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黄页分类新闻中国娱乐•体育闲侃健康  
   关键词: 英文输入
     
文章发表人是: James
论坛首页 » 个人资料 James » 文章发表人是 James
发表人 内容
综合报道

东亚杯开赛前夕,中国男足身着统一队服,推着一排排巨型行李箱在首都机场安检口排成长龙。镜头里的箱子叠得像仓库货架,一眼看不到头;再配上0∶3不敌韩国, 众多网友忍不住调侃:“参加两天比赛,带这么多行李是做什么?”“去的时候除了血性外,其他都带了;回来的时候只留下血性,其他却都没了。”



2025年东亚杯期间,国足23名球员竟然人均携带近30件行李,共计650多件,导致包机延误两小时。而2022年世预赛赴越南时,全队行李更是超过了10吨,需要多辆车运输。

这些行李里到底装了什么?它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国足球的困境?

球迷对球队的愤怒并非没有道理。近年来,中国男足的战绩令人失望,但球员的待遇依旧相当优越——包机出行、入住五星级酒店、享受豪华保障团队,样样俱全。然而,当他们踏上球场时,却频频上演“散步式防守”和“眼神防守”,即便面对实力较弱的对手也毫无乏力。

这些行李箱究竟藏了什么秘密?难道是高端的训练设备?或是精心准备的战术资料?抑或是奢侈品、游戏机和零食?

揭示中国足球的荒诞现实

中国男足球员的年薪常常达到几百万甚至千万,在中超联赛中,他们可以享受到与世界顶级球员抗衡的丰厚报酬,但国足的战绩却始终徘徊于亚洲二流水平之上。相比之下,越南、泰国和叙利亚这些经济条件远不如我国的球队,在足球赛事中却能够给中国队制造很大困扰。

正如网友所言:“指望这些富翁能把足球踢进世界杯,那简直是白日做梦!”有时候,当球员们在俱乐部赚得盆满钵满,国家队的比赛对于他们而言更像是一项例行公事,而非一场荣耀之战。缺少血性与斗志,他们似乎只是在打卡,期待早早结束这一场比赛。

东京新青年

日本皇室秋筱宫文仁亲王的女儿佳子公主对巴西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访问。佳子公主搭乘巴西国内航班的经济舱转机时熟睡的样子,被同机乘客拍摄后上传网络,引发不少争议。



日本皇室成员私下状态曝光的情况极为罕见。对此,皇室记者神田秀一表示:“巴西自二战前便接纳大量日本移民,如今是拥有全球最大的日裔社区之一。佳子公主受当地民众欢迎也不意外,所以才有人拍她。但从安保角度来看,公开场合的无预警拍摄仍让安保团队面临压力。”

不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7月4日,刚刚结束对巴西访问,风尘仆仆地回到日本的佳子公主,又被新的AI风暴裹挟着上了热搜。

在国际版抖音TikTok上,一账号开始频繁上传以佳子公主为“主角”的视频,画面中的她一改往日优雅的形象,化身舞娘大秀舞技。



“佳子公主泳装照”、“佳子热舞”视频疯传,日本宫内厅就AI深度伪造表态:“将视情况联合警视厅等相关部门处置”。

所谓“深度伪造”,英文名Deepfake,简单说就是AI把别人的脸/声音P到视频里,效果堪比好莱坞特效。伴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台电脑+开源工具,李白也能当着你面唱出《孤勇者》来。

而提到佳子公主,虽然其年轻时是出了名的叛逆,但自从毕业以后,佳子公主开始独立出访公务,已经慢慢变得十分稳重。

出生在1994年12月29日的她,青少年的时候个性鲜明,还十分热爱舞蹈。大学时,报名学过爵士舞、嘻哈舞,还试过音乐剧等。

2019年,佳子公主甚至还曾现身东京町田市举行的露脐舞。身着白色短上衣,披着花色的斗篷的她,看起来十分专业。



此次流传出来的佳子公主热舞视频毫无疑问是深度伪造的产物。近年来,随着视频生成AI的技术迅速发展,网络上以名人为原型的“假视频”层出不穷,引发争议。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一次,AI生成的视频竟然将主角对准了皇室成员。

今年1月起,某视频账号开始发布“佳子公主”、“悠仁亲王”跳热舞的AI视频,其中甚至有部分视频播放量突破70万次。这么猎奇的视频果然在吸引眼球上是一绝。

虽然账号发布时已经注明“主要为AI视频,请勿当真”,但在全球用户可见的平台,发布这样的伪造视频,仍然会招致吃瓜群众的戏谑,极有可能引发误解。因此视频在发出之后招致了不少批评的声浪。



最过分的是,不仅视频平台出现了大量虚拟视频的疯狂传播,在图片共享SNS之一Pinterest上,也出现了大量让佳子公主身着泳装、紧身衣的各式AI生成图片。

其中,还有部分作品甚至都没有标注AI制作说明。

对此,还有部分热衷吃瓜的日本网友看热闹不嫌事大,根本不管照片的出处与真假,只一味满足个人怪癖,疯狂直呼“好看,爱看,多多益善”。

Pinterest上的泳装图片甚至被用来做表情包。不仅如此,还有很多内容不堪入目,甚至涉及到色情成分。

其实说真的,虽然这里发布的图片内容,有的看过去是“一眼假”,能够被轻易分辨出来,但更多的时候是处于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程度。

科技发展的如此迅猛,AI技术有的时候真的要以假乱真了。估计佳子公主本人来了都得挠头,问问自己这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


TVBS新闻

2025年温布顿网球公开赛近期开打,每年都有数百万运动爱好者收看,英国凯特王妃也是忠实观众。近期凯特王妃(Kate Middleton)在2023年颁发赛事奖杯,并拥抱选手的画面又流行于媒体,让人赞叹她的善良。

《每日邮报》报道,凯特自2016 年起担任全英草地网球和槌球俱乐部(All England Lawn Tennis and Croquet Club )的赞助人,并负责在 2023 年温布顿网球公开赛上颁发冠军和亚军奖杯。突尼斯选手贾布尔(Ons Jabeur)在连续两届决赛中屈居亚军后泪流满面,对这位运动员来说,那是一段艰难的时期,因为她那一年还在美网决赛中失利。

当凯特向她颁发亚军奖时,两人停下来交谈。以善良著称的凯特王妃打破了皇室礼仪,对这位心烦意乱的运动员说了鼓励的话,还拥抱了她,这一抱被称为“皇室的拥抱”,让凯特获得许多好感。



在一次采访中,贾布尔说:“显然,她人很好。她不知道自己是否想拥抱我。我告诉她,我随时欢迎你的拥抱。”当被问及凯特对她说了什么时,她补充说:“她鼓励我坚强起来,回来赢得大满贯,赢得温布顿网球公开赛。”

凯特王妃从小就热爱这项运动,她在2017年BBC纪录片中对网球运动员巴克(Sue Barker)说:“我一直有在看温布顿,它是我成长的一部分。”“我认为这真的激励了年轻人,包括我自己。小时候它激发了我参与这项运动,这种感觉至今未变,我认为这就是它如此美妙的地方。”

30岁的贾布尔于2022及2023年打入温网决赛,但在今年赛事的第一轮比赛中,因身体不适中途退赛,让来自保加利亚球手的汤莫娃(Viktoriya Tomova)晋级。



综合报道

据电影数据网站The Numbers,随着电影《侏罗纪世界:重生》(Jurassic World Rebirth)全球范围上映,“寡姐”斯嘉丽·约翰逊(Scarlett Johansson)成为全球票房最高的演员。



截至目前,《侏罗纪世界:重生》在美国国内票房收入达 1.473 亿美元,全球票房收入达 3.183 亿美元。在该片助力下,“寡姐”担任主演、集群主演(包括配音)的36部电影累积获得146.1亿美元票房。



斯嘉丽仅用36部电影就达成这一成就,效率碾压塞缪尔·杰克逊的71部——网友调侃:“这叫‘黑寡妇’的精准打击!”

这次登顶的关键战役,竟源于斯嘉丽的“私心”。她主动争取参演《侏罗纪世界:重生》,只因从小就是该系列铁粉。结果这片子在中国市场两天破亿人民币,全球首周直接贡献3亿多美元票房,硬生生把她推上王座。

不过,真正的“基本盘”还得看漫威:四部《复仇者联盟》加上《黑寡妇》《美国队长2/3》,光这一系列就让她赚足百亿美元。此外,《超体》《奇幻森林》和《欢乐好声音》(配音)等商业片,也证明她不仅能打能演,还能“唱”出13亿美元票房。

若单算“主演票房”,斯嘉丽146.15亿对塞缪尔·杰克逊146.05亿,堪称“毫厘之争”;但计入群戏后,她以148.5亿稳坐第一。

更值得玩味的是,全球票房前五中,佐伊·索尔达娜(142亿)和斯嘉丽两位女性杀入重围,彻底打破好莱坞“男星扛票房”的旧规则。

不过,这份榜单也暴露了“IP依赖症”——斯嘉丽、唐尼、帕拉特等人的票房主力,清一色是漫威、侏罗纪这类超级IP。网友锐评:“现在当票房冠军,得先学会抱紧恐龙和超级英雄的大腿。”

斯嘉丽的登顶,与其说是个人胜利,不如说是好莱坞商业逻辑的又一次验证。从《复联》到《侏罗纪》,顶级IP的续航能力让她即使离开漫威仍能持续“吸金”。

而她的高效(36部电影达成纪录)也揭示行业真相:与其拍100部小众文艺片,不如押注几部“票房炸弹”。不过,也有影评人提醒:“当票房榜单越来越被系列电影垄断,演员的多样性可能反而被削弱。”

无论如何,这位曾经的“黑寡妇”用数据证明:女演员不仅能扛票房,还能扛到历史第一。下次再有好莱坞大佬嘀咕“女性主导的电影不卖座”,建议他们先看看斯嘉丽的账户余额。


红星新闻

板棍球(hurling)又称“爱尔兰式曲棍球”,是爱尔兰的“国球”。已退役的传奇球星嘉利则被誉为板棍球史上最伟大的球员,在此之前享受着“国民英雄”的荣誉。

近日,嘉利在爱尔兰都柏林刑事法院承认10项冒充罹癌诈骗罪名,他被指控在2014年至2022年期间谎称罹患癌症、需要治疗费用,辗转向社会名流、普通群众甚至癌症病人索要钱财。



随着案情逐渐曝光,嘉利不仅名誉扫地,其作案的细节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据悉,被他欺骗的受害者中不仅包括爱尔兰亿万富豪丹尼斯·奥布莱恩,还涵盖了无数爱尔兰社会名流,当地警方形容“受害人名单简直就是一部爱尔兰当代名人录”。此外被曝光的一张作假照片显示,嘉利曾将一根iPhone数据线插在鼻孔中,制造患癌后“插管”的假象。

据一名熟悉案情的内部人士表示,嘉利对这起诈骗案投入了异乎寻常的热情,“经常从早上5点半起床发邮件,到凌晨两三点才结束。”嘉利主要使用三种不同的邮件模板应对不同的目标客户,比如对于那些“和税务局有仇”的富豪商人,他会谎称自己被爱尔兰国税局盯上,目前生活困难。

在嘉利编造的故事中有一个版本是,他本身罹患癌症之后有希望治愈,但因为医院选择了错误的镭射疗法,反而加重了他的症状。据悉,亿万富豪奥布莱恩当时也采信了这种说法,但他并没有直接给嘉利转钱,而是派出律师团队想要帮助嘉利起诉医院。奥布莱恩方面对嘉利的案件表示“无可奉告”。

据一名54岁的球迷回忆,有一天,他和朋友在镇上的咖啡馆碰到了嘉利。“尽管我还是保持冷静,但在场的小伙子们已经陷入明星光环无法自拔。”当时,嘉利对人群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得癌症了”。

这名球迷介绍,第二天,他的另一名朋友在另一处场合也碰到了嘉利,嘉利重复着同样的话术。“我这辈子都没碰到过什么名人,而他(嘉利)一连几天都出现在附近,显然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

警方表示,嘉利会花很多时间在互联网搜索上,每到一处便找出当地慈善活动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且“利用人性的弱点布局”。警方还透露嘉利“意志十分坚韧”,“如果我们把他拘留48小时,他真的可以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一声不吭,只在上厕所的时候才站起来。我们在职业生涯中从未见过这样给警方施加压力的审讯对象。”

当地媒体推测,嘉利作案的动机也许不仅是为了金钱本身,而更像是“一种精神障碍”。

自由时报

由二代“蜘蛛人”安德鲁加菲尔德(Andrew Garfield)与二代“黑寡妇”佛萝伦丝普伊(Florence Pugh)携手主演的催泪爱情电影《此刻的我们》(We Live In Time)从多伦多影展放映后好评如潮,被誉为“年度最纯粹动人的爱情电影”,影评更一致盛赞剧情催泪动人,而男女主角深情又自然的互动火花令观众陶醉。



安德鲁受访时多次大赞佛萝伦丝是超棒的演员,让他可以全心投入在戏里两人的爱情之中,甚至在拍摄一场火热床戏时,因为太投入而没听见导演喊停,他笑说:“那场亲密戏原本就设定会越来越激情,当下我们都很安心所以非常入戏,甚至有点过头了,直到这场戏持续有点久,我们抬起头才发现摄影机早就没在拍,原来是我们没听到导演喊卡,当下真的超级尴尬。”



除了有趣的拍摄插曲,《此刻的我们》更以动人的剧情描绘了一对恋人从相识、相爱的热恋过程,也拍出了一起迎接新生命的动人喜悦,以及面对死亡和失去的悲伤勇气,这对恋人活在当下、珍惜彼此的相爱模样更是笑泪交织、逼哭众人。

安德鲁也分享在伦敦首映时,有一位观众泣不成声、哭到片尾字幕跑完都还停不下来,最后觉得不好意思急忙道歉,他说:“我其实很开心这部片能让她大声哭出来,电影所传达的爱与失去,是每个人都可能经历过的,她根本不需要为此道歉。”

他更感性表示:“尤其是男性从小就被教育要坚强,但我们应该要允许自己释放情绪,这没什么好丢脸的。 我就爱这部片毫无保留地坦露真心,希望观众也能好好感受、想哭就好好哭一场吧。” 《此刻的我们》将于7月15日独家在CATCHPLAY+影音平台上架。

镜周刊

中国近年积极发展机器人技术,今年不仅上央视春晚转手绢、跳起了扭秧歌,最后却被工作人员拎着脖子下台,近期还有机器人足球比赛,不过比赛过程中机器人选手因动作不稳导致“花式跌倒”,却得靠真人拎着、扶住,甚至多次靠真人以担架抬出场, 让现场看比赛的观众与网友都亏“全场最忙的是担架”。

综合媒体报道,2025 RoBoLeague机器人足球联赛总决赛6月28日于北京智能电竞赛事中心登场,此次总决赛共有来自4所高校的队伍,最终由清华大学“Vulcan火神队”以5比3击败北京农业大学“山海队”,拿下冠军。

该场赛事为中国首场采用全自主人工智能控、3对3赛制的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同时也是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首场测试赛之一。

尽管在比赛中,可见机器人选手步履蹒跚,但仍展现视觉识别与定位能力,过镜头与传感器的协助,这些机器人可识别球门、场地、场线与对手,并根据输入信息作出比赛判断。 在成功进球后,机器人球员还能高举拳头庆祝。 由于整体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机器人不时会出险不稳、碰撞后跌倒的情况,部分机器人可以“鲤鱼打挺”起身再战,但多名则无法自行起身,须由工作人员以担架方式将“伤员”抬下场。




该赛事也引起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讨论,有微博网友曝光一段观赛影片,可见机器人选手撞到队友跌倒、重心不稳踉跄后跌倒、莫名自摔等花式摔跤,就会看到工作人员立即抬着担架上场,将“伤员”抬下场,每当看到机器人跌倒,场上就会爆出笑声。 微博网友笑说:“机器人足球比赛也太好笑,没想到最忙的是担架,哈哈哈”“那个倒地不起的机器人被担架抬着退场的镜头,确实挺让人绷不住的”“对不起,谁懂我的笑点”。


综合报道

为了赢球,有一支中国足球队在比赛场地的客队休息室,放置了写有“敕令对手必败”字样的符咒。

6月28日,中乙联赛第16轮,长春喜都在主场迎战山西崇德荣海。比赛前,山西崇德荣海的工作人员在客队更衣室里发现了多个写有文字的黄色符咒。

有网友曝光了山西崇德荣海更衣室的物品--多张写有文字的黄色。从网上流传的图片可以看出,符咒上写着“敕令山西崇德荣海必败”、“敕令泰安天贶必败”、“敕令无锡吴钩必败”等字样。



据称,长春喜都并不是第一次在客队更衣室放置这样的物品,他们曾多次对客队“施法”。
符咒
7月2日晚间,中乙球队长春喜都收到了中足联的罚单,他们被罚款3万元。中足联宣布:“对长春喜都予以通报批评,并罚款3万元。中足联坚决严肃处理各类违规违纪行为,净化赛场风气。”

对此,网友们纷纷表示:“啥奇葩事情都能在中国足球里面看到。”、“长春这个队真逗,不好好提高自己球队实力,净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博格巴:我太懂了。”、“玄学都出来了?”

在目前的中乙积分榜上,长春喜都高居第2位。17轮过后,他们的战绩为10胜3平4负,仅落后榜首1分。而山西崇德荣海则排在第8位,他们的积分落后长春喜都15分之多。你觉得长春喜都的符咒是不是真有作用?


abcnews

经过两个月的审理,7月2日上午,在纽约市曼哈顿联邦法院,引发全球关注的吹牛老爹(Diddy)一案进行了宣判。

陪审团花了13个小时进行审议,对吹牛老爹的5项罪名给出了裁定——

密谋敲诈勒索指控,无罪;

跟其前女友卡西·文图拉(Cassie Ventura)有关的性交易指控,无罪;

运送男妓跟卡西进行性交易的指控,有罪;

跟“简”(一位匿名受害者,以“简”代称)有关的性交易指控,无罪;

运送男妓跟“简”进行性交易的指控,有罪。

也就是说,这5项指控中,最严重的3项罪名全都被判无罪,其中比较轻的2项罪名被判有罪。



有人说,这场审判就好比21世纪的OJ辛普森案,闹得血雨腥风,人尽皆知,所有人都知道他干了坏事,但最后豪华律师团出动,他几乎没受到什么像样的惩罚。

媒体报道说,吹牛老爹听到判决后非常高兴,兴奋地挥舞着拳头,在陪审员们被人护送出法庭时,他一边笑着跟律师握手,一边向陪审员们表示感谢。

这天,吹牛老爹的妈妈、姐姐、6名成年子女,以及这些孩子的妈妈们其中的2位,全都来到法院对他表示支持。

宣判前,他就用口型对家人说“我们能做到”。

宣判后,他马上转身,对家人举起双手,接着又跪在地上,把脸埋在椅子里,貌似在祈祷,他的律师和家人都开始鼓掌欢呼,有人甚至激动到落泪,总之是一片欢腾。

罪名如此之轻,用评论员的话说,这种结果仅次于完全无罪释放,也难怪吹牛老爹和家人那么高兴。

前女友卡西出庭作证后,就有一些人觉得吹牛老爹一案中,不容质疑的事实只有性行为不端和家庭暴力,检方提出的更严重的指控都没有依据(比如密谋敲诈勒索,一般是指控黑帮老大的),宣判结果貌似也是这么认为的。



在将近两个月的庭审中,检方传唤了34名证人,吹牛老爹的律师团也想出了各种应对策略,尽力帮他摆脱最严重的那几项指控。

审判刚开始时,吹牛老爹的一位律师在开场陈述时,就出其不意的帮他认了一些罪,只不过是最轻的那部分,从而摆脱更严重的指控。

律师把吹牛老爹描述成一个脾气暴躁的家暴者,称他被酒店监控拍到的殴打前女友卡西的行为,是不可原谅的、可怕的、不人道且暴力的行为,然后一个转折,“但这不是性交易的证据,这是家庭暴力的证据。”

另一位律师表示,案件的大部分证据只能说明吹牛老爹的生活方式比较放荡,但证明不了他犯罪。

比如,法庭展示了吹牛老爹开性派对的照片,他买了上百瓶婴儿油和润滑剂,律师看完照片后阴阳地“哇”了一声,然后开始帮他辩白,说这证明不了他违法。

“感谢上帝,感谢特别反应小组,他们找到了润滑剂,找到了婴儿油。”
在检方指控吹牛老爹以暴力威胁、财务控制等手段,强迫其前女友参加性派对时,律师也一次又一次强调,这些女性有机会离开:“没人强迫她们那么做。”

谈到前女卡西时,律师说:“她其实是个喜欢性的女人,这对她来说蛮好的。”

至于另一位匿名受害者简,她2021年开始跟吹牛老爹秘密约会,2023年看到卡西的诉讼后,她感到震惊,因为那些事也曾发生在她身上。

当时,她给吹牛老爹发的短信中说:“我觉得我正在看我自己的性创伤。”

他们两人曾短暂分手,很快又复合了,再后来,吹牛老爹受到了刑事调查以及越来越多的性侵指控。

简表示,她之所以会同意那些极端的性要求,一开始是为了取悦男友,后来开始觉得这是她的义务,因为她害怕对方会停止每个月给她和孩子租的房子付1万美元的租金。

“他非常善于给我爱和关怀,期间进行性剥削,然后再给我爱和关怀。”

吹牛老爹的律师对简的证词也进行了反驳,抓住她“拿人钱手短”这一点,说这是她跟吹牛老爹的“爱情条款”,无法证明她受到了威胁。

至于“密谋敲诈勒索”的指控,律师也进行过反驳。

检方提出这项指控,跟说唱歌手卡迪小子(KidCudi)有关,2011年,他曾跟吹牛老爹的前女友卡西短暂地谈过一段恋爱(卡西跟吹牛老爹曾经分手又复合,这段恋情貌似就在两人的分手期)。

卡西作证时说,吹牛老爹知道这件事后,威胁要炸了卡迪小子的车。

而且2012年,也就是他说出这番话后不久,卡迪小子的保时捷确实被人用燃烧瓶炸掉了,吹牛老爹成了最大的嫌疑人。

但律师表示,这件事跟吹牛老爹没关系,这么做“很懦弱”,“不符合他的风格”。

另外,吹牛老爹还在2011年闯入过卡迪小子的家,检方指控他在密谋敲诈勒索。

律师承认有这么回事儿,但只是因为他吃醋了,这种做法是非法入侵,不属于密谋敲诈勒索。

“有人说他往卡迪小子的车里扔燃烧瓶,还有闯进过卡迪小子的家,在我看来,大部分行为都不像敲诈勒索。”

“他闯进卡迪小子的家时拿了什么?是珠宝还是毒品?”

“都不是,他去拿了香奈儿的圣诞礼物。”

“他去那儿是想看看卡迪小子打算给卡西送什么圣诞礼物。”

“我觉得,这些就是一个失控的、疯狂的、踩到法律红线的、嫉妒心爆棚的男朋友的做法。”

“这跟敲诈勒索没关系。”

在结案陈词中,律师更是对陪审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吹牛老爹描绘成一个成功但有缺点的人,强调他只是在“性”方面比较开放,不太符合常规,但并没有犯罪。

不知道律师的辩护起了多大作用,总之,宣判结果对吹牛老爹很有利。

而且,按照那2项被判成立的罪名,吹牛老爹最高会被判20年监禁(每项最高量刑为10年,叠加最多能判20年,而被判无罪的3项罪名,最高量刑为终身监禁)。

但据专家估计,他的实际刑期可能会少于10年,甚至不到5年,而且他被拘留的9个多月,也可以抵消一部分刑期。



但他的律师团队显然不满足于这种结果,还是尽力为他争取保释,甚至想让他当庭获得保释。

检方主张一直拘留他,说他很有可能公然无视法庭的命令;他的律师提出了100万美元保释金的条件,还说这是他第一次被定罪,而且是运送人员卖淫,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获释。

百万美元听起来很多,但对于吹牛老爹来说,真的不算什么。

他的首席律师极力替他辩解,解释他不可能违反法庭命令。

“库姆斯先生的命都是陪审团给的,他如果违反法庭的命令,简直就是傻子。”

“他绝不会违反法庭下达的任何命令。”

吹牛老爹能不能获得保释,还要看法庭的裁定。

下周二,法院将举行量刑听证会,10月3日将宣布量刑结果。

至于他会不会上诉,一位媒体评论人推测,这种可能性不大。

“他会不会上诉?当然,这是他的权利。”

“但我觉得,应该把这(宣判结果)当成巨大的胜利,去服刑几年,并且庆幸自己没有被判终身监禁。”

简而言之,他没被判终身监禁,还有啥可不知足的?

