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黄页分类新闻中国娱乐•体育闲侃健康  
   关键词: 英文输入
     
其它栏目: 当前位置: 大地360首页 » 健康养生 回复文章
塑胶微粒恐渗透大脑,5招避吃下肚
来源:中时新闻网

生活中充斥着塑胶,塑胶微粒的问题也越来越引发关注,人们开始注意吸收的塑胶微粒来源。无毒教母谭敦慈分享避免塑胶微粒5方法,除了别喝瓶装水,还有用滤纸过滤煮沸后的水、茶包先冷泡后再热泡、文蛤一定要吐沙、大型鱼去皮不吃内脏,都能有效减少塑胶微粒进入人体。医生江守山表示,滤食类的海鲜最需要留意,其体内充满塑胶微粒,一定要吐沙。

无毒教母谭敦慈在《医点不夸张》节目中指出,要避免塑胶微粒,首先是别喝瓶装水,但如果要喝,切记宝特瓶别重复使用,也不要捏或转瓶身;其次,自来水里也还是会有塑胶微粒,可以用没有漂白的原木浆滤纸,将煮沸的水倒进去过滤,能有效减少90%微粒。

谭敦慈指出,有些茶包是PET材质,泡前可以先“洗茶”,茶包先用冷水泡一下后,再用热水冲泡,泡的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否则容易释放出过多的塑胶微粒。此外,海鲜也藏着塑胶微粒,文蛤会把塑胶微粒当成食物来吃,所以吃之前一定要吐沙,吐2小时就能排出78.9%的塑胶微粒,但要再继续吐沙就一定要换水,否则文蛤会把已排出的微粒又吃进体内。肾脏科医生江守山也指出,滤食类的海鲜最需要留意,吐沙不干净,体内会充满塑胶微粒。

最后,鲔鱼、旗鱼、鲨鱼属于大型鱼,体内累积重金属较高,鱼头、鱼皮、鱼内脏都尽量避免食用。鲑鱼虽然不是大型鱼,但去皮吃可以减少约40%的重金属。

医生萧捷健曾在脸书粉专指出,《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研究发现,生前罹患失智症的人,大脑中累积的塑胶微粒含量,比健康对照组高出3到6倍,有些案例甚至更高,日常生活中的嚼口香糖、喝瓶装水或使用涂层纸杯,都可能吃进塑胶微粒,减塑护脑相当重要。
(图文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删除,谢谢!)




大地360提醒您:内容来自网络,供网友参考, 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信息的合法性和真实性由信息作者负责,与大地360网站无关。如涉及违规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大地360首页 » 健康养生
Message 快速回复(无须登录)

其它栏目:   
如任何机构或个人认为发布在本网页的信息侵犯其版权或有任何错误,请立即通知我们,我们会尽快做出相应处理.
大地360郑重声明:本则消息未经严格核实,也不代表大地360观点。Dadi360对于任何信息的错误、不完备、迟延或依赖本网站信息所作的决定概不负责。
Dadi360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 dadi360.com