 月,虽然任何人都可能感染流感,但病毒有时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这就是专家强调每年接种流感疫苗非常重要的原因。
与去年同期相比,PHAC 数据显示,流感病例的激增时间比前几季晚得多。在 2022 至 2023 年流感季节,病例高峰出现在 11 月底,而去年的高峰出现在 12 月底。
PHAC数据显示,甲型流感这个冬春占据主导地位,约占加拿大流感所有病例的94.2%。
一位华人家长1月23日在小红书上发帖分享了家里两个孩子感染甲流的症状和治疗全过程:
上周四深夜,发现小朋友高烧不退。耳温枪检测温度高达40度。期间有吃泰诺Tylenol 和advil两种儿童退烧药混合服用(注意:用量是根据小孩子的体重计算的,用药时间也是需要注意的)。服药期间有进行物理降温:温毛巾擦全身,额头冰毛巾不断更换,精油擦全身。高烧退了之后,如果脚冰的话说明还会高烧,所以要不断捂热脚丫子。
第二天高烧有复发,有呕吐vomit现象,立马给娃服用Gravol。并有好转。食物尽量清淡。退烧后反复复发,并且开始咳嗽。没办法,带去医院急诊。并且开始做甲流检测Flu A Test,24小时出结果。
第三天结果出来,家庭医生告知是甲流,再在家观察几天。于是立马公司请假一个星期,小朋友学校请假一个星期,after school 请假。期间妹妹也发烧了。
后面几天(已经昏天暗地没有时间概念了),带着2个娃又去了一趟急诊。急诊里有个会说中文的医生告知尽量不要再来医院,传染病很多。如果发烧就给孩子们喝电解质(共 8oz。妹妹用量:2ml / 5min。哥哥用量: 10ml / 2min)。期间也和家庭医生通过几次电话。哥哥拍了X-ray所幸没大碍。家庭医生给开了奥司他韦Tamiflu 和针对小孩吃的抗生素-阿莫西林。
温馨提示:甲流自测盒可以网上买到(Rapid test canada 和 PPE supply canada 都有甲流乙流新冠三合一的自测盒购买)。或者Google 搜 flu A test.
甲流和普通感冒有啥区别?
但由于前期症状和感冒比较像,所以很多人不当一回事。随着病情发展,症状逐渐变得更为严重且发病迅速。
甲流,起病急,患者体温常常超过39℃,肌肉酸痛,全身症状明显。
具体来说,同样伴随着以下症状。
高烧:体温往往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至39℃以上,甚至达到40℃。儿童甚至能高烧至42度。
咳嗽:通常是干咳,有时伴随着少量痰液。
喉咙痛:甲流病毒引起咽喉部黏膜发炎,导致持续性喉咙痛。
全身痛:甲流患者常常会出现全身肌肉和关节的酸痛。
乏力:甲流病毒感染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导致身体极度疲劳。
食欲下降:由于高热和其它症状的影响,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
腹泻和呕吐:甲流感染引起胃肠道反应,导致腹泻和呕吐,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
感染甲流怎么办?
一名华人家长分享了一篇儿童版甲流自救指南——
1.如果孩子突然发烧,并且体温在39度以上,先不要着急,可以先吃Tylenol或者Advil,观察体温是否可以降下去,配合物理降温。
2.如果体温高烧不退持续39度以上,Advil和Tylenol 可以同时吃。一般情况温度都会降,如果孩子的精神状态良好,也没有说喉咙痛的话可以继续观察。
3.发热第一天体温很难降下来比较正常,因为身体免疫系统ji活想要对kang病毒,所以会体温升高,发热第二天吃药体温仍然降不下来,并且不愿吃东西,没有力气,可以考虑去急诊,但是去急诊也会等很久,基本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如果精神状态不好可以要求医生做检测,和医生说的严重点儿,说是呕吐拉肚子,如果是甲流,会开Tamiflu 。但是我带孩子去了急诊,也没有开检测。等了四五个小时,看情况不严重让直接回家了。
4.可以在PPE备三合一测试盒子,多伦多显示第二天就可以到达,温哥华有可能需要好几天,所以现在还没有中招的可以提前备一盒,如果中招并且感觉症状像甲流可以自己在家里测,然后拿结果找家庭医生或者药剂师开Tamiflu就是奥司他韦。有人说可以找药剂师可以直接开,但是还需要咨询一下。
Tamiflu服用以后副作用就是胃肠道不适,但是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有这种感受。
危急时刻拨打911!
加拿大急诊有多慢,大家相比都深有体会。
对于一些紧急情况,有网友建议,除了及时服药和就医,更重要的是出现了紧急情况不要自己去急诊,最好直接拨打 911.因为 911 送到急诊后可以根据情况优先就医,能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其次,如果自己带孩子去急诊,一定要强调不只是发烧(优先级不高),并提到孩子出现了神志不清和抽搐的症状,要求送去急症区(acute zone)而不是待在急诊门诊。
此外,如果在家已经有过抽搐,最好常备奥司他韦并在家里就及时服用,否则即使拨打 911 被送往急诊,一旦出现急性坏死性脑病也很难救治。
曾经,还有家长分享了自己的孩子从高热惊厥发展至癫痫后成功抢救的经历:
首先,出现抽搐之前会有想吐、想上洗手间和反应迟钝的现象,这个时候就应该拨打 911 并在家中备好癫痫抢救药,及时服药。
救护车来了以后,救护人员表示这个时候插呼吸管非常关键,因为需要保证血氧没有问题。
到达医院后,已经有 8 个医生就位负责不同方面的检查,并在接受治疗 4 个小时后撤掉了呼吸机。
总之,在加拿大给孩子看病很多时候需要家长有足够快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不少孩子家长表示自己小孩发烧带去急诊,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等待几个小时,即使看了医生,给的建议也是五天后不退烧再来,否则连 X 光也不给做。
另外,尽管加拿大的救护车备受吐槽。但在危急时刻,拨打911.救护车能在路上就提供抢救,并在确认症状后及时送去相应区域接受治疗。
甲流肆虐,希望这些经验梳理能帮得上大家。另外,每个人情况不同,紧急情况立即就医,谨遵医嘱。
|
 |
|
来源:火星宏观
内容提要:
1、美国抗击通胀,离不开中国的廉价工业品;
2、美国发行美元债,乞求中国购买;
3、人民币国际化,会导致美元国际核心货币地位崩溃;
4、美国人工成本太高,制造业无法回流;
5、美国收紧高科技与华合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最近,莫迪老仙去了趟美国,政界、商界,媒体,对莫老仙的热情,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个与老苏、小鹅友好合作了几十年的国家,在小鹅深陷黑土地上天天被乌军胖揍,揍到要拿核弹威胁世界的时候,毅然决然地与小鹅的对手称兄道弟,互诉衷肠,表示要全面深入合作了,其目的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此事的详细解读请点击阅读《美国讨好印度,是围堵大国的需要,还是其经济吸引力?》一文。
面对来突发的地缘变化和来势汹汹的全面包围,我们应该如何与美国相处?是柔性盘旋,尽量为我所用,还是正面硬刚,加速冲突?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游刃有余,百战百胜。我们在选择之前,是否意识到,我们对美国存在重大的认识误区?而这些严重的误判,将可能对我们的经济策略、措施、交往,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一、美国抗击通胀,离不开中国的廉价工业品
我们很多人、甚至是大部分人都认为,美国离不开中国物美价廉的消费品。即使在中低端消费品生产线部分转移到东南亚之后,还有很多人认为,美国这两年,之所以出现高通胀,是因为2018年川普先后两次对我们商品加征的关税措施,一直没有取消,高关税导致从中国进口的物美价廉的商品减少,单靠美联储的加息措施无法控制通胀。
实际上果真如此吗?那是因为持有该观点的人,从来只表达观点,不提供论据。
第一、低技术消费品的生产线转移很快。东南亚在低技术消费品对美出口方面增长很快,其产品成本比我们还要低廉。此外,印度、墨西哥的消费品也在快速涌入美国市场,蚕食我们的市场份额。
第二、中国制造对美国物价影响很小。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在2022年6月22日出席国会听证会时曾明确表示,涉及对华商品的关税,对降低美国的通胀影响十分有限。2022年美从中国进口商品5367亿美元,加征关税部分只有1800亿美元,仅占2022年美国消费额的1 %左右,全部取消关税措施,即降低20个点的关税,仅能影响美国通胀下降0.2个百分点。这对美国通胀的影响的确微乎其微。
第三、从2022年到2023年,美国市场中国制造的比重在降低,但美国的通胀也在降低。2023年4月份,美国进口商品2529亿美元,同比减少1.8%,但从中国进口减少了20.8%。2022年4月,中国商品在美国进口商品中占比16.2%,一年后,中国商品占比下降到13.1%。但美国的CPI 已从去年6月份的高点9.1%回落到今年5月份的4%。
从逻辑上看,美国抗击通胀,真的需要中国的廉价工业品吗?如果离不开,我们就有拿捏对美贸易的手段,不怕他不取消关税措施。如果能够离开,是不是得另寻出路?