至于审判结果对吹牛老爹的名声、事业和资产会不会有影响,目前还不确定。

比如,因为“运送男妓参与性交易”的罪名成立,如果他的私人飞机曾运送过男妓或者性交易的客户,有可能会被扣押。

事业上的打击可能会大一些,如果他将来服刑出来,想重返乐坛,开演唱会预订场地、跟品牌建立合作或代言关系、受邀参加颁奖礼、跟其他艺人签约等等方面,都会变得很困难,从而影响收入。





大河报

7月2日,中国杂技演员牛蓉在WNBA中场比赛表演时受伤。视频显示,牛蓉在表演时不慎坠落,在被搀扶离场时,全场观众报以掌声鼓励。



牛蓉出生于太原市桃园二巷的一个杂技世家。她从7岁开始练杂技,10岁进入艺校,14岁被上海杂技团招入,然后开始世界巡回演出。1990年,牛蓉接受了外方的邀请,得到了独自赴美的机会。

然而事与愿违,来到美国的牛蓉,只会几句简单的英语对话,没有贵人相助,也没有所属的单位和机构,她除了会表演杂技,再没有一技之长了。一个偶然的机会,牛蓉看到住处附近的教堂,在周末有社区演出。她主动提出愿意免费表演,这次演出大获成功,社区的居民对她的表演赞不绝口。很快,在当地的学校和医院的周末演出中,牛蓉都是那个最后登场,赢得满堂彩的角色。

精湛的杂技演出让她结识了一位迪士尼的项目负责人,通过合作的方式,她赢得了来自迪士尼的合同,并在迪士尼乐园表演了18个月。
但紧接着,她又作出了一个冒险的选择:辞掉迪士尼的工作,搬到了旧金山。

旧金山华人众多,平均收入也要高于奥兰多,但离开迪士尼,她等同于失去了经济基础。好在,此时的牛蓉已不再是从前那个谨慎寡言的女孩,她知道自己需要更加大方开朗才能得到机会,于是主动给可能感兴趣的人寄出表演磁带,看看能不能得到机会。

1993年感恩节前夕,她接到了来自洛杉矶快船队的电话。原定的表演者因为误机无法前来,快船队询问她,愿不愿意作为替补,来出演这5分钟。

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然后从旧金山坐飞机来到洛杉矶。她最终成功完成了表演,赢得了满堂彩,谢幕的时候,眼前的所有观众,都站起来给她鼓掌。她知道,这一次表演,成功了。



当地的球迷帮她起了一个艺名叫:RED PANDA,这个词本身的意思是“红熊猫”,不过牛蓉的这个RED PANDA可不是小熊猫的意思,而是用红色和熊猫,来强化一个概念:她来自中国。

在第二个赛季,邀请她的不只有快船队,其他NBA球队也开始请她去表演。因此,她开始扮演空中飞人,在美国各地飞来飞去,赶场演出。

在巅峰几年,牛蓉的中场表演,每一场5分钟,能收入5000美元。除此之外,她也得到了高标准的尊重,每次有节目表演,她都被描绘在赛前海报上,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给她准备演出。球场的工作人员笑称:“她是跟啤酒摊抢生意的人,因为每次她中场表演的时候,来买啤酒的人都少了很多。”

有球迷说,“她的顶碗技术,比库里的三分球还精湛。”甚至在2K24游戏里,也有她的身影了。

2025年,牛蓉亮相《英国达人秀》第18季,并且进入了半决赛,她还在Netflix喜剧剧集《Running Point》(第一季第五集)中,为虚构篮球队洛杉矶浪潮队担任中场表演嘉宾。



2025年,牛蓉已经55岁了。即使已经开始演艺生涯20多年了,她也没有打算退出演艺圈。她说自己也不知道长寿的秘诀,但她努力进行有氧运动;她喜欢跑步和长途散步。她也努力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新民周刊

只是,这场事先张扬了大半年的婚礼,先是遭遇威尼斯当地居民的强烈抗议,不得不转移地点,后又遭到雷暴雨的袭击,精心布置的场地一片狼藉,嘉宾们只能尴尬地草草结束派对,怎么看,这“天怒人怨”的婚礼似乎写满了人生的暗示啊……

当地时间6月26日至28日,全球知名富豪、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与前电视主播劳伦·桑切斯的婚礼在意大利威尼斯盛大举行。

据环球时报援引美国《人物》杂志报道,200多名宾客先后抵达威尼斯出席婚礼。比尔·盖茨和女友保拉·赫德、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美国总统川普的女儿伊万卡、约旦王妃等政商名流、卡戴珊家族的女人们、邓文迪以及迪卡普里奥、据传刚刚分手的水果姐凯蒂·佩里与精灵王子奥兰多等演艺明星先后抵达,可谓阵容空前。

贝索斯和桑切斯的婚礼一共持续3天,6月26日晚上举行派对,27日举行婚礼仪式,28日举行招待晚宴。

只是,这场事先张扬了大半年的婚礼,先是遭遇威尼斯当地居民的强烈抗议,不得不转移地点,后又遭到雷暴雨的袭击,精心布置的场地一片狼藉,嘉宾们只能尴尬地草草结束派对,怎么看,这“天怒人怨”的婚礼似乎写满了人生的暗示啊……

“花瓶”新娘“天怒”中离场

6月26日晚,一场欢迎派对在威尼斯圣母奥尔托教堂(Madonna dell'Orto)旁的私人回廊举行。嘉宾们纷纷乘坐“贡多拉”抵达派对现场。出于安全考虑,当地警方在该地区部署了大量警力,整条运河都被送宾客的船只堵塞。

新娘劳伦在一群戏精之中当然不甘示弱。她当天选择的是一袭来自Schiaparelli 2025春夏高级定制系列的金色露肩礼服,礼服上缀满巴洛克式花卉刺绣,腰部以紧身结构收束,这夸张的腰线,看上去,就很像一个金色的花瓶。网友戏称,“灯罩、窗帘、桌布,家居风时尚大融合”。


桑切斯的礼服尽显她的健身成果

据称,这场极尽奢华之能事的婚礼总预算高达5000万—7000万欧元。从天价离婚案到这场“世纪婚礼(二婚&三婚)”,贝索斯还真是一直走在富豪造势的最前端。

威尼斯全城最奢华的酒店都被“婚礼军团”占领了。其中,贝索斯和桑切斯所住的安缦酒店,顶奢的阿尔科瓦提埃波罗套房,7、8月的价格高达7000多欧元/晚,当然,这对贝索斯夫妇来说,也就是毛毛雨啦。

除此之外,婚礼策划团队还为他们请来了威尼斯历史最悠久的糕点师Rosa Salva制作婚礼蛋糕,手工吹制穆拉诺玻璃而闻名的设计工作室Laguna B制作伴手礼,以及当地著名的那不勒斯厨师烹制比萨……总之主打一个“什么都要本地最好最贵的”。


婚礼所用的圣乔治马焦雷岛整岛封锁,被划为私人场地

宾客们纷纷住进了一口气包下数座五星酒店;全城至少90架私人飞机起降送达嘉宾,30艘水上出租船日夜穿梭运人。

有本地工作人员无奈调侃:“这种密集和紧张程度,堪称登陆作战。不敢有丝毫马虎,因为全是大佬。”

只可惜天公不作美,“婚礼派对刚开场,风就掀了桌布,雨把我们全冲成落汤鸡”,凯利·詹娜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张湿哒哒的水上出租车照片,原本鼓足了劲要拍出的大片,居然都成了落汤鸡般的尴尬照。

豪华布景被吹翻,桌布卷成团、宴会布置一地狼藉——婚礼现场瞬间一片混乱。没来得及吃完饭的明星们纷纷仓皇逃离水上派对,有人脚蹬恨天高冲进水上出租车,有人抱头在雨中狂奔,还有的人登船时被绊倒险些落水……

悻悻然离场的新人和嘉宾们,不得不回到豪华的五星级酒店中过夜。

这,天气有点暴怒啊。

“人怨”也不少

6月27日的婚礼仪式中规中矩。新娘桑切斯的婚纱终于在万众瞩目中登场。

一反桑切斯过往的高调着装,这套来自杜嘉班纳的婚纱,除了尽显曲线之外,画风出人意料地“保守”。


婚纱借鉴了索菲亚·罗兰电影中的造型

婚纱采用高领+排扣设计,传统的意式蕾丝刺绣搭配头纱,耗时900小时,以意大利传奇女演员索菲亚·罗兰1958年的电影《Houseboat》中的婚纱造型为灵感,真的是很贴近意大利婚礼的风土人情。论细节控,还是得服桑姐。

桑切斯在接受采访时透露:“杰夫特别想提前看到这套婚纱,我差点就同意了。但我想保留这个惊喜。人生越往后走,惊喜就越难得,我想把这个瞬间留给他。”

这一天,她还掐着点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冠上了夫姓——以劳伦·桑切斯·的名号示人,8年恋爱终于熬成正室!

不得不说,婚礼上最吸睛的还是她的大钻戒——右手一枚250万美元的30克拉粉钻订婚戒指;左手一枚疑似珠宝商Lorraine Schwartz的椭圆形切割新婚钻戒,有专家估计在30—40克拉,估值在300万—500万美元,更大更闪,和她的LB logo新手链相得益彰。

ELLE编辑调侃道:桑切斯的钻戒,可能比你的一生还贵……


桑切斯手上亮瞎眼的大钻戒

在婚礼热闹举行的同时,威尼斯人的抗议就没停止过。

从上周开始,大批活动人士就开始在威尼斯持续组织各种抗议,公开抵制贝索斯的此次婚礼。在威尼斯各大标志景点,到处都可以见到带有贝索斯闪亮光头的标语。在Rialto桥和婚礼举办的小岛教堂,抗议者悬挂横幅“这不是贝索斯的地方”;抗议者高喊“贝索斯滚出威尼斯”“纳税不是慈善”,讽刺其用“环保捐赠”粉饰形象,却动用上百架私人飞机、封岛办婚礼,污染和排场给本地人和自然环境带来巨大灾难。

婚礼前夜,一幅写有“能租威尼斯结婚,就多交点税”的巨幅标语,被Greenpeace环保组织当众挂在圣马可广场上,现场围观群众爆满。

此外,示威者还在威尼斯到处散发印有贝索斯头像的假美元,甚至还在贝索斯下榻酒店附近的水道,扔下抱着亚马逊快递盒的贝索斯假人,漂浮在水面上。他们还打算用充气的鳄鱼玩具来堵塞威尼斯运河,阻止搭载贝索斯和宾客的小船,但因为遭到政府反对,改成了游行抗议。

面对舆论风暴,威尼斯市长路易吉·布鲁尼亚罗紧急回应,“贝索斯为威尼斯带来的是投资和全球关注,抗议者只是嫉妒”。这一波发言又在社交平台引发第二轮炸锅:谁给了你代表全威尼斯的权力?直到婚礼开始前几个小时,依然是示威不断。为平众怒,贝索斯表示,已向威尼斯三个环保研究组织各捐100万欧元,还在请柬中向宾客提出“不要带礼物,要给威尼斯捐款”,满满的“求生欲”。

为了应对和安保抗议,婚礼不得不改了地点,改了线路,换了流程。上岛前,还要经过至少两轮身份确认,包括佩戴定制手环和签署保密协议。连酒店工作人员都被勒令“不得向任何人透露婚礼相关信息”,否则将面临巨额罚款。

不得不说,无论吃瓜群众如何抗议,都丝毫不影响这场婚礼的豪奢。

比尔·盖茨和女友保拉·赫德,都是一身黑的保守打扮。保拉身穿一件黑色露肩连衣裙,还搭配了一条闪亮的钻石项链和一对耳钉,算是比较低调了。

伊万卡身穿黎巴嫩设计师品牌Tony Ward2024 年秋冬高级定制系列,珊瑚粉色无肩带长裙,整体工艺还蛮繁复的,好身材也是一览无遗。

最夸张,或者说最会搞事情的还是卡戴珊家族。她们一身珠宝光气,真的很抢新娘子的风头。跟桑切斯“简朴”的两枚大钻戒相比,卡戴珊家族的珠宝真的很豪气。

金·卡戴珊身穿范思哲vintage,戴了一条来自Moussaieff的重磅高珠,叠戴一条混合棕色、黄色和金色钻石项链,以及一条带有渐变梨形白色钻石的项链,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新娘;旁边的科勒则胜在礼服浮夸,来自Tamara Ralph Couture。



肯豆婚礼上的珠宝,和桑切斯的钻戒一样,同样来自Lorraine Schwartz,不过,这可是约250克拉的哥伦比亚祖母绿……不知道桑姐有没有后悔请这么会做戏的一家子。

还有70岁的“太后”克里斯·詹娜,一夜回春的美容术(换脸术),衬得身后小25岁的小奶狗男友也略显衰老了。

为啥被嘲?

冰姐有点好奇,之前也有不少名人在威尼斯举办婚礼,比方说乔治·克鲁尼迎娶人权律师阿玛尔·克鲁尼。初看,这些名人婚礼给当地带来了大笔收益。但贝索斯和桑切斯的婚礼却遭到当地各路人马愤怒的抗议和抵制,这在最近十几年间都非常罕见。

有人指出,贫富差距扩大、侵占公共空间、气候危机加剧、资本劳动剥削、精英政治主宰,当代社会的诸多矛盾都在贝索斯的这场世纪婚礼上,随着抗议者们一波波的示威得到了集中体现。

作为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威尼斯当地居民已经对外来游客积怨颇深。他们抗议富有的外来游客把他们生活的城市当成炫耀的资产,奢华消费推高当地物价水平,利益天平完全倒向旅游业,而完全不顾及本地人的生活成本。一个明显的细节就是为了贝索斯的婚礼,当天的水警封锁水上交通,导致开贡多拉的私人水手们暂时性失业。当亿万富翁在平民的苦难上起舞,人们自然很难欢迎这样的天价婚礼。

一众吃瓜群众对贝索斯桑切斯的婚礼充满嘲讽,还与两人偷情、张扬炫富、过度营销导致的糟糕公众形象有关。

特别是与贝索斯前妻麦肯齐低调慈善、从不炫富的言行相对比,桑切斯科技感十足的整容脸、浮夸的穿搭、高调的炫富言行,都令人生厌。

如今,这场事先张扬的亿万婚礼终于在“天怒人怨”中落下帷幕,让我们拭目以待婚前就已“算计”到家的两人能够走多远……




ETtoday

一名澳洲女子在游乐场挑战类似「跳楼机」的游乐设施,同时自拍乘坐过程。影片中她的「双峰」剧烈摆动,吸引了超过2700万次观看。

影片也在社群媒体上爆红,网友纷纷热议她自备的「安全气囊」,该女子的身分也因此曝光。


▲澳洲网美挑战跳楼机。(图/翻摄IG)

这位女子是澳洲网美艾蜜莉(Emily)。她在去年9月开始经营Instagram,目前粉丝人数接近1万。

影片的来源正是她本人所分享,她在搭乘游乐设施后直呼「超级可怕」,并将亲身的刺激体验上传到社群平台。

凭借她的傲人身材与自然的自信,艾蜜莉的社群贴文经常引发热烈讨论。

艾蜜莉的招牌特征是她丰满的胸部,平时走路就能呈现如水波般的律动。她也不吝于在社群上展示自己的好身材,吸引不少粉丝追踪。

这次游乐场的惊险挑战,则让她一举成为网络上的话题人物。

金错刀

雷军曾说,短剧是爽文的视频版,“我看了看短剧,好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短剧确实让人大开眼界,前不久刚诞生了“1胎生99个儿子”的雷人情节。

除了短剧,这两年又爆发了一种新形式的“爽文视频版”:真人影视互动游戏。

最知名的就是2023年上线的《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以下简称《完蛋!》),6个风格各异的美女争着抢着和男主谈恋爱,把无数直男玩家钓成了翘嘴。



一年后的《我为情狂》更疯狂,请来日本知名老师三上悠亚出演,对广大玩家发出了“拥有三上的你还会变心吗”的诱惑拷问。

今年6月19日,《捞女游戏》上线,再次让直男们忍不住剁手。

这款游戏号称要帮男生识别和反击“捞女”套路,虽然前期有人批评它“污女、厌女”,以至于其导演的B站账号遭封,官方社群被禁,游戏被迫改名为《情感反诈模拟器》,但依旧不妨碍它大卖特卖。

截至6月28日,据国外数据分析公司gamalytic的数据显示,该游戏的预估销量达到了100万份,销售额达到了440万美元。

同时它还有96%的好评,有人评论:“30块的游戏,帮我省了30万的教训。”

低成本满足直男幻想就能叫好又叫座,真有这样的好生意吗?

一夜暴富的新风口,让大厂都心动

有人觉得,真人互动影游是短剧和游戏的结合体,都有低成本、快节奏、爽的特点。

其实真人互动影游的历史,比短剧要悠久得多。

1974年,任天堂发布了一个名叫《荒野枪手》的机电型街机,开创了真人互动影游的先河。玩家手持左轮光枪,面对画面中的真人牛仔,当其双眼闪过杀意(白光)时,要比对手更快地掏枪射击,否则就会被击倒并被嘲笑。

不过受限于技术和玩法等,真人互动影游一直不怎么热闹,很少有出圈的作品。

直到2019年,国内才在这领域迎来一个小高潮。

从互动剧《古董局中局:佛头起源》,到谍战题材《隐形守护者》,再到密室逃脱《记忆重构》,“真人实拍+游戏互动”的真人互动影游一时间成了香饽饽。特别是腾讯投资并发行的《隐形守护者》,销量140万份,杀进了当年国产单机游戏TOP10榜单。

但大多数团队都没法像腾讯那样财大气粗,也没有腾讯那样的营销资源,这种辉煌很难复制,后续其他人的作品都反响平平。

就在市场以为《隐形守护者》只是昙花一现时,《完蛋!》出现了。

在Steam上,这款游戏两个月内拿下了超8000万元的营收。

《完蛋!》直接点燃了游戏公司和影视公司进军真人互动影游的热情。不仅是因为它赚得盆满钵满,更因为它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低成本高效复制爆款的希望——据报道,《完蛋!》的成本仅500万,实际拍摄时间只有两个月。

很快,一系列满足直男情感需求和幻想的游戏冒了出来,比如《美女,请别影响我学习》《美女,请别影响我成仙》《都要!小孩子才做选择!》《我被女神盯上了!》《我和七个俏房客》……光看名字就能让人浮想联翩。



和很多行业一样,竞争者一多难免就卷了起来。

最简单粗暴的卷就是卷演员。一般的作品找美女演员,更高要求的则不仅要漂亮,还要演技好、有知名度。

有的请来了曾为直男启蒙的日本老师,比如《我为情狂》有三上悠亚,《异世界归来的我错过了爱情》有河北彩伽、上原亚衣、三浜唯;有的请来了国内知名的美女网红,比如MCN机构无忧传媒上线的《恋爱单选题》,主演全来自其旗下;有的还请来了正儿八经选秀出道的女爱豆,比如《美女,请别影响我成仙》里的冯若航。

能让一个被追星女孩捧红的爱豆,参演一款“媚男”游戏,可见真人互动影游的诱惑有多大。


《美女,请别影响我成仙》

新版“直男天堂”,爽就够了?

和短剧一样,“让玩家爽”是真人互动影游爆火的基础。

一个是视觉爽,游戏里的美女应接不暇,并且基本都会有一位性感美女,直接刺激荷尔蒙。

一个是剧情爽,《完蛋!》是六个美女争着和作为男主的玩家谈恋爱;《美女,请别影响我学习》是玩家进入一所女校学习,要抵御不同美女的诱惑,完成学业;《情感反诈模拟器》是玩家在遭遇情感诈骗、人财两空后,逆袭为成功人士,随后成立“反捞小组”,向榨取受害者钱财的“捞女”们复仇。

一张电影票的钱,让玩家体验被好几个美女追捧,不论这是满足了幻想还是迎合了意淫,但不可否认就是爽。

然而和短剧不同的是,虽然爽是真人互动影游的基础,但绝不是最重要的。

据“36氪游戏”不完全统计,自《完蛋!》推出后的一年时间里,Steam累计上线了超过60款国产真人互动影游,但其中90%的销量还不到2000份。连《完蛋!》推出的《前传》,其Steam好评率也一度低至69%,远低于原作。

说到底,真人互动影游和短剧在赚钱方式上有很大不同,可以说是“升级版短剧”。

短剧的赚钱方式,是通过设置爽点勾子进行分段收费,同时需要花很多钱投流,投流一停热度立马下降,最终短剧团队还要与平台二八分账,所以有人说拍短剧其实是在给平台打工。

而真人互动影游主要在Steam上线,比起投流,口碑发酵才是关键,这样热销期才能更长。例如2023年推出的《完蛋!》,直到今年,每个月仍有十几万份的销量。另外在Steam上,一款游戏的销售额如果达到一定标准,抽成还会一路降低至20%,这也在刺激游戏厂商要重视口碑。

所以笑到最后的,往往是“专业+用心+好内容”的游戏。

《完蛋!》的主体拍摄虽然只花了两个月,但制作团队在拍摄前一年就开始琢磨剧本方向,导演加入后又集中打磨了4个月的剧本和分镜头;它的选角也被人津津乐道,几位女主演的社交账号全都暴涨了一波粉丝。

《情感反诈模拟器》的主创团队大部分来自影视行业,制作人本身就是专业导演。整个游戏包含了472分钟影像、超200个选项、38个结局,以及附带783句配音的14万字恋情知识档案,告诉玩家哪些话术是套路,一段感情应该怎样去开始、去经营。

有人将这游戏的剧情整合上传到B站,收获了500多万的播放,有条热评写道:“与其说是游戏,不如说是高品质电影。”

又要低成本又要高质量,直男的钱还是不好赚。

短剧的坑,影游同样躲不开

要想持续赚直男的钱,除了做好内容和口碑,还要注意避坑,否则很可能出师未捷身先死。

这方面,真人互动影游可以以短剧为鉴。

首先是跟风复制爆款,同质化严重。

短剧曾经集中冒出一系列战神类、都市逆袭类、甜宠类题材,看得人审美疲劳,最后真正赚钱的短剧寥寥无几。

真人互动影游很明显也有同质化趋势,一味地堆砌美女和制造噱头情节,忽略了互动设计和剧本质量,根本打动不了挑剔的直男。所以《完蛋!》开局即巅峰,后面的类似作品里,即使是续作《完蛋2!》或者是口碑较好的《美女,请别影响我学习》和《情感反诈模拟器》,销量上也和《完蛋!》有很大差距。

其次是内容上:要有脑洞,也要有尺度。

据新榜不完全统计,今年1月到5月已有超4000部短剧在开播后因各类违规原因遭到下架。

真人互动影游在这方面的风险甚至更大。

真人互动影游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剧情沉浸模拟向,比如《隐形守护者》《飞越13号房》《反转21克》;另一类是恋爱体验模拟向,比如《完蛋!》和它的各种模仿作品。

而目前市场上恋爱体验模拟向占了大多数,所以很容易涉及到擦边和价值观问题。

比如《我和七个俏房客》直接在预告打出了“肉身还债”的宣传;《别跑!美女在追你》复刻了“浩浩妈”瑜伽名场面,4个“浩浩妈”360°环绕式表演瑜伽;还有的厂商,甚至还有“买游戏,私信送福利”的策略。



最突破底线的是《监寓》,游戏题材是偷窥女性,曾向广大玩家发问:“你,有想偷窥的人吗?”

这类游戏把直男想得太low,反而马屁拍在马腿上,最终要么被举报下架,要么销量惨淡,被骂“没边硬擦”。

这些游戏厂商没搞清楚,直男之所以购买真人互动影游,美女角色不是决定性因素,而是为了以一种沉浸真实的方式满足情感需求。如果只是想搞颜色,直男有其他更好的渠道,还免费。

比起好好打磨剧本、挑选专业导演和演员、死磕细节,猛打美女牌似乎是个出圈捷径。

但没有基本功,走捷径很可能只是走向死胡同。




中时电子报

据《凤凰网风暴眼》报导,当美国好莱坞斥资17.5亿美元的Quibi短剧平台折戟沉沙时,中国短剧却以炸裂开场、悬疑钩子、剧情翻转的“黄金三秒”风靡北美。有爆款短剧仅用17万美元成本斩获200万美元收入,改编自玄幻IP的短剧单月充值突破7000万。

这场逆袭在好莱坞大罢工期间达到高潮:中国短剧成为失业影视人的“救命稻草”,三线演员日薪暴涨7倍,有导演一年就赚够美国房产首付。“霸总文学”让白人大妈付费率达到国内的5倍,甚至让一位早年参与过《教父》影片拍摄的资深选角导演主动寻求合作机会。

但出海之路并非坦途。北美市场偏爱豪门恩怨,拉美热衷不伦恋,中东追捧家族复仇,文化差异导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买家曾叫停不合伦理的剧集。虽然80%出海项目仍在亏损,但资本依然疯狂涌入,各地区盈利模式已现分化:北美日韩靠付费,东南亚走广告,南美中东尚在培育期。

当传统影视秩序被颠覆,一个由爽点和热钱浇筑的新娱乐时代正加速到来,手握奥斯卡的好莱坞开始注意中国短剧。凤凰网《风暴眼》独家对话四位横跨中美的短剧操盘手,揭秘这场从质疑到拥抱、从模彷到引领的文化逆袭。他们的回答或许解了好莱坞的困惑:为何金砖铺不成的路,被中国人用网文走通了?


