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黄页分类新闻中国娱乐•体育闲侃健康  
   关键词: 英文输入
     
其它栏目: 当前位置: 大地360首页 » 中国新闻
长江禁渔十年,冒出“2米恶鱼”
来源:科普先锋

长江里冒出了“2米恶鱼”,这事儿听起来就让人心里一惊。几年前,国家为了保护长江的生态,下了狠心搞了个“禁渔令”,让鱼儿们能喘口气,慢慢恢复。可谁能想到,这禁渔一搞,长江里居然蹦出来一群体长能到2米的鱤鱼,成群结队地在三峡附近的水里游,场面壮观得像拍电影。

鱤鱼可不是普通的鱼。它们游得快,时速能飙到70公里,力气还大,逮到猎物几乎没跑的份儿。长江里那些小鱼小虾,甚至岸边晒太阳的青蛙,都可能被它一口吞了。老百姓管它叫“水中虎”,这名字可不是白叫的,连黑鱼、鳜鱼这种凶狠的家伙,碰上鱤鱼也得靠边站。

禁渔之后,长江里的鱼多了起来,鱤鱼的日子过得更滋润了。食物多得吃不完,它们繁殖起来也跟开了挂似的。一条鱤鱼三年就能生崽,一次能产50万粒鱼卵,数量多得吓人。更别提它们在淡水里几乎没天敌,想吃啥吃啥,活得那叫一个自在。

这鱤鱼泛滥,听着挺热闹,但对长江里的其他鱼可不是好消息。特别是那些吃草的鱼,数量被鱤鱼吃得直线下降。草鱼少了,水里的植物和浮游物没人清理,堆积得越来越多,阳光都透不下去。时间长了,水下植物缺氧,生长得不好,甚至可能导致一大片鱼都活不了。

不过,鱤鱼也不是完全没对手。过去,长江里还有种白鲟,体型更大,能长到三米,也是吃肉的主儿。本来白鲟能压鱤鱼一头,可惜白鲟早就灭绝了。现在鱤鱼没了制约,更加横行霸道,长江里的生态平衡被它搅得有点乱。



说到这儿,鱤鱼也不是一无是处。它们吃草食鱼,能控制那些鱼的数量,免得水草被啃得太狠。生态这东西,讲究个平衡,鱤鱼多了,食物不够,它们自己也会“内卷”,弱的、老的会被淘汰,族群自然就瘦身了。这么看,鱤鱼泛滥可能就是个短期的事儿。

国家对长江的保护可没停下。禁渔令下了好几年,效果是实打实的。数据显示,2020年开始禁渔后,长江流域的鱼类种群数量增长了30%以上,像刀鱼、鲥鱼这些稀有鱼种也在慢慢回来。鱤鱼虽然现在有点“嚣张”,但它也是生态链的一环,证明长江的水质和环境在变好。



老百姓对这事儿看法不一。有人觉得鱤鱼多了是好事,说明禁渔有效,鱼群回来了。也有人担心,这么凶的鱼要是没个天敌,长远看会不会把长江里的其他鱼吃光?毕竟,生态这东西,失衡了可不是小事。

鱤鱼的经济价值也不低。它的肉鲜嫩,营养高,市场上很受欢迎。不少养殖户想养鱤鱼赚钱,可又头疼它太能吃,吃别的鱼不说,连养殖成本都得跟着涨。有人开玩笑说,这鱼要是能管住嘴,估计早成养殖明星了。

要解决鱤鱼泛滥,还得靠科学。专家们正在研究怎么控制鱤鱼数量,比如人工干预繁殖,或者引进其他能制衡它的鱼种。国外有些地方也遇到过类似问题,像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就因为外来鱼种泛滥,搞得本地鱼类吃不消,后来通过精准捕捞和生态修复,慢慢找回了平衡。

这事儿还没完。鱤鱼泛滥是暂时现象,还是会一直闹下去?大家觉得该咋办?是放任它自己调节,还是得人工管一管?欢迎大家伙儿聊聊自己的看法,毕竟,长江是咱们的母亲河,保护好了,大家都受益。
(图文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删除,谢谢!)




大地360提醒您: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参考, 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信息的合法性和真实性由信息作者负责,与大地360网站无关。如涉及违规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大地360首页 » 中国新闻
其它栏目:   
如任何机构或个人认为发布在本网页的信息侵犯其版权或有任何错误,请立即通知我们,我们会尽快做出相应处理.
大地360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大地360观点。Dadi360对于任何信息的错误、不完备、迟延或依赖本网站信息所作的决定概不负责。
Dadi360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 dadi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