二、美国发行美元债,乞求中国购买
美国国债的一举一动,都能长时间占据我们媒体头条与热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大多数同胞认为,美国发行国债,需要乞求我们购买,我们购买美债,是对美国的大力支持,是我们借钱给美国人花。惹烦我们,抛了美债,美债就要崩盘了,美国就要发生债务危机了,美国经济就要衰退了,美国就要衰落了。以至于但凡美国财长访问中国,自媒体一定会有大量的“来求我们买美债“的文章。
美国真的穷到如此,需要向一个人均GDP只有其17%的国家借钱度日?其实自媒体关于美债的这些炒作点,极其无知也极其无脑。
第一、美国发行美债,从来不会求谁购买。美债就是一种全球来看回报都十分稳定的优质投资品。各国央行的外汇储备以及投资机构,在配置资产的时候,配置多少美债,都是资金管理者自己对美债收益率、风险度的评估与决策。
第二、买美债的,从来都是为了收益,没人为了支持美国。就像我们买股票一样,有谁求你买了?逼你买了?你买了是想投资收益还是想支持上市公司发展?你最多是主观为自己挣钱,客观上有利于人家发展而已。
第三、你不买美债,多的是人买。比如2023年1月份因为美元荒,一些国家包括我们,卖出美债买回自己的货币缓和汇率跌势。自媒体就开始渲染全球抛售美债,美债要崩盘了。但美国财政部公布的美债持有量排名前38个国家中, 17个减持,还有21个增持。美国之外的国家持有美债合计74025亿美元,还比上个月增持了838亿美元,增加了1.15%。
我们长期减持美债的同时,欧洲持有的美债一直在持续增加。与2011年9月对比,2023年1月,我们累计减持了4108亿美元,但欧盟、英国、日本累计增持了14826、5568、1204亿美元。
第四、截止2023年4月,我们仅持有8689亿美元,仅占美债余额的2.7%。即使全部抛售,对美债市场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三、人民币国际化,会导致美元国际核心货币地位崩溃
所谓的美元霸权,其实就是美元处于国际货币的核心地位。除了美元,国际货币还有不少。比如欧元、英镑、日元、澳元、加元等等。
在美元后面加上霸权两个字,是我们其他国家灌输美国霸权的一个重要支撑,也是重要论据。
每当美元加息的时候,因为息差导致资本外流,美元升值、其他货币贬值,我们就会发小作文,说美元利用其霸权地位收割各国财富;每当美元降息美元扩张时,美元通过投资与贸易流入各国,美元指数下降,其他货币升值,我们也会写小作文,指责美元利用其霸权,流入各国掠夺财富。
所以,我们用货币互换协议、本币结算协议鼓励各国,联手抗击美元霸权。只要人民币国际化了,美元霸权就崩溃了。问题是:
第一、美元加息是霸权收割,降息是霸权掠夺。这样的小作文,从逻辑上说得通吗?
第二、换成其他任何一种货币接替美元成为国际核心货币,他加息或降息的实际后果,不是一样的吗?那么,到底是美元霸权,还是国际核心货币原本就不应该存在,我们都回到没有国际货币,以货易货的时代?
第三、人民币国际化道阻且长。我们离彻底放开资本管制、自由兑换,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而资本自由进出、自由流通、自由兑换,是人民币首先成为国际货币的基本前提条件。而要从国际货币成长为国际核心货币,还需要人民币所代表的科技水平、市场规模、经济实力、制度信用能够超越其他国际货币而被所有的国家所选择。
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从理论上和逻辑上,并不会导致美元国际核心货币地位的崩溃。这个话,现在说还太早,至少需要已经成为国际货币之后才有资格吧。
四、美国人工成本太高,制造业无法回流
由于美国对劳动者的法律保护比我们的标准高很多,我们的双休、每周40小时工作制都还是我们为了加入WTO而被迫接受的西方劳动保护制度。毫无疑问,美国的劳动成本肯定比我们高很多。
但是,我们因此就能够得出美国不适宜发展制造业,美国的制造业回流无法实行的结论吗?当然不能。
第一、劳动力成本只是制造业成本的一部分,劳动力成本高不一定导致产品的生产成本也高。
制造业的成本,除了劳动力价格,还有土地、物流、资金、能源、运输、税收等众多的成本。美国的人工成本高,但他们的其他成本,特别是制度成本,与我们还是有竞争力的。
汽车玻璃大王曹总在一次访谈中谈及赴美开厂的动机时说:“我为什么跑到美国建厂呢?因为我们除了人工成本便宜外,其他什么都贵。美国除了人工贵,其他什么都便宜。”
第二、科技进步正在淡化人工成本。无人生产线、机器人、智能工厂的发展,正在明显降低劳动力成本在制造成本中的占比,不断在削弱低工资对高工资的竞争力。
第三、事实上,美国的制造业回流比预期的还要顺利。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数据,美国的制造业建筑支出在过去一年增长了超过了1倍,2023年4月份又达到了惊人的1900亿美元。自2022年以来,美国的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工厂建造量超3倍。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互联网企业纷纷裁员,但美国的就业岗位却在明显增长的主要原因。美国的制造业新投资项目,不仅来自于美国本土资金,还有大量的海外企业在美国新建工厂。
美国制造业快速回流,特别是半导体投资大幅度增长,不仅摧毁了美国不适合发展制造业的谬论,还对我们的产业升级带来较大的困扰。我们在布局产业升级和半导体产业时,一定要考虑这一变化对我们今后高技术含量产品海外市场的干扰。
五、美国收紧高科技与华合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近几年,美国制裁华为、中兴,采取了越来越多的打压中国高技术产业、特别是半导体产业的措施。毫无疑问,美国就是想阻碍我们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崛起。我们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与之周旋、应对,想办法打破美国对我们的高科技封锁与围堵。
但我们发现,每每美国有打压我们高科技的措施,就有很多人说这是美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比如制裁华为时有人说,没了华为5G,美国人就用不了5G。还有人说,我们并非制造不出来芯片,我们不做,是为了给美国企业订单,因为没有我们的订单,他们就活不了。
6月28日,胡锡进也发表作文说:美国对华政策将是“瞎忙活”,且收益率极低。比如,他们搞“断链”影响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反而促进了中国的科技自主创新,损害了美国头部科技企业的利益。
我总觉得,这些说法,极其荒谬无知。
第一、如果美国打压我们,是美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我们有什么道理反对美国的打压啊?还祭出什么反制措施啊?应该欢迎他快点打压,让美国快点砸死自己啊!
第二、如果说美国对我们高科技企业的围堵,会促进我们的科技自主创新,损害美国头部科技企业的利益。那我们也应该欢迎美国的围堵啊!对我们有利、对美国有害的事,我们为什么要阻止呢?
第三、事实上,我们要承认,我们的高科技发展,还真的需要来自美国的技术、人才、设备和资金。华为营收从2019年的8588亿元,下滑到2022年的6423亿元,现在连5G手机都无法制造,只能生产4G手机,我们最牛的科技企业都如此,何况其他企业呢?