中国短剧出海作品。(凤凰网风暴眼)


一、50%付费率是大陆的5倍 中国爽剧让白人大妈直呼上头

徐岳在影视行业从业12年,是某头部中国短剧项目投资人,“在北美市场早期阶段,我们发现美国白人大妈的付费率高达50%,是国内的5倍。”这个惊人的数据让徐岳意识到,中国短剧正在掀起一场全球性的娱乐风暴。

回忆起行业变迁,徐岳感慨万千:“2014-2016年是电影行业的黄金时代,那时候酒桌上谈笑间就能敲定上亿的投资。但2018年的税务风暴等多重因素让行业急转直下。”转折出现在2020年,当时短剧试水阶段还无人问津,而如今“券商电话会都有300人专门来研究短剧的商业逻辑”。

谈到爆款短剧的收益,徐岳如数家珍:“我们做过一部叫《花花公子的替嫁娇妻》的短剧,成本仅17万美元,但充值收入达到200万美元。改编自国内顶级玄幻IP的短剧,单月充值可达7000万。”据他透露,大陆国内短剧平台高峰期时,单月充值金额接近1亿元人民币。

海外市场的表现同样亮眼。徐岳特别提到:“在中东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市场,单日充值就能达到4-5万美元。北美主妇、中东土豪,都在沉迷中国制造的‘爽剧’模式。”不过他也指出本土化挑战:“北美观众喜欢豪门恩怨,拉美偏好不伦恋,中东则追捧家族复仇。我们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就遇到过有平台因伦理问题被叫停的情况。”

为何中国短剧会在全球掀起风暴?徐岳分析:“这要归功于中国成熟的网文IP改编体系和(手机)竖屏叙事经验。中国有超过2000万网文作者,每年产出30万部作品,为短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库。”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短剧市场规模已达500亿元人民币,超越电影票房(425亿元)。徐岳预测:“未来三年国内市场规模突破千亿指日可待,而全球市场更是一个潜在的千亿美金赛道。”

为应对风险,行业加速AI应用,因为数位人主演无国籍争议,徐岳所在的公司也做好了提前布局。据徐岳介绍:“AI短剧成本可以压到传统真人短剧的1/3,约5-6万美元一部。虽然目前80%的出海项目仍在亏损,但高周转特性仍然吸引着大量资本涌入。目前,盈利模式也呈现分化:北美、日韩依赖付费,东南亚走广告路线,而南美、中东尚处培育期。”

在徐岳看来,短剧之所以能风靡全球,是因为它“用跨越阶层的白日梦精准狙击了观众痛点,成为全球打工人的精神按摩器”。但他也坦言行业面临的挑战:“虽然美国关税战没直接影响数位服务,但TikTok事件让整个行业都绷紧了神经。”

最让徐岳感慨的是行业地位的转变:“十年前,我们只能仰望好莱坞。如今在洛杉矶,我遇到过一位曾参与《教父》影片拍摄的资深选角导演,他低声问我‘能给我一份长期工作吗?’这样的场景,十年前根本无法想象。”

徐岳注意到,这个新兴行业正在创造大量机会:“南加大的华人留学生靠参与短剧制作收入翻倍,国内广告行业失业人员也因此受益。”虽然海外市场比国内晚了一年才迎来短剧热潮,但增长势头更为迅勐。

“10年前中国电影市场还被好莱坞碾压,如今短剧出海就像一场‘降维打击’。”徐岳认为,“这不仅是一场商业模式的胜利,更是一次文化话语权的转移。娱乐产业的未来,或许不再由好莱坞定义。一个新的娱乐帝国正在崛起。”

二、我也曾质疑过短剧low 但它不仅不灭还全球扩张

若水身兼编剧、制片人,某影视公司总经理,在美从事海外影视的开发与制作,参与制片与影视投资业务多年。

作为从传统影视转型的从业者,若水坦言自己也曾对短剧抱有偏见。“十几年的专业训练让我一度专注于将中国内容改编成美剧,走传统好莱坞路线。”她回忆道,“两年前短剧爆发时,行业迅速分裂:传统派嫌它low,新媒体派嫌我们‘不懂产品思维’。”

但市场给出了答桉。短剧不仅不灭,还全球扩张,更成为新一代数位原住民的内容刚需。若水称,北美观众的生活习惯与中国截然不同,他们部分人群还在用支票支付、周末注重家庭聚会、很少刷手机。但忽略了一个关键群体:在短影音中长大的Z世代,其碎片化的注意力恰好匹配短剧形式。就像手游革新游戏业,短剧正重塑影视产业格局。

然而,繁荣背后行业陷入“数据陷阱”。最让若水痛心的是,平台只认“霸总+狼人”的爆款公式,编剧被要求加入狗血桥段,导致内容严重同质化。连出海短剧也陷入“什么火拍什么”的怪圈。她也曾提议尝试悬疑、职场等多元类型,但得到的回复是:“没有数据证明能成功,为什么要冒险?”

作为文化从业者,若水坦言有的短剧太low了。为了证明短剧可以既爽感又精品,她的团队(成员多为传统影视人)顶住压力,拍了一部不一样的短剧,采用电影级叙事,拒绝浮夸套路,很多平台以“不够俗套没人看”为由不敢尝试。但北美男频短剧的兴起证明,观众渴望的是多样化、有品质的内容。在她看来,短剧完全可以像《大小谎言》《犯罪现场》那样,既保持娱乐性又具备艺术质感。

中国短剧公司对市场敏感,成本控制强,付费模式创新,类似手游的“氪金”机制。局限在于过度依赖数据,缺乏原创性。“有的中国短剧公司要求演员必须‘美式口音’‘白人主演’,但土耳其公司用本土演员+口音反而火了。想长久发展,光靠现在这些‘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套路肯定不行。得拍更多类型的剧,比如悬疑、科幻这些,还要注意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向好莱坞学习类型化叙事,而非闭门造车。”若水如此分析。

令若水感到有趣的是行业格局的变化:“曾经对中国短剧嗤之以鼻的好莱坞,如今也开始跟进。而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的公司已经全力投入。”更让她振奋的是,“《山海经》等中国传统文化IP,正通过短剧走向世界。”

“短剧不会取代长剧,就像手游取代不了端游。”若水总结道,“但它证明了一个真理:观众永远需要‘爽感’。如何让这种‘爽’变得更高级,才是我们内容从业者真正的挑战。”

三、拍戏就像打仗 10个短剧剧组同时开机 三线演员日薪暴涨7倍

Taige身兼编剧、导演,中国童星出身,在美10年参与短剧拍摄10部,作品多次入围国际影展并获得荣誉。在洛杉矶片场,Taige时常会想起十多年前在大陆做童星的日子。从与洪金宝、黄晓明、林心如等明星合作的小演员,到如今在洛杉矶执导中国短剧,命运的转折比剧本更戏剧化。

2023年那场为抵制AI入侵、持续100多天的大罢工,成为好莱坞历史上最凛冽的寒冬。Taige亲眼见证影视城变成“鬼城”,洛杉矶电影学院应届生失业率突破60%,半数从业者被迫转行。Taige告诉凤凰网《风暴眼》,就在传统影视业崩塌的裂缝中,中国短剧像沙漠绿洲般野蛮生长,不仅养活了大批失业影视人,更重塑了北美娱乐生态。作为2024届毕业生,Taige意外成为这场变革的亲历者。

现在的洛杉矶正上演现实版“好莱坞剧本”。Taige描述道:10个剧组同时开机,美国演员一年参演40多部中国剧,三线演员日薪从200美元飙升至1500美元。最疯狂时,二十多个剧组曾在同一个停车场拍相似题材,不同平台的“霸总”经常撞衫。中资平台的崛起让印度FMT重金挖角网飞制片,连华纳都悄悄开放音乐版权试水。

拍摄现场永远像打仗一样紧张。Taige介绍,8天拍完100页剧本(相当于一部电影时长),每条最多拍3遍。他回忆第一次救场黑帮短剧时,把“纸枪威胁”戏压缩成3秒多特写,结果播放量瞬间破百万。

“导演必须精准掌控每个镜头。比如,霸总出场要采用慢动作多机位,像拍韩剧那样精心设计。”他说压力最大时,经常连轴转18场戏,生病成了家常便饭。

现在想来真魔幻,这些让美国大妈们熬夜追更的“霸总文学”,竟成了好莱坞罢工潮里的诺亚方舟,意外击中了北美市场的情感缺口。Taige分析认为,美国观众骨子里本就流淌着肥皂剧基因,中国团队用手机竖屏快节奏+逆袭爽感,精准填补了传统电视台式微后的内容真空,尤其俘获了中年主妇和少数族裔女性。

目前,这场短剧热潮正在好莱坞形成新的产业生态。苹果商店娱乐榜前列已被中资短剧APP占领,高投放成本促使许多入局者从平台转向内容制作。据Taige观察,洛杉矶已有20-30家短剧公司设立办公室,承制方更是不计其数。

行业爆发最直接的体现是薪酬涨幅。Taige身边一位导演朋友,仅拍中国短剧一年就赚够美国房产首付。据Taige介绍,新手导演酬劳从4000美金飙升至7500美金,爆款导演轻松破万。曾经被好莱坞鄙视的短剧,如今让三线演员抢破头。有籍籍无名的演员靠一部剧赚2万美元,去东南亚开粉丝见面会。

“现在连导演公会成员都开始接活,毕竟在算法统治的时代,流量才是新的奥斯卡。这碗‘快餐’或许不够精致,但它让无数追梦人吃上了饱饭。就像短剧里那些小人物,终会等到逆袭的转场。”Taige称。

四、人均GDP超1.5万美元 中东是片未开垦的短剧富矿

亓仲是某短剧平台负责人、参与短剧三四十部、专注北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2023年,当中东市场进入亓仲的视野时,这片被称作“内容荒漠”的区域正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亓仲兴奋地表示,“这里主要指沙特阿拉伯、卡达、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家,4.9亿人口、人均GDP超1.5万美元的市场基础,与严重的内容供给不足形成强烈反差。”

在参与过三四十部欧美、日本、印尼的短剧项目后,亓仲发现中东市场的独特魅力。“这里仅有少量的类似腾讯、爱奇艺式的长影音平台,却有着全球较高的付费意愿。”他特别指出,“随着女性市场的开放,文化消费市场会进一步拓展。她们蒙着面纱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出的,是一个价值巨大的新兴市场。”

亓仲分享了他的市场观察:“短剧的‘快节奏+强情绪’特性,完美契合当地女性碎片化的时间。我们在拍摄实践中摸索出独特的‘沙漠法则’:皇室车队、骆驼商队等元素能让完播率飙升,男性向商战剧的付费率甚至超过传统甜宠剧。”

不过,亓仲也提醒从业者注意本土化挑战:“中东人文环境复杂多样,国家众多。在沙乌地拍街景需要提前申请,欧美那套加班文化完全行不通,必须严格按合同执行。”他特别强调内容创新的重要性:“目前市场仍被‘霸总’题材垄断,沙漠冒险、家族商战等潜力题材几乎无人开发。”

对于市场前景,亓仲持乐观态度:“这个市场正在经历三级跳式发展,从单集付费到‘短剧+电商’的复合模式,未来很可能孕育出中东版‘奈飞’。”据他测算,“直接市场规模可达百亿美金,若算上广告、IP衍生等产业链,整体规模将突破500-1000亿美金。”

亓仲用形象的比喻总吉他的市场策略:“成功的关键在于‘骆驼+水囊’的策略。既要深谙沙漠文化,又要保持足够耐心。”他深刻理解当地观众的心理:“当中东观众为平民女主戴上权力项链时,他们购买的不仅是剧情,更是对自身文化认同的情感投射。”



壹苹新闻网

英皇室以国王查尔斯三世为首,目前共有11位履行义务与公职的高级皇室成员。 据说当他的长子威廉王储最终登上王位时,已经精简过的皇室看来将变得更加“精简”,届时,可能只有他的三名子女——乔治王子、夏绿蒂公主与路易王子,会加入高级皇室成员之列。 与他失和的弟弟哈利王子,则是完全没他的事。

英国媒体报道,外界长期以来一直猜测,威廉那些相对年轻的堂表亲,如碧翠丝公主(Princess Beatrice)、尤金妮公主(Princess Eugenie)及甚至是安妮长公主之女莎拉廷德尔(Zara Tindall),未来可能会以非正式方式协助皇室运作,以弥补人手上的不足。 据报道,消息人士指出,威廉目前正在思考未来的规划,评估自己真正重视的是什么。

前BBC皇室记者珍妮邦德(Jennie Bond)表示,有一位皇室成员——曾经在威廉未来蓝图中扮演极重要角色的人,如今却完全被排除在外,那就是他疏远的弟弟哈利王子。

她告诉《每日镜报》(The Mirror)说:“我认为哈利在威廉的计划中已不再扮演任何角色。 这是一个令人难过的局面,因为哈利曾是他的左右手,在他承担起成为国王的重大责任时,原本可以是一位他信赖的兄弟。”她指出,《哈利原本会拥有极高地位,成为像安妮公主(Princess Royal)之于查尔斯国王那样的手足、朋友、支持者与顾问。 对威廉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但我认为他现在已经接受这个事实“。
不过,另一位被看好会扮演重要角色的表亲则是莎拉廷德尔。 邦德指出,她可能接手所有与王室赛马有关的事务,这将是威廉一个聪明的策略。

她说:“当他成为国王后,将面临极多事务上的压力。 若他真的打算把赛马相关事务交给莎拉廷德尔,那将是绝妙的安排。 如果传言属实,这会非常合适——就像她的母亲一样,她热爱马术,热爱这项运动; 她也极具魅力、广受喜爱,非常适合这个角色。 我不认为威廉或凯特对赛马世界特别感兴趣,所以这样分配也合理。 当然,我相信他们偶尔还是会参加亚斯克赛马日(Ascot),和莎拉、麦克一起开心地度过一段时光。”

多年前,威廉王子曾表示他不会夜夜为自己的命运辗转难眠,但珍妮补充说:“他若从未深思未来身为国王的角色,那他就不是人了。 他曾表示自己想以'小r'(small r )的方式履行职责,这句微小的话语却充满深意。 虽然他非常崇敬祖母,也从她那里学到许多关于未来命运的智慧,但我认为他会延续父亲查尔斯的风格:不仅是象征性领袖或名义上的赞助人,而是真正投身社会议题,协助各界共同寻求实际解方。”


威廉王储夫妻一家人深得民心。 路透

邦德表示,威廉关注更重大社会议题:无家可归、心理健康与环境问题。 他不只是谈论这些问题,更身体力行。 他充满乐观与正能量,不断尝试推动改变,即便目前还无法完全解决,但至少是在朝正确方向前进。 他相信'做些什么总比什么都不做',我认为未来他成为国王后,也会持续以这种方式行事——在角色所容许的范围内。”

当然,这一切都需维持微妙平衡。 邦德认为,关键是如何在推动现代化与维持传统之间取得平衡。

她表示:“我不认为他会对所有皇室的排场与仪式感到自在,虽然他可能仍会保留如『御林军阅兵典礼』(Trooping the Colour)这样的重大军事活动所带来的庄严氛围。 但我无法想象他的加冕典礼会像他父亲或祖母那样——坦白说,真的颇为夸张甚至有些离奇。”

邦德认为威廉王储会以现代化的君主为目标,“他必须在现代化与皇室尊严之间取得平衡。 一方面,皇室要能亲民、与年轻人打成一片,自拍、互动嬉戏; 但另一方面,也得保有作为一个制度的庄重。 但我相信,未来我们将会看到一位极具亲和力的国王——即便他拥有财富与精英地位。”

他也认为,威廉未来可望成为一位好的君主,“他曾说过:『如果我无法为这个世界做出一点改变,那我存在有什么意义?』我认为他说得对。 他不能只是个象征人物,不能只是危机或喜庆时刻的发言人。 他想要,也需要,运用自己的影响力,让这个国家变得更美好。”



小黑盒生活

日漫《最喜欢你的100个女朋友》长达7,453字的"情话"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日语动画中最长的台词】!

电视动画《最喜欢你的100个女朋友》(100 Kano) 的主角爱城光太郎,有一篇 7,453 个字符的“情话”,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日本动漫中最长的台词”

这个“情话”是该系列中最著名的场景之一,小太郎在第 24 集(第二季最后一集)中谈到了他爱他们每个人的地方,而原著粉丝喜欢的场景以动漫独有的表情形象化,实现了这一记录。 25日举行了颁奖典礼,以纪念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扮演 Kotaro Aijo 的 Wataru Kato 获得了官方证书。



此外,10 月 18 日,除了演员们将出演的脱口秀节目外,还将举办特别活动,放映此次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第 24 集《爱的言语》的正常速度和未删减版的全球首映。

该作品改编自一部浪漫喜剧漫画,该漫画于 2020 年 4 月和 5 月的《周刊少年跳跃》(集英社)联合发行开始连载。 主角 Kotaro Aijo 在初中毕业典礼上经历了第 100 次心碎,他祝愿他在高中时有第一个女朋友。 出现在他面前的爱神宣布的未来是“高中时相遇的 100 个'命中注定的女朋友',但如果她们不让你开心,就会有事情...... 我要死了! “DEAD OR LOVE”的突然开始描绘了纯爱后宫生活。





BBC

在姚明和易建联之后,中国一直没有再出现能在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成为主力的球员。

近十年曾有过一些短暂的希望之星——孙悦、周琦等中国男篮球员都曾被NBA选中,但都无法在各自球队中立足。来自广西的崔永熙去年曾为布鲁克林篮网队(BrooklynNets)短暂出场10分钟,是联盟内唯一登场的中国球员,但年底因伤被裁。

现在,来自山东省的杨瀚森有望打破这一局面。

6月25日,这个身高2.16米的中锋,在一年一度的NBA选秀中以第16顺位被波特兰拓荒者队(Portland TrailBlazers)选中,成为继姚明、易建联之后第三个在NBA选秀首轮入选的中国大陆男子球员。



杨瀚森入选的顺位超出了外界预期:专业媒体事前预计,他的入选顺位很大可能在第二轮前列——美国《体育新闻》(The SportingNews)杂志的专家预测是在36-38名之间。

“有点意外,也非常激动,”新华社引述杨瀚森在周三的选秀大会现场表示。一天后他正好迎来20岁生日。

“开拓者队的工作人员曾经来中国考察,这也是我第一支试训的球队。感谢一路走来帮助我的所有人,希望之后能够打好球,训练好,在场上做到最好。”

杨瀚森进入NBA,正值这个运动赛事期望为其在中国市场发展寻求新动力之际。

中国官方对杨瀚森的入选亦表现出支持。中国篮协在他入选后第一时间发信祝贺,称他是“令人期待的后起之秀”,并期望他未来“在世界赛场为中国篮球增光添彩”。

体育评论员表示,杨瀚森进入NBA很可能还代表着中国与NBA共同修复关系的努力,因此对中国篮球亦意义重大。

杨瀚森是谁?

2005年出生于山东淄博的杨瀚森出身于淄博体校,2020年进入中国男篮职业联赛(CBA)球队青岛国信海天俱乐部的青训体系。

他在场上司职中锋,2021-22年作为俱乐部青年队主力两次夺得17岁以下(U17)全国冠军,在2022年成为赛事最有价值球员(MVP)。

2023年,他代表中国参加U19世界杯篮球赛。2024年2月在男篮亚洲杯预选赛中首次代表成年国家队出场,在不到20分钟的上场时间里拿到13分和4次助攻,帮助球队以80比49大胜蒙古国队。

去年,他在中国职业联赛中以领先全联盟的场均2.7次封阻,获选CBA年度最佳防守球员。

据《体育新闻》报导,杨瀚森是在2023年U19世界杯时表现亮眼,首次引起NBA球探的注意。当时他的对手们包括2024年的NBA高顺位新秀亚历克斯·萨尔(AlexSarr、沙亚)及扎卡里·里萨谢(ZaccharieRisacher)等强敌,但他仍在赛事中打出场均12.6分、10.4篮板、4.7助攻和5.0封阻的成绩。

“杨瀚森的优势是身高和年龄,篮下的手感和脚步也不错,这是NBA球队关注他的重要原因。”曾在NBA征战五年的中国退役球员王治郅向新华社评论说。

下一个姚明?

23年前以NBA选秀“状元”身份登陆美国的姚明,为中国篮球带来革命性的改变,令篮球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

但他在2011年退役后,中国男篮的成绩逐渐下滑,NBA也未再出现辩识度接近姚明的中国球员。

“如果十年后我们还是用姚明来代表中国,那就是我工作的失败,”这个来自上海的退役NBA名人堂球星在2019年作为中国篮协主席时,曾对《体育画报》(SportsIllustrated)这样说道。

“我们需要一位新星崛起,”他当时说。去年底,姚明随着中国男篮成绩不佳而辞任主席。

杨瀚森的出现似乎燃起了人们的期望。

他是2016年以来第一个被NBA选中的中国新秀,与姚明同样是场上的大中锋,据报道姚明本人也不时对杨瀚森亲自作指点。

这免不了人们对他产生“下一个姚明”的期待,但是专业体育评论员表示,杨瀚森“有前途”,但是要与姚明比较,目前言之过早。

“杨瀚森本身是一个移动性的中锋,中距离手感很好,但是碰撞对抗会遇到问题,”资深体育评论员、前香港篮球代表队成员徐家乐这样评价他目前看到的杨瀚森。

他解释说,姚明当时作为“状元”被休斯顿火箭(HoustonRockets)选中时,球队已经认定他是一名主力中锋,但即使这样,姚明仍然经过专人为其进行体重、步法等方面的针对性训练才有后面的成绩。

因此他认为,目前尚不能期待杨瀚森在NBA的影响力会可以和姚明比较。而且以波特兰拓荒者目前队中有约多达17名合约球员的状况来看,他认为杨瀚森初到NBA更现实的期待是会在“G联盟”(G-League,NBA旗下的球员发展组织,前身为“NBA发展联盟”)锻练一段时间,再寻求进入大名单。

“但是有一个好处,是重新打开中国和NBA之间的关系。”徐家乐说。

NBA与中国“重修旧好”

2019年,NBA与中国的关系因休士顿火箭总经理莫雷(DarylMorey)发表支持香港抗议运动的推文而急剧恶化,引发中国官方与民间强烈反弹。

此后数年,中国媒体大幅减少NBA转播与报导,双方的商业与文化交流出现明显降温。

NBA在中国的影响力和球员的曝光度均受到阻碍。莫雷后来转投费城76人队担任营运总裁,中国媒体由此也停止提及该球队。

“现在看到,关系是在慢慢好转回来了。”徐家乐说。

近两年,作为官媒的央视逐渐恢复了NBA比赛的转播。去年12月,NBA也宣布停办五年的季前赛将回归中国。

在此背景下,杨瀚森入选NBA新秀可谓遇上了上佳的时机。

据中国媒体报导,他所效力的青岛雄鹰俱乐部一直为杨瀚森实现NBA梦想提供便利:早在2020年,青岛队就为杨瀚森量身打造“成长专项方案”,送他赴澳洲特训,并按NBA标准改造训练体系。

赛季中,他们接待12支NBA球队代表考察,打破过去俱乐部不时阻挠球员出走的惯例。球队总经理张北海表示,支持杨去NBA“就是为中国篮球的未来铺路”。

另一方面,杨瀚森也得到了顶尖团队的支持。

今年初,他与美国知名经纪公司克拉驰体育集团(Klutch Sports Group)签约。该公司由顶级篮球经纪人里奇·保罗(RichPaul)创立,旗下曾代理包括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安东尼·戴维斯(AnthonyDavis)等NBA巨星。

此外,曾在青岛队效力的拓荒者球员杜普·里斯(Duop Reath)以及现在担任拓荒者队发展联盟教练组成员的尤金·杰特(EugeneJeter),也均为杨瀚森的入选出过力。

《体育新闻》引述专家指,CBA有诸多不同NBA的特殊规则——例如前三节限用两名外援、第四节限用一名等,因此对球探来说,要通过数据了解中国球员的真实水平并不容易。

“在这种难以评估的情况下,我们通常会依赖内线消息——那些我们信任、接近球员的人,”该媒体引述一名球探说。

徐家乐则表示,NBA与中国重新开拓市场的共赢努力,意味着杨瀚森加盟NBA有更多超越他个人生涯的意义。

“中国男篮现在有些困难,”他谈到他们近年的成绩时说,但是,NBA现在很想和中国搞好关系,杨瀚森也可能因此获得更多机会。

“就是大家都有个想法,栽培他好一些,”徐家乐说,“他打得好,中国球迷就又回来支持——热情回来了,CBA的球员又会打得好一些,这是个循环。”

他说:“所以杨瀚森接下来的作用是颇大的。”

根据薪资网站《Spotrac》推估,第16顺位进入NBA的杨瀚森将获得一份4年总值2139万美元的新秀合约,前两年球队全额保障、后两年则是球队有权选择是否延续.

