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黄页分类新闻中国娱乐•体育闲侃健康  
   关键词: 英文输入
     
其它栏目: 当前位置: 大地360首页 » 中国新闻
罕见信号出现,大城市“零租金”越来越多
马江博说趋势

越来越多产业园区和写字楼,加入到“零租金”的行列中。

而冲在前面的,还不是一般的城市,而是广州、杭州、苏州、北京这样的一二线大城市。

8 月,广州黄浦区提供15 万平的产业“免租空间”,最高可减免 3 年,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果按照广州每年每平平均租金 1528.8 元 ,一年减免金额约为 2.29 亿元。

4 月,苏州推出“环秀湖青年启航计划”,提供超 10 万平产业空间 ,最高两年免租。按照苏州写字楼每月每平 70 元的租金计算,每年减免规模也接近 1 亿 。
而早在今年 3 月,深圳 和北京更是先人一步,都推出10 万平以上产业免租空间,减免规模分别在 2.74 亿元 和 1.76 亿元 。

“只收梦想,不收租金”,正在成为城市招商的新口号。而“零租金”的出现,直接对应城市发展的双重压力:1,城市厂房和商业办公空置率走高,相对供给过剩;2,战新产业因为资金有限,规模扩张缓慢,高租金确实也形成了压力。这也是一二线城市率先试水的主要原因,这些城市一旦出现厂房、写字楼的供需错配,代价要大得多。

听上去很有道理,但很多人的第一感觉,是城市内卷又要开始了?毕竟,今年国家花大力气对“招商引资”形成政策层面硬约束,明令禁止不规范行为。比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出台规范地方招商引资的措施” 。而到 8 月,发改委再次明确,“统一政府行为尺度,进一步明确招商引资鼓励和禁止的具体行为” 。



但实际上,“免租金”政策还真算不上内卷,甚至还有“反内卷”的意味在其中。

因为城市内卷,大多源于对热门产业的超量财政投入,包括返税、补贴等,本质上是定向对部分企业的现金流进行补充。但充沛的现金流,不能直接和竞争力画等号,所以等钱烧完了,企业就只能“关门大吉”,造成了无尽的浪费。

而这一轮“零租金”政策,本质上不是现金流补充,而是成本端纾困,和之前国家反复提到的“降低物流成本”类似,重点在提升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和之前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一次性奖励相比,“免租金”政策,其实更接近于消费市场的“消费券”,不是直接给钱,而是精准给到有消费需求的人。这意味着,和直接补贴相比,“零租金”政策其实做了一轮更精准的企业筛选,把想要骗补的企业,卡在门外。

也正因如此,“免租金”真正吸引的,是考虑在当地落户但还在犹豫的企业,还有在产业化上就差临门一脚的企业。因此,“免租金”政策,并不具备改变产业格局的能力,只能用来加快产业集聚。

而“免租金”政策,更多只是引子,重点是之后园区的综合服务能力。比如,有的免租园区配套人才公寓,降低企业的人才成本;有的免租园区配套金融服务,类似“租金入股、经营分成、资产作价入股”等模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等。很明确,未来产业园区不仅提供物理空间,更要成为和产业休戚与共的服务商、平台方。


(图文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删除,谢谢!)




大地360提醒您: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参考, 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信息的合法性和真实性由信息作者负责,与大地360网站无关。如涉及违规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大地360首页 » 中国新闻
其它栏目:   
如任何机构或个人认为发布在本网页的信息侵犯其版权或有任何错误,请立即通知我们,我们会尽快做出相应处理.
大地360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大地360观点。Dadi360对于任何信息的错误、不完备、迟延或依赖本网站信息所作的决定概不负责。
Dadi360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 dadi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