明明对我们负面影响很大,却要说有利于我们发展。这样的小作文,这样的逻辑与话术,不仅于我们突破其打压无益,让美国人看了,连愧疚都省略了。
|
 |
|
来源:StephenYeong
一周年碎碎念,一点微小的个体记忆
一年前的今天,上海两个月的封城以上海发布的“6月1日起有序恢复住宅小区出入、公共交通运营和机动车通行”结束,当然了,封城的开始也是上海发布,3月28日的“新一轮核酸筛查”。解封的推文下,上海发布放出来的评论是“我是六月一日过生日,感谢上海政府的礼物,我超喜欢!”“我爱魔都!”。
2022年的5月31日应该还是个工作日,下午守在电脑面前摸鱼(和上班)。打开手机发现楼道群里说小区的门开了,可以自由出去了,之前几天一直讲的是一个楼道有一两个名额一天可以出小区的门。昔日的卡口确实消失了,扫开一辆单车漫无目的的骑起来,一种巨大的陌生和手足无措感袭来,我获得了曾经在监狱里渴望的自由,但我要这自由做什么?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中假释出狱的老大爷最终上吊自杀了一样。不远处的菜市场开始熙熙攘攘,人们涌了出来,买菜买肉,我也去苹果花园买了一只吐司,但为什么要买吐司?现在想想可能还是对食物缺乏的惶恐,那个吐司最后也就吃了三分之一,过了保质期就扔掉了。
如每一个在上海的市民收到的信息一样,鸳鸯锅封城,只要四天就完事。我买了一打方便面,和生菜鸡毛菜,最后一天还在公司(3月末日均确诊三千例的时候我居然还正常线下上班)旁边的精品超市抢购了一盒伊势万绿湖可生食鸡蛋—那个超市能买到的最便宜的鸡蛋,和一盒牛奶。现在想想这样保守的囤积物资多少有点可笑。鸳鸯锅封城先只封浦东,于是所有的跨江的地铁线都只驶到临近黄浦江的车站,3月30日时还去体验了一番如此的盛况,二号线终点站南京东路,四号线终点站南浦大桥,八号线终点站终点站小南门,晚上七点钟的人民广场站空空荡荡,只有保洁阿姨在徒劳的拖地。从南京东路走向黄浦江边,空无一人的南京东路还是第一次见到,同样空荡荡的江堤上有人跑步,望向对岸,陆家嘴的灯光还是毫无异样地辉煌,从金陵东路走去豫园站,回望外滩的方向,江对岸花旗银行幕墙上的LED上是巨大的I♥上海I♥侬(侬是上海话中的“你”),映照在空旷的路上。
几天后食物自然即将耗尽,楼道群里的人们开始寻觅团购群,我团到的第一批东西居然是意面、玉米片和粗粮饼干。我拿了两包烟跟楼上换了海底捞番茄底料,番茄底料加洋葱番茄和随便什么肉,浇到意面上,也确实像那么回事。接下来是蔬菜包、肉、两块钱一个的鸡蛋、面包和水果,想要靠叮咚美团抢菜是徒劳的,只有自组织的团购才稳定靠谱,只不过要等上几天才能收到。起初还是一天三顿饭,早上麦片中午吃个泡面晚上和室友炒两个菜闷一锅饭;中间一度团到了面粉,从楼下借了擀面杖,和了面擀饺子皮包饺子,从下午一点忙活到八点钟才吃上,也就折腾了那一次就再也不弄了;后来一天两顿,随便炒个鸡蛋做个粥就是一餐,家里没有称,解封了去表哥家吃饭,一称瘦了20斤。
封城中本来准备写些日记,结果只零零碎碎的坚持了几天时间,之前有一篇已经发到了matters上-今天是上海封城的第53天,还有接下来封城初期没有那么愤怒时候写的:
4月13日 Lockdown的第13天
已经渐渐习惯了居家的生活,早上八九点钟起来,洗个澡回回邮件,下午煮点茶喝,傍晚给室友们做个饭,饭后盘点下剩余的物资和明天该做些什么菜。已经没有居家初期对于食物的焦虑,社区的团购带来了充盈的食物,至少对于年轻人而言是这样的:从牛奶到蔬菜,面条大米和菜馒头应有尽有。我自觉已是上海疫情封锁中受影响最小的人了,封城的时间最短、有固定的工作可以线上办公、没有被感染上covid…现在的病毒真的还有那么可怕了么?如果还是如两年前一样的话,那外国政府都视人命如草芥了,这两年国内的施打疫苗、处置患者的经验都是不存在的了么?
(一年后的评述:关于感染后被拉去方舱中,方舱里老人的境遇可以看一下我的朋友Hayami写的《我在方舱,看见老人们的孤岛求生》。曾在墙内的微信公众号获得一千万的点阅后才被删除。)
4月14日 Lockdown第14天
晚上做饭的时候对面楼又一次吹起了萨克斯,这一次演奏的是《明天会更好》。在被封城的现在能听到演奏这样的一首歌,确实有如沙老师在文中所说的“不亚于在冰箱里忽然发现还有一瓶可乐”。可对于现在的环境里,明天真的会更好么?至少对我而言对当前撕裂混乱社会的厌恶、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担忧远远大于对未来的企盼。明天会更好于1985年首次演唱,两年后台湾戒严令被取消、多年来的党外运动走上了台前;那一年前的大陆在改革开放后,文化和思想都有着极大的自由…
(一年后的评述:上海解封前几天,在前法租界的延庆路上,便有市民在街头弹唱起《明天会更好》,在微博等墙内平台被转发了许多次,对于我自己而言还是最喜欢街头的这一版,更富有生机和力量。最近刷ig时才发现1989年香港社会民主歌声献中华时候也曾一度献唱过这首歌,让上海乃至全国发生的事情于四十年前的事情产生了关联)
核酸是无休止的。就像上学时候运动会走队列练习一样,走一次,不行,再走一次、再走一次,每天的新增确诊从三千变成两万三万再缓慢的下降。也是封城后才晓得小区居然有像学校那样的广播体系,来催促你去做核酸,而毋需如很多小区一般要社区的人手持一个大喇叭在窗户底下喊。起初还很正常,按照楼道的号码依次喊去做核酸,接下来是在开始做核酸前播放红歌,社会主义好我爱祖国将士们听党指挥,特别还是在早上六七点钟时播,大抵是为了提醒您别忘了赶紧起床做核酸。还送了很多很多很多的抗原,每天打卡上传,后来也懒了,一个核酸片片儿能拍一周直到褪色。
离开上海前的几天,平日在天津工作的好朋友来上海玩,阴沉闷热的天气里我们从徐家汇书院走到徐家汇公园,她问我,你会不会对上海有归属感?很难回答这个问题。来了一年多没有户口没有房子,甚至连暂住证都没办,从户籍的角度上来说我和盲流没有本质的区别,还记得公司里的本地同事一本正经的跟我分析半个小时这个拆迁给了多少钱多少套房子,这个晚拆迁了几年就多给了多少。但归属感又不是明明白白白纸黑字的户口对吧,归属感可能像幸福感一样,是点状的而不是条块状,和朋友在解封后的街头喝酒、吃老弄堂的苍蝇馆子、给没带口罩的爷叔送一个口罩、和准备在上海买房子的朋友讨论各区的区位(?)以及在去年的11月街头行走,归属感在每个小小的事件中随机存在。
清空房间是一个大工程。明明记得来的时候只有一个背包和一个箱子,把书送了好多朋友、能挂闲鱼挂闲鱼之后还是好几大箱子。最难抉择的是把什么衣服扔进登山包里背走,这个带不带、带两件还是三件、本来还想带三双鞋,结果登山包完全放不下只能带两个,完全忘记大学时候长程旅行的登山包是怎么收拾的了。最终也只放进了平日很小一部分的衣服,之前还总觉得衣服不够穿的,或许人生活在世界上需要的东西真的不太多。
最为舍不得离开上海的还是这座城市丰富的公共空间和同温层的朋友们,每周不重复的活动在市区的每一个角落中进行茑屋书店半层书店黑石公寓育音堂日领馆兰心大剧院;今年三月份考语言考试前准备的时候还去了好几家图书馆,普陀区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上图东馆,最后还是觉得上图老派古朴的气质最为对胃口,如果人不多的话徐家汇书院也会是一个好的选择。
我在上海的朋友们大抵是从豆瓣、播客听友群和同好群里认识的。已经消失了好几年的好奇心日报的读者群还存在着,和上海的群友们形成了小小的线下同温层,在严老师索老师的润府度过了一个个美妙的夜晚,想来第一次的抗原还是在可以望到浦东四件套的虹口一代润府里做的;和翻电群友们则是在一次次的群代会中熟络,从永福路上的雍福会到莘庄的圣诞派对、以及11月路上行走后逾三十个人挤在李师家小小的客厅,复盘这震撼人心和公民教育101的一晚。李师走后,故宅被wayne师接手,成为群友们举行活动的公共空间,每周电影放映、碎片谈,当然更多的是不定期的骑行观展吃饭和喝酒。爱每一位同温层的朋友们,也祝大家应润尽润,心想事成。
中环到北翟高架到虹桥枢纽,曾经出差旅行和送表哥离开上海的路线再熟悉不过,对城市交通地理的亲切应该也算是一种归属感。值机托运安检登机,同样熟悉不过,但这一次在上海没有了可以回的家,这天很炎热,徐家汇气象站的温度打破了历史记录,飞机一跃而上进入云层。
再会了上海、さよなら。
|
 |
|
来源:YouCore
在《鲁豫有约》这档访谈节目中,当主持人鲁豫采访嘉宾时,如果得到的回答与她的预期不符,她会习惯性回一句话:“真的吗?我不信!”