选秀当日恰逢杨瀚森的20岁生日,他在个人微博发文道:“20岁的第一天,追梦的故事迎来大结局。 曾经脑海里飘渺的幻想,在今天具象成巴克莱中心耀眼的光芒。 这个生日礼物,我很喜欢。”并激动写下:“你好,NBA! 我叫Hansen Yang!”,向世界宣告他的出场。


镜周刊

24岁的美国跑者罗宾森(ChrisRobinson),25日在捷克参加世界田径洲际巡回赛金级赛“奥斯特拉瓦黄金大赛”,他在男子400米跨栏决赛中跑出赛季最佳,勇夺金牌,但引发关注的却不是他的成绩,而是因为他跑到一半“短裤出大包”,他的小兄弟直接外露见客,透过转播镜头全球放送。罗宾森赛后也透过Instagram发声了。



坊间总流传黑人的下体尺寸打趴其他人种,非裔的罗宾森近日“亲身实证”这句话。他在捷克参加田径400米跨栏比赛决赛,快到终点线前,他疑似因为短裤太短,包不住他的下体,尽管他已分神伸手拉裤头,他的小兄弟仍从些微露出头,到整副窜出短裤,在全球直播的镜头前大展雄风。

这显然是短裤厂商的疏失。外媒指出,罗宾森在服装发生问题的情况下,仍跑出赛季最佳成绩48.05秒,击败众人一举夺得金牌,而他在冲过终点线后也不禁因为拉裤头而重心不稳,直接来个前滚翻后倒在地上,露出胜利的开心笑容。

他的表现也获得不少人赞赏,认为他保持冷静面对突发状况,还能跑出惊人的成绩,非常不简单。台湾观众也透过直播目睹这一切,有人开玩笑说“我就问用三只脚跨栏算不算犯规”、“快马肯定要加鞭”、“面子里子都赢了”。

综合外媒报导,罗宾森在比赛结束后还继续从容地躺在地上整理衣服,跟其他选手闲话家常,他受访告诉媒体表示“这也是运动的一部份”。他也在个人Instagram发出限时动态,画面中他似乎因为那个前滚翻,导致他在额头贴了一块纱布,但他报平安表示“谢谢大家的关心,我们都很好!”并标记“伟大的成就即将到来”。

根据罗宾森自己的Instagram帐号,他的昵称叫做“异类”(TheAnomaly),现在看起来似乎也很符合他的异于常人的特长。

现年24岁的他,去年才从阿拉巴马大学毕业,曾获得2023年NCAA400米跨栏冠军,今年5月他加入以美国国家队选手身分,出战中国广州的2025年世界田径接力赛混合4x400米接力赛,勇夺冠军并打破锦标赛纪录;此前他在迈阿密大满贯赛获得第二名的成绩,当时他在赛后受访表示,每次踏上赛道,都希望成为比自己更好的人、成为最好的自己,强调要靠更多的训练,专注于目标,赢得比赛。


译言网

6月26日,杰夫·贝索斯和劳伦·桑切斯在威尼斯举行的婚礼,正式拉开了帷幕,这场将持续3天的奢华庆祝活动获得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据报道称,亚马逊创始人和他的新娘其实已经早在一个月前就在美国结婚了,到威尼斯办婚礼不过是走个形式,不具有法律意义,据称这是因为如果他们在意大利宣誓,回到美国可能不会被承认。

此外让外界关心的婚前协议,也被曝签署了,显然不管有多么爱,亿万富翁仍然要保护自己那2440亿美元的财富。当然,若真有那么一天离婚了,桑切斯也不会空手离去,至少会得到数百万美元的“补偿”。

这场声势浩大却也引发了不小争议的奢华婚礼,也是请到了至少200位名人到场,其中就包括身为现任美国第一千金的伊万卡,她和丈夫贾里德·库什纳以及三个孩子一起抵达水城,为贝索斯和桑切斯捧场,尽管据称他们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上的友谊,最近的关系可能就是“邻居”了,两对夫妇都居住在佛罗里达州的印地安溪岛上,那里被称为“亿万富翁的堡垒”。

现年43岁的伊万卡涂着较为浓厚的腮红,看上去比那现年55岁的新娘子还要喜庆。而她出席婚礼时所穿的礼服裙,也是颇为“重工”的,立体的樱花花瓣装饰很有特色,符合奥斯卡·德拉伦塔的一贯风格。

伊万卡对自己的这个造型也是颇为满意的,迫不及待地分享在了社交媒体上,进而也被英国报纸发现,这条裙子其实是一件新娘裙。



据称这条裙子可以在品牌的官网上的新娘礼服系列中寻找到,零售价为9990美元(约7.2万RMB)。

在他人的婚礼上穿了一条新娘裙,虽说伊万卡可能不是有意的,但显然会被外界理解为“抢风头”。“她究竟是去捧场,还是砸场,”有人如此评论说道。进而还有人表示,“桑切斯想要成为全场焦点,却被伊万卡给抢走了一些风头,她内心定然不会满意。”

而伊万卡“砸场”的行为还真是不仅限于一条昂贵的新娘裙,她还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自己的房间号,“408 甜蜜生活”。



“你发布那扇门的照片是为了泄露位置信息吗?”有粉丝在她的帖子的留言板上这样写道,进而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

据悉,因为威尼斯当地居民的抗议活动以及美国袭击伊朗引发的安全担忧,贝索斯的婚礼在最后一刻更改了地点,由原来的“慈悲大堂”(Scuola Grande della Misericordia )转移到了另一个地方,并未对外宣布。而伊万卡自曝的房间号,很容易让有心之人按图索骥地去寻找,进而可能跟踪她到婚礼真正的举办地。当然,伊万卡可能不在意,毕竟她身旁也是有数位保镖相伴的。

地居民的抗议活动之一,上面写着“如果你能租下威尼斯办婚礼,你就能多付点税“


环球网文娱

据多家外媒,关于“水果姐”凯蒂·佩里(Katy Perry)和订婚6年的“开花”奥兰多·布鲁姆(Orlando Bloom)分手的消息已被证实。



报道称:奥兰多将以单身身份参加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和未婚妻劳伦·桑切斯(Lauren Sanchez)下周在意大利举办的婚礼。


奥兰多·布鲁姆恢复单身,并计划在贝索斯和桑切斯的婚礼上 “尽情狂欢”。

据《第六页》此前报道, “水果姐”和奥兰多的关系早已陷入危机。消息人士称, “水果姐”的新专辑《143》反响不佳,而导致两人的关系“紧张”,“他们要等她巡演结束后再分手。”



“水果姐”目前正在进行她的“Lifetimes”巡回演唱会,该巡回演唱会于4月23日开始,一直持续到12月7日。



“水果姐”和奥兰多于2016年在金球奖颁奖典礼后的派对上首次相遇,他们于2019年情人节订婚,并于2020年8月26日迎来了女儿黛西·多夫 (Daisy Dove)。

网易新闻

近几年,中国经济持续下滑,娱乐圈的日子也不好过。6月22日,大陆知名演员于清斌突然在短视频中自曝自己开始送外卖了,消息一出,随即引发热议。

22日,于清斌在短视频平台晒出一段送外卖的视频,并配文称,“送外卖之后,差点忘了以前是干嘛的。”视频中,于清斌一身外卖员的打扮,手持大包餐盒在街头奔跑,看起来很熟练。

视频一发布,许多网友表示,“不是吧,以前还老看你的戏。”“这是体验生活吗?”“有没有可能他这部剧演的外卖员呢?”“为什么最近总刷到这种视频,是赛道还是真的现实生活?”


视频截图)

“这么卷吗……我之前在电子厂打过螺丝,档口卖过货,当过仓库小弟,健身房卖卡,做过电商……十几种工作,现在跑京东。”“不是,你们这样卷,我们这些平凡人该怎么办?”“卷的尽头是什么?”

也有的人质疑,于清斌是在作秀,想靠“外卖小哥”立人设吸粉,“下一步是不是要开直播卖货了?”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41岁的于清斌毕业于北京中北国际演艺专修学校,2007年出道以来,曾演出过很多古装剧、历史剧、情感剧等,是一位颇有实力的演员。按理来说,这样有实力的明星艺人,不应该没有戏约。

不过,据娱乐创作博主“裕丰娱间说”查阅于清斌近一年来的演出动态发现,从去年年底开始,他便再没有新剧播出,也没有进组的消息,基本处于“失业”状态。


NBA官方

6月22日,俄克拉荷马雷霆队主场103-91力克印第安纳步行者队,赢得总决赛抢七大战,夺得24-25赛季NBA总冠军。



本场比赛,步行者主将哈利伯顿带伤出战,开局三分4投3中,帮助步行者稳定局面。但在首节比赛中段,他在无对抗的情况下遭遇右小腿伤势,随后退出比赛。步行者在之后的比赛中依旧打得非常顽强,上半场结束时还以1分优势领先雷霆。上半场比赛,双方出现了10次交替领先、9次打平的情况。雷霆第三节火力全开,单节净胜步行者14分,带着两位数的领先优势进入第四节。雷霆在最后一节比赛打得依旧强势,一鼓作气将分差拉开到了20分以上。最终,雷霆在主场战胜步行者,大比分4-3击败对手,获得了2025年的NBA总冠军,这也是他们搬到俄克拉荷马城后的首冠。

总决赛抢七大战精彩集锦


雷霆在队史上继承了西雅图超音速的历史,超音速曾在1979年夺得NBA总冠军,这也是他们的队史第二冠。

此役,雷霆方面,亚历山大29分5篮板12助攻,杰伦-威廉姆斯20分4篮板4助攻,切特-霍姆格伦18分8篮板5封盖。步行者方面,马图林24分13篮板,西亚卡姆16分4篮板,麦康奈尔16分6篮板3助攻,内姆布哈德15分5篮板6助攻。

本赛季雷霆常规赛取得68胜14负的战绩,季后赛首轮4-0横扫灰熊,次轮4-3击败掘金,西部决赛4-1击败森林狼,总决赛4-3击败步行者。

新闻周刊

田伟廷5月份刚从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两年前,他在完成一部习作时,有过一次前所未有的拍摄体验。那是一支短片,讲述了一对年轻恋人的爱情故事。临近结尾的地方有场戏,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不需要裸露,只是女生有点处于被迫的状态。从开机之前,田伟廷就在构思这一幕该如何去完成,尽量让演员在表演中能感到舒适一些。由于是课程作业,学校也要对剧本进行审核。尽管这场戏的尺度不算太大,但涉及了性暴力,还是被着重标注出来。两轮审核之后,学校给出了具体的反馈意见:拍摄时必须有亲密协调员参与。

这是田伟廷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亲密协调员这个角色。他和制片人商量了一下,随即找到一位,总共聘请了六天,全程跟组:“具体到那场戏,一天就能拍完,只是保险起见,防止演员出现任何心理问题,我们没有能力应付。”亲密协调员一天的劳务是200美元,对预算有限的学生剧组来说,无疑是不小的支出。

但随着短片顺利杀青,田伟廷觉得这笔钱还是值得的。“亲密协调员的帮助特别大。她相当于我和演员之间的一个中间人,代替我去跟演员沟通和确定边界。而且每当我有犹豫不定的地方,她会跟我一起讨论,更好地避免了镜头可能对演员产生的剥削。可以说,没有这个工种很难拍亲密戏,作为导演心里会不踏实。”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协调员在场会很不一样

在美国,类似的情况并不鲜见,基本上所有高校的影视专业对于亲密戏都会要求配置协调员。田伟廷问过老师,得知相关制度其实实行了很多年,大约五年前开始变成强制规定。

就读于洛约拉马利蒙特大学影视学院的王颖,上学期在学姐的组里帮忙,担任场记。一次闲聊时,她发现原来经常坐在自己旁边盯着监视器的人就是一位亲密协调员。“他们那个片子里有两个演员接吻的场景,而且吻得很激烈,所以需要亲密协调员在场。”

这个偶然的相遇也让她回想起了自己几年前的一次拍摄经历。那时她还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读本科,同样是导演一部作业短片,剧情里有一段偷情戏留下了永久的遗憾。“当时我清场了,演员也都穿着衣服没有裸露,但是事后我觉得我还是没有做好。因为我没有提前设计动作,完全让演员自由发挥,也没有采取保护措施,导致他们有一些不适的接触。拍的过程中演员的情绪就不是很高,她肯定很崩溃,但我是拍完之后才隐隐意识到。”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如果当时有亲密协调员在旁边的话,可能会很不一样。”

高校只是一个缩影。在如今的美国影视行业,亲密协调员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存在。Intimacy Directors and Coordinators(亲密关系指导与协调员)、Theatrical Intimacy Education(亲密戏教育)、Intimacy Professionals Association(亲密戏专业人士协会)等众多机构,则提供相应的职业培训和从业资质认证。

张咪咪是一位资深的影视从业者,先后从事过策划、制片、监制等工作。几年前她转战大洋彼岸,将80%的精力投放在美国,既经手电影制作,也参与短剧拍摄。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亲密协调越来越成为制片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仅就她自己来说,目前就已经与超过30位协调员有过合作。

据她介绍,通常亲密协调员会先对剧本做拆解,提取出亲密戏的内容,然后与制片人和导演交流,充分了解拍摄想法和需求后再跟演员进行沟通。而当所有细节都得到确认,他们还要进行动作设计、镜头规划乃至分镜绘制、演员训练等工作。

等到正式开机,亲密协调员会在片场进行监督,确保清场等措施维护环境的安全性,并随时保持对演员状态和拍摄进程的留意,一旦有任何不适或违背前期方案的情况出现,立即叫停。为了保护演员,亲密协调员也会采取许多特制道具,比如使用防护贴、Shibue(女用隐形衬垫)、Hibue(男用隐形衬垫)等遮挡隐私部位。与此同时,他们还会准备诸如洗脸巾、牙刷、牙线、脱毛仪、口香糖、漱口水等物品,提高演员表演时的舒适度。



甚至即使拍摄结束、剧组杀青以后,亲密协调员的职责依然延续。在全球首个亲密戏指导的非营利组织Intimacy??Directors??International(亲密戏导演国际组织,以下称IDI)所制定的工作原则中,除去知情、沟通、同意和编排,还包括了戒断一项。所谓戒断,即通过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演员从角色情感、关系与处境中抽离出来,尤其是涉及违背世俗伦理或带有暴力、强迫、伤害色彩等性质的亲密戏时,协调员可能会对演员进行几个月到几年的持续追踪。

如此细致而周详的工作,亲密协调员的劳务费用自然不低。不同于面对学生的相对低廉,一个亲密协调员正常的市场价格是1000—1500美元/天,在剧组职员中属于较高水平。这无疑加重了剧组的预算压力,特别是对于一些独立制作的小成本项目而言。但在张咪咪看来,额外增加的成本是物有所值的:“演员觉得自己被尊重和保护了,他的表演会更自然;导演的话,有一个更专业的人给予更多专业性建议,拍摄的效率也会更高;对于制片来说,相当于帮我们take on了一部分工作。”

“这是一个共赢的事情。”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协调员的诞生

事实上,亲密协调员由来已久,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至2006年的一篇论文。作者托尼亚·希娜是一位戏剧演员、导演,多年的舞台经历中曾深切体会过演出亲密场面导致的尴尬和困扰,因而在弗吉尼亚联邦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便将此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她在论文中创造了“亲密编导”(Intimacy Choreographer)的概念,强调“舞台上的性爱场景应当经过精心编排,充分关注演员安全。理想情况下,每个动作都应当由经过专业训练的编导进行具体的走位设计、指导和排练……必须认识到性欲与性感的区别”。

除了理念,在一些舞台作品中,托尼亚·希娜也积极进行着相关实践。2016年,她联合其他人共同创立了IDI。

得益于托尼亚·希娜的倡导与带动,许多同业者都将视线和思考投向了亲密表演领域。2014年,英国演员、形体指导伊塔·奥布莱恩提出“亲密戏准则”,为亲密指导制定了详细的执行流程与标准。这份准则至今依然被业内视为基础范本和重要参考。

真正推动这一角色职业化发展的起点,则在2017年。那一年,随着制片人、导演韦恩斯坦被指控涉嫌对多位女性进行性骚扰,一场运动由好莱坞开始迅速扩展。其中,影视行业尤其成为一个重灾区,USA Today发布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受雇于美国电影业的女性有94%都曾经历过性骚扰或攻击,包括“被以性方式触摸”(69%)、“未经同意被展示性照片”(39%)、“强迫做性行为”(21%)和“意外地命令裸体参加试演”(10%)。

许多侵犯正是以亲密拍摄为由进行的。1972年的《巴黎最后的探戈》即一个典型案例,那部电影里有一幕强奸场景,女主演在许多年后曝出,当时的剧本里并未写到这场戏,导演和男主演也没有提前告知,自己直到最后一刻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为此,她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严重的心理创伤中。



即使是非极端情况下,许多亲密戏拍摄也会因具体操作的处理不当而带来伤害。2013年,电影《阿黛尔的生活》一举拿下了戛纳金棕榈奖,女主角之一的雷雅·赛杜后来却形容电影拍摄过程十分羞辱,让她觉得自己“像个妓女”;因成功饰演“龙妈”而走红的女演员艾米莉亚·克拉克也曾在一次采访中透露,自己在美剧《权力的游戏》中拍摄裸露戏份时几近崩溃,经常躲在厕所里哭泣。

韦恩斯坦事件之后,这些潜藏已久的问题成为焦点,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受制于舆论压力,影视行业不得不撕掉长久以来的遮羞布,重新直面和审视亲密戏拍摄的尺度与界限。

2018年,HBO开拍《堕落街传奇》第二季——一部讲述美国20世纪70年代纽约成人产业和社会万象的剧集。女演员艾米丽·梅德饰演剧中一名从明尼苏达前往纽约追寻梦想的女孩,在设定里,她先是站街谋生,而后成为一位成人片明星,几乎每一集都有大量的亲密戏份。

由于该剧的男主演曾被指控在拍摄期间行为不端,所以艾米丽·梅德坚持要求有一位专业指导,为亲密戏保驾护航。于是,剧组邀请到了IDI的创始人之一艾丽西亚·罗迪思加入。由此,亲密协调员(Intimacy Coordinator)的岗位正式诞生,该剧也成为首部设置这一工种的影视作品。随后HBO宣布,未来会在所有涉及裸露或模拟性行为场景的剧集中配备亲密协调员。

2019年,Netflix制作剧集《性爱自修室》,也聘用了亲密协调员。紧接着,各大电影公司和剧集制作平台都陆陆续续地将亲密协调纳入自己的制片流程中,以至于路透社在当年的一篇报道中称,亲密协调员是“好莱坞增长最快的职业”。

2023年,伴随美国演员工会及广播电视艺人联合工会发起的好莱坞大罢工,亲密协调员被进一步确立为行业规范。在工会与资方达成的多项协议里,明确了亲密戏拍摄必须提供亲密协调员,并且相关条款要写进制片合约里。

相对滞后的东亚

自美国而始,亲密协调员也逐渐扩展至全球其他国家。

比如在英国,亲密协调员得到了英国导演协会、演员工会和创意产业联盟的认可,BBC的《普通人》《聊天记录》、Channel 4的《这是罪》、SKY的《伦敦黑帮》等作品背后都有着这一角色的身影。

又比如,德国于2021年成立了亲密协调及动作指导协会(BIK),并在2023年柏林电影节期间组织了全球首个聚焦亲密协调员这一新兴职业发展的国际论坛;澳大利亚电影电视局则发布了指南,建议影视拍摄使用亲密协调员,同时组织举办了亲密协调员高级研习班和亲密协调员网络研讨会。

然而对东亚地区来说,亲密协调员却依然陌生。在日本,是枝裕和、西川美和等导演都曾呼吁引入该职业,但迄今为止,整个日本只有五位获得认证的亲密协调员。在韩国,直到2023 年才由导演林夏妍在自己的剧组里完成首次聘用,2025年初权宝蓝成为本国第一位获得认证的协调员,但据当地媒体报道,她还一直没有接到相关工作。

“我听说过一部香港的制作启用了亲密协调员,导演也是香港人,不过他们是从台湾聘请的。毕竟那边的经验比较成熟,香港的话,基本没有本土的亲密协调员存在。”来自四川、在香港一家电影公司工作的Lesley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基于这样的现实,眼下她正在尽力推广亲密协调的理念。她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布了许多介绍,希望能有更多人对此产生了解。“两个月前,我还跟朋友开始做了一个香港业内的系列访问,幕后幕前的人都有。我们准备做一个报告出来,然后到香港艺术发展局申请资金,看能不能开几场talk和更偏实践性的workshop。”

Lesley觉得,无论亲密戏还是亲密协调员,都需要在现有的认知上有更新的认知。一方面,亲密戏不只是处理裸露和性爱场面,还包括情感上的亲密接触:“比如有一部电影叫《晒后假日》,就是讲爸爸跟女儿的相处,完全不涉及两性之间的sex,但他们还是聘请了亲密协调员,防止未成年女性在演戏过程中对成年男性产生模糊的情感。再比如,是枝裕和导演的《怪物》,讲两个小男孩之间的故事,有一点点同性之间的那种爱慕,也要通过亲密协调员帮助他们区分自己的性取向和角色的性取向。”另一方面,亲密协调员的作用并非局限于保护演员,也同时要负责使亲密戏份实现更好的呈现效果和表达作用:“蛮像动作电影里的武术指导。动作电影需要通过一些事前设计和保护避免演员受到物理伤害,以确保每一个镜头的可重复拍摄性;而亲密戏也是通过事前设计和保护避免演员受到心理伤害,也保障了制作方或导演在想要演员re-take时能够成事。”在她看来,这是亟须补上的一课,尤其行业自身应该首先形成共识和重视。

不过,王颖和张咪咪对此保持着相对谨慎的态度。她们都认为,亲密协调在中国的普及或许不会那么迅速,至少五到十年之内不太可能。

与之相似,田伟廷也认为,亲密协调是建立在影视行业标准化、工业化基础上的,同时需要社会层面的文化、观念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只有整体水平都提高了,才会有这么一个市场出现。”

坚果儿 | blogto

多伦多华人女导演石之予(Domee Shi) 对家乡美食的热爱有目共睹。近日,她回到多伦多宣传新片《Elio》期间,第一件事竟是冲去唐人街喝早茶。


图源:blogTO

这位凭借动画短片《Bao》拿下奥斯卡的四川妹子,新片《Elio》正在热映。虽然这次的故事背景并不设定在多伦多,但从她的上一部作品《Turning Red》中就能看出她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Bao》官方预告片


即便创作视野日益开阔,多伦多始终在石之予心中占据柔软角落。她最近回乡宣传新片时,特地推荐了唐人街、万锦几家最钟爱的美食据点。

早茶成为她返乡的第一站毫不意外,石之予电影中频繁出现中餐元素。她坦言自己一回到多伦多就直奔唐人街的龙笙栈(Rol San),那是她的“首选”。



但在这座24小时供应全球美食的都市,任谁都无法只钟情单一菜系。石之予也大方表示,像The Lakeview Diner这种老派美式餐厅总是让人满足,“毕竟它24小时营业!”

在多伦多长大的人,骨子里都刻着对牙买加牛肉饼的热爱,石之予也不例外。她的心头好是Kensington Market的Golden Patty。

而最有个性的选择之一,是她提到的万锦太古广场的美食广场。这个集合粤港日韩等亚洲美食的餐饮区,品种丰富、价格亲民,是她心中吃地道亚洲菜的最佳地点之一。

说到平价美食,石之予还特别点名了士嘉堡60年老牌汉堡店Johnny’s Hamburgers。她笑着说:“我推荐的这些其实全是夜宵垃圾食品,抱歉啦!”

作为四川绵阳人,她的最后一站推荐了万锦的川菜馆太二酸菜鱼(Tai Er Sichuan Cuisine)。她夸赞他们的“水煮鱼超级地道”,并再三强调“好吃到词穷”。

石导同款清单,你打卡过几家?


综合报道

6月19日,NBA总决赛G6将在步行者主场进行. 赢下“天王山之战”的雷霆仿佛耗尽了能量,打出了系列赛表现最差的一场比赛,半场便落后22分。身处主场的步行者打出了一场全民皆兵的比赛,最终108比91战胜雷霆,总决赛就此来到抢七。

哈利伯顿在开赛前仅两小时才获准带着右小腿伤势出战,贡献14分5助攻2抢断,为这场全面的团队胜利做出坚实贡献。

总决赛G6精彩集锦


首发出战的哈利伯顿前3个投篮都无功而返,雷霆也借此在客场打出10比2的开局,卡莱尔不得不喊出全场第一个暂停。

在当家球星无法全力发挥之际,步行者给出的答案是“全民皆兵”。先是西亚卡姆冲击篮筐打成2+1并钉板大帽亚历山大,接着内姆哈德连得8分,麦康奈尔里突外投,步行者在开局8投0中后,投出10投8中的高效进攻,首节28比25领先雷霆。

最开始,雷霆还能凭借亚历山大的无差别打单紧咬比分。在开局3投不中且出现3次失误的时候,亚历山大用连续4记招牌中距离予以回应,连拿9分帮助雷霆紧咬比分。

但第二节比赛,雷霆队的进攻突然断电,步行者也在5分22秒里轰出17比2的攻势,随着西亚卡姆投进压哨球,步行者半场以64比42领先雷霆。

整个上半场,雷霆全面被压制,助攻3比13落后,抢断0比8落后,失误更是12比2,三分命中率更是仅有9%。其中,亚历山大、杰伦·威廉姆斯和霍姆格伦三人合计出现10次失误,且三人均没有助攻、抢断和盖帽入账。

甚至连替补球员,步行者与雷霆的表现也大相径庭——步行者上半场替补砍下19分,雷霆替补席仅有阿龙·威金斯一人拿到3分。

值得一提的是,NBA总决赛历史上,当一支球队在半场领先20分或以上时,战绩为21胜1负,唯一的失利还要追溯到1948年4月13日。自那以后,领先20+的球队已经取得了21连胜。

下半场,雷霆并没有展现绝地反击的气魄,步行者也没有延续上半场火热的手感,两队在第三节前4分钟都没能取得进球。

率先完成进球的还是步行者,哈利伯顿用一记精彩的传球空切上篮,打开了两队的得分账户,随后步行者再次打出9比0的比分,待第三节结束,步行者更是将分差拉大到30分,双方胜负已分。

最终,步行者以108比91击败雷霆,本赛季NBA总冠军的归属,将在最后的抢七大战后见分晓。

雷霆寻求第七场答案

NBA最有价值球员(MVP)谢伊·吉尔杰斯-亚历山大得到雷霆队最高的21分,但出现了全队21次失误中的8次。

吉尔杰斯-亚历山大三分球1投0中,而刚刚在第五场砍下40分的杰伦·威廉姆斯三分球4投0中,最终得到16分。

常规赛68胜的联盟最佳雷霆队在落后30分进入第四节后撤下主力。

随着系列赛周日回到俄克拉荷马城进行冠军决战,他们需要寻找答案——这是自2016年以来NBA总决赛首次出现第七场决战。

“在我看来,我们今晚打得很糟糕,”吉尔杰斯-亚历山大说,“我们可以吸取教训,我们还有一场比赛来决定一切,决定我们为之奋斗的一切。”

雷霆队自2008年迁至俄克拉荷马城后仍在寻求首冠,他们曾在1979年作为西雅图超音速队夺冠。

2025总决赛迄今为止最疯狂的时刻!




独立鱼电影

黑人历史,蓝调音乐,枪战肉搏,歌舞片,吸血鬼。

如果让你用以上这些元素写一个故事,你会怎么发挥?

