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黄页分类新闻中国娱乐•体育闲侃健康  
   关键词: 英文输入
     
其它栏目: 当前位置: 大地360首页 » 新闻速递
数千密密麻麻的孔洞,竟是印加人的账本?
国家地理中文网

在秘鲁一条岩石嶙峋的山脊上,一处由5000多个紧密排列的孔洞构成的奇特地貌,如同一英里长的巨蛇般蜿蜒攀上山体。十多年前,考古学家查尔斯·斯坦尼什(Charles Stanish)首次见到这片被称作“孔洞带”(Band of Holes)的巨型构造时,不禁惊叹——他从未见过如此怪异的景观。

“这个遗址太让人着迷了,”他坦言。 这片遗址还有个名字叫蒙特西耶佩山(Monte Sierpe),也被当地人称为“蛇山”。自1931年美国科考队在秘鲁考察期间重新发现它以来,它就一直让考古学家和阴谋论者百思不得其解。



如今,任职于南佛罗里达大学的斯坦尼什与同事开展了一项新研究,或许终于能揭开这个奇特构造在约一千年前被建造的缘由。

研究团队借助微植物学证据与无人机航拍影像推断,这成千上万的孔洞或许是用来统计当地族群向印加统治者缴纳贡品数量的。11月9日,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古物》期刊(Antiquity)上,文中还指出,该遗址的诞生时间其实早于印加帝国崛起之时。

如今的蒙特西耶佩山地处偏远,坐落在安第斯山脉的山麓地带,距离秘鲁南部城市皮斯科以东约20英里。但新研究表明,印加人之所以会征用这片遗址,是因为它曾是人们聚集的核心地带——人们在这里交换粮食、布匹、黑曜石与石器工具。

那些离谱的猜测

考古学家推测,“孔洞带”已有约1000年历史,而当地的钦查人在大约400年后被纳入了印加帝国的统治。钦查人曾在遗址附近定居,但考古学家至今仍未弄清,究竟是谁最先建造了这片孔洞构造。

这片遗址真正走进现代大众视野是在1933年——当时国家地理刊登了它的首批航拍照片。斯坦尼什提到,长期以来,它一直是伪考古学理论的“热门对象”,有人声称它与远古宇航员有关,甚至还将其和亚特兰蒂斯神话扯上关系。


研究人员借助无人机重新勘察了蒙特西耶佩山沿线的 “孔洞带”(Band of Holes),研究结果表明,印加人或许征用了这处曾为市场的遗址,用以向当地人征收贡品。| 国家地理图片集

而在正经的考古研究中,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更合理的推测:它可能是防御工事,可能是储物设施,可能用于收集雨水,可能用来捕捉雾气,也可能是种植作物的特殊场地。

大约10年前,斯坦尼什就曾提出过一个观点:印加人或许用这些孔洞来核算贡品数量。如今的新研究不仅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猜想,还指出“孔洞带”最初其实是个物物交换的市场。

不过研究人员也没有完全排除另一种可能——它或许只是一处仪式性地画,就像著名的纳斯卡线条(Nasca lines)那样。


2024年拍摄的蒙特西耶佩山孔洞群 | 国家地理图片集

远古市场的痕迹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悉尼大学考古学家雅各布·邦格斯(Jacob Bongers)介绍,团队在孔洞中发现了玉米以及一种常用于编篮的野生植物的细微痕迹。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可能先用植物材料铺垫在孔洞内壁,再将货物存放在里面,同时用篮子或布包来运输这些物资。

更关键的是,“孔洞带”恰好位于连接海岸与安第斯高地的远古道路枢纽附近——这样的位置,让它成了“物物交换市场的绝佳候选地”。邦格斯解释道,这里很可能是不同族群、专业商贩碰面交易的理想场所。

“大量人把货物存进孔洞,或许是为了公开显示两方面信息:一方面是现有货物的数量,另一方面是公平交换所需的货物数量,”他进一步说明,“比如,一定数量装着玉米的孔洞,可能就相当于同等数量装着棉花或古柯叶的孔洞,双方可以凭此进行等价交换。” 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戈分校的考古学家乔丹·多尔顿(Jordan Dalton)也认可“蒙特西耶佩山最初是市场”的说法。

作为研究印加时期经济的专家,她没有参与此次新研究,但曾在附近的钦查谷做过遗址发掘工作,也亲自探访过“孔洞带”。“这片遗址位于山谷与高地之间的重要过渡地带,不同族群常会在这里聚集,”她说,“所以我觉得‘这里曾是市场’这个推测非常有道理。”

地貌也能当“账本”?

除了分析孔洞中的植物残骸,研究人员还动用了无人机从空中拍摄“孔洞带”,以便更全面地记录它的结构。他们发现,这片长约一英里的构造由60多个独立的“孔洞区块”组成,每个区块之间都隔着一条狭长的土地。不同区块的行数不同,每行的孔洞数量也不一样。

“比如其中一个区块,至少有9排孔洞,每排8个;另一个区块有6排每排7个孔洞的区域,再加上1排8个孔洞的区域,总共是50个孔洞,”邦格斯举例说,“还有一个区块至少有12排孔洞,每排的数量在7个和8个之间交替。”

目前这些数字背后的具体含义还未完全明确,但研究人员认为,蒙特西耶佩山孔洞的数量规律,可能与某种“结绳文字”的计数方式有关。

结绳文字是一种古老的打结绳索组合,据信是用来记录数字的——虽然它常被认为与印加人有关,但其实更早的安第斯民族就已经在使用它了。

更值得关注的是,蒙特西耶佩山的孔洞数量规律,似乎与几英里外一处考古遗址中发现的古老结绳文字的计数方式相吻合。“从这个角度来说,蒙特西耶佩山或许就是一处‘地貌结绳文字’,”邦格斯说。印加人很可能征用了最初作为市场的这片遗址,将它改造成核算当地族群贡品的工具——不同的孔洞区块,或许正对应着不同的贡品额度,或是不同的纳贡人群。

邦格斯表示,要是研究人员的推测成立,这项研究还会引发一个新的思考:“古代社群是如何通过改造地貌来聚集人群、促进交流的?”斯坦尼什则补充说,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究孔洞中发现的植物痕迹的来源,其中有些植物可能还具有药用价值。“每一次新发现,都会让‘孔洞带’的神秘色彩更浓一分,”他说。




(图文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删除,谢谢!)




大地360提醒您: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参考, 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信息的合法性和真实性由信息作者负责,与大地360网站无关。如涉及违规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大地360首页 » 新闻速递
其它栏目:   
如任何机构或个人认为发布在本网页的信息侵犯其版权或有任何错误,请立即通知我们,我们会尽快做出相应处理.
大地360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大地360观点。Dadi360对于任何信息的错误、不完备、迟延或依赖本网站信息所作的决定概不负责。
Dadi360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 dadi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