这样的质疑,常常让嘉宾感到尴尬,甚至哑口无言。
就连鲁豫自己,后来也忍不住在脱口秀中自嘲:她刚到凤凰卫视主持节目《凤凰早班车》时,工作非常辛苦,但身体却一点问题都没有。
体检的医生对她说:“没问题呀,你这么健康,工作肯定很轻松吧。”
鲁豫回答说,“我天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呀!”
结果医生回道:“真的吗?我不信!”
随后,鲁豫开始吐槽这句话,“这大夫说话怎么这么难听啊。”
像鲁豫一样,我们都清楚没有人喜欢被否定;但在实际沟通中,我们却又经常忍不住反驳他人。
比如,当别人兴致勃勃地分享一个最新发现时,有些人会回答说:“你才知道呀,我早就知道了。”
当下属向领导汇报工作想法时,有些领导会立即回复:“你这个思考逻辑是不是有问题啊?”
当你习惯了反驳他人,你会发现主动与你交流的人会变得越来越少,偶尔难得有个人来跟你交流,你往往也是跟对方聊得不欢而散。
既然习惯性反驳对人际关系损害这么大,那么我们该如何调整这种表达倾向呢?
你不妨试试以下三点建议:
01 第一回应Yes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套自我保护的心理防御机制,为了保护自我的认知、立场和自尊,当听到反驳时,这个防御机制就会咯噔一下激活,让你不自觉地反感对方的言论,哪怕对方说得天花乱坠,你也听不下去。
因此,对别人话语最好的第一回应永远是“Yes”。
当对方听到你说“Yes”后,自我保护的心理防御机制就不会被触发,他会不自觉地开始听你说yes之后表达的观点和意见。
你可以观察下,你周围那些和人相处愉快的朋友、会管理和激励人的领导,是不是大都是“yes”派呢?
要说好“yes”,由浅到深有三点方法:
1 简单附和
这是最容易做到的,你只需要点头,说“是的”,“你说得对”即可。
只要做出认同的姿态,哪怕你是假装的,对方也会忍不住对你产生好感。
2 提炼认同点
从对方的表述中,提炼出要点,并以特别认同的方式讲给对方听。
例如,有人跟你感慨:“我觉得管人啊不能一刀切,要能容忍不同人的缺点。像谁谁谁,她办事一根筋,不知灵活变通,与其要她灵活变通,不如就只给她安排需要原则强、变化少的工作。”
这段话你听了后,就可以提炼出认可的部分,并反讲给他听:“你说得太对了!我们做管理,就是要像你说的这样,用人所长、避其所短。”
这种提炼认同点的Yes,就比简单附和的效果更进一步,对方不但对你有好感,而且还觉得你有水平,你的认同有价值,就更愿意继续跟你聊下去。
3 感同身受
如果你还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的情绪,做到感同身受,那这种Yes就更高级了,对方会视你为知音。
不过这一点比前两者都要困难很多,因为它要求你跟对方有类似的身份地位、价值观、知识结构或者相同的成长经历。比如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
所以,这种Yes作为可选项即可,碰巧能做到更好,实在没法共情,做到前两点也完全够用了。
只要你能将自己的第一回应,默认改成“Yes”模式,一周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和别人的对话会流畅很多倍。三周之后,你跟周围人的人际关系就有明显的改善。
02 降低Ask的质疑感
跟人对话时,第一回应默认用“Yes”,肯定是最佳选择。但如果在对话过程中,你只是一直点头表达Yes,对方就会觉得你在敷衍了。
特别是许多人的表达能力有限,很多时候他自己都觉得没说清楚,你却点头说Yes,不但不会拉近跟对方的关系,反而会让对方瞧不起你。
所以,人际沟通时还得会Ask,用提问跟对方做一些澄清。
这时问题就来了,提问问得不好,就很容易让对方产生被质疑的感觉,觉得你是在质疑他。
我就亲历过一个反面例子:
前段时间,我闺蜜(差点成了前闺蜜)追剧时喜欢上了一个明星,我们闲聊时她感慨道:“朱一龙真帅啊。”
我没多想,直接回了句:“哪里帅呢?”
她当即和我翻脸,觉得我质疑她的看法很可笑。
我是真委屈呀,因为我压根没想着质疑她,确实是不知道朱一龙长什么样,就是单纯想问下他哪个地方比较帅气。
但没留意提问的方式,就被闺蜜误解了。
在生活中,和闺蜜发生这类误会还好,因为彼此了解对方的为人,事后很容易解释清楚。
但如果是在工作中或者和还不太熟悉的人发生这种情况,他们可能就不会当面跟你表达不满,而是会私下认为你爱抬杠、情商低。
我经常因为爱提问发生类似的误解后,痛定思痛总结了三个减少Ask的质疑感的方法,跟你分享下。
第一,Ask前,先表达对对方观点的理解。
比如,“我理解你的意思是......,可以再进一步解释......吗?”,“你刚才提到的观点很有启发性,可以再具体说下吗”。
这可以让对方明确我们提问的出发点,是真诚的理解与好奇,而非质疑他的立场。
第二,Ask时,避免使用绝对或极端的词汇,如“为什么”、“真的”、“怎么会”。
这些词汇容易让问题显得过于直接、甚至挑衅。
你可以选择更温和的措辞,让提问的语气显得更开放和中立。
比如,“请具体解释一下”,“请举例阐明”,“可以详细描述......的原因吗?”。
第三,观察对方反应,在必要时澄清Ask的目的。
如果察觉对方有被冒犯到的信号,立即适时重申你Ask的目的。
比如,“请不要误会,我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您的观点。”
像上面这样降低Ask的质疑感后,你的提问就只会拉近跟对方的关系,而不会被对方误解了。
Image
03 正确表达No
第一回应“Yes”,对话中适时Ask,你已经完全能够拉近跟任何人的人际关系了。
但如果你还想有更进一步的效果,让对方不仅是亲近你,还更看重你,甚至崇拜你的话,那还得学会正确表达No。
如何正确表达No呢?
在辩论节目《奇葩说》中,蔡康永表现出的三项辩论技巧就很适合我们上手应用。
1 引用例子来表达相反的观点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痛苦的绝症病人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我该不该鼓励他撑下去?“
蔡康永没有直接说“不该鼓励”,而是以他主持的《康熙来了》为例,说节目当时宣告停播的时候,很多观众鼓励他继续做下去,但是他压力很大,不开心。他更希望观众们能够肯定他的过去,让他离开,这样他反而会更舒服。
像蔡康永这样,通过引用具体的例子来阐述相反的观点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通过引用具体的例子或讲故事,可以直观地展示相反立场的影响和后果,从而更能增强对方对你相反观点的接受意愿。
在实际工作中,当你想要表达No时,同样可以多采用这种引用例子或讲故事的方式。
比如,不赞同对方的方案时,你可以回复,“这套方案我之前正好用过,当时的具体情况是…”,或“类似的方法正好其它有项目用过,具体情况是…”。
基于具体事实或实例提出的异见,会显得你更加中立和理性,也更易被对方接受与理解。
2 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和担忧
针对辩题“没有上进心,有没有错?“,相比于其他辩手言辞激烈地输出自己的观点,蔡康永不是给出自己的观点,而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表达出自己的担忧和顾虑:
“我没有办法说没有上进心是一个过错,可是我有把握地说,没有上进心,你一定会错过。”
当你像蔡康永这样,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的处境表示关心和担忧,对方自然就会愿意听取你想要表达的内容。
工作中,当你想表达不同意见时,也可以运用这个技巧。
可以这么说,“我担心这个时间节点实施,会影响你任务的最终完成效果”,或“如果没有进一步落实相关条款,后面推进这个方案,我担心你会遇到困难”。
3 提供替代方案
针对辩题“该选择爱你的人,还是你爱的?”,当对方辩手提出“选择我爱的,因为我要主动追求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观点时,蔡康永的回应是这样的:
我觉得大部分人在一味在爱对方的时候,常常是忽略了自己最美好的部分。
我们常常不够爱自己,常常要通过爱我们的人才能够发现我们自己有多么好,所以我们最后是依赖着那个深深爱我们的人,而让我们相信自己值得被爱,我们是一个好的人。
因此不要轻易拒绝,让你感觉到自己好的机会。
在不得不否定对方的同时,像蔡康永这样,给对方提供一个更好的替代方案,告知对方:“其实要达成你的目标,可能存在一个更好的方案供你参考。”
这样,对方不仅不会反感你的否定,还会认可你的专业,甚至感激你的建议。