这一看似匪夷所思的元素组合,正在电影《罪人》(《Sinners》)中上演。这部电影由《黑豹》的导演瑞恩・库格勒执导,4月在北美上映,周末首播就获得了4560万美元的票房,目前外网IMDB评分7.9,烂番茄新鲜度98%,豆瓣评分7.7。目前,《罪人》票房累计超过3.5亿美金,是今年全球票房第一的原创恐怖片。这些数字或许不足以将其捧上神坛,但作为一部“恐怖片”来看,它目前的评价和掀起的讨论,已足以跻身佳作范畴。

大众对于恐怖片的评价总是显得更加两极分化,大概因为恐惧就像笑点,每个人的触发机制都天差地别。除了最基础的jump scare(跳跃式惊吓),有人害怕小丑、玩偶一类的特定形象,有人恐惧血浆暴力,还有人甚至不在乎“恐怖”与否,更沉迷于恐怖片作为载体,对神秘学、符号学、民俗历史等不同元素的独特呈现。

《罪人》或许更符合最后一类人的口味。导演将种族议题巧妙编织进吸血鬼的古老传说中,让超自然恐怖化为解剖历史的一把利刃,还加入了大量音乐和歌舞元素。

总而言之,它并不符合我们传统认知中的恐怖片标准。如果你期待尖牙、血浆和极致的惊吓,看完很可能会感到失望。

但如果,你只是想看一部“有点意思”的电影,那么它足够带给你一个危险而迷人的夜晚。

恐怖片里的“政治正确

聊剧情之前,先聊聊《罪人》作为一部恐怖片的最大争议。

翻看电影的评论区,不难发现,打出好评的人可以说是各有各的喜欢,

打出差评的理由却几乎千篇一律----电影核心想表达的种族议题太过“政治正确”;以及作为恐怖片却不够恐怖,可谓原罪。

《罪人》的故事主线其实十分简单:1932年,一对在芝加哥靠犯罪敛财的黑人双胞胎兄弟回到家乡密西西比,打算开一间蓝调酒吧,为了开业晚会召集了一帮朋友帮忙。当晚,他们的天才吉他手堂弟弹起吉他,乐声召来一群白人吸血鬼。主角一行人与吸血鬼之间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只有堂弟活了下来,驱车逃离家乡。



黑人主角团VS.白人吸血鬼的剧情配置,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它的批判停留在“黑人好,白人坏”的浅表层面。

再加上电影前半段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文戏,被导演野心勃勃地塞进了大量的历史细节和文化隐喻:比如针对非裔美国人实行种族隔离制度的《吉姆・克劳法案》;奉行白人至上主义的恐怖组织“3K党”;黑人蓝调音乐的历史典故;爱尔兰人移民的在美国的现实处境……不熟悉相关知识的观众,难免感到如坐针毡。

更何况,这些年,热爱外国电影的观众们可谓是“苦政治正确久矣”。部分电影不顾剧情合理性,为了政治正确硬塞少数族裔演员的行为,让很多观众养成了极为敏感的神经,一看到类型片+黑人的配置,就开始本能警惕。

但恐怖片或许可以另当别论。在经典的美式恐怖片中,“黑人先死”曾经一度是句广为流传的玩笑(虽然带有歧视意味)。除此之外,也有“金发火辣美女先死”“偷偷亲热的小情侣先死”这种充斥着性别刻板印象的传统恐怖片套路。

从这个维度上看,一部黑人主角能活到最后的恐怖片,在诞生之初,其实是“反套路”的存在。只是在政治正确大潮的影响之下,原本有创新和反派意味的黑人恐怖元素,反倒成了劝退观众的理由。

事实上,今天的Black Horror(种族恐怖片、黑色恐怖片)已经成为了恐怖片的一个专门分类。

它与血浆电影、邪典电影(Cult片)其实没有本质区别,都是通过某种形象、文化、风格的展示,来建造其恐怖的基础。不同于真人版《白雪公主》将白人主角直接替换为棕色皮肤的生硬改编,黑人恐怖片往往都出自黑人创作者之手,主演也都是黑人,力图通过各种隐喻来深入探讨非裔美国人的现实处境。比起常规的恐怖电影,它往往会有更多心理层面的细节表达。

《罪人》中,对于种族议题的呈现,也是隐晦且克制的。电影前半部分对此有段举重若轻的处理:双胞胎兄弟之一的男主角,走进一家亚裔夫妻开的食品店,店里全都是黑人顾客。随后,男店主让女儿去对面店铺喊妈妈过来,镜头跟随女儿的背影走向对街,店铺里购物的顾客全是白人。导演并没有花费太多笔墨去展现白人如何欺负黑人,只是用半分钟不到的篇幅,拍了一条街道。黑与白,泾渭分明,一切尽在不言中。

在《罪人》之前,把黑人恐怖片类型真正带入主流大众视野的,大概是2017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的《逃出绝命镇》。这部电影上映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还专门开设了一门课程,名为“种族主义、生存和黑色恐怖美学” 。主讲教授Tananarive Due认为,“黑人的历史本身就是黑人的恐怖。”

黑人恐怖片所传达的,正是非裔美国人最关心的两个问题:少数族裔群体如何应对现实社会中的偏见与暴力,如何处理群体性的历史创伤。在这样的表达语境中,“吓人”与否,早已不再是评判恐怖片的第一指标。

这世界上有超现实的恐怖,譬如鬼魂、恶灵、半夜突然动起来的玩偶,自然也就有“现实的恐怖”,譬如偏见、暴力、历史伤痛。黑人恐怖片的存在有其必要性,但作为观众,其实不必太在意这一标签。毕竟恐怖片能够讨论的话题本就是多种多样的,种族歧视只是其中之一。像去年轰动戛纳电影节的电影《某种物质》,也是通过身体恐怖和喷洒血浆的表现手法,探讨性别困境下的现实议题。

而在中国本土,即便是对于恐怖片里最虚无缥缈的鬼魂元素,大众也会有一个普遍认知:往往是在现实世界遭受不公对待的人,死后才会产生这样强烈的怨气。

无论对于哪个族群来说,恐怖与现实,都是一体两面。

去除争议之后

抛开争议之后,问题来了:如果我是一个不太懂历史知识,也没那么懂恐怖片的普通观众,这部电影还剩下什么看点?

这也是《罪人》真正有意思的地方:即便抛去恐怖片和种族议题的标签,它依然算是一部好看的电影。

甚至,去除掉庞杂的历史文化元素干扰之后,你会发现它其实用了一套很精巧的方法,讲述了一个关于“要不要坚守自我”的朴素的故事。

在影片一开头,导演就给出了电影的基础设定:天才的乐手能够通过音乐召唤亡灵、穿越古今。这位天才乐手,就是双胞胎兄弟的堂弟,“牧师男孩”萨米。

年轻的萨米天赋异禀,被哥哥们称为“三角洲最好的蓝调乐手”,但在他的牧师父亲看来,玩音乐不过是旁门左道,还有可能招来邪恶的魔鬼,把灵魂献给主才是正道。萨米不顾父亲的反对,去参加了蓝调酒吧的开业演出,也的确通过歌声引来了吸血鬼。后半夜,在和吸血鬼的搏斗中,萨米绝望地念出了父亲教的祷告词,却对吸血鬼没有半点作用,最终,他只能举起吉他,用上面的金属装饰削开了吸血鬼的脑袋,萨米得以逃生。

这一情节的意义,在影片前半部分的台词中其实已经有所铺垫。比萨米更为年长的黑人钢琴演奏家“瘦子”,在谈起蓝调音乐时骄傲地表示:

“蓝调不像宗教一样是白人强加给我们的,蓝调是我们从家乡带来的。我们的音乐无异于一种魔法。”

白人的宗教信仰没有拯救萨米,但家乡的蓝调吉他救了他。

这个精心安排的隐喻,不仅道明了音乐之于黑人的意义,也让萨米完成了属于他的成长。要知道,蓝调音乐本就发源于自黑人佃农在三角洲摘棉花时的号子。表面上,它是萨米热爱的音乐梦想,更深的含义,则是象征整个黑人族群血脉中的文化共鸣。

电影最后,萨米跌跌撞撞走进父亲布道的教堂。父亲严厉呵斥他,让他以上帝之名放下吉他,经历了惊魂一夜的萨米紧握着吉他始终没有松手。最终,他去往了更广阔的天地,成为一名蓝调音乐家。

你可以把这个结局解读为一个黑人小伙的自我实现,也可以引申为导演对于本民族文化的态度:面对主流文化的“邀请”乃至同化,少数族裔该如何应对?



电影的吸血鬼元素并非只是噱头,导演利用它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有趣的加工。

比如在西方文化里,吸血鬼身上有一条“需要被邀请才能进屋”的铁则,这条规则在电影中被巧妙地用于和黑人遭受的种族隔离形成互文。黑人双胞胎开设的爵士酒吧宛如一个自得其乐的乌托邦,屋内是热火朝天的歌舞,屋外,吸血鬼们正亮出冰冷的獠牙。一座屋子,隔开的是不同的文化。

是选择放弃阵地、走进黑夜,还是像萨米一样坚守到底,杀出个黎明?两种态度,都对应着少数族裔在现实世界里的具体选择。

而我最喜欢这部电影的地方,是导演没有非黑即白地去审视这两种选择,反而“放飞自我”,试图用超绝的想象力给出一个开放式的答案,

也就是很多观众看完电影后,印象最深刻、最津津乐道的那段长镜头,它出现在当晚萨米弹吉他一展歌喉的时刻。

当熟悉恐怖片套路的观众正惦记着吸血鬼即将现身的危险时,导演却突然将16:9的电影画幅拓宽到占满了整个屏幕。然后,你会看到来自不同时代和种族的音乐和乐器轮番登场:非洲鼓点、迷幻电子、京剧、说唱、放克……突然一起涌现出来,穿越古今,汇聚在酒吧里。篝火燃起,屋顶被付之一炬,用来隔开不同族裔文化的谷仓墙壁消失了,所有人都在同一片天空下纵情歌舞。

在这个文化日渐割裂的时代里,这样的图景无异于一种梦幻的想象。但至少,它为黑人恐怖片提供了一种新的打开方式:

除了黑与白的彼此撕咬,除了回望伤痛和坚守阵地,还可以用文化本身去作为弥合不同族裔之间的工具。

《罪人》能在争议中收获黑人观众以外的好评,或许也意味着,那座谷仓的大门,已经被推开了一条窄缝。

综合报道

6月16日,NBA总决赛第5场上演了“天王山之战”——俄克拉荷马城雷霆队(Oklahoma City Thunder)在主场迎战印第安纳步行者(Indiana Pacers)。结果,雷霆队以120:109击败步行者,总比分取得3:2领先,夺得“冠军点”。双方第六战将移师到印第安纳,步行者将背水一战。

此役,步行者虽在比赛中将分差追至仅 2 分,但在决胜时刻,雷霆的杰伦·威廉姆斯与亚历山大挺身而出主宰比赛,二人携手带领球队在第四节打出 33-30 的攻势,成功击退对手的反扑,斩获这场关键胜利。

NBA总决赛第5场集锦


雷霆队年仅 24 岁的杰伦·威廉姆斯(Jalen Williams)于总决赛舞台上大放异彩,尽显巨星风范。本场赛事,他狂揽 40 分、6 篮板及 4 助攻。 亚历山大则表现稳定,贡献了31分、2篮板、10助攻、2抢断和4盖帽;

步行者队的哈利伯顿此次表现令人大跌眼镜。作为球队核心球员,在关键战役中却近乎隐身。全场比赛下来,哈利伯顿 6 投 0 中,仅收获 4 分 7 篮板 6 助攻,其中三分球 4 投 0 中,得分全然依靠罚球所得。

据NBA官方统计,NBA总决赛前四场比赛成为5月和6月黄金时段收视率最高的四档节目。

此外,NBA总决赛在全球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浏览量已超过20亿次,创下前四场比赛的历史纪录!


生活网

塞内加尔一名前选美皇后——恩迪亚·恩戈内(Ngone Ndiaye)——近日因接受医美整形手术,在土耳其不幸丧命的消息震惊舆论。虽然她曾以选美冠军的身份风靡一时、深受网友喜爱,但最终却因执念于“更完美的身材”而付出生命代价。她的离世,也再次引发全球对土耳其医美产业安全性的严重关注。



恩迪亚于2008年荣获塞内加尔皮金小姐(Miss Pikine)冠军,代表首都达喀尔郊区的皮金市出赛,是当地家喻户晓的美丽象征。后来,她移居法国,活跃于社交媒体,在Instagram上拥有近10万名粉丝,以时尚穿搭与优雅气质受到非洲及法语圈粉丝喜爱。

然而,即便已是“认证美女”,恩迪亚仍对自己的身材不甚满意,尤其对臀部线条感到不够“理想”。据家属透露,她告诉母亲自己计划前往土耳其“修复先前进行的巴西翘臀术所留下的问题”。没想到,这竟是她最后一次与家人的联系。

恩迪亚抵达土耳其后便音讯全无,家人焦急联系土耳其医院及当地使馆,最后才得知她已因手术并发症不幸死亡。目前,她的遗体已运回塞内加尔,亲友与粉丝在达喀尔举行悼念仪式,许多人不敢相信这位曾光芒万丈的选美冠军就此香消玉殒。

许多网友纷纷留言哀悼:“你已经很美了,为什么还要冒险?”、“你用生命换来的曲线太沉重。”、“希望你的故事能提醒更多女性,审美要有底线,健康才是最美。”

所谓的“巴西翘臀术”(Brazilian Butt Lift, BBL),是近年来全球最火热的整形项目之一,手术方式是将身体其他部位的脂肪抽取后注射至臀部,打造丰满圆翘的曲线。但由于手术需精准操作脂肪层,一旦注射过深,极易造成脂肪栓塞、败血症、严重感染,甚至猝死。

土耳其近年来成为热门的“整形医疗旅游地”,主因是手术价格远低于欧美国家,且手续简便、语言门槛低,吸引大量欧洲、非洲、中东女性涌入。然而,其手术监管制度松散、部分医疗机构资质不足,导致术后并发症与致死率居高不下,屡屡爆出医疗悲剧。

恩迪亚并非唯一的受害者。据《太阳报》报道:2023年1月,英国26岁女子黛米·阿格利亚(Demi Agoglia)在土耳其接受BBL手术后不幸死亡;

同年,38岁英国女子海莉·道威尔(Hayley Dowell)更是在手术中医生离场,手术过程中发生严重并发症,数小时后因血栓不治。

多个欧美国家医疗监管机构已对赴土整形旅游发布安全警示,并呼吁民众慎选医疗机构,不要轻信社群广告或网红代言。

ETtoday

6月13日,NBA总决赛第四战,俄克拉荷马城雷霆队(Oklahoma City Thunder)在客场以111:104战胜印第安纳步行者(Indiana Pacers)将总比分扳成2:2平,重新拿回主场优势。如今,系列赛变成了三局两胜制,接下来的“天王山之战”将移师到“俄城”进行。

NBA总决赛第四战精彩集锦


雷霆后场防守悍将卡鲁索(Alex Caruso)在总冠军赛G4替补登场,9投7中高效猛砍20分、5抢断,帮助球队在客场逆转溜马,将系列赛扳成2比2平手。 他也因此写下3项NBA总冠军的历史纪录。

卡鲁索此役上场30分钟,9投7中命中率高达77.8%,外带5抄截,此系列赛他已2度飙出20分,成为NBA史上首位例行赛没有任何单场20分纪录,却在总冠军赛缴出两场20+得分的球员。 他本季常规赛场均仅得7.1分,最高得分为4月对太阳的19分。

这样的爆发力不仅令人惊艳,更具历史意义。 卡鲁索也成为继2003年马刺“鬼之切”吉诺比利(Manu Ginóbili)后,首位在总冠军系列战累计至少10抄截的替补球员,展现攻防两端的全面实力。

此外,卡鲁索也是NBA总冠军赛史上第2位单场拿下20+分、5+抄截、投篮命中率超过75%的球员,这项超稀有成就,进一步证明他的全能与大赛影响力。

G4末节焦点全在新科MVP吉尔吉斯-亚历山大(Shai Gilgeous-Alexander)身上,他在最后4分38秒独拿15分锁定胜局。

雷霆队是当今NBA最具代表性的“青年军”,在“核心”亚历山大带领下,本赛季表现相当抢眼,在豪强林立的西部鹤立鸡群,以68胜14负战绩,排名全联盟第一。面对东部球队,他们只输掉了一场比赛。他们的防守和进攻都在全联盟名列前茅。

步行者队以常规赛第四名身份进入东部季后赛。他们的晋级前景并不被“专家”看好,当家球星哈里伯顿(Tyrese Haliburton)还被扣上“最被高估球员”的帽子。结果,哈里伯顿带领步行者在季后赛一路上演“逆袭”好戏,含金量十足。

总决赛首战,雷霆队占据优势,一路领先,一度取得15分优势;不过,步行者表现得相当顽强,咬住了比分。直到比赛的最后时刻——仅剩下0.3秒时,哈利伯顿(Tyrese Haliburton)命中跳投,帮助步行者绝杀雷霆,夺得了主场优势,抢得这轮系列赛先机。

NBA总决赛第一战精彩集锦


总决赛第二战,雷霆队通过强硬的防守,给步行者造成了更大消耗,而且全民皆兵,替补球员卡鲁索和维金斯合砍38分,常规赛MVP亚历山大也交出了34分、5篮板、8助攻、4抢断和1盖帽的全能数据。最终,雷霆队在主场以123:107轻取步行者,将总比分扳成1:1平。

NBA总决赛第二战精彩集锦


总决赛第三战,两队打得难解难分,双方比分交替领先,一直僵持到第四节。雷霆球员体能出现了衰竭的现象,作为联盟中体能最出色的球队,这种情况实属罕见。最终,步行者在主场以116:107击败雷霆,将系列赛总比分改写为2:1。

NBA总决赛第三战精彩集锦



CTWANT

2名比利时网红在今年欧洲冠军联赛(Champions League)决赛期间,潜入德国慕尼黑安联竞技场(Allianz Arena),免费观赏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乐部(PSG)5比0痛宰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Inter)的比赛。

据了解,他们乔装成工作人员,事前潜入球场并藏身厕所长达27小时再混入观众席,顺利完成这场惊人的行动。

综合外媒报道,比利时网红尼尔雷默里(Neal Remmerie)与森内哈弗贝克(Senne Haverbeke)在TikTok帐号为“neal_senne”,该帐号目前拥有超过3万8000名粉丝。

他们的行动从赛前一天就开始,他们在场馆外遇到1名路人,对方指点他们如何用萤光背心进入球场,他们接着便穿着萤光背心,伪装成工作人员潜入安联球场,先在空荡的观众席拍照,随后前往厕所躲藏并在门上贴上“故障中”标志,以便建立过夜据点。

雷默里表示,他们当天准备许多零食,在厕所几乎全程保持安静,顶多一边滑手机一边消磨时间,只有偶尔低声对著镜头讲话,“整晚都没关灯,我们也无法躺平,所以几乎不可能睡觉,也导致身心灵上都非常不舒服。”

雷默里与哈弗贝克一直到有观众与工作人员于比赛当晚进入厕所时,才把握时机离开躲藏地点,2人并在前往观众席的途中观察哪名安检人员最不专心,然后假装边讲电话边拿食物,顺利蒙混过关。



雷默里与哈弗贝克最终顺利进入观众席,并找到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乐部球迷区的2个空位,1名工作人员当时要求检查门票时,他们则谎称自己已经出示过票。雷默里笑称,“PSG赢了5比0,我们刚好坐在赢家阵营,这是我们看过最美的一场比赛。”他们随后还将这场行动制作成影片上传至TikTok,影片已累积超过50万次观看。 报道指出,欧洲足球总会联盟(UEFA)与黑安联竞技场目前尚未对此事回应。

事实上,他们也因其他恶搞行动而知名。雷默里曾伪装成英国歌手哈利史泰尔斯(Harry Styles)欺骗比利时媒体,让外界误以为本尊造访根特(Gent),该影片已获得180万次点阅。此外,他们也曾以搬运零食纸箱工作人员的身分潜入比利时杯(Belgian Cup)决赛现场。



德国之声

“这一切来得太快、太突然了,我们至今都不敢相信,”萨尔布吕肯乒乓球俱乐部的经理巴罗亚(Nicolas Barroa)在提到樊振东将加盟该俱乐部时说。他表示,樊振东代表该乒乓球俱乐部打球是“体育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对于我们俱乐部、整个德国乃至欧洲乒乓球界来说,也都是一个重要时刻”。

萨尔布吕肯乒乓球俱乐部周日(6月1日)宣布了樊振东的签约。现年28岁的樊振东是中国乒乓球名将、世界冠军,是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中国全运会等多个单打冠军于一身的“超级大满贯”选手。

自去年年底缺席国际赛事

德新社的报道指出,2018年以来,樊振东曾连续58个月排名世界第一。他分别在2021年和2023年的世锦赛上赢得了世界单打冠军,并在去年的巴黎奥运会上夺得金牌。

不过2024年底,樊振东与国际乒联(ITTF)及其赛事组织者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闹翻,并宣布退出WTT世界排名。此后,他再未参加国际赛事。他也缺席了5月中国队在卡塔尔多哈世乒赛的比赛。

樊振东加盟德国俱乐部的消息,引发中国网民热议,很多网友对樊振东表示支持和祝福。同时,也有一些网友对于这一发展感到遗憾、为樊振东感到不平,质疑为什么“一个正值巅峰的顶级运动员在当打之年居然回不了国家队正常训练,不能恢复世界排名参加国际比赛,……只能去打德甲”。

对于樊振东加盟德国俱乐部,中国乒协表示,理解和尊重运动员本人意愿。



中国乒乓名将、世界冠军樊振东将在下赛季加盟德国萨尔布吕肯俱乐部。该俱乐部方面表示,这对其俱乐部乃至整个德国、欧洲乒乓球界都是一个重要时刻。樊振东是过去几年中国最顶尖的乒乓球运动员,在网络上,他有“小胖”、“东哥”等昵称图像来源: Hannah Mckay/REUTERS

在图中的2021年东京奥运,樊振东在男子单打决赛上不敌同为中国选手的马龙,获银牌,同时与队友马龙、许昕拿下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团体项目冠军,这是樊振东首次参加奥运。在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上,樊振东夺得男子单打金牌图像来源: ADEK BERRY/AFP

德国萨尔布吕肯乒乓球俱乐部自2009年以来一直在德国乒乓球甲级联赛征战,并于2020年首次夺得冠军。在宣布樊振东加盟的周日(6月1日),该俱乐部也夺得乒乓球冠军联赛的冠军。著名瑞典球员莫雷加德(Truls Möregårdh)也为该俱乐部效力。据报道,莫雷加德表示非常期待与樊振东做队友。

樊振东目前应该已经身处德国。他5月31日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帖:Guten Morgen, München! (德语的“早上好,慕尼黑!”)。

ettoday

意大利网路红人拉梅(KhabyLame)在TikTok拥有超过1.62亿名粉丝,以拍摄各种搞笑影片窜红,人称「面瘫哥」。只不过依据美国移民暨海关执法局的声明,拉梅6日因签证过期逾期居留遭逮捕,已获准自愿离境。

据报导,美国移民暨海关执法局6日在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哈利瑞德国际机场逮捕25岁义大利公民拉梅(Seringe KhabaneLame),理由是他违反移民法。声明提到,拉梅4月30日入境美国之后,逾期居留,在6月6日遭逮捕,并于同日获释。



截至7日下午,拉梅尚未公开回应此事,但他目前已经离开美国。美国总统川普今年1月上任之后兑现竞选承诺,加强对移民的管控,并展开大规模驱逐行动,但部分行动在美国法庭遭到挑战。

拉梅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亲善大使,在TikTok拥有超过1.62亿名粉丝,位居全球第一,凭藉「无言嘲讽」的短影片窜红,用简单表情和手势模仿并吐槽过于复杂的教学与小技巧,借此成为TikTok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依据Forbes,他在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这段期间透过与各大企业合作,赚进1650万美元,在TikTok上或是Instagram发布一则业配贴文费用高达75万美元。

川普么子巴伦(Barron Trump)自称的「最好朋友」劳登(Bo Loudon)在社群媒体吹嘘是他举报让拉梅被捕,使得这位全球顶尖TikToker因「非法移民」身分,被ICE拘留的消息,于周六清晨在X平台疯传。

一开始许多网友质疑消息真实性,因为这位出生于塞内加尔,在TikTok拥有最多粉丝的网红,从1岁起就定居义大利,于2022年取得义大利公民身分。ICE随后证实,拉梅确实曾被拘留,但他获准自愿离境,已离开美国。

身为联合国亲善大使的拉梅未就此事件公开发言。法新社报导,拉梅在TikTok有1.622亿粉丝,高居第一。他因拍摄无声短影片,嘲讽网上林林总总复杂的教学和小撇步走红。他常以招牌手势,双掌朝上,搭配会心一笑和夸张地瞪大眼睛,呈现自己简单直接的解决方法,暱称面瘫哥、无奈哥。

综合报道

内地著名影视女演员、模特儿夏馨雨,6月3日在微博发文称,如果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一直留在中国,「早就被摧毁了,根本留不到现在,感谢大英博物馆给好好保护起来,能让我们后代看到。」她当天她还发出言论,被指暗喻大部分中国人是比奴隶更糟的奴才。夏馨雨随即受到众多网民声讨,她的微博账号今日已被禁言。



1987出生的夏馨雨曾参演《非诚勿扰》、《杜拉拉升职记》等多部影视剧。 6月3日在她微博发出一张她在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前拍摄的照片,并配文说:「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可是如果这些文物当年放在我们这里,早就被摧毁了,根本留不到现在」,「要感谢人家大英博物馆好好把中国文物保护起来,否则如今的中国人根本看不到。」
她表示,“当年破四旧咱们村那些无脑的人集体毁掉了好多珍贵的古建筑与文物,感谢人家大英博物馆给好好保护起来了,让我和我的后代能看到。”

之后她又发文:「大部份中国人,不会通过别人的疾苦,看到自己可能的灾难,只会通过别人的疾苦,庆幸自己已有幸福」。这段文字,被指暗喻中国人是比奴隶更糟的奴才,是辱华言论。




夏馨雨的贴文引起了众多网民强烈不满。有人还找出她之前的「崇洋」言论:「如果没有西方文化,我还在裹小脚、还需要下跪呢,我就用不上洗衣机、电冰箱、汽车、飞机、手机、电灯,我能享受到的一切现代文明都感谢西方文化的入侵。」

在另一则帖文中,夏馨雨还意有所指地发表了自己对“奴隶与奴才”的一点见解,说“奴隶会反抗,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保持对自由的渴望,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失人的尊严。”奴才“乐于迎合压迫者的需求,甚至主动讨好,献媚”。“语言上的奉承、行为上的卑微、主动承担责任、察言观色、牺牲个人利益、维护主子形象等”。

由于相关贴文引发众多网民不满,夏馨雨的微博不久被平台公告「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该用户目前处于禁言状态」,而一些受争议的贴文也已被删除。

来源: 喻青



作者简介:美国达拉斯市李宝琴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兼移民部主任

什么是美国的‘人民公仆’(Public Servant)精神?

出门总遇新奇事:今天的经历直接毁三观。

2017年8月11日,星期五。

儿子在国会山的实习今天结束,我和夫人带上小女儿飞过去与他会和,计划是让他给我们在首都华盛顿特区做两天导游,然后全家一起去纽约,到百老汇观赏音乐剧,到长岛会见老同学,当然还得再去尼加拉瓜大瀑布转一圈,下个周末回达拉斯,也是孩子们开学前的最后一个旅行。

上午十点的飞机。

周末,头等舱位子不够,我就让夫人和小女儿过去坐头等舱,我自己则去了后面的普通舱。虽然是普通舱,但因为我的会员级别高,还是给了我紧邻头等舱的前排座椅,腿部空间相对后面的座位还是大了很多。

正因为此,精彩绝妙的故事来了……

身旁的旅客是一位军人,坐下后我们就开始聊起来了。聊了半天,我问他服役的基地在哪里,他说在“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我说我们明天还要去五角大楼参观呢。同时,我顺便抬头瞄了一眼他的军装领子。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了我一大跳……

他的领口上工工整整并排绣着两个黑色的五角星:

居然是五角大楼的美国空军将领Patrick Higby(格毕)本尊大人!!!



接下来的话题就有意思起来了:我们从GPS聊到北斗, 从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误炸聊到美军电子侦察机迫降临水机场。我还专门在微信上翻出我2016年9月20日在朋友圈上发的一个帖子,请他判断一下那个“不可描述”的飞行轨迹到底是F-22还是F-35。他看了以后说:F-22和F-15(没提F-35哦)都可以做这样的机动。我问他F-16呢?他说“空载的情况下也可以”。

真正毁三观的是下面这段对话:

他说他的位子本来是在最后面,空间特别狭窄。而他的左腿受过严重的伤,里面打了很多的金属钉子,保持一个位置太久了不行,需要时不时地动一下。因为我们家升舱去了前面的头等舱,空下了这个位置,他才有机会换过来,对他的腿部舒展好太多了!

我禁不住问他:您什么时候买的票,难道您这样的官阶出门,没有秘书?没有警卫员?五角大楼(美国国防部)不给您安排头等舱或商务舱吗?他的回答不仅彻底毁三观,而且,对我的心灵震撼实在是太大了……

他说:事实上,恰恰相反。

我们有明文规定,不可以坐头等舱或商务舱,只能坐经济舱!即便是经济舱,像现在这个需要加价的经济舱的票,我们也不可以买的!今天是因为你们家有人升舱去头等舱,所以空出这个座位来了,空姐才把我调换过来。如果要花钱买的话,我是不能买这个票的!

我已经听得目瞪口呆了。

他却继续说:

有时候航空公司会因为我的飞行里程达到一定的程度,而给我免费的升舱待遇,我都会主动放弃。因为,我们不能让民众看到,我们在用他们所交的税金,搞铺张浪费和追求奢侈和豪华享受。不仅飞机,就是到达一个城市后租车,我们也只能租最便宜的廉价经济型。

我说难道“full size”(标配全尺寸)的车都不行?他说:不行,只能是“compact”(微型)或者“economy”(经济型)的款式!我们是服务国家和人民的,不能利用职权来服务我们自己!

我问:难道自己花钱都不行?

他说:

穿军装时绝对不行,自己花钱都不行,怕的是民众和媒体误会。虽然不穿制服时的限制要少一些。但是为了避免熟人见到后的解释和可能引起的误会,我们也尽量避免。

讲到这里,就该打住了!因为,再往下,真的无语了……

飞机降落的时候,窗外正好就是五角大楼,他说:

你瞧——那就是我的办公室!



琥珀风筝 陌上美国

从饶毅到抛弃社区的“百人会”

我们读者群有人发了这个截图,这位饶毅教授嘛,当初高调退了美国国籍、搞牵人计划被美国政府黑名单给永久禁止入境、回国寻发达却又要以白左自诩,用“追求自由”圈粉,实际骨子里却是优越感很足的“精英”思维。精英主义是什么?核心就是讲究比较、追求地位优势,DNA上跟平等自由的精神是不对付的。



AA操作到今时今日,哪里还是什么所谓的“平权”法案,本质上已经是特权法案,成了左派精英割自己社区的中底层的韭菜,然后内部以给其他肤色的(精英、政客阶层)相互请客的方式一起分饼。

所以他们个个道德感十足。以华人群体为例,可以看从微信到推特,现在大声反对高院判决的,大多是集中在top 5%那个阶层圈子里的,比如百人会这种里面都是千万亿万富翁或社会名流性质的在美华人,在发声反对高院判决。精准验证上一段的结论。

他们现身说法了一旦自己阶级爬坡成功,进入了上流社会就脱离自己族裔的基层的现象。最典型之一,CA不是还有华人州议员要华人多去读社区大学的吗。

实质上亚裔为主力军反掉入学肤色AA,这是个格局挺大的事,帮助美国避免误入歧途,走上肤色大战、追求一切要以各肤色结果平等为准绳的极左乌托邦。所以不必跟着某些引导自恨情绪的“带头大哥们”的调子认为“只是对亚裔/华人有益”。这类人基于这个论点又进一步攻击反招生AA的华人是“自私”,其实他们是在黑化华人的贡献。实际上如果不是这事把握了美国社会都认同的方向,单靠什么“亚裔/华人利益”怎么可能赢。

再说华人也没有什么一致的利益,就是对告UNC、哈佛案,现在表达对高院判决反对的华人也颇有一些。他们跟支持告哈佛、UNC的华人利益能一样?而且当下推翻肤色政治获得坚实的第一阶段决定性胜利了,以后就是用观点组队了,比“华人”的概念宽阔多了。

这些人真是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搞惊吓体,哈佛一年大一新生总体录取1600,MIT更少1000多吧,这些学校加一起亚裔估计都不会有一万人。就开始杞人忧天地焦虑亚裔太多?

华人做的教育维权这事跟犹太人20年代到40年代维权的本质类似,挺多支持AA的爱夸犹太人却攻击华人,不知道是什么心态。这年头没点双标、自恨之类的精神恍惚,还真跟不上极左的潮流。

实际上美国因为比较自由、平等,而且有本地荣誉感(local pride),很多家庭也不把学校排名当多大的事,更爱选择州立大学就近读书。选择学校时候冲着名气buy the name brand去的家庭不是没有,但是并不是那么发烧地普遍内卷,往往是读过这些学校的和一些读书来美国的技术移民家庭更在乎名校。所以说什么“亚裔上藤校的要是太多了会引发种族仇恨”,这是用中式文化思维张冠李戴来瞎猜美国的事。

其实就看看各种政治竞选,尤其是总统竞选,那些有藤校背景的候选人往往还要藏起来自己的名校背景,至少不可能拿来当多吸引选票的资历吹嘘,就可以知道大学牌子这事,在美国大众心目中根本就不是会产生羡慕嫉妒恨的一个指标。

一些爱炒作歧视的,完全是手里拿着锤子,看啥都是钉子。跟那种气候教什么事都要套用气候变化理论去解读,同宗。

下面分享一下吹起号角的凌飞的一篇很棒的历史科普。从事实角度暴露一下饶毅那些人不懂美国的华人历史还信口开河、总是急迫要表现自己的认知“木秀于林”的深入骨髓的自以为是。

美国华人的教育平权是谁的功劳?

前言:
教育平权是华裔推动公正的目标之一。

通过对教育的维权与平权,从而实现美国社会更全面更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益,也直接影响与帮助了美国的下一代整体上的教育权益。

华裔美国人在美国的争取民权的抗争中,是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我惊讶地发现,美国现在的学校教育,对【华裔美国人在美国的争取民权中的作用】,压根就不讲、不教育!这导致许多华二代对自己的先辈的历史完全无知,更是把华人的教育平权当成了“都是非裔的功劳”。

1884年的华人维权:
1884年,华人赵洽一家状告旧金山市学监和加州学监(Tape v. Hurley)案,开启了美国华人为美国公共教育维权平权的先例。

1860年,在加州旧金山教育学监莫尔德(Andrew Jackson Moulder)(南方人,民主党)的强力推动下,加州议会通过了禁止有色人种孩子入学公立(白人)学校的法律。该法律第八条规定:“黑人,蒙古人种和印第安人不许进入公校。”

(蒙古人种即是指华人)

在当时,加州的地区教育经费是根据当地白人学龄儿童人数拨款。也就是说,尽管有色人种和白人一样是纳税人,一样地纳税,但在加州的公共教育系统——公校根本就没把有色人种的孩子包括在内。

(1859年9月旧金山教育局曾经建立了一所华人学校,但4个月后以缺少经费为由,将其关闭,此后教育局对华人要求有学校一事始终不予置理。)

通俗地说,就是从一开始,非裔、印第安人与华人一起是被排除在美国公校教育之外。

其实华人当时在美国是已经开始创办有中文学校的,在美国最早的学校之一是于1850年代由教会在旧金山开办的。

但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说,将华裔美国人排除在美国公校之外,显然是不公平不公正的。

1882年,国会通过了《排华法案》,该法案禁止华人移民10年,并阻止所有华人成为归化公民。

随着排华法案的出台,公立学校更加禁止华人入学。

在这种似乎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情况下,在这种看似不可被挑战的情况下,华人赵洽一家对此发起了这件历史性的诉讼,迫使旧金山市和加州不得不对所有种族的学生打开了公立学校的大门。



(父亲赵洽(Joseph Tape)中国出生的移民,母亲玛丽(Mary)中国出生的移民,中间的女孩叫梅蜜(Mamie)就是引发此案的小女生,另外两个小孩是Frank和Emily,他们都是在美国出生的华裔美国人。)

1884年9月的一天,母亲玛丽带着8岁的女儿梅蜜到“泉水谷小学”(Spring Valley School)注册入学。

但当时的小学校长赫丽(Jennie Hurley)在请示学监莫尔德之后,拒绝了8岁的梅蜜的入学。

随后,【华人赵洽一家】对此发起诉讼,在得到教会与白人律师的帮助下,几个月以后,法官James Maguire判决原告胜诉。

在判决书里,法官引用宪法第14修正案,加州的法律和华裔美国人纳税的事实,判决Mamie应当被公立学校接收。

加州的学区委员会败诉后将此案上诉到加州最高法院。

加州最高法院审理以后,维持了法官Maguire的判决。

至此,这个官司赢了,而华人的子女们因此才获得了在美国公校接受教育的权利。

在这个过程中,华人的教育权益得到了谁的帮助?
——华人自己、教会、正义的白人律师。

非裔?
对不起,他们此时自己都没搞定自己的教育权益。
——所以,华左们所忽悠的“华人在美国获得的教育权益改善,基本依赖黑人领导和推动下的力争”,完全不懂历史的胡说八道兼忽悠!
正是依赖于此案,使得当时的加州政府不得不把其它种族的学生纳入到公立学校系统中,不得不为其它种族的居民的下一代提供学校(尽管一开始是分开的学校),
——而非裔也连带着因此得到公校教育的机会。

通过这起起诉案,我们能看到,
我们华人的先辈们,1.使用法律手段,2.使用媒体发声,3.永不怕事。

正是在这样的华人先辈的努力下,才一点一点地构建出今天的美国的教育平权现况。

1884年的Tape诉Hurley案在时间上和实质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例,特别是在当时非裔美国儿童被视为公民,而华裔美国儿童尚且被视为外国人的不利情况下。

而对华裔美国儿童的公民权的维权,仍然是由华人自身来完成的,
1898年的 黄金德诉联邦(United States v. Wong Kim Ark)169 U.S. 649 (189,根本性地确立了“出生公民权”,而这个维权对移民非裔的下一代的公民权也是至关重要,
——没有华人黄金德的努力,奥巴马将连投票都没有资格参与,更不用说参与竞选,甚至当上总统。

在1884年的华人维权后70年,
——1954年,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 of Topeka, 347 U.S. 483 ,1954)获胜,种族隔离情况终于得到扭转。

在这个70年间,华人对教育维权依然是前赴后继,为更全面更平等的教育平权一再展开努力。


1927年的华人Jue Gong Lum一家起诉密西西比州玫瑰带镇(Gong Lum, et al v. Rice et al (275 US 7一案,就是一个典型。

在这个案例中,为了让华人的下一代得到进入公校的平等权益,而不是仅有进行特别开设的华人学校的权益(即所谓的“隔绝但平等”(Separate but equal)的种族隔离制度),华人的先辈们对此进行维权抗争。

但在当时的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构成下,不幸败诉了(所以最高法院大法官是否是保守派非常重要)

在此案败诉后,1936年,当地华人集资盖起了第一座华人学校 (Chinese Mission School)的校舍, 当地教会——浸信会出资建了宿舍。

1927年的起诉,不幸失败了,但它是属于那个反抗种族隔离的时代中的一部分,甚至是最早的那一部分。

Jue Gong Lum一家的故事告诉我们:
美国华人在美国不是过客。

我们的华人先辈们,在当时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依然通过法律手段,通过不断地对外发出声音,一步一步地争取平等权利,包括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美国华人的教育维权,从来就是美国历史主流中光明与黑暗、偏见与公义之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人不是价值观平等保护的仅仅的得益者,而是对不平等的直接抗争者,对废除种族隔离的巨大贡献者,华裔美国人在美国的争取民权的抗争中,是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的!

在轰轰烈烈的民权抗争运动中,各个种族的民众,都因为不同种族的先辈们的抗争,而使得后世得以享有更全面更平等的教育权益。

但很快,在1968年之后,非裔社区的维权就越来越变味了。

1978年全国有色人种发展协会(NAACP)对旧金山联合学区提出了集体诉讼,认为学校族群比例差别造成了种族教育歧视。

1983年,加州地方法院同意此案诉讼内容,要求任何一个族群不得在学校独占多数人群,规定每个学校至少要有四个族群的学生,常规学校单一族群学生人数的比例不能超过45%,特殊学校单一族群学生人数的比例不能超过40%——从而实现了“种族配额”这种新形式的种族歧视。

1994年,针对族裔配额录取政策,亚裔美国法律协会代表三名华裔儿童,向旧金山联合学区提起了诉讼,
1995年1月19日,更是将旧金山全国有色人种发展协会(SFNAACP)和旧金山联合学区加在一起列为被告。

没有错,就是这个民权运动中非常有名的,并且现在还存在的非裔组织——全国有色人种发展协会(NAACP)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lored People,U. S.

这个打着“有色人种”,但其实后来只关注于非裔的组织,再次暴露出非裔在民权运动之后,已经从为全美国的各种族的平等努力,变味成脱离大众,甚至局部出现逆向种族歧视与隔离......

事实上,在整个197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对于非裔来说,种族隔离的界定都仅仅被视为非裔美国人和白人之间的问题,华人的问题从来没有在非裔运动的主要考虑范围之内。

而在60年代的美国民权运动之后,美国林登·约翰逊(Lyndon Johnson)总统的行政命令而进行的所谓“平权行动”(Affirmative Action,简称AA),
其出发点很美好,为了把少数族裔从历史带来的不利地位中提升出来,实现社会的平等。

并因此认定,对于过去受到历史不利影响的族裔,只给他们公平的竞争机会是不够的,认为只有提供“积极的帮助”,他们才可能克服不利因素,实现实际上的“平等”。

但是事实上,这种人为的“积极帮助”,却是由一个历史过去的不公平,创造出更多现在的不公平,
——即,用另外一种歧视来试图“纠正”从前的一种过去的歧视。

更何况,这种不公平/歧视是施加在除非裔/拉丁裔之外的不公平/歧视,而且还主要是他们的精英、政客阶层受益。

由于旧金山华人移民的历史原因,当地的华裔美国人已成为最大的少数族群。

而当地洛厄尔高中(Lowell High School)是非常优秀的学校,而作为家庭非常重视教育的华裔青少年自然学业优异,大量考进这所高中,而在旧金山学区学生配额分配标准中,显然这违反了规定——于是一个华裔的孩子即便学业优异,但就是不能进入期望的学校了
——因为种族配额的问题,
而谁创造出这个“种族配额”的问题?
——非裔

在1995年,美国华人起诉旧金山全国有色人种发展协会(SFNAACP)和旧金山联合学区后。

地方法院和第九巡回法庭均表明,如果进入审理被告必败无疑。

最后,被告被迫达成和解,

1999年,William Orrick法官决定取消1983年的同意法令,停止使用种族配额录取学生,并在2002年之前终止该法令的所有规定。

至此,加州的华人学生终于再次战胜了种族歧视,获得了他们应有的教育权益......

那么,让我们再问一次:
华人的教育平权是谁的功劳?
答案大家自己回答......

Original 空间作者 二湘的六维空间

美国最高法院推翻大学招生平权法案,这个判决让我产生了前世今生之感。2018年该案第一次打到高院的时候,我还写过一篇文章《哈佛的难言之隐》。那时我还是个左倾分子,文章基调是为哈佛辩护。谁能想到,就在我已经忘记了这个案子的时候,最高法院作出了裁决。更没想到的是,五年之后,浓眉大眼的我已经变成右派了。

必须声明:我不反对照顾弱势群体。我过去、现在、将来都不反对并且还会身体力行照顾弱势群体。我在社区大学上数学课的时候,期末考试前突然收到一个同学的电子邮件问我一道数学题。我根本不认识发邮件的同学。我在班上年龄最大,从不跟同学社交,总是上课来下课走。但大概因为我是班上唯一一个亚洲人,自然就被当成了数学课代表。收到邮件的时候我正在陪儿子练击剑。我心想:有问题为什么不早问?明天就考试了才来临时抱佛脚。正腹诽中,突然收到了另一个同学的邮件,问我另一道数学题。这时我便想起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开头,尼克的父亲教导他:“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我想到:这些社区大学的同学很多都是边工作边上学,负担很重,不像我是专业学生。他们虽然缺乏时间管理,但他们好歹是愿意上进的,不然也不会在考试前临陈磨枪。于是,我找了张白纸,在击剑场边上写了三大张,拍了照片给他们传过去。第二天考试结束后,两个同学向我表示感谢,我才看清谁是谁。不出所料,两个都是西语裔。

划重点:我不反对照顾真弱势,我反对的是照顾假弱势。现在的平权法案,实际上受益的是非裔的中上层,而真正需要照顾的底层根本也不上大学,完全享受不到所谓的平权。

我的资深右派朋友说:美国社会,早已在过去的 60 多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平权法案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纠正美国历史上对非裔犯下的罪恶,提升整个非裔族群的教育水平。然而,60年来,平权法案的受益者们,一旦改变了自己的处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搬离原来的社区,并没有回馈自己的族群。而那些非裔的底层,仍旧住在贫民区,逐渐陷入死循环,根本没人理睬。

而且,现在特别有能量嗓门大的非裔,往往都是最近几代才移民来美国的。他们在自己的出生国本就是中上层,到了美国来,一边享受美国的自由平等,一边天天拿奴隶制说事儿,要美国补偿奴隶制欠下的债。其实美国并不欠他们的,因为他们和当年被贩卖来的黑奴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他们之所以天天揪着白人的脖领子要求道歉,就是为了占领道德高地,为自己谋取利益。平权法案对非裔的照顾,往往落到这些人头上。

再说,当年的黑奴贸易也是先由本地非裔首领抓了黑奴再贩卖给白人。这在第一批非裔作家的作品里都有记录。我上美国文学课的时候,读过Olaudah Equiano 自传。他自传的第一部分,就是讲他如何在丛林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然后突然天降横祸,被一个酋长抓走,变成了奴隶。他在几个(非裔)主人之间被卖来卖去,逐渐从非洲大陆的腹地被卖到海岸。有一天,海上开来一艘船,主人发现把他卖给白人挣钱更多,于是他就成了白人的奴隶。这部分记述让我恍然大悟。其实仔细想想,在奴隶贸易的开始阶段,毫无经验的白人怎么可能深入第一线去抓人呢?必须得有非裔当带路党。课堂讨论的时候,我指出了这个问题,教授(白人)说:对,非洲也有奴隶制,美国也有奴隶制,但是我们要看到:非洲的奴隶制不是基于种族主义,而美国的奴隶制是基于种族主义。我们重点要批判的是种族主义。

我之所以变成右派,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感觉左派越来越脱离逻辑和现实。上述言论就是脱离逻辑。同样都是剥夺人的自由和权利,不拿奴隶当人,非裔压迫非裔难道就比白人压迫非裔好受点儿?为什么要避谈非裔奴隶主的责任,而纠缠于种族主义?这些白人知识分子,有很大一部分其实都是出于好心,但是由于执着于某一个议题而不讲逻辑,反而起到了更坏的作用。比如在疫情期间,出现了一些针对亚裔的暴力事件,于是就有一些人提出一个口号:“Stop Asian Hate.”(终结对亚裔的暴力)。但是在实践中,如果一个白人打了亚裔,CNN之流都要大肆报道;如果一个非裔打了亚裔,主流媒体就装聋作哑。这时候我就想:左派的“Stop Asian Hate”和右派的“Law and Order”(法律与秩序),哪个更能保护亚裔?