在工作中,当你想表达不认同时,也务必要提供一个替代方案,这样就可以给对方传递一个友好信号:我的异见是基于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是想帮你解决问题的,而非主观反对。
用好上面三个正确表达No的方法,不仅不会让对方产生反感,而且还能让对方感知到你是在帮他更好地实现目标或帮他变得更好。
04 小结
习惯性反驳的根源是,你更乐意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里,按自己习惯的方式与人交流。
这么做了后,你确实是爽了,但也给别人留下了“与人为难”“爱抬杠”的不良印象,从而摧毁了自己的人际关系。
挽回的方式切实也挺简单,就是转变自己与别人的说话方式即可。
1、与人交流,第一回应默认讲“Yes“。
2、当需要提问时,减少Ask的质疑感。
3、不得不表示不同的看法时,用以下三个技巧正确表达No:引用例子、表达关心和担忧、提供替代方案。
|
 |
|
来源:李承鹏
资料图片:李承鹏
我没有女儿。但对拥有女儿那种如饴在口的美好,感同身受。
有一天,春运。因为急着要去西昌采访,我挤上了一趟长途客车。人多极了,那趟车开进新南门客车站时,坝子上的人忽然像被磁铁吸引过去的粉末。司机并不立即停住,点一脚油门踩一脚刹车。粉末们一会东一会西。好歹停住,人们像抛石机一样抛进行李,有的从门里进,有的直接从窗户翻进去。
那是九十年代末的一个普通场面,空气里混杂着汗味,脚臭,蔬菜味,我身边坐着一对父女,准确的说是从窗户外冲进来一对父女,他把女儿递给我,自己又翻进来。
也不怎么谢我,坐定,他就急急地不知从哪儿掏出一只苹果,粗砺的手擦了几下,让女儿吃。女儿约莫四五岁,眼睛很大,眼仁黑黑的透着灵气,是西昌、大凉山女孩子常见的长相。
那地方的小女孩,干净的像未经雕琢的玉。她吃着吃着,就睡着了,阳光晒了进来,照得她的鼻翼也有些透明。
那父亲看着阳光,忽然掏出一张帕子,挡在窗上,其实是挂在窗帘早不知去向的一根铁丝上。车厢晃动,不一会儿,帕子掉下来,他又挂上去,用粗糙手指把帕子仔细卷在铁丝上……再一会儿又掉下来,他就不断挂上去。
最后他用身体挡住阳光,车行路上,阳光的角度不断变化,他调整着身体的姿势。其实徒劳。
但他很幸福。
我有些嘲笑,这粗人刚才为什么不用帕子擦苹果。
快到眉山时,忽然一脚刹车,女孩的头撞到前面座椅,哭了。那父亲破口大骂司机,很脏的川骂。又怕女儿疼,给她揉了揉额头,她哇的就吐了,他一伸手,接住了。
女儿一直吐,他一直用手接住,直到女儿平静下来时,他才有空扯下那张帕子擦自己的手。
我想,这是出门在外打工父亲用的万能帕子吧。
不一会儿,车停休息区,那时还叫加水。父亲抱着女儿冲下去,抢占了水龙头,给女儿洗着吐脏的前襟,手,脸……
天很冷,为了怕张冻疮吧,他又不知从哪儿掏出一盒抹脸的,擦手,擦脸,很仔细,却严重不分顺序。
这样的父亲终会老去,老得抱不动女儿,翻不进窗子,挡不住阳光刺眼。女儿慢慢长大,亭亭玉立,即将迎接自己的爱情、婚姻……
白居易写过一首极美的诗: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十一把镜学点妆,十二抽针能绣裳。十三行坐事调品,不肯迷头白地藏。玲珑云髻生菜样,飘摇风袖蔷薇香……
有一天,这女儿走在路上被一棍子打晕,拐了坏人家,用铁链拴住,生了八个孩子,得了精神病……
你却认为这是中国农村的不良风俗和贫穷使然,谁都想娶妻生子,跟饿了要吃饭一样,拐跑一个女孩,人性而已。
这太脏了。
为什么要站在施暴者的而不是受害者的立场呢呢?显得视角更广,更宽容吗。
你听得见女孩被强暴时呼唤天地无应破碎的声音吗。
真希望铁链女的父亲是杨佳,或者美国那个父亲。当全村目睹悲剧,二十五年连个报警的人都没有,此时别装逼告诉尚存正义的人:你要遵守法律。
双方不对等时,装公允,就是帮凶。
周云蓬唱不要做中国人的孩子,不要做乌鲁木齐的孩子不要做云南的孩子不要做南充的孩子。
白居易那首诗写的极美也极悲伤,后面的结局,我尝试翻译成大白话:
这漂亮的女孩啊,能把头发编出各种花的样子,她走起路来,衣袖间都飘出蔷薇的香气。
她举手投足,都那么婀娜多姿,她转动起来,浑身上下像是发着光一样。
这花儿一样的女孩,却在她即将出嫁的前一年,突然死掉了。
不要悲伤啼哭啊,她也许本不是世间凡物的妻子。她恐怕是天仙贬谪,只合着在人间待到十三岁。
好物易逝,彩云易散,琉璃易碎。
这段短文字,不算文章,手机上匆匆写就,最后:
每一个文字都是一个具灵性的符箓,我手写我心。别乱写,有报应。
|
 |
|
来源:推特
近日网络热转一篇网易跟帖,一名黑龙江省的网友贴文引发关注,贴文强调“你们是你们,我们是我们”“我们没有一寸土地,你让我保卫啥?”
近日,网传针对打台湾的话题,网易跟帖中一位黑龙江网友写道,“你们是你们,我们是我们,别我们我们的,我们没有一寸土地,你让我保卫啥?”
“我们没有养老,没有医疗,没有住房,我们的孩子上学要房产证,要分学区,要各种费用,我们没有特供,我们没有资源,没有生产资料,我们连摆摊的地方都(没有),没有生活来源”。
“三年疫情你们没给我们一个口罩,现在的疫情大爆发没给我们一粒药,我们现在感染的这么重,你们不管我们死活的,所以别我们我们的,我们是我们,你们是你们”。
“生孩子想起我们了,献血想起我们了,打仗想起我们了,你们让你们的子女去打吧,我们不去,我们保卫谁?保卫哪些人群?保卫我们没有任何希望的生活吗?”
“再说了,他们打的也不是我们,而是你们,让你的子女子孙去吧,让你们的子女子孙从世界各地回来上战场吧!”
此外,美国众议院两党近期合作成立应对中共的特别委员会,同样强调在实施过程中区分中共与中国人民。稍早前的1月10日,美国会众议院以365票赞成与65票反对通过成立“美国与中国共产党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重新评估美国对中国的外交政策。
首任主席、共和党联邦众议员麦克·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在致词中说,“我们必须在国会建立联合的力量来对抗中国共产党,在实施过程中的每一步,我们都必须确保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区分开来,我们与中国人民没有争执,而且他们往往是中共侵略和镇压的主要受害者。”有分析指出,这次把众议院将此特别委员会刻意命名为美国与“中国共产党”战略竞争,表明美国的新一届国会继承并发展上一届政府的理念,将“中共”和“中国人”清楚区分。
美国从上一届川普政府开始,将中共与中国清晰区分开来,前国务卿蓬佩奥多次公开强调,“中共不等于中国人民”,“美中冲突只是美国和中共之间的冲突”。
|
 |
|
来源:万维
关于小费这件事,加拿大人已经吵了很久了。尤其是在疫情后,服务行业的员工似乎为了弥补大流行中的损失,期望消费者给越来越多的小费。于是POS机上自动出现的“0”小费消失了,而且百分比也暴涨。
现在往往看到的最低小费为15%,最高的已经到了30%。如果吃顿饭+13%税,并且在税后再加30%小费,基本上是基础价格的一半。很多加拿大人现在对什么时候应该给小费,以及给多少小费已经非常困惑。随着加拿大几乎所有东西的价格都在上涨,小费越来越贵也引起了很多人看不惯。在 Reddit论坛上,一位用户问大家:“你对小费文化有何看法?”,结果这个话题引爆口水战,大家都在热烈讨论。楼主自己写道,“我感觉小费已经失控了,随着持续的生活成本和通货膨胀危机,即使通常不给小费的地方现在也要求你给小费,这很荒谬……而且,这些地方的默认选项最低要18%!我想知道这算什么 我想听听大家的想法。”有人马上表示同意,“小费已经完全失控了,我们现在的小费率是世界上最高的,这个百分比高得不合理,而且要求提供小费的行业数量每天都在增加。”还有人在出国旅行后对加拿大的小费文化更看不惯了,觉得这种费用很残酷。
有网友说“今年秋天我在欧洲呆了几个星期,现在完全看不惯加拿大的小费方式了。在欧洲,小费是不被期望的,如果你真的想给小费,也就是留下几欧元。”
有人开始爆粗,“老实说,我TM太讨厌给小费了,”不过这位网友就明确表示他不会将这种情况归咎于餐馆服务生。
“在爱尔兰,你过去常常给 2-3 欧元作为对真正优质服务的感谢。在这里,我预计至少要给最低限度的 10%。重点是,这不应该强迫。”同样,其他人也对在没有餐桌服务的情况下被要求给小费感到越来越沮丧。
“无论 POS 机‘建议’什么,我都不会给餐厅柜台服务或外卖订单小费,”有人写道。关于什么时候绝对有必要给小费,礼仪专家丽莎·奥尔 (Lisa Orr) 在接受Narcity采访是分享了一些建议。Orr 说:“我要说的一个情况是,加拿大的小费真的是没有商量余地。如果你负担不起,你就不应该去餐馆用餐。”她解释说,如果您不打算给15% 到 20% 的小费,那么您会主动损害服务行业的底线。“这是人们的期望,也是餐饮业人们维持生活工资的一部分,”她说。“所以这是我认为在社会上真正没有商量余地的地方。”大家现在吃饭给多少小费?对加拿大的小费怎么看?