再来看左派如何脱离现实。首先需要肯定:左派在上个世纪的美国起到了推动进步的作用,而最早的左派都是白人,是白人带着负罪感在反思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同样是在美国文学课上,我读到了很多美国进步知识分子在他们生活的时代逆流而上充满正义的表达,比如在美国为了西扩而驱赶切诺基人的时候,爱默生就写了声援切诺基人的文章。这些进步主义者表现出的良心和勇气都让我感动。但是良心、勇气、正义感都要从现实出发,而当下美国知识分子的最大问题就是脱离了现实。

比如我前面讲过的那个教授,曾经有一次上课的时候谈到平权法案。我说:“平权法案本身是好的,但是世界上没有一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任何事都要有制约,不能完全脱离meritocracy(唯才是用)。现在的舆论已经把meritocracy当成了反义词。一提唯才是用,就是种族不平等。”

然后我举了个例子:我儿子学校推荐了两个人去参加一个宪法论坛。所课宪法论坛实际上就是一个夏令营,考上了能免费去首都参加一周活动。学校推荐之后,组织方还要选拔。两个孩子都写了作文,填了各种表格。我儿子是学校《法律评论》的主编,而他们学校的《法律评论》是全国唯二的中学生主办的法律杂志。但最后的结果毫无悬念是另一个学生被选上了。为什么毫无悬念呢?因为他是非裔。我说:虽然我没证据,但我不相信他的作文比我儿子的好。

教授说:“可是你的经济条件比他家好。你可以暑假带你儿子去首都参观,而一个非裔可能一辈子都去不了首都。”

我说:“但是他家比我家还有钱。他家住拉荷亚大豪宅,我家住学校旁边小公寓。”

教授就耸耸肩。

这就是典型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左派,他们完全不考察现实,一听非裔就认定这是个各方面都弱势的人。一看到自己学校里出现了非裔就认为自己为社会进步做了贡献,就开始自我感动,完全不考虑每个非裔的具体背景。前总统奥巴马的父亲为什么能到美国留学?因为他的祖父是肯尼亚的一个酋长。现任副总统哈里斯的父亲也是个农场主。哈里斯曾经在访谈中说她从小在贫困中挣扎,她父亲表示这是子乌虚有,咱家土地多着呢。哈里斯就和他父亲断绝了关系。

很多华人反感的其实就是经济上并不弱势,但纯粹因为肤色而受照顾的人。平权法案初衷是好的,但是发展到现在,实际上成了某种族上层享受特权的方式,照顾了不该被照顾的人。

虽然但是,话说回来,我对最高法院裁决的欢迎,并不是因为从此后可能会有更多华人上哈佛。我五年前在《哈佛的难言之隐》里表达了对华人诉哈佛的微词,我现在仍然是这个态度。我过去、现在、将来都认为上什么大学并不重要。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就算哈佛不要咱,谁也挡不住咱成功。华人总有一种“门槛”意识,仿佛一旦进入了这个门槛,自己的身份就会从此不同。这种门槛意识妨碍了华人的格局。

那么我到底为什么乐见这个裁决呢?我拥护的是这个裁决背后的理念。

殊不如,现在激进左派已经到了认为数学和科学是种族主义的地步。换句话说,如果某些种族在考试中回答1加2等于5,你敢给零分,那你就是种族主义。现在医学院入学也看肤色,那么靠平权而进入医学院的人水平能有保证吗?他们在医学考试中如果弄错了动脉静脉,教授敢给低分吗?这样的医生出来开业,我敢找他们看病吗?将来出了医疗纠纷,法院能秉公执法而不是看肤色下菜碟吗?只要你用肤色将社会割裂,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是陷阱。

除了数学和科学这些硬实力有种族主义之嫌以外,相当一些软实力也被打成了种族主义。我现在在一个教会办的文理学院读书,去年有一个耶鲁神学院的教授Wiley Jennings来我校做讲座,该教授的理论核心就是认为现在的神学教育已经被白化了,需要彻底的革命。他认为:殖民地白人基督徒用自己的标准来改造被奴役的非裔美国人,这些标准包括:独立、自主、自给自足、自我控制(independent, autonomous, self-sufficient, self-possessing)。非裔美国人的同化就意味着自我身份的毁灭,而这对他们是不公平的。

在课堂讨论上我问:独立、自主、自给自足、自我控制这些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一种价值观碰巧先被白人提出来,难道就一定是错的?虽然从审美上来说,每种肤色都同样美丽,但从道德上来说,难道独立不比依赖更可取?自主不比无能更可取?毅力不比懒惰更可取?教授(不是Jennings教授,是我校的教授)说:要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如果这些标准被当成了殖民的工具,那么就需要拨乱反正。

这就是左派的荒唐之处:就因为白人历史上犯下了对黑人的罪恶,我们现在就不应该坚持数学和科学,就不能有道德与是非标准,就不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认为这次最高法院的裁决意义重大的原因。对我来说,有没有平权法案,我孩子都离哈佛很远,可是一个社会是否讲逻辑,是否尊重现实,却能影响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华人赢了诉哈佛的案子,并不能把我家的学酥推进哈佛,但是却能给他们创造一个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正常社会。最高法院认定平权违宪,也就是从此后拿种族说事儿是违宪的,这个裁决对于在各个领域正本清源意义重大。

再划一次重点:我对于任何一个种族都没有偏见,对于凭智慧勤奋在逆境中突围的人更是无限崇拜。前文提到的Olaudah Equiano就是我的榜样。瞧瞧人家,成年后才学英语,从奴隶文盲到作家。跟他一比,我只有惭愧的份。


紫翎piu 温言暖语伴读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写道: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

与青春年少比起来,成年人的世界多了些许的无奈与不甘。

曾经心心念念的理想生活,不知何时开始,已经变了模样。

心中在意的人如今已不知在何方;梦寐以求的大学与自己失之交臂;期待工作后实现财富自由却发现挣的没有花的多。

一路走来总觉得快乐是别人的,与自己无关,其实不然,一个人真正苦闷的根源是不肯放过曾经的自己。

往事如烟般缥缈,朦胧中充满着无可奈何,使我们身陷其中痛苦不堪。

仔细想一想,我们都是平凡世间的一员,没有人可以穿越时间回到过去。

事已发生无法改变,与其为过去的种种而折磨自己,不如好好享受当下的生活。

放过曾经那个痴心的自己,与过去的恋人说再见;

放过曾经那个玩心很大的自己,与以往的玩世不恭说再见;

放过曾经那个追求完美的自己,与稚嫩的自己说再见。

人生处处充满变数,每一项选择都会与所想的结果有所偏差。

不与往事较劲,不与自己较劲,不与别人较劲,生活便会轻松起来。

每一个人的一生,都会留有遗憾,有时缺失也是一种美,与其在痛苦中苦苦挣扎,不如选择释然。

白落梅曾说过:“遇见该遇见的,拥有能够拥有的,也忘记需要忘记的。”

人总是要经历过后,才知道什么最该取舍。

把自己从过去痛苦的阴影中捞出来,才能全身心的冲进快乐的怀抱。

所以,试着放过自己,放过往事,让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握手言和。

未来的日子,不一定有多么的美满,但是只要放过自己,生活就一定会多一些幸福的足迹。

余生,愿我们不与自己计较前嫌,对自己好一些,愿我们的人生之路,所遇皆是宽敞明亮。

最后,跟大家说声晚安,祝大家好梦!

冯学荣

由于写史的原因,常与国人谈论历史,当然免不了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一开始还以为是国人接收的历史信息出了问题,久而久之,发现问题并不仅仅在于信息的吸收,而是在于思维方式本身出了问题,今晚闲暇,特下笔谈谈这个问题,提醒一下,所谓诤友,知无不言,希望能使国人开窍一些,聪明一点,别再自欺欺人。

笑柄一:“我可以反帝,你不能独立”

中国有不少所谓的文化人、历史爱好者,每当谈起外蒙古独立这段历史,往往不约而同地发表这么两点看法:1、国民政府无能,丢掉了外蒙古;2、新中国太反动了,竟然支持外蒙古独立。

这些所谓“文化人”,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显然有一个假设的前提:外蒙古自古以来属于中国,外蒙古人民独立是非法的。

事实上呢?——事实上,外蒙古在明朝乃至以前,都不是中国人的地盘,外蒙古在清朝初年归顺了大清帝国,是慑于大清帝国的武力,1912年大清帝国通过《清帝退位诏书》、将外蒙古“转让”给中华民国,这件事并没有征得外蒙古人民的同意,外蒙古人民显然是有权不接受的。换句话说,外蒙古人民有权独立。掷地有声。

中国近代史的一个主旋律是:反帝救国,独立自主。中国人要反对殖民,要争取独立,对不对?很对。但是一谈到外蒙古人民要争取独立,我们的“爱国”青年立马就翻脸了,为什么翻脸呢?因为我们的“爱国”青年认为:只有我们中国人才可以独立,你们外蒙古人也想独立?啊呸,做梦吧你。

我可以反帝,你不能独立。州官可以放火,百姓不能点灯——这就是某些“爱国”历史爱好者的嘴脸。

外蒙古人从前是外蒙古人,后来是清国人,但是他们从来就不是中国人,他们也有权选择不做中国人——中国人民有权争取独立,外蒙古人民也有权争取独立,大家都是人,人人平等。我可以反帝,你不能独立,这是双重标准、强盗逻辑,这个问题必须要清醒对待,否则中国人一不小心就会沦为自己一直批判的帝国主义,某些“爱国”文化人,有空不妨照照镜子,看看镜子里面的那个人,像不像当年的日本鬼子?大家都是扩张主义者。五十步笑一百步,仅此而已。

笑柄二:“我可以杀出去,你不能打进来”

鸦片战争研究难免谈到一个问题:林则徐的禁烟举措有没有失当之处?但是谈到这里,往往有“爱国”历史爱好者跳出来,作义愤填膺状,抗议道:“这有什么好谈的?英国人派兵杀到我国境内,就是它不对,任何理由它都不能杀进来,一杀进来,它就是侵略者”——每当这些声音出现,一些学养不够的人往往被压得大气不敢出——无论任何原因,A国都不能出兵B国,否则A国就是侵略者。但是当你反驳他:“按照你的道理,1979年中国出兵越南,请问中国是不是侵略者”?这个时候,他往往急得大汗淋漓,无话可说,手足无措,热锅蚂蚁,丑态百出。

可见,这种“爱国”的论调,只是听起来似乎对,实际上是错的。因为如果无论任何原因,A国都不能出兵B国,否则A国就是侵略者。那么很显然,中国在历史上,也曾经当过N次的“侵略者”,1918年,北洋政府出兵俄国,打到了别人的国土上,是不是侵略?1950年,王师跨过鸭绿江,造成人家民族分裂,这又是什么?1979年,自卫反击,打到了越南的首都周边,这又叫什么呢?不要忘记,1950年、1979年两次出兵境外,国际上是一片谴责之声。不信?查资料去吧。

你知道吗?1992年中韩建交,中国第一任驻韩大使在汉城举办记者招待会,立马遭到了韩国记者的刁难——韩国记者要求中国大使对1950年的“侵韩行为”进行道歉——试问在韩国人的眼中,1950年中国的行为是什么性质?

1979年我军杀进越南的国土时,三大注意,八项纪律,帮越南老百姓挑水割禾,换来了什么?换来的是越南老百姓的冷枪。为什么呢?因为在越南人的眼中,我们就是“侵略者”。看看当年越南政府是怎样宣传“中国侵略者”的:

“北寇(中国)妄图侵占邻邦的领土,以遂其称霸亚洲的狂妄野心,(越共)党中央和政府号召全体军民再次奋起反抗外族侵略”

看清楚了吧,在1979年的时候,我们中国人是“北寇”,我们被越南人视为侵略者,不为什么,因为我们杀进了别人的国土。

中国在近代史上,的确主要是扮演了一个受害者的角色,但是在历史的某些时刻,我们同时也扮演过加害者的角色,只是你不了解、不承认、不敢去面对罢了。我们在谈论历史的时候,大可以谴责帝国主义侵略者,但是“A国出兵B国就是侵略”这种话语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我们也曾经出兵他国、揍过人家,这种石头搬起来,一不小心就砸了自己的脚趾头——我不是叫你不说话,我是教你说话放聪明点,这个世界上,其实谁都不干净,千万不要以为别人都是豺狼、而唯独自己是个天使。

笑柄三:“你的也是我的,自古以来都是我的”

中国的“爱国”文化人,每当谈到领土问题,最常用的一句就是——“自古以来属于中国”——什么叫做“自古”?要多“古”才算“古”?而“中国”这个概念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中国”概念的涵义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其实,这里面大有文章。

我举台湾岛做例子吧。我们的“爱国”青年最喜欢说:“台湾岛自古以来属于中国”,问题是——这是一句谎言——台湾岛自古以来并不属于中国,据说三国时期孙权的部队到达过台湾,但这并不能证明台湾属于中国——马可波罗还到达过中国呢,这能证明中国属于意大利么?

此外,明朝时期设置的“澎湖巡检司”也仅仅覆盖了澎湖列岛,并未能覆盖台湾本岛,中国人在台湾岛上实施有效统治,其实是从康熙年间才开始的,在此之前,中国人并未管治过台湾岛。

怎么回事呢?原来,台湾岛在历史上原本是属于原住民的地盘,岛上曾经有原住民建立过“大肚王国”之类的部落国家,后来是荷兰殖民者来了,设置了荷兰殖民政府,再后来才是郑成功武力打败了荷兰人、从荷兰人手中抢到了台湾,再后来,才是大清国打败了郑氏王朝、才正式将台湾岛并入中国版图的。

换句话说,台湾岛并不是“自古以来属于中国”,而是中国人自己动手打来的,甚至说难听点,是抢来的——如果非要说台湾岛自古以来属于谁的话,那么它首先自古以来属于岛上的原住民,其次才属于荷兰人,再其次才轮到中国人。

台湾岛的历史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说明了一个很明确但是又很残酷的历史事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块地盘是自古以来属于哪个国家,中国人的地盘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地盘一样,都是自己打来的,中国人在历史上为了扩张自己的地盘,不断地发动战争,不断地灭亡别人的国家,例如什么大理国、南越国、准噶尔汗国、中山国、巴国……这个被中国人灭掉的国家名单,还很长很长——中国人就是在不断的武力扩张中、逐渐壮大自己的生存空间。因此,我们的“爱国”文化人,千万不要以为别人都是豺狼、唯独自己是个天使,这个世界上一切的民族和国家,在本质上都是自私的——中国人并不能例外。话很赤裸,但是很真实。

没有什么“自古以来”,人类生存的地盘,在历史上一直处于一个变动的状态,今天是你的,明天是我的,任何一个地盘的变更历史,都是有迹可寻的,“自古以来”并不是什么真理,而是流氓的避难所,仅此罢了。

笑柄四:“我可以欺负你,你不能欺负我”

中国的近代史教育奉旨向孩子们灌输这么一个观念:中国在近代史上,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受人欺负的国家。

今天,请容我讲一句真话:事实上从清末开始,中国已经走上了帝国主义道路,之所以没走成,仅仅是因为内乱,因为不争气,实际上清末已经开始在走帝国主义的霸道之路了,我举几个事例:

事例一:1882年的时候,大清帝国发现自己的属国朝鲜的日本人越来越多,大清帝国感觉到自己在朝鲜的优越地位将来可能要受到日本帝国的挑战,为了加强对朝鲜的控制,大清帝国要求朝鲜签署了不平等条约《中朝商民水陸貿易章程》,里面约定了中国人在朝鲜享有治外法权,紧接着,大清帝国又要求在朝鲜设立清国租界,一连设立了好几个清租界:仁川清租界、釜山清租界、元山清租界等。与此同时,大清帝国还在朝鲜加强了驻兵。治外法权,租界,驻兵…….这些都是所谓“帝国主义”的典型行为。千万不要告诉我,大清的这个行为和英帝国主义、日本帝国主义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事例二:1911年,墨西哥爆发排华事件,清廷立马电令大清海军“海圻号”向墨西哥进发、保护清国侨民,在大清帝国枪炮的威慑之下,墨西哥政府选择妥协、向清国道歉赔偿。看,自己的侨民在别人的国土上受欺负,立马派军队前去威吓别人,这是什么行为?这是典型的帝国主义行为。千万不要告诉我,大清帝国的这个行为和英帝国主义、日本帝国主义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事例三: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俄国”,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决定出兵干涉,1918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派兵、参加了帝国主义出兵俄国境内、武装干涉苏维埃俄国的军事行动,这个事件在历史上叫做“西伯利亚干涉”——你没有看错,中国曾经派兵到俄国境内、武装干涉俄国的内政,这是历史事实,白纸黑字记录的历史事实,只不过是被淡忘了。出兵他国,干涉别国内政,这也是典型的帝国主义行为,不要告诉我不是。

还有一个更众所周知的历史事件:甲午战争。与我们的认知不同,甲午战争其实并不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而是大清帝国和日本帝国为了争夺朝鲜控制权而爆发的战争,至少在朝鲜人民的眼中,甲午战争不过是清帝国主义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狗咬狗的战争而已。日本控制朝鲜不对,但大清帝国控制朝鲜就对吗?换位思考,想想便知。再告诉你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甲午战争爆发时,你知道当时国际上的舆论偏向谁吗?答案令你大跌眼镜:当时国际上的舆论是倾向日本,当时西洋人多数认为大清帝国无理。没想到吧。

这一类的事例,还可以列举很多。我们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来,在当年帝国主义的潮流中,清末民初的中国政府,已经加入了帝国主义的阵营、并且正在走帝国主义的道路,帝国主义在中国所干的那些欺负人的事情,晚清政府、北洋政府都已经开始干了,并且还干的相当出彩——历史告诉我们:中国人并不是吃素的,千万不要以为中国人是一副祥林嫂的窝囊样,中国人并不是不想走帝国主义道路,只是由于内乱没走成而已,在历史上,哪怕是在近代史上,中国人欺负别人的历史事实,不是没有,只是你不知道。

笑柄五:“我总是对的,但不知道为什么”

我曾经在深圳的出租汽车里与司机谈到钓鱼岛问题,司机说钓鱼岛是中国的,要杀光小日本。我半开玩笑似地问他:为什么钓鱼岛是中国的?那司机被我一问,停顿了一下,答:当然是中国的,还用问么?我继续追问他:我还真不知道,愿意请教,洗耳恭听。司机沉默了好久,才蹦出了一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总之就是我们的。

事过多年,每当想起这个深圳司机,我仍然有一种想笑的感觉。这个司机其实并不是一个特例,想当年砸车的“爱国”青年们,你要问他“为什么钓鱼岛属于中国”,我想他们99%的人都答不上来,先把车砸了再说,别问我为什么。

你相信你钱包里的钱属于你,为什么?因为那是你刚刚发的工资。你相信你的房子属于你,那是因为房子是你出钱买的。你相信你的配偶属于你,那是因为你和她有结婚证。你相信任何一个事物属于你,你必然能说出它的理由,如果你不能说出个理由,那么说明你并不确定它属于你。而如果你不知道一个事物为什么属于你,但言行上又坚决声明它属于你,那么说明你的思想出了问题——这是病,得治。

一百年前女孩子缠足,旁人问她为什么缠足,她说不知道,因为旁人都说缠足是对的,所以我也觉得它是对的。七十八年前日本人民列队欢送乡间子弟出征支那,你问他们为什么,他们也不知道,他们只知道“为国打仗就是对的”——这些都是病,得治。

稍有理智的人都应该知道:如果你不知道钓鱼岛为什么属于中国,那么你就应该闭嘴。而如果你真的忧国忧民,那么你应该立马搜集关于钓鱼岛的历史材料,正反双方的观点和证据都要了解清楚了,确信“钓鱼岛属于中国”了,到了那个时候,你再四处高唱“钓鱼岛属于中国”,没有任何问题。问题是当你不了解钓鱼岛历史的时候,却还要振振有词地声称“钓鱼岛属于中国”,但当别人问你为什么,而你又答不上来,这个时候在别人的眼中,你已经退化为一只猴子了。

一个合格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诚实的人、一个正直的人。任何一件事,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一个东西,属于你就是属于你,不属于你就是不属于你,而当你不确定一个东西属不属于你,你最合适的答案是:我不知道。而你既然不知道,又要斩钉截铁地说它属于你,这个时候,你从精神上已经沦为了一名盗匪。

文/冯学荣,作家,著有《日本为什么侵华》、《中国历史的侧面Ⅱ》、《亲历北洋》等

Original 佚名 SNWANG 2023-04-27 01:31 Posted on 河北

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式专制统治为什么能够发生和延续 ?

我想这个问题,要从历史的土壤中去深刻挖掘寻找,才能看清其根脉何在。我觉得吧,可能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其一,经济决定了上层建筑,中国古代一直以小农经济为主,这种封建形式的经济具有太多短板,保守甚至故步自封,与海洋经济或草原经济都有很大区别,但它满足了统治者的需要。自商开始的连续几个朝代都有实施重商政策,但后来发现,随着商品贸易的发展,一些有着较大财力的商人竟然达到了富可敌国的状态,当时的奴隶主阶层开始担心这样下去会冲击到自己的绝对统治地位,于是后来便开始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小农经济具有分散的特点,这就便于中央统治阶层强有力的管理,在维护封建经济稳定的同时,也同时加强了专制集权权力的力度。

其二,在秦亡前,中国始终处于一个四分五裂的场面,民众有渴望生活安定的愿望,于是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这个渴求。

其三,就是思想文化方面钳制式教化,自商鞅变法后法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央统治的理论基础。自汉武帝改造儒家思想后,中国的封建专制以外儒内法的形式存在,这也大大促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长期存在。

其四,也是与中国的地理因素有点关系吧。中国属于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国土辽阔,人口分散,它不像古希腊雅典那样的城邦国家,人口主要集中在几个城堡中。中国国土的辽阔使统治者以为

必须要以强有力的政权形式进行管理,才对自己有利。

其五,也是最重要的,是统治阶级需要这种专制的方式维护其既得的特权利益,不愿放弃,从而利用手中的所有工具和权力,美化制度,并引导、教化人民接受和拥护,至少是口头上和表面上的服从。同时残酷镇压敢于反抗的不服从者。在长期的谎言美化和残酷镇压中,人们开始默然接受和习惯这种制度,不敢或失去提出质疑或挑战的意识。于是,统治阶级的目标达到,于是“天下太平”,“莺歌燕舞”,一片沉默中的欢呼声。

觉民行道 天亮降临前 2023-04-03 20:24 Posted on 山东

胡适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胡适的这段话道出了强国的真谛。

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无数次战争、革命,人们总想一劳永逸地解决中国的落后问题,忙着救国。

可是长达百年的动乱,带来了什么?

救国不如先救己。

自己先有独立的人格,堂堂正正做个人,才能真正救国。

能够对不合理、不合法的事情说不;能够稳定自己的情绪,不盲目、不狂热;能够把他人也看做人,尊重他人,平等对待他人;能够保持自己的理性,分辨谎言和真理……

现代国家应该由独立的个体组成,签订契约,让渡自己的部分权利组成共同体。

靠一群奴隶怎么也无法建立起一个真正的现代国家。

就像洋务运动下的清朝,只学习技术,号称亚洲最强的水军一触即碎。

自由个体组成的国家凝聚力不会比奴隶组成的国家更低。

有的人总觉得技术问题更为重要,说德国战败是军事问题,日本失败是美国参战。

这些因素当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文明战胜野蛮,而且人类伟大发明都诞生于自由独立个体。

纵然有个别时期的曲折,但总体趋势是奴隶组成的国家越来越少,独立个体组成的国家成为了绝对主流。

国家的强大来自个体的强大,国家的尊严来自个体的尊严,个人真正认同自己的共同体,才会有更强的凝聚力。

与其叫嚣着如何强国,不如先把自己锻炼成材;与其沉醉于历史悠久,不如先看看自己脚下。

即使你一生不能如星光耀眼,国家也不会嫌弃你,因为你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个体,享受的是和他人一样的权利。

这便是自由个体组成的国家强于奴隶组成的国家的原因。


Original 程自牧 万谦合 Posted on 江苏

每个世界都有隐秘而又幽暗的角落,我们都期待有一束光能够照进那里。

但往往我们忘了去思考,是什么让那个角落变的幽暗。看完韩国电影《熔炉》,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有人认为是道德的沦丧,而在我看来,更大的比重却是权力的膨胀和难以制约。

这是一部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一所获得政府补助的福利聋哑学校,从2000年起,校长串通多名老师,利用卑鄙的手段,对就读校内的聋哑孩子实施了长达五年的虐待和XING暴力行为。共有30多名7岁至20岁的学生遭受侵害。

是什么让校长和涉事教师可以干出如此禽兽不如的事情?是因为他们天生都是变态吗?这些变态又刚好聚到了一起吗?当然不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特权阶层,他们有能力让知情人闭嘴,他们有能力得到庇护,他们有能力逃避法律制裁。事发之后,被披露出来之后,他们依旧可以衣冠楚楚的在讲台上大谈人生哲理、道德理想。

是什么让校内知情人士如此冷漠,还要帮着校方掩盖事实?因为他们的工作本身就是权力和腐败媾和下的产物。他们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的权力之下,他们知道这权力密不透风,这这张灰色的大网之中,有警员,有法官,有检察官,有律师,甚至有市府和教育厅的官员,他们都被这条权力的蛛丝编织、捆绑在一起,谁也无力挣脱,谁也不愿意挣脱。面对这样一张大网,知情教师们选择三缄其口。

是什么让相关执法人员、上级主管的大人们总是选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还是因为手中的权力,他们要得到更大的权力,就必须让自己足够光鲜,这光鲜来自掩盖。所有人都知道脚下有一坨大便,只要拿个罩子一罩,就一切美好如初。他们也有权力掩盖这一切。不仅如此,他们身上的那点脏事,也需要用别人的权力来掩盖。

权力真是一个好东西,他可以选择性执法,可以隐藏、可以掩盖,甚至可以颠倒黑白。特权阶层成了光照不到的地方。在那里,大家可以肆意索取满足自己的本能,而不必承担责任。

就这样,所有人都追求着、向往着权力。于是,这张黑暗的大网不断向外蔓延,蔓延到我们普通人的工作、求学、就医、社交各个方面,只要有权力,只要能托亲代故攀上权力,一切都好办。不自觉地,我们也开始为权力辩护,因为我们自认为,自己在这张大网里也得到了好处。直到这张大网网住了我们的内心,我们从此不辨是非。

庆幸的是,熔炉的故事被写成了小说,拍成了电影,整个韩国社会愤怒了,那张大网被撕开了一道口子。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光州警方组成专案组重新侦破此案。在电影上映后,韩国国会以207票通过,1票弃权的压倒性结果,通过了《性侵害防止修正案》,也称“熔炉法”,确保这类肮脏的行为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

如果一件公共恶性事件唤起了大家的愤怒,要知道,这愤怒可能是最后的机会。不能让这愤怒得到发泄之后就不了了之。这需要配套的法律加以完善。给那个幽暗而又隐秘的角落头上安上一盏探照灯。而不是,过去那个角落,今后还是那样的角落。

当司法之光照不到的地方,就需要新闻媒体去挖掘,去披露。如果连新闻媒体都沦陷了,那就需要社会上的每一双眼睛紧紧盯着那里,盯着特权可能舞弊的地方,这一双双眼睛就是最后一道不得已的光。

如果最后连每个人的眼睛都昏暗了,本就不多还在盯着暗夜的人,被说成反思怪,被说成不怀好意,那,你觉得还能指望谁来帮助也有可能被暗夜吞噬的你呢?

来源: 瞧纽约

市长亚当斯26日签署了新立法Intro.209-A,禁止在就业、住房和公共服务场所方面针对个人身高或体重的歧视。

“任何人都不应该因为身高和体重而受到歧视,”亚当斯表示,“无论我们的外表如何,都应该有同样的就业、住房和公共服务的机会。”

“当你在找工作、逛街或试图租房时,你的身高或体重应该并无关系。这项法律将有助于为所有纽约人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具包容性的工作场所和生活环境,并防止歧视,”亚当斯说。

Intro.209-A法案由市议员阿布鲁(Shaun Abreu)发起,将禁止在就业、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如餐馆、酒店、剧院、博物馆等)方面基于身高或体重的歧视。

同时,该法律也会为需要在雇用决定中考虑身高或体重的雇主提供豁免。仅在联邦、州或地方法律法规要求、或者在人权委员会允许的情况下,如果身高或体重可能会妨碍一个人执行工作的基本要求且没有其他选择,或者该标准对于业务的正常运营是合理必要的,则雇主可得到豁免。

新法将同样允许公共服务设施的运营商或提供者考虑身高或体重。法律范围内的服务设施将拥有积极抗辩(Affirmative defense)的理由,即他们基于一个人的身高或体重采取的行动对于正常运营来说合理且必要。


来源:老鱼讲古

为什么有的人辛辛苦苦一辈子,仍旧熬不出头?

为什么有的人勤劳又敬业,但就是劳而无果?

为什么中国一直很强大,到了近代却落后挨打?