|
 |
|
来源:自由时报
在本届冬季奥运中,代表中国出赛的中美溷血滑雪女将谷爱凌(Eileen Gu)因国籍问题饱受争议,对此作家颜择雅认为,谷爱凌应该没有违反奥运国籍规定,但真正造成的问题是打击亚裔在美国的形象,并可能对亚裔人士在美国入学时造成负面影响。
颜择雅在脸书撰文指出,中国需要谷爱凌那片金牌,但美国并不需要,谷爱凌在中国赚钱,美国只会在意她有没有老实报税,至于国籍问题,谷爱凌宣布效忠中国队时,有告知美国与国际滑雪协会,因此无论有无放弃美国籍,应该都没有违反奥运规定。
但颜择雅点出,谷爱凌真正的问题是打击亚裔在美国的形象,而且她一边准备为中国出赛,一边以美国公民身分申请总统奖学金与斯坦福入学,但在美国,国籍对申请大学入学以及奖学金而言相当重要,何况牵涉中国。
因此颜择雅担心,谷的行为未来会影响亚裔的大学申请,门槛恐将更加提高,因此颜表示,亚裔根本应该谴责谷爱凌,但伤害已经造成。
|
 |
|
有部分文章,我们一时没找到原创者,如果您申请了原创,但我们推送过程中并没得到提醒,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email: info@dadi360.com,我们会立即删除,谢谢!
|
 |
|
温馨提示:大家交友时多加小心,严防坏人钻空子!如遇到不良意图的邮箱或QQ号,欢迎网友汇报,我们将贴出来让大家知道!!
这是“交友征婚”版,请商家或个人不要在此版作传销或找下线!
|
 |
|
没钱找小姐。
想找女女一夜情。
jwick88@yahoo.com
我住Brooklyn, NY。 8大道附近。
好期待哦。
|
 |
|
Adams 欧美亚区域研究中心成立以来,曾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包括规模庞大的国际化公司、成长迅速的本土企业和各类政府部门和民间社团机构, Adams 拥有一支专业化的、有丰富经验的顾问队伍。现有研究人员来自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等相关专业,项目人员拥有丰富的市场研究、营销策划、市场 运作以及企业管理咨询的专业经验。招北美、加拿大等地区市场分析研究员。
职责描述:
1.研究分析及编写报告。
2.为团队提供相关业务信息及资料。
3.主要从事研究方案实施,数据信息和文字处理、数据分析、撰写调研分析报告。
职位要求:
1.具相关智库调研经验者佳,国内外名校生优先录取,留学生兼职亦可。
2.善于分析归纳总结,有较高的报告撰写能力。
3.熟悉调查研究,能够独立从事研究,有较强的文字分析能力。
4.有广泛人脉资源可支持工作。
联系人:人力资源部 冯专员、蒋专员
信箱:hrinfo@adams-2003.com
|
 |
|
注册会计师办理个人、公司财务报表,年终报税.
快速准确,收费合理. 个人$30, 公司$50 起.
电话. 401-404-5419
|
 |
|
由我江苏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办的2011“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江苏行”活动定于今年6月在江苏举行,热忱欢迎贵会有意来江苏创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报名参会,相关活动信息附上,同时,也可登录国家千人计划网站或国务院侨办网站查询。祝好!
江苏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经济科技处
蒋敬兵
为认真落实《海外人才为国服务计划》,积极为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在国务院侨办经科司的大力支持下,江苏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将于2011年6月22至25日举办“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江苏行”活动。
热忱欢迎博士毕业在海外工作三年或硕士毕业在海外工作五年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或专利技术且有意到江苏创业发展的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踊跃报名。我们将根据报名人员的技术或项目,经与有关市对接评定,遴选确定正式参会人员,并发出邀请函。参会代表在苏考察期间的食宿行费用由我方承担。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11年3月31日止。
报名方式:请用中文填写好报名表,邮件发送至我办。
联 系 人:江苏省侨办经济科技处 吴新华、蒋敬兵
电 话:025-89638834,89638841
传 真:025-89638850
邮 箱:jjbqb@126.com; wxhjsqb@hotmail.com
附:报名表、招才引智需求及相关政策
江苏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2011年1月6日
|
 |
|
百捞汇火锅海鲜酒家 (百撈匯火鍋海鮮酒家 B.L.H Shabu Shabu)
142-38 Roosevelt Ave.
Flushing, NY 11355
Tel. 718-961-1668
时尚火锅 正宗粤菜
|
 |
|
严氏美食坊 (嚴氏美食坊,Jack Yan's Restaurant)
41-28 Main Street, 3C
Flushing, NY 11355
Tel: 718-939-5472
|
 |
|
海都大酒楼 (海都大酒樓,King Star Restaurant)
6022 8th Avenue
Brooklyn, NY 11220
Tel: 718-492-6888
|
 |
|
金煌大酒楼 (金煌大酒樓,Bamboo Garden Restaurant)
6409 8th Avenue
Brooklyn, NY 11220
Tel: 718-238-1122
Tel: 718-238-1113
|
 |
|
纽约州执照验屋师,诚信可靠。专业服务,真正代表客户利益。
Architectural design
Violation removal, C of O.
违章更正,新屋改建,申请CO,修理估价房屋。
NYC/NYS Asbestos Lic. number: 115788
纽约州注册工程师执照#:115788
石棉检查,石棉报告,
NYS Home Inspector NYS Pesticide/Termite
纽约州注册工程师,全能验屋,杀虫/白蚁执照,白蚁证书。
Tel: 1-646-234-1884, Kevin Mai (Project Manager)
Fax: 1-718-961-3885
email: nycqueens2002@yahoo.com
PO Box. 580211
Flushing, NY 11355
|
 |
|
南京大学——纽约大学理工分校创新创业学院执行院长招聘启事
南京大学——纽约大学理工分校创新创业学院(简称创新创业学院)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学院执行院长,热忱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前来应聘。
学院简介:
创新创业学院是南京大学与纽约大学理工分校加强两校深层次合作交流、致力实现双方的国际
化建设目标而创立的具有高度创新意义的教育实体,以促进高等教育国际交流、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品牌、提升社会及企业创新创业素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孵化和产
业化为目标。其目的是充分整合和发挥中美两所著名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国内外相关资源,通过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为中美双方人员,特别是为政府工作
人员、企业界人士及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创新创业学院由南京大学及纽约大学理工分校双方代表组成的
管委会管理。院址设立在南京市仙林大学城.
岗位职责:
全面负责学院建设发展,
主持学院行政、财务工作及学院项目发展,包括通过各种方式支持项目运行。目标包括培养科学、工程、管理及其它领域的未来领导者;促进两校的课程建设、教学
和研究合作;通过创新、科技和管理培训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专业支持;促进南京大学与纽约大学理工分校之间的教育及科研合作;实施创新创业项目支持南京及长江
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应聘条件:
应聘者年龄不限,身体健康,具有技术或管理专业背景和硕士或以上学历者优先。要求应聘者
领导能力强,富有开拓进取精神,有战略眼光,对创新创业活动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知识;能够熟练运用中英文交流,在工商界或学术界有十年以上丰富成功的工作
经验。具有在中国或美国的跨国公司工作经验者优先。
聘任期限和待遇:
聘任期限三年并可延聘;工资待遇参照南京大学高层管理人员标准,并可协商。
应聘者须提供的材料:
应聘者须提供的材料包括中文或英文的个人简历,学历、学位证书,职称和获奖证书(复印件),任职证明,近五年承担的科研项目或取得的成绩,受聘后的工作设想和目标。申请材料(可提交电子文档)提交期限是2011年 1月 31日。
招聘程序和方法:
南京大学及纽约大学理工分校将成立委员会负责招聘工作。招聘程序为:
申请和材料递交; 书面评审和资格审查;
面试和答辩。经管委会批准,具有适当学术及工作背景的候选者将被任命为非终身聘用的执行院长。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86-025-8359-6958
联系地址:南京市汉口路22号 南京大学国际学院
邮政编码:210093
电子邮箱:linchen@nju.edu.cn or chang@poly.edu
联系人: 林晨
Executive Dean,Nanjing University and NYU-Poly Joint Institute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e Institute, currently under construction in Xianlin University Town a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in China, is organized under the auspice of Nanjing
University, but governed by a Joint Administrative Council (JAC) with
representation from both Nanjing University and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New
York University. It now invites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s and
nominations for the position of Executive Dean. Its objectives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he following:
•Educate future leaders in scienc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nd other selected
areas
•Foster curricular, instructional and research collaboration between faculties
from the two universities
•Provide advanced training in innov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to support
the continuing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s working in
domestic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s well as in public sector
•Implement, with the support from public and private sources, innovative and/or
entrepreneurial programs to help sustai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vitality of
Nanjing and its neighboring citie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The Executive Dean, who is appointed by and reports to JAC, is the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in charge of all administrative, financial and program
development aspects of the Institute, including securing funds by grant,
contract and/or individual donation to support the program.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 must be able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but needs not be a Chinese or American citizen. He/she
must demonstrate leadership skills and a proven successful record in either
industry or academia. Work experience with a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in both
U.S. and China is preferred but not required. A minimum work experience of 10
years beyond the Bachelor degree is required; graduate degrees either in a
technical or management field are preferred. The candidate with suitable
academic background and credentials may be appointed to a non-tenure-track
faculty position at either university upon the review and approval by the
appropriate entities of that university. Other qualifications include:
•The ability to develop an engaging, challenging vision for enhancement in
teaching, research and program development in support of the Institute’s
mission
•The ability to be a catalyst for change and to productively engage staff and
students in programmatic innovation
•A commitment to firm, objective and ethical decisions
•Strong academic and fiscal management abilities, including the willingness to
delegate appropriately
Salary will be based upon skills and experience related to this position and
is expected to be set at the high-end for a senior faculty and/or administrator
in China, and is negotiable. An interested candidate should forward his/her
application letter in either Chinese or English, together with his/her resume
and other related documents, by e-mail to Chen Lin, International College,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China 210093, Phone: 025-83596958, email:
linchen@nju.edu.cn; copy to chang@poly.edu. Review of applications will start
immediately and continue until the position is filled.
|
 |
|
在纽约这个多元文化的氛围下, 为了向美国主流社会介绍中华文化的这一重要传统
节日,同时以新的文化形式庆祝中国春节,纽约北京同乡会发起、联合美国美东天
津同乡会、美国上海总商会、纽约山东同乡会、美东河南同乡会共同主办,纽约华
人总商会、美国文化交流协会、华人选民协会协办,举行“欢聚纽约”2011春节晚
会。晚会将于2011年1月22日晚8点在法拉盛江邦高中举行。
我们举办春节联欢晚会的目的是庆祝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介绍中国传统文
化,促进社区不同族裔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超越种族和政治。目前春节演出各项准
备工作正在按计划紧张进行,演员阵容空前,将是春节前夕法拉盛地区的一场令人
期待的文化盛会,是京津沪鲁豫五省市社团及协办单位共同为社区侨胞送上的一份
新春祝福。
多个社团联合举办春节文艺演出晚会,,为我们带来一股清新的文化春风,展示了
我们华人社区的和谐和团结。值此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我们恭祝大家兔年平安健康,
事业发达,家庭幸福!
主办
纽约北京同乡会会长 胡洁
美东天津同乡会会长 蓝建戈
美国上海总商会主席 吴恺
美国纽约山东同乡会会长 焦志侠
美东河南同乡会会长 苏殿奎
演出时间:2011年1月22日(星期六)晚8点
演出地点:法拉盛江邦高中(John Bowne High School)
购票联系人如下:
纽约北京同乡会 方旭 718-353-7182, 赵绍丽 718-321-8099.
|
 |
|
布莱茵公园杂耍(Juggling)表演,免费杂耍课, 测试你的协调性.
1月3-7日,每天中午12点至1点。
地点:曼哈顿中城布莱因公园(Bryant Park)西南角。40至42街之间,大图书馆后面。
交通:地铁Times Square站。
电话:212-620-0619。
票价:免费。
网站:www.bryantpark.org
|
 |
|
在這喜迎新年之際,華師電影公司為在北美的所有華人獻上了一份豐厚的大禮。馮小剛最新賀歲片《非誠勿擾2》與2010年12月24日在北美地區AMC院线與國內同步上映,這也是華語電影市場的首次全球同步上映。
兩年前《非誠勿擾1》,馮小剛以“馮氏幽默”贏得廣大影迷欣賞,拿下3億5000萬元人民幣票房,成為賀歲檔票房冠軍。最新統計資料顯示,《非誠勿擾2》已經在24日成功破億,3天破億的成績平了《唐山大地震》及《阿凡達》的歷史最快破億紀錄。與此同時,該片在北美地区同步上映後票房也如內地一般火爆。只要有“非誠勿擾2”上映的影院,幾乎都在平安夜和聖誕夜出現全院滿座的場面,佔據好幾家影院的頭位票房。在竞争激烈的聖誕週末,《非2》在美国雖然只有 13個影院放映,卻成為了全美總票房的21名,而單場平均票房憑$9114高踞全加第六位. 洛杉矶Monterey Park市的AMC Atlantic Times成為這个平安夜和耶誕節兩天該影院票房的第一位。
該片將從12月24日起在全美華人聚集地15家AMC戲院上映,其中包括:洛杉磯5家、紐約5家、三藩市3家、華盛頓1家和波士頓1家。並且根據各地不同影迷的需求,還在不短增加院線,並且預計放映2周,我們希望讓更多的華人看到原汁原味的華語電影。
以下是全美放映《非誠勿擾2》的所有AMC院線位元址以及聯繫方式:
洛杉矶:
AMC ATLANTIC TMES SQ. 14 PHONE: 626-407-0240
450 N ATLANTIC AVE MONTEREY PARK, CA 91754
AMC PUENTE HILLS 20 PHONE: 626-810-7949
1560 S AZUSA AVE CITY OF INDUSTRY,CA 91748
AMC SANTA ANITA 16 PHONE: 626-321-4270
400 S BALDWIN AVE STE 940-U ARCADIA, CA 91007
AMC TUSTIN 14 PHONE: 714-258-7036
2457 PARK AVE TUSTIN,CA 92782
AMC MONTEBELLO 10 PHONE: 323-722-4583
1475 N MONTEBELLO BL. MONTEBELLO,CA 90640
纽约:
AMC NEWPORT CENTRE 11 PHONE: 212-982-2116
30-300 MALL DRIVE WEST JERSEY CITY, NJ 07303
(此劇院1月7日為放映最後一天)
AMC KIPS BAY 15 PHONE: 212-447-0638
570 SECOND AVE NEW YORK, NY 10016
(此劇院1月8日為放映第一天)
AMC EMPIRE 25 PHONE: 212-398-2597
234 W 42ND ST. NEW YORK,NY 10036
AMC BAY TERRACE 6 PHONE: 718-631-0382
211-01 26TH AVE BAYSIDE, NY 11360
AMC VILLAGE 7 PHONE: 212-982-2116
66 THIRD AVE(11TH ST.) NEW YORK,NY 10003
旧金山(三藩市):
AMC CUPERTINO SQ 16 PHONE: 408-252-5960
10123 N. WOLFE RD.CUPERTINO,CA 95014
AMC METREON 16 PHONE: 415-369-6201
101 FOURTH ST.SAN FRANCISCO CA 94103
AMC MERCADO 20 PHONE: 408-919-0285
3111 MISSION COLLEGE BL. SANTA CLARA CA 95054
华盛顿:
AMC RIO CINEMAS 18 PHONE: 408-252-5960
10123 N. WOLFE RD.CUPERTINO,CA 95014
波士顿:
AMC BOSTON COMMON 19 PHONE: 617-423-2569
175 TREMONT ST.BOSTON,MA 02111
(地址與院線有所增加與更改,請大家注意,不要錯過了影院的放映時間。)
華獅電影公司所有的工作人員希望大家支援華語電影,支持我們國人的文化,让你的朋友、家人一起来感受这顿新年大餐。有了你們的支持我們才會把更多更好的華語電影帶到北美來,讓所有在海外的華人,也可以與國內同時欣賞到國內一線的大片。
關於《非誠勿擾2》的更多訊息,放映影院和時間表請到該片的網頁 www.chinalionentertainment.com/ifyouaretheone2.