读完此文你就懂了!我们先看一个这样的故事:

一直有这么一种说法:财富是汗滴禾下土的“劳动人民”创造的,而商人只是附着于“劳动人民”身上的寄生虫,商人是剥削者。

是这样的吗?我们通过明代农村妇女翠莲的故事,看一看。

翠莲是明代中国农村的一个妇女,家中有一台织布机,但是翠莲织完一匹布之后,她就停下来,不再织了,她走出门外,逗孩子玩,晒太阳,和乡亲聊家常,一蹲就是一整天。

为什么翠莲只织了一匹布就不再织了呢?因为翠莲认为:这一匹布,已经足够全家人做一年的衣裳了,明年的布,明年再织。

翠莲这样做是吸取了去年的教训,去年翠莲多织了一匹布,找人借了一头毛驴、驮到集市上去卖,但是她家有布,别人家也有布,所以不好出手,翠莲和她的毛驴驮着那匹布,在集市上转悠了一整天,都卖不出去,最终好歹和别人换了三斤大米,骑着毛驴回到村里,翠莲已经筋疲力尽。又织布又借驴又赶集的,折腾死人,最终所得只有三斤大米,翠莲显然亏了。所以她吸取了教训:以后织布只须织够自家人做一年衣裳就可以了,除此之外再多一寸她也不织。

所以翠莲就在村里晒太阳了,最近不是农忙时节,翠莲也只能在村里晒太阳,她不是不勤快,而是找不到别的事情可做,这种情况,我们叫做劳动力荒置,富余劳动力没能转化成财富。

读到这里你已经忍不住了,你果断驾驶时光机器,穿越到明代农村的现场,你批评翠莲,于是你和翠莲之间有了以下的对话:

你:“你(翠莲)为什么宁愿空闲着也不多织布?”

翠莲: “我织的布已经够我家用了,多织我没有好处!”

你:“你应该再织一百匹布,村里每人都送一匹,普济众生!”

翠莲:(笑)“神经病!”

翠莲为什么说你是神经病呢?因为翠莲是个凡人,她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你要她织一百匹布送给乡亲,她不是做不到,她是不愿意做,为什么不愿意做?因为这样做对她没有什么经济利益。

你悻悻而归。但是第二天,邻村臭名远扬的、唯利是图的、投机倒把的贩子(生意人)旺财来了,旺财对翠莲说:“你家有织布机,你闲着也是闲着,这样中不?我认识马六甲的客商,我有销路,从今天开始,你尽管织布,我出一两银子收购你织的每一匹布!”

翠莲听了旺财的话,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一头就扎进了织布房,开动手脚,啪啪啪地织起新布了,一匹,两匹,三匹……几天后,旺财果然来收购布匹,然后旺财将这些布匹转售给马六甲客商。

翠莲挣到了白花花的银子,她心里发红了,于是果断购置了新的织布机,然后雇了几个穷乡亲帮忙织布,生意越做越大,后来翠莲为了进一步提供生产率,她和工匠们一起琢磨,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刷新了人类织布效率的纪录,财富开始了爆炸式的增长。

翠莲挣钱之后,决心盖新房,于是她委托施工队盖房,施工队接到活很高兴,新房子很快就盖好了,施工队挣钱之后,买了一头猪,杀猪开荤,养猪户卖猪挣了钱,也很高兴,赶紧购置了几头小猪苗,期望今后能卖更多的猪……于是,布有了,房子有了,猪也有了,这些都是凭空创造出来的,它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财富”。

但这个故事并没有发生在明朝,为什么?因为明朝实施了海禁,禁绝对外贸易,马六甲的客商与旺财联系不上、做不成生意,所以在真实的明朝,翠莲每年只织一匹布,空余时间都在村里晒太阳、逗孩子玩、和乡亲聊家常,翠莲一家也无法发财致富, 最终是布匹没有,房子没有,猪肉也没有,一家穷,家家穷,全社会都穷。

那么这个故事实际上发生在哪里呢?这个故事实际上发生在英国,所以“珍妮纺纱机”是英国人发明的,而不是大明帝国的翠莲发明的,工业革命也发生在大英帝国,而没有发生在大明帝国。

顺便提一下,在真实的明朝,旺财更可能是读书人,而不是生意人,他整天吟诗作对、琴棋书画,梦想有一天中举、做官。大明帝国有无数个这样的旺财,所以中土的乡村只能世世代代贫穷下去。

这个简单易懂的故事,给我们带来这样的思考:翠莲是一个勤劳的人,她为什么不能致富?她为什么宁愿空闲着晒太阳也不织布?答案呼之欲出:因为没有商业,因为没有市场,因为没有贸易。

所以我们从翠莲的故事中明白到:原来一个人、一个民族是否勤劳,对他们能否致富,其实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一个人、一个民族能否致富,关键不在于他们是否勤劳,而关键在于是否存在一个容许自由贸易的商品市场,只要存在一个容人致富的市场,那么再懒的人她也能变得勤快起来,而一旦市场消失了,无利可图了,那么再勤快的人,她也选择晒太阳,最终财富就无法生产出来。

进一步,在翠莲和旺财的故事里,远销马六甲的布匹是翠莲生产出来的还是旺财生产出来的?凭直觉去看,布匹是翠莲一手一脚织出来的,但如果说这些布匹(财富)的产生仅仅是翠莲的功劳,那么就无法解释这个:为什么在旺财出现之前,翠莲选择晒太阳?

所以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在这个财富故事中,旺财才是关键。翠莲生产了大量的布匹远销马六甲,可功劳最大的不是翠莲,而是旺财。如果没有旺财,翠莲宁愿逗孩子晒太阳也不织布,翠莲之所以进房织布,是因为旺财给她带来了生意。没有旺财,就没有布匹。没有翠莲反而不要紧,因为旺财可以很容易找到别的供应商。

道理说到这里,许多读者当可恍然大悟。凭直觉去看,财富是汗滴禾下土的“劳动人民”创造的,但深层原因是商人刺激了“劳动人民”、是商人解放了“劳动人民”的生产力。说的更明白些:财富从本质上而言并不是由劳动创造出来的,而是由贸易创造出来的。

记得我们经常从报纸上读到这样的新闻:瓜农种的西瓜滞销、烂在地里。这些瓜就不是财富,为什么?因为它没有卖出去,没有卖出去,这些瓜就不能叫做财富。瓜你是种出来了,但它不是财富,而是垃圾。没有贸易就没有财富。只有在贸易当中,才能实现财富。

翠莲的故事所阐明的道理适用于各行各业:泰国农民种植的大米远远超出泰国人所需,东莞生产的手机也远远超出中国人所需,广州制造的衣裳也远远超出中国人所需……这些财富之所以创造出来,不是因为人民勤劳,而是因为自由贸易的繁荣、因为商人的手脚被解放了。解放了商人,就解放了劳动人民的生产力,懂得这点,你就能明白千百年来我们对商人的种种抹黑和中伤,是有失公道的。

所以:如果没有贸易和商业,财富就实现不了增值。我们每个人只能原地踏步走,此时劳动的意义就只是在于生存,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即使遇到了近代发展的契机,依然只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乾隆时期的中国经济总量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但是清王朝是一个封闭的国度,它极尽所能地自我完善,完全意识不到一个严峻的事实:此时世界正在一体化,正在变成一个开放的平台。

所有的不合理,都会被改变。只是要么主动改变,要么被改变。于是1840年,英国派遣舰队和4000人的远征军,从广州一直打到天津大沽口,才强制打开了中国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

闭关锁国的失误让我们落后了整整200年!

美国为什么独立之后迅速成为世界霸主呢?我们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1787年美国13个州在一起搞了个约定:州和州之间不允许有贸易壁垒。这中规定今天已经不算什么,但你知道吗?1787年的法国,从里昂到马赛不到1000公里,运一车货物过去要交50次以上的税负。所以美国一旦建国,就以最快的速度超越了欧洲!就是因为自由贸易经济体制促进了物资、人才和资金的迅捷交换,美国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头号大国,霸主地位从此确立。

财富确实是劳动创造出来的,但是真正使财富呈现数量级增长的却是健康而完善的商业体系,它将财富进行流通和分配,确保财富可以有条不紊的增长,并带动更多的人劳动,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只要有了这个完善的商业体系,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劳动者都会激发起劳动积极性。而一旦我们发现所处的商业体系是不合理的,比如交易不公平,或者财富分配不合理,那势必伤害一部分的劳动积极性。

一个社会的架构越不合理,铤而走险的人就越多,极端行为的人就越多、无所事事的人也就越多,活不明白的人也就越多。

因此,财富不只是“勤劳”创造的,更是由“制度”激发出来的!

现在,你终于明白中国为什么必须进行深化改革了吧!因为我们太缺少一个高效又公平的“好制度”了!中国的资源划分、收入分配、人事制度、金融体系等等,方方面面的体系和架构,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这也恰恰是中国最大的潜力。

因此,即便中国因为改革而遇到了经济萧条期,我们也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因为这才是一条正在的康庄大道!

中国古代,从来就不缺勤劳智慧,缺的只是一个配得上这种勤劳智慧的“好制度”!

解滨 / 解滨的博客

这两天美国的华人微信群炸锅了! 成百上千的微信群都在抗议德州参议院的一个有关禁止四国团体和个人在德州购置房地产的提案,这就是Texas Senate Bill 147,简称SB147。 该提案的链接是: https://capitol.texas.gov/BillLookup/Text.aspx?LegSess=88R&Bill=SB147

这个提案的核心内容是禁止中国、俄国、伊朗、北韩的团体和个人在德州购置房地产。

很多在美国的中国人认为这个提案是新的“排华法案”, 也有人一口咬定该提案是反亚裔的.



读了这个法案我就奇怪了,这个法案明明针对的是四个国家,而不是一个“华”国的,怎么中国人就确定这是专门针对华人的? 是不是因为中国把俄国、伊朗、北韩都给代表了? 然后呢,既然很多人说这个法案是专门针对华人的,是歧视华人,那么我很想弱弱地问一句: 台湾人和香港人算不算华人? 为什么同是华人,台湾人和香港人就不受这个提案影响? 不是说这是个排华法案吗? 说起来我应该算是正儿八经的华人吧? 我来自中国,正牌货美籍华人! 可我并不受任何影响呀?

看来,所谓的“排华法案”绝对是个无厘头说法。

我还想不通的是,如今美国最敌对的国家应该是俄国吧? 美国现在还在支持乌克兰反击俄国侵略,整天往乌克兰送武器,听说都送了几百亿了。 这个SB147提案也是针对俄国和在美国的俄国公民的。 我怎么就没听说为在美俄裔出来抗议这个排俄法案? 他们为何就没有感觉被歧视? 再来说说美国的另外一个族裔: 古巴裔。 美国跟古巴作为冤家死对头已经半个多世纪了, 可我怎么从未听说过古巴裔美国人抗议美国种族歧视的? 也没听说美国出笼过任何排古法案,是吗? 人家古巴裔美国人总人口是146万,只有三分之一的在美国的华人的数目。但听说古巴人出了两个联邦参议员八个联邦众议员呢。 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难道美国人专门歧视中国人? 嗯,会不会是因为下面这个原因:



俺好像从来就没有听说美国的古巴人歌颂过古巴革命军,也没听说过俄罗斯裔美国人歌颂过苏联红军,还没有听说在美国的越南裔歌颂过越共解放军吧?

这两天我看到了至少4个呼吁美国华人联署和抗议这个提案的链接,就连英文模板都写好了,华人只要Copy-Paste然后换上自己的名字寄给自己选区的议员就行了。当然,如果我是议员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我会把那当作垃圾处理的。

不过,在我仔细阅读这个提案的每一个条文后确实产生了一点疑问。 坦白地说,我有哥们已经拿了绿卡好几年了,无奈这该死的疫情让移民局刚好找到偷懒的借口,于是入籍的日期一再推迟。 要是这个提案生效后他还没有宣誓入籍,这可咋办? 这哥们绝对不是五毛,而是俺反土共的好兄弟。 于是我就给参议员Lois Kolkhorst的办公室打了一通电话,想问问这个提案是否影响持绿卡在德州居住的来自中国的华人。

参议员Lois Kolkhorst就是那个所谓的“排华法案”的提案人。 我不住在她的选区,但我居住的county 有一大半区域都在她的选区范围内: 德州参议院第18选区 (TX Senate District 18)。 她在Katy有一个办公室,但电话打过去没人接。 她在Brenham也有一个办公室,但电话号码失效了。 于是我打她在Austin 的办公室的号码,打通了。 一位女接话员按照程序问了我的姓名、住址、电话号码等信息,我如实回答,而且我表明了我是一个选民。 接着就是问我有何贵干。 我说我对SB147有一个具体的问题, 她说她没有答案,就把我转给了参议员Lois Kolkhorst的一个助手,是位男士。 我不废话,先说明我是支持这个提案的,然后我单刀直入问他: 假如德州一个来自中国的绿卡持有者还在等待入籍,那么这个提案是否会影响这位绿卡持有者买房地产? 他的回答让我吃惊!

他说,按照这个提案现在的版本,来自那四个国家的绿卡持有者确实会受到影响。 他接着说,这个提案的缘由是那个出手阔卓的神秘的解放军转业军人一口气在德州西部一个空军基地附近购买了14万英亩土地(约八十多万中国亩),所以才出台了这个提案。 一开始并没有考虑到我讲的这个情况,只是阻止那四个国家的团体和公民在德州买地产。 但在下面几个月中将会对提案做出修改,将不会阻止住在德州的绿卡持有者购置房地产。 我反反复复问了几次这个问题,确定我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怕我还有所顾虑,特别跟我说: we want people’s American dream come to true, we will not make them disappointed. 这句话他说了好几次。 聊了大约15分钟就结束了。

这就是我打电话的结果,虽然吃惊但还是满意的。 至于最后这个提案对拿H1B的是否也会开绿灯? 不关我的事! H1B就是打工卡吧? 我一开始也拿过。 连是否留在美国都不确定就想买房? 好像全美国都不行! 当年我购买第一个房子的时候可是出示了我的绿卡的。 人家不看绿卡文件不敢给我贷款。

打完电话我想起了之前看到的这个截屏:


居然是Austin 购房群在搞联署抗议。 那位参议员的办公室就在Austin, 你们推门进去问问不就行了? 抗议个屁啊! 你们从来没跟民选官员打过交道,害羞不敢去问他们,不敢暴露真实身份,是吗? 居然有人还嫌中国人出了国门改变了立场,改变了啥立场? 爱党爱国? 这位说话好像是以前在中国教政治课的党员? 开口闭口美国歧视华人, 中国人在国内受到歧视时,你干啥去了? 中国一线城市是怎样对待外地人的?北京蔡奇把几十万外地人作为“低端人口”赶出北京,这比美国不让买房置地恶劣吧! 你吭声过吗?

说实话我打电话之前还有所顾虑,我并非她选区的选民,她会不会理我? 而且我也知道她那个选区虽然住了不少华人,但绝大多数即便入籍后也不去投票的。 人家会不会理睬我这个正牌华人的问题? 我更担心的是,华人的名誉都叫那么一小撮五毛和科技盗贼给糟蹋光了,人家会不会记仇? 俄裔在美国做工程师科学家的也有不少人,我怎么就没听说俄国工程师科学家被跟千人计划学者那样痛打? 你见过在美国的俄罗斯移民为普京大唱赞歌的没有? 有哪一个俄罗斯移民歌颂过苏联红军? 美国的华人侨社为中共唱赞歌的不在少数吧? 偷窃美国知识产权的也并非极个别吧? 是的,在美国歌颂共产党并不犯法,使用在美国工作中获得的第一手知识去中国开个公司或透露点最新资料也不一定都是犯法。 可是为什么华人自从一百多年前到今天还在抱怨排华法案? 我就搞不清楚为什么美国人专门恨华人? 美国都用原子弹抹平了日本的两个城市,在越南少说也炸死了上百万越南人吧? 我怎么就没有听说过日本人越南人抗议美国排日排越? 所以有的时候有的华人被人家修理还真不能算是冤枉。 你不去参与美国政治,不去投票,连美国的新闻都不看,总是想着如何偷点美国的干货送到中国去,整天就在微信群里泡,怕羞不敢去直接接触美国民选官员,用中国人的思维判断美国的事情,这不是找歧视吗?

最后,我想给各位展示一位在美国德州一个“AALC反德州SB147提案”微信群里一位反美勇士的豪言壮语:


厉害不? 这个伟大的构想应该代表了不少在美国的中国人的心情吧?




老冬儿

1)退林还耕

近日,成都市民热议的事是退林还耕。据说,起因是领袖的指示:要保住天府粮仓。

成都退林还耕重点区域包括:成都市府河、沙河、南河、洛水河、阳江河等水系,绕城高速内重点生态区位和重点山系森林。

从微信上看到,曾经繁花似锦的天府绕城公园已经进入复垦复耕,用来打造十万亩良田。当初修建绕城公园,据说花了341亿,改成良田后,这笔钱要许多年许多年许多年才能偿还。

极权国家的执行力是民主国家不能比的,领导一句话,群众万双手,说干就干。至于这些行为的长远效应,专家咋说就是咋的。

四月底开车出城,看见绕城公路旁边绿化带的森林已经消失了很多,一片片麦浪滚滚。那些尚未变成农田的,也在进行之中。沿途到处可见挖挖机,简单粗暴地把大棵的树木挖走,裸露出褐色的土地,川西坝子的土壤是很肥沃。

成都人对此的态度是复杂的,一方面觉得早该这样了,要打仗了,粮食不能自给自足是要被外国人卡脖子的。“深挖洞,广积粮...”,不是吗?另一方面,直是惋惜绕城旁边的绿道公园,那是耗费了很多银子才修成的。那附近的房产价格都不低,上万元一平米。原来以为买房买在了花园之中,结果一不小心就买在了田园之中。微信宣传片诗意地诠释了开轩见桑麻的美好。老百姓则感言,既有今日,何必当初,当初为何要退耕还林?只希望不要再来几趟这样的折腾。

2)派出所登记

最近有朋友回国,问我需不需要去派出所报道。我赶紧告诉他,要的,一定要去。

以前我回国,从来没有去派出所报道,也从来没有人告诉我需要做这件事。

这次回国,打算在国内呆久点,陪伴我母亲度过父亲走后的至暗时期,如此,就需要去成都出入境办理签证延期,而签证延期的第一步就是需要派出所的登记证明。

来到派出所,警官问我为何没有在入境后24小时内办理登记?答曰:入境后隔离了整整十天,如何能在24小时内去派出所登记?

警官一查,问题来了,问题大了,在父母现在住的小区,我前前后后回国十来次,居然没有一次去派出所登记!

我只好解释,没有人通知过我需要去派出所登记,这是真的!

警官很生气,居然有人十多年来无视规定,罪很大,情节严重,照理需要罚款5000元。

我也委屈,每次回国都来去匆匆,一般是两周,到家后第二天全家就自驾旅游去了,确实不知道还需要登记,入关时没人告诉过我,回家后也从来没有派出所的人上门训示。

经过我的一番诚恳解释,那位管事的警官告诉我,这次就宽恕我,只给我警告,不罚款,再犯可就不会这么轻松了。

这警告可不只是口头的,是书面的。一位警员根据我的口述写成了文档(笔录),然后写出派出所的处理,最后签字盖手印,作为正式档案保存了下来。之后派出所给了我警告的原件让我自己保存。

当时家里的杂事很多,那份原件被我不知塞到哪里去了,可能内心深处还是没有把它太当成一回事。可是,在成都出入境办理签证延期时,一审材料,那里的警官马上发现了问题。

“你受过警告的”? 警官一脸严肃。

“是的”,狠狠佩服他们的电脑系统。

“拿原件来”!

这下我傻眼了,只好回家找,可怎么也找不到。最后,又到派出所请求他们重新给我一份警告的原件。那段时间跑了N次派出所,总算办成了签证延期。

Original 程自牧 万谦合 2023-04-07 19:40 Posted on 江苏

乖,听话,这是我们从小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一直以来,我们接受各种服从的教育,然而,我们从来没有被告知盲目的服从有多可怕。英国诗人雪莱曾经说:服从是毁灭一切天才、美德、自由和真理的祸根,它使人沦为奴隶,使人成为一个没有思想的机器。

回顾漫长而又阴郁的人类历史,你会发现,以服从的名义所犯下的罪行,远远多于因为反抗而引发的罪行。对于20世纪,那场人类历史上对犹太人最大规模的屠杀,汉娜阿伦特在她的《平庸之恶》中告诉我们,这些都源自每个普通人对一个人命令的服从。

屠杀执行者为什么会执行如此令人发指的命令?人们服从权威的倾向到底有多大?经过文明洗礼的人被放在二战德国的背景和情境之下,还会不会做出同样的奉命行事?

耶鲁大学教授米尔格拉姆设计了多项研究“服从”的实验,其中一项实验,选择了

大学周边社区的成年人进行。每组实验参与者有三个人,让被实验者以抽签的方式获得教师的角色,一名研究助理在被实验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扮作学生配合演出,一名研究人员扮演主管的角色,给被实验者下达命令。

实验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如果回答错误,学生将会接受电击惩罚,惩罚强度从轻度的15V、30V、45V依次升级到中度、强烈、极度强烈、危险和最终390V至450V的死亡程度。第一次错误,教师会被要求执行15V的轻微电击,每多错一次,惩罚强度也依次提高一个等级。

扮作教师身份的被实验者并不知道,电击设备是道具,学生是被提前安排好的,他们电击后的表现是表演,他们被要求只回答对1/4的问题,在接受300V的电击后,要用锤墙表达自己难以接受。电击水平增加到315V后,要表现出死一般的感觉。

当学生回答错误后,被实验者会本能询问主管要不要继续,每次,主管都会非常礼貌而又坚定地表示:请继续,实验需要你继续,你必须继续、我请你继续下去等等。得到继续指令的被实验者就会根据学生的犯错次数按下相应电压的开关。

在这40名被实验者之中,如果你是其中之一,你会在按下多少V之后就选择停止?你觉得有多少人会按下390V以上的死亡按钮?

在实验之前,米尔格拉姆让他的同事和学生预测结果,大家都觉得按下死亡按钮的人数不会超过3%,一名精神科医生认为,只有极少数不到1%极度扭曲、暴虐成性的人才会实施最高程度的电击。现在,请你在心底给出自己的答案。

下面我们来公布实验结果,结果是,在“学生”锤墙之前,没有人选择停止,电压来到300V之后陆续有人拒绝,最终有26人,也就是65%的人,选择了390V以上甚至450V的致命一击。

或许你猜的和米尔格拉姆的同事们一样,这并没有错。后续的实验也证明,如果没有那个主管下达命令,而是由被实验者自行选择电击强度,结果的确是只有2.5%的人选择按下致命的按钮。

在实验前,没人想到命令与服从的力量会如此之大,来自情境的压力会如此之大。没人相信小说家冯内古特说的那样:假如我出生在当时的德国,我也会成为他们的一份子,到处殴打、处决周围的犹太人和波兰人。实验之后我们才明白,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在冷漠固执的权威人物怂恿、命令之下,也会做出惨绝人寰的行为。

今天,当我们再次听到,“对不起,我只是奉命行事”,你会怎么想?

我是万谦合,你也是万谦合,感谢朋友们的鼓励和支持,谢谢你。




做奴隶虽然不幸,但并不可怕,因为知道挣扎,毕竟还有挣脱的希望;
若是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陶醉,就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
——鲁迅






看过这个视频你就可以骄傲地说自己已经读过美国宪法全文了.
原创 程自牧 万谦合 2022-11-12 21:42 发表于江苏

如果一个人告诉你,我要收走你的权利,只是要给你一个更加公平的环境,你会相信他吗?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有一个牧羊人名叫古格斯,他正在放牧的时候,突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紧接着大地在晃动,地震来了。在他缓过神来,发现眼前赫然出现了一道裂缝,这时,大地也停止了摇晃。

他往裂缝处看去,发现下面隐约有亮光出现,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决定下去,一探究竟。

在下面他发现了满地的金银珠宝,可他却被一具死尸手上的戒指深深地吸引着。他取下戒指,爬上了地面。

这枚戒指是一枚魔戒,只要他把戒指上的宝石朝手心的方向一转,别人就看不到他了,只要再转回来,别人又可以看到他了。

怎么样,正在看视频的朋友,你如果拥有了这样的一枚戒指,你会做什么?哪怕你是一个非常正义的人,当你拥有了这枚戒指,你最先想到的,是去做什么呢?

古格斯拥有了这枚戒指,成功勾引了皇后,杀了国王,窃取了王位,做尽了坏事。

拥有了这枚戒指,相当于拥有了没人可以监督他的权利,拥有了不被惩罚的权利。那么在现实中,有没有这样的戒指的。我想是有的,当一个人在一定的范围内拥有了至尊无上的权力,谁可以监督的了他,谁可以约束的了他,谁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谁又可以去惩罚他呢?

当他拥有了这枚戒指,拥有了这样的权力,你还会相信他永远可以控制住自己不做坏事吗?你觉得有人可以控制的了自己不做坏事吗?

如果你不相信,你觉得没有人可以做到,那么,两个人,一个人拥有这枚戒指,一个人没有,你会相信哪一个?一个单位拥有这枚戒指,一个单位没有,你会相信哪一个?一个组织拥有这枚戒指,一个组织没有,你会相信哪一个?

一个人告诉你,他拥有了这枚戒指会用来做好事,一个人告诉你,不能让任何人拥有这枚戒指,你会相信哪一个呢?


 
论坛首页 » 个人资料 James » 文章发表人是 James
其它栏目:   
如任何机构或个人认为发布在本网页的信息侵犯其版权或有任何错误,请立即通知我们,我们会尽快做出相应处理.
大地360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大地360观点。Dadi360对于任何信息的错误、不完备、迟延或依赖本网站信息所作的决定概不负责。
Dadi360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 dadi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