華獅公司下一部將會帶給海外華人同步上映的電影是由劉德華和鞏俐首次合作主演的 《我知女人心》。這部電影改編自曾經由梅爾.吉布森和海倫.亨特主演過的經典電影《what wowan want》,將於2月3日大年初一和北美的觀眾見面。在即将到来的农历年,有刘德华,巩俐要陪海外的华人过年了!
About China Lion Film Distribution®
China Lion 是一家由總裁與大股東 ─ 中國的 Jiang Yanming 與紐西蘭 Milt Barlow 的Incubate公司,共同合資的企業。這項合作將使 China Lion 每年向美國以及多倫多和渥太華的 AMC ; 溫哥華的Cineplex 提供多至 15 部獨家與中國同步上映的電影。更多資料請流覽: www.ChinaLionEntertainment.com.
联系方式CONTACT::
CECILIA CHEN VP/Sales & Marketing
Phone: 626-429-1048
E-mail:cicifish1@gmail.com
VIVI REN Production Coordinator
Phone: 213-309-8072
E-mail: vivi8837@gmail.com
-
CHINALION FILM DISTRIBUTION INCO.
Chinese Films to AMC Theatres USA & Canada
Vivi Ren 213-309-8072
E-mail: vivi8837@gmail.com
vivi8837@me.com
ADD:1010 Wilshire Blvd # 701 Los Angeles CA 90017
|
 |
|
Richard Harris 首届“盛世华章”-- 暨2011纽约春节联欢晚会
将于1月29日,7:30 pm在皇后大学剧院隆重举行!
欲知详情,请电: 212-760-1508 或email: info@richardharrisusa.com
由美國湖南商会主辦、Richard Harris 公司承辦的首届“盛世華章”文化慶典暨2011年紐約春節聯歡晚會將於2011年1月29日在法拉盛皇後大學藝術劇院隆重舉行。届時中國駐紐約使館領導、紐約市的貴賓、眾參兩院數位議員將蒞臨晚會現場,中國大陸、旅美華人及美國本土藝術家將聯袂上演一場美輪美奐的節目,意在促進中美文化交流,使公司文化和藝術相交融,增進中美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讓廣大旅美華人歡度一個喜慶祥和的傳統佳節。
晚会门票将进行现场抽奖活动,凭票号电脑随机摇奖。奖品丰富包括:(IPAD、大屏幕彩电、Richard Harris 全毛西装、意大利RH围巾、钱包、BEST BUY购物卷等礼品)
承办:Richard Harris Men`s Wear
Email: sales@richardharrisusa.com
网站:http://www.richardharrisinc.com
票务:http://www.hneta.org/index.php
212-760-1508
票价暂定为$88,$68,$48,$28
Richard Harris Incorporated in partnership with Non-Profit Organization, HNETA will be hosting, Cultural Expansion - A Celebration, in honor of The Chinese New Year on January 29th, 2011 at 7:30 pm. The event will take place at the Kupferberg Center of Queens College. The New Year’s Celebration will include performances by talented performer’s such as, Li Yugang, Jianwei Han, He Yi, The Hunan Opera, The Sichun Opera and the Magical Mask Change as well as coverage by top Chinese Media Outlets and American Press.
New York City is the most culturally diverse city in America and arguably in the world. Richard Harris Incorporated representing a similar view and history would like to acknowledge this by bringing together our two predominant cultures to celebrate The Chinese New Year with the city of New York.
Richard Harris Inc. has two Men’s Fashion Brands, that respectively represent this diversity. American Chang which represents American and Chinese Cultures and Richard Harris blending American, British and Italian cultures . This is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that this opportunity became of such importance to us. An opportunity to not only celebrate the Chinese New Year, which is part of the Chinese culture but to be able to share it and our fashion with the community of Queens and the city of New York. America is built and founded upon the unification of these unlikely counterparts. The beauty that every culture has something unique and rich to bring to each other. We not only want to show the beauty of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Chinese New Year but also of the American culture and all the cultures that represent it.
We hope that you will join us for this event and that you will open up to expanding your knowledge and culture.
To find out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info@richardharrisusa.com or call 212-760-1508.
Cultural Expansion - A Celebration
Richard Harris INC.
(New York, NY)
|
 |
|
浩成、冷暖气工程公司TOP H.V.A.C.INC.有:注册牌照专业安装维修雪柜,冷房,抽气,电路水喉,中央空调,暖气系统,请电:718-808-3886(贤)JOHN Liang 或 电:718-200-2655(亮)KEVIN
有:注册牌照专业安装维修雪柜,冷房,抽气,电路水喉,中央空调,暖气系统,请电:718-808-3886(贤)JOHN Liang 或 电:718-200-2655(亮)KEVIN
有:注册牌照专业安装维修雪柜,冷房,抽气,电路水喉,中央空调,暖气系统,请电:718-808-3886(贤)JOHN Liang 或 电:718-200-2655(亮)KEVIN
有:注册牌照专业安装维修雪柜,冷房,抽气,电路水喉,中央空调,暖气系统,请电:718-808-3886(贤)JOHN Liang 或 电:718-200-2655(亮)KEVIN
有:注册牌照专业安装维修雪柜,冷房,抽气,电路水喉,中央空调,暖气系统,请电:718-808-3886(贤)JOHN Liang 或 电:718-200-2655(亮)KEVIN
有:注册牌照专业安装维修雪柜,冷房,抽气,电路水喉,中央空调,暖气系统,请电:718-808-3886(贤)JOHN Liang 或 电:718-200-2655(亮)KEVIN
有:注册牌照专业安装维修雪柜,冷房,抽气,电路水喉,中央空调,暖气系统,请电:718-808-3886(贤)JOHN Liang 或 电:718-200-2655(亮)KEVIN
有:注册牌照专业安装维修雪柜,冷房,抽气,电路水喉,中央空调,暖气系统,请电:718-808-3886(贤)JOHN Liang 或 电:718-200-2655(亮)KEVIN
有:注册牌照专业安装维修雪柜,冷房,抽气,电路水喉,中央空调,暖气系统,请电:718-808-3886(贤)JOHN Liang 或 电:718-200-2655(亮)KEVIN
有:注册牌照专业安装维修雪柜,冷房,抽气,电路水喉,中央空调,暖气系统,请电:718-808-3886(贤)JOHN Liang 或 电:718-200-2655(亮)KEVIN
|
 |
|
美国网站空间 $6.95/月 任选机房: 立即开通!
成立于 2003年, 已为上千商家提供网络空间服务的 美国易网科技公司 (Easy4Host.com) 特别在假日来临之际 提供高速美国空间服务, 优惠如下:
所有空间将提供以下服务:
无限空间 无限流量
免费网站制作软件 超过695套专业模板, 在线网站设计系统, 让您实现做网站不花钱的愿望
任选世界机房: 英国,纽约, 华盛顿, 加州, 德州, 芝加哥, 乔治亚,新加坡, 弗洛里达等大型专业机房供您选择, 让您的网站就在您身边。
高效率的售后服务: 在您购买空间后有任何不懂的问题都可以在线提交技术单, 我们的技术人员将为您及时解决。
美国机房介绍:http://hosting.easy4host.com/our-network.html
马上订购属于您的空间:http://hosting.easy4host.com/shared-hosting.html 购买后10分钟内保证开通您的空间。
全美免费订购热线: 1-877-EASY988 (1-877-327-9988)
付款方式: PAYPAL, GOOGLE CHECKOUT,信用卡
*注: $6.95/月计划只限于一次购买2年服务的用户,购买前请务必阅读我们的服务条款 如果是单独只买一个月的服务价格是 $15/月. 空间有限, 先到先得!
地址: http://www.easy4host.com
电话: 1-877-327-9988
E-mail: info@easy4host.com
|
 |
|
Dear Friends,
You are cordially invited to attend the 2010 China Education Holiday Fundraiser in New York on Thursday December 16th (7-10pm), jointly hosted by the Overseas China Education Foundation (www.ocef.org) and the Rural China Education Foundation (www.ruralchina.org), who are dedicated to supporting education for underprivileged children in rural China.
Come mingle with friends, enjoy cocktails and hors d'oeuvres, learn about our programs, and bid on our exciting silent auction items from renowned artists, celebrities and well-known business figures. We have also prepared special holiday souvenirs for you.
Please see details below (PDF attached), kindly SAVE THE DATE, RSVP by email or Paypal to ocef.n.rcef@gmail.com, and forward to everyone you know who CARES. We also have limited sponsor spots available, please contact one of us below if you or your company may be interested in sponsoring the event.
We truly appreciate your generosity and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 at the event!
OCEF & RCEF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